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齐神武帝高欢,在乱世之中,是怎么将六镇人马收归己用的?

北齐神武帝高欢,在乱世之中,是怎么将六镇人马收归己用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有点风 访问量:1899 更新时间:2024/1/24 8:50:02

在北魏孝明帝在位期间,发生了对之后北方政局造成严重影响的六镇之乱。北魏北方的六个军镇因为对北魏政府的汉化政策不满而发动了叛乱,这让北魏的政局陷入了长期的动荡之中。由于北魏政府对于镇民的安置处理并不成功,六镇镇民在内迁至中原地区之后再度起义,这对北魏的统治基础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在这个时候,北魏的中央政府已经无力平定叛乱了,他们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当时的军阀,而尔朱荣无疑是当时的佼佼者,其顺利击败了义军领袖葛荣,并将六镇兵马收归于自己名下,成为了当时势力最强的枭雄。

不过后来尔朱荣被孝庄帝元子攸所杀,这让本来归于平静的北魏政坛风云突变。在这个时候谁能够得到六镇军马的支持,谁就最有希望成为北魏政局的掌控者。而北齐神武帝高欢在众多豪杰之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六镇镇民的拥护,为之后北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那么高欢究竟是凭借着什么,让六镇人马归顺于他的呢?

高欢早年的起义经历及称雄准备

和自己之前的领导尔朱荣不同,高欢并不是出身于贵族世家,这让高欢年轻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源。直到其得到富家女娄昭君的赏识,其才正式走上的仕途,并且和怀朔镇的显贵们建立了不错的交情。

在高欢发迹之后不久,破六韩拔陵领导的六镇起义便发生了,高欢的朋友们作为当地的豪族,他们对于这场会影响其既得利益的起义大多抱有反对态度,因此孙腾,候景等人在起义发生不久之后就投降了尔朱荣,而娄昭君的弟弟娄昭以及高欢的姻亲窦泰等人也纷纷投向政府军效力,由此可见娄氏家族对于起义也是抱有反对态度的。

不过高欢在这时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他并没有投靠尔朱荣,而是继续在起义军中效力,与北魏政府为敌。针对这件事情,在史书中记载是因为其在洛阳见到了北魏政府军的暴行,让他有了"澄清天下之志",但是实际上其可能只是认为北魏已经无力收拾残局,在起义军中会有更好的发展,并且希望能够在义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一点从其参加杜洛周军队之后,打算刺杀杜洛周自立一事中就可以看出。

虽然在葛荣被尔朱荣击败之后,高欢也迫于形势向其投降。但是相对于一开始就投靠政府的等人,高欢在起义军中征战的时间最长,因此在那里积累的人望也更多,并且其对于镇民们的诉求也有更多的了解,这都是其之后赢得六镇军民支持的关键因素。

高欢对于六镇将领的包容

虽然高欢在和尔朱家族的斗争中获取了六镇军民的支持,但是其深知这样的关系并不稳固,因此其在之后与六镇将领相处的过程中,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尊重。而且在高欢与宇文泰作战的过程中,六镇将领们经常不听其号令,擅自行动,对于战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高欢对于这些将领的出格行为其实也并不是毫无怨言,比如在山之战中,大将军彭乐私自放走为了宇文泰,这让高欢大为光火,多次想要杀死彭乐。但是高欢思索再三,还是原谅了彭乐的行为,并且给予其不菲的赏赐:

神武虽喜其胜,且怒,令伏诸地,亲称其头,连顿之,并数沙苑之失,举刀将下者三,噤齘良久,乃止。更请五千骑取周文。神武曰:"尔何放而复言捉邪?"取绢三千疋压乐,因赐之。

从高欢的举动之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对于六镇将领是十分包容的,这主要是因为其深知自己的统治地位就是建立在军事优势之上的,如果与六镇军民的关系破裂,那么其也有可能像尔朱兆一样遭受失败。而高欢对于六镇将领的妥协无疑让他收获了六镇将领的信任,并愿意为其效力。

高欢对于东魏政治的安排

在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两个政权便走向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北魏孝文帝在位之后,其便已经发展为一个汉化的封建政权,这种汉化的政治路线也是北魏爆发六镇之乱的根本原因。

而高欢作为六镇军民支持的军阀,其也知道如果继续沿用北魏的政治制度,那么自己和六镇原住鲜卑百姓之间也会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在东魏早期的政治结构中,其并没有让文官完全控制政府,而是给予军事勋贵很高的地位,这让六镇将领感到十分满意,并且对于部分将领培植自己势力的做法,高欢也没有过分苛责。这种以军事为主导的政府形式让来自于军镇的六镇人士乐于为高欢效力,这也是高欢能够稳定控制他们的原因。

而且高欢在政治政策方面也有明显的鲜卑化倾向,比如其允许官员们使用鲜卑语,而不必像北魏时期那样必须使用汉语,这让六镇军民与中原人士之间原有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也让东魏的政局得到了稳定。

在北魏末年的时候,虽然洛阳的北魏贵族已经基本完成了汉化,但是北方军镇中的原住鲜卑对于汉化政策还是十分抵触。北魏政府对于他们的轻视逼得他们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并最终埋葬了这个盛极一时的王朝。

从历史背景上看,我们不难看出六镇军民有着鲜明的民族意识和军事化背景,任何军阀如果想要让他们听命于自己,就必须要维护他们的利益,并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念。

