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燕是慕容鲜卑建立的国家,这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只传了两代,在中国历史上仅存十三年。
南燕的开国皇帝是慕容德。
现任皇帝慕容超不是慕容德的亲生子。慕容德有一个同胞哥哥慕容纳,慕容超是慕容纳的儿子。慕容超继承南燕皇帝之位,其中有一段离奇的故事。
慕容德字玄明,是前燕主慕容皝的小儿子,后燕主慕容垂的小弟弟。
十七八岁时,慕容德已经是“身长八尺二寸,姿貌雄伟”,继承了慕容王族遗传特征,不仅如此,青少年时代的慕容德人品也不错,博览群书,性情清高谨慎,多才艺。
前秦灭掉前燕,慕容一族受到优待,慕容德被苻坚封为张掖太守。苻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慕容德随慕容垂复兴燕国,建都中山,获封范阳王。慕容垂病逝后,其不争气的儿子慕容宝继位,封慕容德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镇守邺城,独统中原地区。
东晋安帝隆安元年(398年)春,后燕被北魏击败,慕容宝逃离国都中山。范阳王慕容德率众撤出邺城,向南迁到滑台(今河南滑县),自称燕王,称元年,设置百官。没过多久,后燕皇帝慕容宝逃到黎阳,派人通知各地慕容王族前往迎驾。慕容德知道消息后,召集群臣商议,声称前往迎接慕容宝,自己退出私第,不问政事。其实,慕容德这是在试探群臣的反应。
大伙都不傻,黄门侍郎张华奏道:“舍天投之业,威权一去,身首不保。 何退让之有!”大将慕與护也知道慕容德的心思,大声说:“请主上给我一支兵,前去探视一下慕容宝的虚实。”慕舆护的想法很简单,找到那个倒霉皇帝,干掉他,以绝后患。慕容德显得很伤感的样子说:“那你就率兵前去吧!”
慕容宝也不是傻子,得知叔叔慕容德“称尊号”的消息后,“惧而北奔”,但最终还是死在自己舅舅的手里。后来,慕容德率军攻占了广固(今山东益都县),占据原属东晋的青、幽,齐一带地区,并于东晋兴元元年(400年)以广固为都城,正式称帝,史称南燕。
齐鲁本是文明旧都,人才济济,土地丰腴,慕容德又有明君的风范,与民休息,很快就有强兵四十万,战马五万多匹,并萌生了伐晋的念头。由于年老多病,伐晋之举半途而废。慕容德当初跟随兄长慕容垂脱离前秦,其生母公孙氏以及兄长慕容纳都在张掖。慕容德离家之前,将祖传金刀留给母亲公孙氏,以为纪念,至今当了五六年皇帝,还不知生母及胞兄的下落。
其实,当初慕容家族起兵反叛前秦,张掖太守荷昌已经把慕容德留在张被的妻子,儿女以及兄长慕容纳一家全都杀了。公孙氏年过七十,慕容纳前妻子段氏有孕在身,符昌网开一面,将她们关进监狱,没有杀她们。狱卒呼延平是慕容德的故吏,冒死将公孙氏和段氏从狱中救出,带她们一起逃到羌人的聚居地。
两家人一起艰难度日。不久,段氏生下慕容超。慕容超十岁的时候,公孙氏病逝,临终前取出慕容德留下的那把金刀,对慕容超说:
“有朝一日天下太平了,你一定要东归故里,将这把刀还给你的叔叔慕容德。”
天下大乱之际,呼延平又带着慕容超母子从凉州辗转到了长安。没过多久,呼延平也死了。
段氏对儿子说:“
我们母子能够活下来,全靠呼延平,现在他死了,留下一个女儿,孤苦伶仃。尽管我们是大燕皇族,她是平民,你也得娶她为妻, 以报答呼延平救命之恩
。”于是慕容超娶了呼延平的女儿为妻。慕容超四处打听大燕复国的消息,行藏暴露,他担心后秦因慕容家族兴复燕国而加害于己,便佯装疯癫,天天在集市上要饭行乞,“秦人贱之”。
后秦皇叔姚绍观察慕容超好长一段时间,认为慕容超身材魁梧,相貌堂堂,可能是在装疯。建议皇帝姚兴给慕容超一个官职,将他拴在秦国,或许以后会派上用场。
姚兴很好奇,特地召见慕容超。刚一见面,便被慕容超的相貌惊呆了。慕容超“
身长八尺,腰带九围,精彩秀发,容止可观
”,是当时北方标准的美男子。可接下来的事情,却又让他大倒胃口。
慕容超进来的时候,傻乎乎地站着,目光呆滞,暗淡无光,既不跪,也不说话,问他话,回答时语无伦次,说话牛头不对马嘴。姚兴叹了口气,摆摆手:“去吧!去吧!”慕容超算得上是一个超级演员,凭着高超的演技,竟然骗过了姚兴。姚兴在事后对姚绍说:“
俗话说'好皮不包蠢骨头',真不可信啊!这小子相貌堂堂,一表人才,脑子怎么跟进过水一样呢?
