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再现“坑爹”,刘裕生平最艰难一战,胜利之后为何暂缓北伐?

东晋再现“坑爹”,刘裕生平最艰难一战,胜利之后为何暂缓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刀白眉 访问量:4091 更新时间:2023/12/26 13:22:55

书接上回白眼狼刘毅妄想取刘裕而代之,狼子野心中被击破,刘裕颁布一系列安民政策,然而国家并没有到真正稳定的时期。

“坑爹”二号上线

就在刘裕在奋力追杀刘毅残部的时候,司马休之拥兵占据了荆州。

占就占了吧,不过又来一个“坑爹”的(之前有坑爹一号司马元显)。

司马休之的儿子司马元思不知怎么想的竟然欲谋害刘裕(刘裕还没找你父亲讨要荆州呢?),此事被刘裕所查,当即就抓住了司马元思。

然而刘裕并没有杀掉他,凭刘裕的权势杀掉司马元思,谅其父也无可奈何。但还是把司马元思交给了他父亲司马休之处置,大概意思就是你儿子要谋害我,你看着办吧,意欲让司马休之将其儿子处死。

然而虎毒不食子,司马休之岂肯下手,只是废掉了其子司马元思的爵位,并糊弄地写了一封道歉信给刘裕。

欺负到我头上了,怎能坐视不理

刘裕当然不愿意就此作罢,以此为借口杀掉了司马休之的次子和侄子,并出兵荆州讨伐司马休之。

司马休之岂会是刘裕的对手,不久便兵败投降了后秦。

仅仅过了一年,公元416年,后秦皇帝姚兴薨,姚泓继位,政权不稳,刘裕始终没忘北伐之志以及投降后秦的司马休之,便发觉此时是出兵后秦的绝妙良机。

艰难的一仗

刘裕亲率大军分四路北伐,初始时一切顺利。

然而到公元417年,刘裕再次率军北上之时,遭到了北魏的骚扰,其余大将,例如王镇恶(前秦王猛之孙,王猛是谁?只要知此人堪比诸葛亮就知道多么有才能了)也遭到后秦主力的阻拦,檀道济军的粮道被后秦将领姚绍截断。

一时间,刘裕所率领的北伐军各路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拦,王镇恶、檀道济二人向刘裕求援,然而刘裕遭北魏军牵制,无法分兵救援。

那么,此局面,刘裕又该何解呢?

刘裕无奈率大军渡黄河,然而北魏军一直在陆地上跟行,每当晋军想上岸之时,北魏军立刻冲杀,就是不让晋军上岸。

然而天不亡晋军,后刘裕派一只由数千人组成的敢死队,成功登上黄河北岸,魏军见此情况,立刻来攻,此时登陆的晋军正觉得窝囊,一肚子火没处发,魏军三万人马被尽数击败。

腹背受敌,负隅顽抗

纠缠了晋军那么久的魏军,终于摆脱了,然而此次北伐的目的可是后秦,刘裕又会作何安排呢?

刘裕先是在洛阳部署了后防,唯恐北魏军再来,果然,北魏仍不死心,再次来犯,这次晋军可不像上次那样窝囊,直接全面击退魏军,收复河南全境。

这时,已无后顾之忧,便可专心攻打后秦了。

姚泓前去接应被晋将王镇恶追击的秦将姚难,并联合姚疆共同迎击王镇恶(果然不愧是王猛的孙子),后秦大败,姚疆战死。

此时前有王镇恶,后有刘裕率军逼近,这两人都不是吃素的,这下轮到后秦姚泓犯难了。

结果已经是板上钉钉,虽然负隅顽抗,但是实则徒劳而已,随着王镇恶攻入长安的那一刻,姚泓率众投降,后秦覆灭。

天意难违 世事难料

正当刘裕打算休养一段时间继续北伐之时,朝廷却传来了刘穆之去世的消息,商讨之后,多数人不赞同继续北伐,刘裕决议南归。

话说为何刘穆之去世,刘裕便放弃了北伐呢?

刘穆之此人大有来头,可追溯到汉高祖刘邦儿子刘肥的后代,是的,没有听错,就是吕太后专政时期少有的得以善终的王的后代。

刘穆之本就受刘裕重用,刘裕主外,刘穆之主内,这下刘穆之一去世,朝廷内部无人管制,时间一久,能不发生祸乱,这也是为什么刘裕听闻其去世之消息要马上南归的原因。

然而就在刘裕前脚刚走,留在长安的东晋将领官员就发生了内乱。

王镇恶被沈田子所杀,沈田子被王修所杀,王修被刘义真所杀。

可惜驻守长安大将贤才都因内讧被杀,刘义真被刘裕诏回的路上,被夏军追上,珠宝美玉,财宝奴隶被截,刘义真独自逃走。

经过两次北伐,前燕、后秦均被刘裕覆灭,黄河以南、淮水以北地区均为刘裕所有,此时,刘裕战功赫赫,民心所向,那么,他又会如何?东晋命运又将如何?