高欢作为曾在六镇起义军中长期征战的军阀,高欢对于镇民的诉求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不但对于六镇将领足够尊重,对于他们的失误也能做到完全宽容,这让这些六镇将领愿意在高欢手下征战。与此同时高欢对于东魏的政局也进行了改造,其提升了军事将领在朝中的地位并且进行了鲜卑化的改革,迎合了镇民们的政治需求,这才让六镇成为了其坚定的拥护者,为北齐的建立攒足了资本。

参考文献:

【1】《北齐书·神武帝高欢纪》

【2】《北史·尔朱荣传》

【3】《北史·彭乐传》

标签: 高欢

更多文章

  • 北魏为何会一分为二?胡太后乱政是诱因,宇文泰和高欢是直接推手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高欢

    北魏在胡太后掌权时期,就已经出现要灭亡的局面了,后来被分裂成东西魏就算是相当不错的结果了。胡太后是个猛人,其实历史上比较猛的女性政治家还真不少,西汉的吕后、窦太后,东汉的邓太后,北魏的冯太后、胡太后,隋朝的独孤皇后,唐朝的武则天、韦皇后,宋朝的刘娥、高滔滔,清朝的孝庄太后、慈禧等等。一、胡太后为啥能

  • 高欢经过一番打拼登上权力巅峰,尔朱氏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人物编辑:钱冬霞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尔朱兆杀了孝庄帝后,纥豆陵步蕃趁秀容空虚,率兵南袭。尔朱兆不敢大意,率军前往晋阳防御。但是尔朱大军在秀容被纥豆陵步蕃打败,尔朱兆非常害怕,只能向自己的大将高欢求救。高欢听从身边将领的计谋一边答应,一边缓慢行军。等到尔朱兆大军疲敝之时,才

  • 铁血北朝204:逼迫孝静帝禅位,高欢次子高洋实现了高家的愿望

    历史人物编辑:利利历史标签:高欢

    高洋是高欢的次子,字子进,高澄同母弟,从小就不爱玩耍,深沉有大度。高欢曾把几个孩子叫到一起考验他们的能力,每人发了一团乱麻绳,要求他们把麻绳理顺,别的孩子都在找线头,只有高洋抽刀断之,并说:乱者须斩!高欢大为惊奇,非常欣赏这个孩子,相信你已经猜到了成语“快刀斩乱麻”就是因高洋此举而来。又有一次,高欢

  • 东魏和西魏,谁的汉化程度更高?高欢继承了北魏绝大多数文化资源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高欢

    与其比较东魏和西魏,倒不如直接比较北齐和北周。毕竟东魏和西魏都是傀儡政权,而且存在时间太短了。北魏末代皇帝元修被高欢扶持上台以后,发现高欢就是曹操的翻版有没有?不甘心做傀儡的元修,暗地里联系上了长安的宇文泰。宇文泰当年是北魏名将贺拔岳的部下,贺拔岳挂了以后,宇文泰成为了关中的扛把子。他一听说元修要来

  • 北齐皇帝高欢,守着战神一直不用,临终前让儿子用,果然保住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千年回响标签:高欢

    历史上的北齐,是一个相当神秘的朝代,这个朝代的的很多皇帝都表现出了一种精神错乱的感觉。有的喜欢涂脂抹粉,有的秽乱后宫,制定出一个个规矩,娇奢淫逸。 而开国皇帝高欢也是一个奇人,他手握王牌战神,却迟迟不重用他,而是在临终前嘱咐儿子,让儿子用。高欢的儿子也是凭借着这个战神,保住

  • 韩陵之战,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如何领兵击败尔朱氏集团?该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高欢

    韩陵之战是指中国北魏普泰二年(532),尔朱氏集团与高欢集团为控制北魏朝政,互相争夺,在韩陵(今河南安阳市东北部)地区进行的战争。事件背景北魏永安三年(530)九月,魏孝庄帝因大丞相尔朱荣杀了胡太后等人,而将其诱杀。十二月,尔朱荣侄子、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兆攻入洛阳,俘杀孝庄帝,立元恭为帝(即节闵帝)

  • 身为城头大兵,又是囚犯后代,高欢却为何能让娄昭君委身下嫁?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高欢出身之地——人才辈出的怀朔镇三国鼎立之前,中原经历了南北乱战的分割中,其中,以北齐尤为突出。北齐皇帝的高洋借着父兄打下的基础,在公元550年,改北魏为齐,历史上称北齐。而鲜少人知道的是,北齐并非昏庸无能的高洋所打下来,而是高洋的老爹

  • 本占据上风局面,为何高欢接连遭遇失利,损失多位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高欢

    只要国家没有真正的统一,那么战争就会不断地爆发。在高欢重新拥护年幼的皇帝之后,他也就真正成为了国家政权的掌控者,而北魏政权也被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为能夺得胜利,东魏与西魏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而高欢作为一代军事家,自然也多次带领军队出征,最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挫败了西魏军队。在战争的过程中,进展得也颇

  • 历史上曹操、司马懿、高欢、宇文泰 谁是一代奸雄?谁历史贡献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高欢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人生轨迹十分相似,都是建立了盖世的功劳,而权倾中外,跋扈不臣,然最终格守人臣的道义,终身北面为臣。而后嗣却以禅位之名,行篡夺之实。所以四人虽无帝王之实,却有皇帝王之名。一、魏武帝曹操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安徽毫州人。少机警,有权数,才武绝人

  • 南北朝时代的神仙打架,高欢和宇文泰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高欢

    六镇指的是北魏前期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以北边境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由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置,目的是为了防范柔然进犯。由于六镇是拱卫平城的一道重要防线,事关皇帝大臣们的安危。所以六镇戍兵得到了朝廷的优厚待遇,是鲜卑贵族子弟抢着去的地方,后来汉族世族子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