”
自此以后,慕容超在长安城自由出入,没有任何人监视。
关中与山东由于长年战乱,消息阻塞,直到有一天,慕容德的故吏赵融从长安来到南燕城广固,慕容德这才知道母亲、兄长、妻子儿女的死讯,痛哭不已。慕容德没有儿子,听说兄长有个遗腹子流落在后秦,便派人前往长安寻找。
这一天,慕容超在长安闹市中行走,见一个操山东口音的算命先生在那里摆摊算命,便上前去问卦,算命先生问他姓名时,慕容超回答:“慕容超!”算命先生惊问:“你是慕容超?”
慕容超眼中灵光一闪而过,傻笑着说:“如假包换。”
算命先生熟视慕容超良久,起身向慕容超招招手,两人来到僻静处,算命先生问道:“你真是慕容超吗?”慕容超:“然!”算命先生笑着说:“我找你很长时间了,今天才得相遇。今晚深夜,你来客栈见我,有密事相告,千万不要爽约。
当晚夜深人静时,慕容超前往客栈拜访算命先生。算命先生开门迎候,将慕容超迎到客房认真地说:“
我实话告诉你,我并不是什么算命先生,而是大燕右丞吴辩。奉燕主之命,特来长安寻访你,今天既然相见,请你马上随我离开长安,稍迟恐有泄露,就难脱身了
。”
慕容超略一犹豫,连夜同吴辩离开长安,连母亲和妻子也不敢告诉一声。慕容德得知慕容超来燕的消息,大喜过望,派出骑兵前去迎接。慕容超抵达广固后,把珍藏了二十年的金刀交还给慕容德。慕容德手捧金刀失声痛哭,立即册封年仅二十岁的慕容超为北海王,拜侍中,骠骑大将军,在皇宫内建造府第,早晚都要见一面。
慕容超在苦难中长大,深谙人情世故,“
人则侍奉尽欢,出则倾身下士,内外誉望翕然归之
”,整个南燕国都把他看成未来的皇帝。老皇帝看到未来的希望,自己却不行了。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秋,慕容德久病不起,知道自己要上奈何桥了,临终前立慕容超为太子。慕容德归天之后,慕容超继承南燕皇位。
慕容超青少年时代寄人篱下,有着颠沛流离的苦难经历,按常理应该成为一个知民间疾苦的好皇帝。当年在后秦装疯卖傻,证明他的智商也超乎常人。如此禀性,如此才干,倘若慕容超循规蹈矩,任用贤良,真正光复慕容氏燕国旧版图,也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慕容超登上皇位之后,任用奸佞,不恤政事,狂迷游猎,杀戮宗亲,凡是昏君应有的特征,他样样不落下。
慕容超虽然做了南燕皇帝,但他的生母段氏和妻子呼延氏,仍然被后秦姚兴软禁在长安城。每每想到这些,他便凄然泪下。大臣公孙五楼道:“陛下闷闷不乐,是否为太后身陷长安,难以尽孝道 之故?”
“身为人子,我能不伤心吗?”
五楼道:“何不派人出使后秦,许以重金,恭迎太后归国呢?”
“谁能当此重任呢?”
五楼道:“中书令韩范能言善辩,他在苻坚与姚兴时代都曾为太子舍人, 派他去一定能完成此事。”
慕容超认为五楼之言甚好,便派韩范出使后秦。
姚兴在长安见到老朋友,当然高兴,但心中有一个疑团一直未解,于是问道:“燕王在长安时,朕曾召见过他,其人仪貌确实不凡,但说话却吞吞吐吐,词不达意,傻傻的样子,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南燕之主呢?”