作者‖ 小末故事君 冰心文学活动一等奖

图片‖ 网络侵删 读史明智 以正衣冠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刘裕灭后秦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其诱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刘裕

    前言魏晋时期,后秦与后晋征战不休,而作为东晋太守的刘裕此时正是战乱中的一个将领,而彼时的晋,秦与金三国也都多次摩擦,夏主欲占领中原,多次发生中原之战,而几经辗转后,夏与后晋接连攻秦,后秦破灭,而这段时间刘裕也顺便灭了后蜀,以至于后秦之战的持续时间较长。▲刘裕刘裕此人也与后来的刘宋王朝密不可分,而刘裕

  • 刘裕有何成就,能令辛弃疾心向往之?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刘裕

    辛弃疾所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曾叙述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孙仲谋大伙都熟,就是三国时期雄踞江东的孙权,和曹操、刘备平分秋色,当世雄才。那寄奴又是谁,竟能和孙权平起平坐,令文韬武略的辛弃疾

  • 刘邦斩蛇起义,刘裕射蛇,朱元璋与蛇也有一个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十年磨一见标签:刘裕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古代它是皇权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而蛇因外形象龙,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在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皇帝和蛇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要数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了。刘邦是西汉开国皇帝,他斩蛇起义的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刘邦做沛县亭长的时候,他负责押送一批农民去骊

  • 刘裕执掌大权后,为何还坚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刘裕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必大家对此印象都比较深刻吧?纵观我国历史,从有记载的夏商周开始,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总是在按照这一历史发展规律进行的。周朝末年裂变七国,东汉寿数已尽迎来三国,晋朝之后就是南北朝的混乱之时,盛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又持续了七十多年……在统一

  • 从穷苦贫民逆袭成开国皇帝,刘裕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刘裕

    刘裕,即宋武帝,他是如何从穷二代逆袭为南朝刘宋开国皇帝的?刘裕出身东晋落魄士族,因自幼家贫投身行伍,此后趁着东晋内乱而崛起,通过对内消灭割据势力,对外多次北伐,凭借着赫赫战功,地位和声望不断提升,最终篡位称帝,建立刘宋政权,而在此期间更是实现了“灭五国诛六帝”的壮举。刘裕征战期间,他在军中崭露头角,

  • 如何才能向上社交,结交牛人?南朝天子刘裕给出完美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莽原说标签:刘裕

    #如何向上社交,结交牛人?#很多草根父母都这样向自己的子女传授人生经验:那就是想要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就一定要向上社交、结交牛人。不过,怎样才能向上社交?结交牛人?这个问题多数草根父母没能给出答案。其实小编认为,东晋南朝前后,南朝天子刘裕的人生,给出了这个问题的完美答案。1、草根子弟相信关注我的读者

  • “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一代英雄刘裕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刘裕

    看历朝历代皇帝,无论秦始皇、汉高帝,还是唐太宗、明太祖,未有一人出身行伍之中,以一刀一枪博取功名,心断机谋,身临战阵,临敌决胜,一生戎马倥偬,剿孙恩、讨桓玄、平南燕、破卢循、并谯蜀、伐后秦,平贼讨逆,诛内清外,威行万里之外,至于水到渠成,移鼎开基,自是当仁不让。刘裕(363年——422年),字德舆,

  • “六位帝皇亡”——东晋府兵刘裕的铁血崛起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刘裕

    放在东晋建国之初,那些彼此忌惮、制约的世家大族们可能谁都想不到,他们心心念念、甚至不惜以司马皇室作为缓冲的中央政权最终竟然没有花落这些自诩血统高贵、巍冠博带的士人之列,而是飘然地落到他们所鄙夷的京口士卒之手。公元402年,就在刚刚统帅北府兵平定孙恩之乱、凭借军功在东晋政坛上崭露头角时,雄才大略的刘寄

  • 刘裕篡晋后,为何大肆屠戮司马家族?真有先见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刘裕

    经过“三马”的努力,司马家族终于在司马炎时期彻底撕掉了伪装,堂而皇之地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金朝。不过,司马炎对亡国曹桓之王并不介意。他被封为陈流王,吃了千家万户。在封地里,曹桓的待遇和皇帝一样。等待。这是模仿开国皇帝曹魏对汉朝西安皇帝刘勰的处理。俗话说风水轮流转,晋国不是永恒之国。公元420年,刘

  • 刘宋立国,刘裕寒门出身,终成帝业,也开启屠害前朝帝君的恶习

    历史人物编辑:妍妍旅行记标签:刘裕

    刘裕得知青泥惨败的消息,又不知刘义真的死活,爱子心切,下令整顿军队,准备再次北伐。侍中谢晦等大臣苦苦相劝,刘裕就是不听。不久,段宏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刘义真。刘裕登上悬崖峭壁的石头城,遥望西北,慨然泪下。一万多名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抛骨西北群山之中,长安得而复失,北伐大业化为泡影,此恨难消。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