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南北朝时期实际上有三次提前统一的时机,第一次是刘裕,第二次是高欢,第三次就是宇文邕。如果仔细看一下的话,宇文泰与高欢其实不是南北之战,而是东西之战,二人谁赢了,谁就能统一北方。而当时的南梁根本无法抵御这二人其中的任何一个。这里顺便提一下世之枭雄尔朱荣,如若不意外死于刺杀,按尔朱荣的计划,一场志在统一的对南朝战争即将来临。
不得不承认,高欢与曹操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高欢有点像曹操,都是差一点统一天下,高欢最后没有成事就差最后一步,有点不走运的意思,但高欢的起点是比曹操低的,曹操起兵的时候尚有诸曹诸夏侯这些宗族力量支持,高欢却是一个流放怀朔镇的大头兵。在遇见娄昭君之前连一匹马都买不起。高欢开局靠的是一张脸 ,可以说是软饭硬吃的天花板,因为是天生的小鲜肉才获得了第一桶金,被富家豪女娄昭君看上的服役小哥贺六浑,至少在年轻时期的颜值堪称不俗。
曹操和高欢二人同样是据中原而平河北,曹操可以统一北方,高欢却只能止步关东,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在于对手不同,宇文泰远非袁绍可比,再就是寿数,高欢比曹操少活了十来年,曹操要是活的短和老哥们袁绍前后脚走了,曹操也没戏。
高欢成就霸业占据关东其实很迅速,骗得尔朱家信任,获得第一桶金,而后收编葛荣余部得到三州六镇兵、进而联合河北豪族。拥立元魏宗室、广阿之战、韩陵之战、入洛挟天子、剿灭尔朱家族,彻底成为权臣不过是八年在的时间。而曹操却用了18年时间,高欢由于建立霸业的时间太短,并没有很好的消化尔朱荣和北魏遗留的势力,这是他的一个败笔。
高欢他虽然没有称帝, 但从一个兵的底层爬到犹如曹操这样的权臣之位,可见能力还是相当的不错,从杜洛周到尔朱荣,从尔朱荣再到自立,高欢最终露出了自己的獠牙。这天下必然得有我高欢一份。“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这话用在高欢和宇文泰身上也许更贴切。高欢与宇文泰的数次交在占尽优势的前提下,屡屡拿宇文泰没辙,这其中固然有时势的因素,也与高欢的个人原因脱不了干系。而玉璧之战的失败完全就是上天不佑了。
如果不是遇上了雄才大略的宇文泰很可能就一统北方了。进而一统天下。他所建立的政权稳固程度以及对军队的掌控程度都远远超过宇文泰,高欢晚年遗计对付侯景、让高澄提拔慕容绍宗等,可见高欢很有政治头脑。唯一让人惋惜的就是子孙都是疯子。
在和宇文泰争霸天下中,在第一次的小关战役中,实际上就是汉中之战的翻版,当时高欢兵分三路,他以自身为钓饵,在蒲坂架浮桥,佯装渡河,实际上寄希望于窦泰从潼关奇袭得手。可老奸巨猾的宇文泰并未上当,而是集中力量击溃窦泰所部,这样其他两路的进展就毫无意义。而赤壁之战和沙苑之战,前者是曹操的惨败,后者是高欢的惨败。
在邙山之战中,高欢的部将彭乐在能将宇文泰生擒的前提下将之放走。这是高欢难得的一次机会,只因为,彭乐准备将宇文泰生擒的时候,宇文泰说了句:“痴男子!今无我,明岂有你?为何不急回前营收金宝?”于是彭乐就想养寇自重,拿着宇文泰的一束金带回去,说宇文泰从自己刀下漏过。如此儿戏,高欢竟然放过了他,还赐给了他绢三千匹, 此时的高欢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精明。
高欢额宇文泰二人能力是半斤八两,互有胜负。但可惜的最关键一场战役高欢输了。也许是命中注定,高欢和宇文泰五次对决,高欢未得丝毫便宜。有生之年不能灭西魏统一天下。既生高欢,何生宇文泰,想必高欢和宇文泰都有这种想法。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