韩范笑道:
“大辩若讷,大智若愚,如果当初燕王不隐藏行迹,龙凤之姿尽显,他能活到今天吗?”
姚兴没有回话,默认了韩范的观点。韩范道:“卑职受命来长安,有一事相求,还请皇上成全。”
“什么事?”姚兴明知故问。
韩范道:“迎请我主母亲与妻子归燕。”“是吗?”姚兴道,“燕君之母与妻子久居长安,我可是好酒好肉供奉着的啊!凭仁兄一句话,就带走了?”
韩范知道姚兴要提交换条件了,于是说:“大秦的恩德,我主铭记在心,皇上有何要求尽管提出来,我主无不照办。”
姚兴笑着说:“
昔苻坚之败,其宫廷乐队都被燕收编,燕君如果肯向大秦称臣并将太乐诸伎(宫廷乐队)送给我,或发吴口千人(千名晋人)代替,否则免谈。
”
慕容超听了韩范的奏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左仆射段晖说:“太乐诸伎是前世伶人,不易再得,可掠吴人送之。”尚书张华反驳说:“如果侵吴(东晋),必成邻怨,兵连祸结,非国之福。陛下若要尽孝道,可暂低姿态向姚兴称臣。”韩范:“称臣与献太乐诸伎,缺一不可。”
“我为太后屈,各位爱卿不要阻拦我。”慕容超于是派张华等人率太乐诸伎一百二十人,携重宝赴长安,向后秦称臣。
姚兴大儒出身,礼乐方面绝对是内行,酒宴之间,欣赏着纯正的中原音乐,喜不自胜。
黄门侍郎尹雅想给主子争脸,冲着张华说:“昔殷商将亡,乐师归周,今大秦昌盛,燕乐来秦。废兴之兆,已显端倪矣!”张华不卑不亢地说:“自古帝王,为道不同。权宜之计,各随其行。老子说:“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是福是祸,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姚兴不高兴地说:“从前齐、楚竞辩,二国开战。你是小国之臣,怎敢与我天朝之士抗辩?”
张华礼貌地说:“我是臣藩使节,衷心愿与上国交好。但上国之士羞辱小国寡君社稷,我又怎能不有所回辩呢?”
姚兴赞叹地说:“君真乃正人,说得有理,朕不怪你。”
张华起身一揖:“谢皇上宽宏大量。”
姚兴道:“不必客气,明天,朕派人护送你主之母及妻子离境便是。慕容超一家人终得团聚,自然是喜色溢于言表。有一件事却让他很不爽,原来的宫廷乐队送人了,新组建的乐队水平太差,于是派人去晋国边境抢人,从中挑选出二千五百名少男少女,送到太乐府学习音乐。
刘裕主政后,在东晋国内尚未树立绝对权威,蜀地有谯纵,岭南有卢循,假使慕容超不轻起边衅,刘裕再怎么琢磨,也不会打这位关系还不错的近邻。真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慕容超这是自寻死路。
东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初,刘裕上奏朝廷出兵南燕。朝议时文武大臣认为西南尚未荡平,得先解决蜀中问题。但左仆射孟昶、车骑将军司马谢裕、参军臧熹三人赞同刘裕的建议。正因为反对的人多,才证明刘裕的决断有独到之处。
安帝义熙五年(409年)三月,刘裕让孟昶留守建康处理中军府事务,自率水师自淮河入泗水。五月,刘裕大军到达下邳,弃船登岸,将辎重留在船中,部队轻装简从,步行至琅邪。
刘裕虽然读书不多,打仗却非常注意细节,一路上每经过一处战略要地,都要派精兵筑城守御,唯恐南燕有奇兵突袭断了粮道。
