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何才能击败瓦岗军?王世充神秘一笑:我有得道高人相助

如何才能击败瓦岗军?王世充神秘一笑:我有得道高人相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博文 访问量:3736 更新时间:2024/1/17 16:58:09

公元618年,这一年是隋大业14年,却也是大业这个年号的最后一年。就在这一年年初,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害,余部在宇文化及的率领下,浩浩荡荡从扬州北上,准备取道洛阳返回关中。

宇文化及的到来,吓坏了坐镇洛阳的越王杨侗和瓦岗军的首领李密,双方在此前一直围绕洛阳大战多年,但宇文化及却让他们感到了空前的危机。宇文化及这个人虽然不顶事,但他手下有10万骁果军,这可是当时隋朝最为精锐的部队。于是,杨侗和李密开始团结一致,由李密率领瓦岗军在前面阻挡宇文化及,洛阳方面则在背后支持,事后李密进入洛阳辅政。

在瓦岗军的阻击下,宇文化及在童山一战中惨败,只得狼狈向北逃窜。然而李密没有想到的是,他却无法进入洛阳辅政。这倒不是因为杨侗反悔,而是洛阳重臣王世充发动了叛乱,占据了洛阳。王世充与李密交战多年,两人本来就不和,他深知一旦李密进入洛阳,自己肯定没有好下场,于是索性先一步发动叛乱,杀掉元文都等人,囚禁杨侗,就此掌控了洛阳。

李密刚刚率军走到温县,就听说王世充反了,他索性率军继续向前,准备干掉王世充。王世充不甘示弱,也率领2万精兵到达偃师,准备与李密决战。虽然王世充知道当时瓦岗军刚刚经历了童山之战,折损非常严重,正是一举击败瓦岗军的好机会,但他手下人显然不这么看。在此之前,王世充与李密交手多次,大多数都是惨败而回,就连王辩这样的隋军名将都阵亡了。眼下瓦岗军刚刚击败了骁果军,势头正猛,出兵与瓦岗军交手显然很可能会再度大败。

王世充也知道手下人对此战没有什么信心,他只是神秘一笑,然后告诉大家:“你们放心,我有得道高人相助,此战必胜。”这一句话引来了众人的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得道高人,能够保证此战必胜?王世充也不卖关子,他直接将得道高人请了过来。结果大家一看,顿时愣住了,大家都见过这个所谓的得道高人,正是王世充手下的左军卫士张永通。

看着大家惊讶的神情,张永通只是一笑:“我虽然以前是卫士,但现在却已经得道,周公曾经三次给我托梦,让我来助王公击败叛贼。”众人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信张永通的话,但王世充明显很相信,他亲自为周公立庙,每天都去祈祷,还专门让人将张永通供奉起来,并在所有的军旗上书写“永通”二字,以保证此战必胜。

当时王世充手下的部队大多数是江淮一带的士兵,他们都比较信这一套,以为张永通真是周公派来的得道高人,会帮助王世充取胜。不久后,张永通又对外宣称,周公要求王世充必须快速击败李密,不然会降下灾祸,所有的士兵都要死。这一下,军队里的士兵都害怕了,纷纷请求出战。王世充一看目的到达了,赶紧率军驻扎到通济渠南面,并架设了3座浮桥,准备随时渡河。

眼看王世充已经行动了,李密留下亲信王伯当守卫金墉城,自己亲率大军赶到偃师,以北邙山为依托摆下阵势,准备与王世充进行决战。实际上李密的部将、曾经的隋朝名将裴仁基是不赞成决战的,他认为王世充既然把军队拉到了偃师,那瓦岗军可以直取洛阳,逼王世充回军,然后通过袭扰,将王世充彻底拖垮。

李密本来很赞同裴仁基的看法,他甚至分析,按照裴仁基的计策,有三点优势,不到10天就可以击败王世充。然而这个提议却遭到陈智略、樊文超、单雄信等大将的一致反对,他们都认为现在人多势众,根本不用玩这些计策,直接打过去灭掉王世充就行了。李密一看手下大将都赞成直接打,只好拒绝了裴仁基的建议。

