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第一权臣活曹操杨素

隋朝第一权臣活曹操杨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聃者徐史也 访问量:194 更新时间:2024/1/19 14:22:44

杨素,字处道。隋朝第一权臣。(544年—606年),杨素系关陇集团出身,又是弘农杨氏嫡系血脉。隋朝第一门阀世家。在北周时期就高居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与杨坚(二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也不是一个祖宗)关系亲厚、在杨坚篡位以后,十分受隋文帝杨坚的信任和重用,亲率大军平定南陈,以此封越国公。在杨广和杨勇的太子争夺中,倾向于晋王杨广,为杨广夺嫡成为太子出力不少。杨广即位后,拜尚书令、封楚国公。杨广登基第二年。杨素病逝。谥号景武。其子杨玄感后来起兵造反遭诛杀,杨素全族被株夷。

至于说杨素的能力真是没得说,允文允武,上马可灭国,下马可理政。而且颇有文采。堪称全才。可以说是一代枭雄。他是大隋第一权臣。大隋朝的建立,杨素建树与功勋甚多。隋朝有四大名将之说,分别为韩擒虎贺若弼、杨素、史万岁。但有始有终的只有杨素一人。杨素最大长处就是善治军能打仗,杨素治军极具个人特色,以严酷严军法为上、但一旦有功又不吝厚赏、所以杨素带兵士气旺盛。杨素颇有知人之明。初见李靖就觉得此子不凡。但同时他又嫉贤妒能打击异已。也就是说这个人很难界定好坏。

杨素出身门阀,一生奢华无度纵情享乐,不失豪门本色。大概也有故意做给杨坚杨广看的意思。我们无法知道如果杨素多活十年会如何。到底是杨素是曹孟德,还是杨广把杨素给诛杀,但从他其子杨玄感日后的行为来看,杨素应该是有不臣之心。早在杨坚还在位时候,杨素两口子吵架,杨素大骂道:他日我若为帝,你就别想当皇后,其妻向杨坚告发。杨坚道:两口子吵架做不得真。杨坚真的这么宽厚吗?未必吧,想想史万岁怎么死的。杨坚不敢动杨素大概是真的。要知道杨素《隋史》里可是入奸臣传的。隋唐不分家,可见杨素的风评并不高。

杨素为人不做伪,关于他的感情轶事不少(破镜重圆,红佛夜奔)虽然都不是正史所载,从中也可以看出杨素是个很可爱的一个人。真性情,真豁达。但人品较差也是真的,对比和他同时代的高颖差的很多。有意思是高颎看好杨勇(女婿),杨素看好杨广。从中也看出,高颖重德而杨素看能力。杨素很现实。杨勇如果登基也未必比杨广强。但可以确定是,杨素是“奸臣”。为人奸诈阴险。隋文帝晚年猜忌心重,杨素为求自保行尽阿谀奉承之事(这个不应该苛责杨素)。只能说是非仁义之人。

杨素颇有文采,大有曹阿瞒横槊赋诗之能。杨素写给孔子三十四代孙子孔德昭送别诗:”金陵已去国,铜梁忽背飞。失路远相送,他乡何日归”。更是传诵一时。魏征评价杨素为:曹孟德、桓元子再世,应该是很中肯的。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标签: 杨素

更多文章

  • 射雕英雄长孙晟:一招离间计,让崛起的突厥再也无法强盛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长孙晟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威胁,强如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等,甚至有的入主中原取而代之。活跃于隋唐的突厥因为中原战乱而逐渐崛起,却因一个人的离间之计使得崛起的突厥发生内讧,逐渐分裂,给了中原王朝喘息的机会,再也无法强盛起来。长孙晟(公元552年-公元609年),字季晟,小字鹅王,河

  • 隋朝第一神射手长孙晟,曾一箭双雕,离间突厥部落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长孙晟

    杨坚可以说是长孙晟的伯乐,因为年少时候的他,根本就没有才华展示的机会。但是。当遇到杨坚之后,他的命运也随之而变。长孙晟是个很开朗的人,天资聪慧,不但爱读书,并且还很善于骑射,身体素质也是非常的好。当时北周是很崇尚武艺的,在贵族里面,只要谁习得了一身好武艺,都会觉得自己了不起,而这些贵族子弟,在长孙晟