慕容超得知刘裕出兵,惊诧不小,他万万没有料到,抢掠东晋边民竟然会引起对方如此大的反应,急忙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御敌之策。几乎所有将领都一致建议在大岘山设重兵布防。
公孙五楼虽是一个卖官弄权的佞臣,却很有战略头脑,他分析说:“
晋军轻装而行,利在速战,不可争锋。我们应抢先占领大岘山险关,拒敌于国门之外。将战事拖入持久战。同时精选两千精骑,顺着海边南驰,切断晋军粮道,再令兖州驻军绕山东下,深入敌后。腹背夹击晋军,此为上策;
严命各地军将凭险驻守,加固坚城,除自己食用的粮食外,其余粮草全部焚毁,田里的庄稼也要全部收割起来,不给晋军留下一粒粮食,此乃中策;
把敌人放进大岘山,然后集合精兵,出城拒战,此为下策。”
慕容超偏偏选了下策,他很自信地说:“敌军远来疲惫,势不能久,大燕国踞五州之地,拥山河之固,铁骑万群,麦禾布野,怎么能割掉庄稼,迁移百姓,向人示弱呢?我们应该诱敌深入,围而歼之。也就是放晋军进入大岘山,然后集中精兵,围歼入侵之敌,一战而胜。”
众将苦苦相劝,慕容超就是听不进去。公孙五楼虽有谋略,但佞臣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拂主上之意”,当然不会坚持自己的意见。
太尉桂林王慕容镇劝道:“陛下如果认为我们骑兵在平地作战有优势,就应该冲出大岘山迎敌,即使不能取胜,还可以退守。不应该放纵敌兵进入大岘山,放弃险要地势而不用。”
慕容超还是不听。慕容镇私下对人说:“皇上不守大岘,不愿意坚壁清野,坐等强敌来攻,和三国刘璋几乎如出一辙,大燕完了。我是慕容鲜卑的勇士,必死,你们等着被江南人文身吧!”
慕容超得知慕容镇背后的冷言冷语,大怒,下令将他打入大牢,并撤回莒城、梁父两地守军,加固都城防御工事,挑选将士和战马,准备将晋军放过大岘关,然后再决一雌雄。
刘裕出兵时,已有参谋对此次行军表示忧虑:燕人如果阻遏大岘关险道,或放我军进入大岘关后,再坚壁清野,大军深入敌境,坚城不克,退路又阻,到时恐怕就进退两难了。
刘裕胸有成竹地对大家说:“
我考虑过很久了,鲜卑人生性贪婪,没有长远战略眼光,他们进攻时意在掳掠,后退时又吝啬禾苗,他们肯定认为我们孤军深入,不能持久。
采用的战术,不外乎进军据守临朐,或者退守广固,不会用坚壁清野这一招数。我敢断定,敌军既不会据守大岘关险要,又舍不得糟蹋地里的庄稼,就等着我们去收拾了。”
一切皆如刘裕所料,晋军进入大岘山,不见燕军一兵一卒,安然通过大岘关。
刘裕喜形于色,举手指天,对将领们说:“上天保佑我军,使我军安全走过这个天险。敌人田野中禾麦将熟,我军又无饥饿缺粮之忧,克敌必矣!”
慕容超排兵布阵,果然不出刘裕所料。他先派段晖、贺赖卢率五万步骑兵进驻临朐,守株待兔,后来听说晋军已飞渡大岘关,惧上心头,亲率四万大军前往临朐接应段晖。临朐南有巨蔑水,离城四十里。慕容超命令公孙五楼率兵赶往巨蔑水,想从上游切断晋军水源。可惜慕容超的行动慢了半拍,早在他派兵之前,刘裕就已命前驱将军孟龙符攻占了巨蔑水。
公孙五楼率兵抵达巨蔑水时,遭到晋军迎头痛击,大败而归。清晨,刘裕以兵车四千辆,分为左右两翼,列奇阵,方轨徐进,直逼临朐,在距城约十里的地方,与南燕军相遇。
南燕的骑兵向来很勇猛,但面对晋军的兵车阵,铁骑冲荡践踏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当骑兵冲到兵车阵前时,大多被晋军的长矛捅死在车前。侥幸跃过兵车阵的,立即被兵车阵内的晋兵刀砍斧剁,命丧黄泉。双方一场恶斗,杀声震野,天日无光,一直到夕阳西下,仍然是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参军胡藩向刘裕献计说:“