然而由于受王世充诡计的影响,他手下隋军求战之心格外迫切,作战也远比之前更加凶猛。就在瓦岗军到达邙山后不久,王世充便派了几百个骑兵渡过通济渠,前去袭扰位于偃师北面的单雄信营地。李密一看王世充出兵了,也立刻让猛将裴行俨、程知节率领部分内军前往支援单雄信。内军是瓦岗军最为精锐的部队,裴行俨、程知节两人更是内军四大猛将之一。然而这一战的结果出人意料,双方虽然最终没有分出胜负,但裴行俨、程知节、孙长乐等十多名猛将全都受了重伤。

这一场小规模的骑兵混战其实可以看出王世充手下的隋军已经今非昔比了,瓦岗军经历童山之战后已经损失严重,战斗力大不如前。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引起李密的重视,他因为刚刚击败了宇文化及,根本看不起王世充这个手下败将,甚至都没有给营地设置壁垒。与之相反,王世充对此战格外重视,除了正面部队以外,他还专门派了200多名骑兵在晚上偷偷买埋伏在北邙山的一处山谷里,随时准备出击。

9月12日这天,王世充一大早就集合军队,然后告诉他们:“今天这一战不但关系到胜败,还关系到大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赢了,那肯定大家都有荣华富贵。要是失败了,我们谁也逃不过一死。这一次不仅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我们自己,请大家一定要拼死作战。”天刚刚亮,王世充就带着大军直逼李密的营地。

李密怎么也没有想到王世充会主动发起攻击,他只能匆忙率军出营迎战。结果还没等瓦岗军摆好阵势,隋军就冲了过来。王世充所部隋军大多数是江淮士兵,他们作战勇猛,很快就将瓦岗军杀得阵脚大乱。不过瓦岗军也不是好惹的,很快便稳定下来,开始与隋军进行激烈地厮杀。

王世充早就知道不可能这么轻易击败瓦岗军,他早已经有了准备。眼看双方逐渐陷入了胶着,他立刻让手下带上来了一个长得很像李密的人。这个人被捆好带到阵前以后,王世充立刻让人大喊:“已经抓住李密了。”此时正是混战之中,瓦岗军一听李密被抓了,赶紧看了过去,结果发现那人似乎真的是李密,不由得愣住了。

就在瓦岗军愣住的一瞬间,王世充再度下令,让埋伏在山谷里的200多名骑兵出击。这些骑兵从高处飞奔而下,直袭李密的营地。由于李密的营地没有壁垒,又没有多少士兵防守,很快就被攻陷了。200多名隋军在李密营地里来回纵火,将粮食辎重烧了个干净。这一下,瓦岗军彻底乱了,大家顾不上考虑那个被抓的李密是不是真的,纷纷四散而逃。李密无力阻止,只得跟随大家一起逃走。

北邙山一战,王世充彻底击溃了瓦岗军主力,战前叫嚣最为凶猛的陈智略、樊文超、单雄信等人相继投降了王世充,李密只能带着一万多残部狼狈逃到洛口。这一战后,李密走向衰落,王世充则趁机占据了中原。

标签: 王世充

更多文章

  • 王郑政权在河南地域的政治道路从军事扩张到王世充统治策略的确立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王世充

    王郑作为河南地区的第二位霸主,其崛起是建立在击败第一任霸主李密的基础之上。在王世充之前,李密已经对占领的广大河南地区进行政权化的整合。在李密率领瓦岗军由相对东部的东郡向洛阳攻略的过程中,以地方豪强与民变流寇为代表的地方武装都在两条道路之间做出了选择,其一是加入李密东都征伐的军事编制中,一定程度上服从

  • 王世充取得战斗胜利,说了一句誓言,最后活埋三万多人口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王世充

    王世充取得战斗胜利,说了一句誓言,最后活埋三万多人口。王世充虽然是一个西域人,但是在隋朝来说,他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如果说起西域人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他们都是粗鲁的,喜欢靠武力解决问题。但是王世充并不是这样一个人,他从便喜欢读书。可以说是知书懂理了吧!不过他很喜欢给别人“挖坑”,和他打交道的人可