  • 从和亲使者到突厥克星,看长孙晟如何“一箭双雕”平外患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长孙晟

    长孙晟在历史上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他没什么文化,却智谋超群,是隋朝著名的谋略家、外交家,也是隋朝削弱突厥势力、平定突厥外患的最大功臣;他武艺高强,留下的成语“一箭双雕”流传至今,一生却没指挥过重大的战役,但突厥兵将却畏之如虎,称其为“霹雳将军”,后世也将其列入《名将传》;他历仕北周、隋朝两朝,一生

  • 以夷制夷有多强,李世民岳父长孙晟离间突厥,堪比卫霍百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长孙晟

    导语:突厥,作为古时一个强有力的部族,在当时也是赫赫威名,然而东突厥、西突厥都尽破败于唐朝,可想而知强唐的威能。但,全然归功于李唐却略显偏颇,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即使隋王朝的荒唐被大写特写,可终归留下了不少利在千秋的大事,突厥的衰败便是其一,主导者名为长孙晟,好巧不巧便是李世民的岳父。贞观三年(

  • 高颎为隋文帝重臣,但在立太子问题上站队错误而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高颎

    高颎是隋文帝的宰相,也是隋朝全面建设最重要的功臣,隋文帝的重要政绩,比如平定三方之乱、建设大兴城(长安城)、括户、平陈统一、分裂突厥等等,高颎都在其中发挥了绝对的主导作用。他身居宰辅之位长达十九年,为隋文帝立下汗马功劳。而隋文帝也一直对他报以绝对信任,君臣之遇可以说本该成为千古美谈。但开皇末期,高颎

  • 得罪独孤皇后是不会有好结果的,隋朝第一谋臣高颎被贬为庶人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高颎

    隋文帝杨坚统治下的隋朝之所以强悍富裕如斯,离不开高颎的辅佐,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高颎,隋文帝的政绩会大打折扣。高颎是真正文武兼备的重臣,他为帝国的未来操碎了心,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比如杨广,比如杨谅,而最不该得罪的就是独孤迦罗。当然这种得罪并不是一种故意或者说是自己能感知到的行为,而

  • 辅助隋文帝杨坚开创隋朝功臣高颎位极人臣,最后却被杨广给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姜亮亮标签:高颎

    在大隋的建立过程中有一个开隋九老,他们指的是大隋朝开国的九位功臣,是清代长篇讲史小说《说唐演义全传》,评书《兴唐传》中的人物,分别是伍建章、高颎、杨林、贺若弼、鱼俱罗、邱瑞、韩擒虎、定彦平与杨素。但是这里面的人物有根据小说评书虚构的,比如伍建章、邱瑞、定彦平;还有的是根据历史人物为原型创造的人物,比

  • 宰相高颎被免职,隋朝政治的分水岭,从此由盛而衰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馆标签:高颎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在历史上像流星一样璀璨。隋朝初期政治动荡的根本原因是太子之争,而太子杨勇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开国元勋老宰相高颎被免职,而失去支持。宰相高颎被免职,成为隋朝政治的分水岭,从此隋朝由盛而衰。那高颎是因为什么被免职的呢?其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一、卷入太子之争早在开皇五年(585年)

  • 高颎是杨坚建立隋朝的最大功臣,一度位极人臣,为何最终失宠罢官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火花标签:高颎

    在杨坚建立隋朝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后周重臣的支持,这也成就了很多隋朝的开国元勋。在这些开国元勋中,功劳排名第一的当属渤海郡公高颎。从史料来看,高颎在隋朝初年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堪称隋朝建立的最大功臣。杨坚对高颎非常宠信,一度让其位极人臣,成为隋朝朝廷中的第一人,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无论

  • 隋末第一猛将张须陀:大隋最后的支柱,曾以6人敌2万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张须陀

    说起张须陀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三个部下却比他更出名:秦琼、程咬金、罗士信。导致他名气不大的原因,第一死的时候太早了,第二愚忠于隋炀帝,使大家印象不深刻,但是他的武力值绝不输后三者。张须陀(公元565年—公元616年),字果,弘农阌乡人,隋末大将,历任安州司马、开府仪同三司、齐郡丞、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