燕军悉数出战,城中必定空虚,我们可以出一支奇兵,抄小道偷袭临朐,此乃韩信破赵之计。
”
刘裕连声称妙,立即派胡藩、檀韶和向弥三将率兵数千绕到燕军背后,偷袭临朐城。临朐城果然兵力空虚,留守的只是一些老弱病残之兵,毫无抵御之力,晋军几乎是长驱直入,攻占了临朐城。
刘裕派兵偷袭临朐城的同时,还派人四处散布谣言,说晋军援军已从海路直奔南燕都城广固。
慕容超得知临朐城失守,吓得胆战心惊,单骑逃走。南燕兵没了主帅,立即溃退。刘裕率将士奋勇追击,斩燕将段晖,大败燕军。
慕容超在公孙五楼的护卫下,仓皇逃脱。回到广固,来不及重整人马,晋军已经杀到外城。
晋军乘胜猛攻,一鼓作气,攻破广固城外城,逼得慕容超只得龟缩在内城死守。晋军在城外筑长围,高三丈,挖了三道壕沟,摆出打持久战的架势。
燕军没有坚壁清野,焚烧积蓄的粮食,这些直接成了晋军的给养。
刘裕派人告知晋廷,不用再往前线运送粮草,晋军就地筹粮,以战养战。
慕容超率兵死守内城,同时派尚书张纲前往后秦搬请救兵。当时,后秦正遭夏主赫连勃勃的侵扰,无暇分兵救燕,但却假意答应发兵,让张纲先回去等消息。张纲回国时,在泰山被太守中宣擒住,送往刘裕军营。
刘裕大喜,亲自替张纲松绑,赐酒压惊。张纲深感刘裕的恩惠,情愿归降。刘裕命士兵准备攻城器械,城上的守兵揶揄地说:“你们即使有攻城的战具也没用,我们尚书郎张纲请的救兵马上就要到了。”
张纲投降后,刘裕请他登上楼车,让他告诉守城的士兵,后秦不会出兵援燕。
守城士兵极度恐慌,慕容超大惊失色,派使者到晋营向刘裕请和,愿割让大岘山,向晋国称臣,遭到刘裕断然拒绝。无奈之下,只得再派韩范出使后秦,向姚兴请求救兵。后秦皇帝姚兴见南燕再次求援,只得派使臣前往广固城下见刘裕,威胁说:“
慕容氏与后秦是友好邻邦,以穷告急。我军准备派十万铁骑,进驻洛阳,晋国如果不退兵,铁骑将长驱直入。
”
刘裕哈哈大笑,把秦国使臣叫到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回去告诉姚兴,我本想克燕之后,息兵三年,再取关、洛,如果他认为这个时间太长了,那就请他快点来吧!”
刘穆之听说后秦派来使者,急忙赶到中军帐,但秦国使者已经走了。刘裕笑着告诉他,自己是怎么回答的。刘穆之埋怨道:“
平时事情无论大小,你都要找我商量一下,这次怎么贸然答复呢?你说的话不足以威慑敌人,相反却能激怒他。如果广固没有攻下,羌贼又至,我们怎么对付?
”
刘裕笑道:“这是军事,你不懂,所以才没告诉你。兵贵神速,出其不意。姚兴如果真想出兵救援广固,定会出其不意,哪有事先派人通知的道理?派人来无非是说大话,吓唬人罢了。”
刘穆之恍然大悟。姚兴正忙于凉州战事,无暇顾及东方战争,外交恐吓不能奏效,出于盟国关系考虑,一度派出一万人马驰援南燕,但由于凉州战事吃紧,只得又把派出的军队撤回长安自保。韩范仰天长叹:“天亡燕国啊!”
慕容超久困广固,不见后秦援兵,准备以割让大岘山以南的土地、献良马千匹为条件,向东晋称臣。刘裕的目标不是大岘关以南的土地,而是整个南燕的国土,因此他断然拒绝了慕容超的求和。韩范自后秦东归,见晋军将广固团团围困,破城在即,没有进城,而是直接到刘裕的大营投诚。
刘裕嘲笑地说:“你本来要立申包胥之功,为何无功而返呢?”韩范不卑不亢地说:“
我祖孙三代仕燕,自然要尽臣下本分。但西朝(后秦)多故,丹诚无效,是天丧南燕而助明公,智者见机而行,在下敢不来吗?