  • 李世民进攻王世充,窦建德慢慢悠悠的行军,双方各有心思

    历史人物编辑:另类历史知识标签:王世充

    隋末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动荡时期。随着农民起义的爆发,涌现出了无数德才兼备的贤臣和领袖。在所有的人才中,最好的自然是笑到最后的,建立唐朝的李渊和李世民父子。曾经与他们针锋相对,输赢的诸侯也很值得人们铭记。在隋末的众多诸侯中,王世充和窦建德都是杰出的。唐朝刚建立的时候,当时中原还有很多其他势力,其中

  • 乱世枭雄怎么会甘心束手就擒,王世充的困兽犹斗,李世民差点送命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王世充

    窦建德的野望窦建德何许人也?竟然成为了洛阳王世充的救命稻草?他有何能耐竟能在武德充沛的河北打下偌大的地盘?窦建德是河北漳南人(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一直在老家种地,日子过得也算可以。年轻人少尚气侠,胆力过人,大家都很喜欢他七里八乡的人都认他当大哥,在漳南威望很高。窦建德又赶上隋炀帝征高句丽,窦建德

  • 王世充如果我出生在一个家庭,我一定会建造唐朝,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王世充

    不过,在《隋唐演义》中,我的角色似乎不那么正面,像一个奸诈的小人。我想我有必要解释一下,介绍一下我的真实经历。看完我的经历,你可能会发现:我不仅不是王世充,也不是反派,而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正面角色!如果不是我出身不好,唐朝早就是我建的了!。至少我是这么想的。我出身官宦之家,不姓王,姓支。我不是中原人,

  • 瓦岗寨藏龙卧虎人才济济,为何会被王世充这样一个三流货色灭掉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王世充

    隋炀帝在位后期,频繁掀起对外战争,数次组织超过百万规模的大军远征辽东。繁重的兵役和劳役、赋税,最终使得隋朝百姓不堪重负,奋起反抗,隋末农民战争的号角由此吹响。隋朝大业七年,山东农民王薄率先高举义旗,打响了武装反抗隋朝的第一炮。王薄首义之后,隋朝各地的农民纷纷群起而效仿,大大小小的农民义军遍地开花。在

  • 李世民天下无敌离不开这个原因,在对战王世充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王世充

    在唐朝的开国之战中,相信没有人的功劳比李世民更大了,他一人打下大唐大半的江山,就是连后来被称为大唐军神的李靖也不能和他相比,李世民一生,征战无数,在开国之战中更是每次战役都亲自指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BUG,即使强大如窦建德,李世民面对他数十倍于己的兵力,仍然能一战让其全军覆没,生

  • 王世充白手起家,百折不挠,也算一代枭雄,他为何不能一统中原?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王世充

    621年,在长安附近的雍州一处宅子里,来了几个自称唐朝官员的人,要主人出来接旨。没想到主人刚开门迎接,就被乱刀砍死。这些人中领头的人叫独孤修德,时任唐朝定州刺史,而死的人叫王世充。官方的说法是独孤修德为父报仇,历史上却多人质疑王世充被李渊设计。李世民攻洛阳,王世充被迫投降,李世民许诺保他不死,可他不

  • 中原大决战,李世民兵锋直指洛阳,窦建德、王世充相继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王世充

    李世民消灭刘武周、平定河东之后,河东、关中、陇西、巴蜀等广大地区,已经完全处于唐王朝的控制之下,唐朝的实力大增。此时,对唐朝威胁最大的势力当属占据河南的王世充集团和占据河北的窦建德集团。然而,王世充再向外扩张期间,御下无方,导致众心离散,手下的将士经常投降唐朝。特别是他废隋帝杨侗自立为帝一事,使得窦

  • 让我们看看,王世充千秋帝王梦的另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三农生活阿远标签:王世充

    “轻松读史之——大唐三百年”第一篇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59)这次密谋搞掉王世充的,是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裴仁基早先是河南剿匪司令(河南道讨捕大使),后来降了李密。偃师一战被王世充俘虏,等于转一圈重又回到洛阳。乱世里混口饭吃实在也是不容易。裴行俨是个猛人,和秦琼程咬金这些人一块混的,“每有攻战,所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