”
刘裕说:“你可以到城下去,告诉城里的将士,说后秦援兵无望,劝他们投降。”韩范拒绝说:“虽蒙将军收留,但我仍不能为你算计燕国。”
刘裕“喜而不强”,第二天,请韩范坐在战车上,在广固城外转了一大圈。韩范在战车上虽然一言不发,但城内的将士见到韩范,知道后秦援军不可能到来,完全绝望了。
广固城内,左右都劝慕容超杀掉韩范全家,“以止反叛”。慕容超虽然不是一个明君,但也知道韩范出于无奈,加上韩范的弟弟韩淖忠心不贰,不忍诛杀韩家。韩范也算是智谋之士,假使他在城下向守军喊话劝降,激怒了慕容超,一家人肯定会被杀得一个不剩。
张纲也是南燕降臣,他与韩范采取的态度不同,慕容超对他家人的态度决然相反。
张纲是一位能工巧匠,素以“奇巧精思”善造攻城器械著称,被刘裕收降之后,正好派上用场。
经过张纲的精心设计,制造出飞楼、悬梯木、幔板屋等各种攻城器械,再在上面盖上牛皮。晋军站在飞楼之上,将城内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
慕容超大怒,派人把张纲母亲押到城头,倒吊起来,慢刀碎剐了老太太。张纲恨得咬牙切齿,研制出更为精巧实用的攻城器械。
刘裕也不急着进攻,一直将广固城围困了四个多月。形势对南燕越来越不利,城中百姓潮水般涌出城外投降。尚书令董锐知道大势已去,劝慕容超 出降。慕容超大怒:
“国家废兴是天命,我宁可奋剑战死,决不衔璧求生!”
公孙五楼、贺赖卢等人又想从城中挖掘地道偷袭晋兵。晋营守御森严,无懈可击,只能无功而返。
不久,晋军又切断了广固城外渑水水源,城内守军只能喝不洁的井水,且人多水少,供不应求,日益穷困,出降者越来越多。刘裕见火候差不多了,指挥晋军从四面攻城。南燕尚书悦寿先曾劝说慕容超出降,今见形势不妙,便开城投降。晋军涌入城中,喊杀连天。仓促之间,慕容超只带数十骑卫士出逃,没跑出多远,就被晋军悉数生擒。
刘裕升帐,数说慕容超抗命不降的罪状。慕容超
“神色自若,一无所言”
。当看到昔年好友刘敬宣时,神色黯然地说:“
刘将军,看在昔日有交情的分儿上,我死之后,拜托你照看我的老母,我这里向你磕头了。
”说罢,跪下向刘敬宣磕了三个响头。
刘敬宣是刘牢之的儿子,当年其父被桓玄围攻时,他曾逃往南燕,与慕容超有交情,故慕容超才有此求。刘敬宣面对即将死亡之人的请求,当然不能拒绝。
刘裕痛恨广固久攻不下,欲下令屠城。降臣韩范劝说道:“晋室南迁,中原鼎盛,士民无援,强则附之,既为君臣,必须为之尽力。这些人皆衣冠旧族,先帝遗民,今王师吊民伐罪,如果尽坑广固之民,恐怕西北之民再无来归之意。”
刘裕听罢,冲着韩范深深一揖:“多谢赐教!”于是下令,将王公以下三千余人斩首,赏军人口多达一万户。
慕容王族的子弟们以兴燕为名,建立了后燕、北燕、南燕、西燕,称王称帝,在北方折腾个不停,风光一时,亡国时被敌国整族烩掉,连渣儿都不留。其他几个慕容王国,亡国时宗室也被消灭殆尽。
刘裕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南燕亡国。鲜卑慕容遭此浩劫,从此如过眼云烟。
刘裕派人把慕容超押解进京,随即上奏请求移师下邳,向关、洛进军。
晋廷处死慕容超,任命刘裕为兼青、冀二州刺史,让他自主行事。
正当刘裕在广固大阅兵、核查户籍的时候,不料后院起火了。
原来,孙恩的残余势力卢循、徐道覆逃亡至岭南,见刘裕率军北伐,建康兵力空虚,乘机率兵北上,兵分两路杀向建康。
北府兵与孙恩的残部、刘裕与卢循的恩怨,也到了最终了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