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侯景明明是个极不安分的人,可梁武帝却为何执意要收留他?

侯景明明是个极不安分的人,可梁武帝却为何执意要收留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曹颖 访问量:2412 更新时间:2024/1/14 3:42:50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萧衍自从降服南齐后就做出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自己则是身先士卒勤俭生活。衣服不着华丽,食物都吃素,财物也不贪图。可以说一开始是赢得了百姓的忠心的,至少相对昏庸多年的南齐皇帝萧宝卷来说百姓眼里萧衍还算是个好皇帝。

这个皇帝一开始还信道教,他和当时的著名道士陶弘景结交很深,以至于称帝以后都经常去山里找陶弘景商量国家大事。后来萧衍不知道为何又开始信佛,不仅自己信,还全家信,还让全国都信。

萧衍在位四十多年整个南梁多了多少的寺庙和僧人,全国上下都对僧人敬重有加。萧衍还多次出家到寺庙中,还是群臣花重金把他赎了回来。可以说为了他的信仰,整个国家花费不少,而买单的当然是老百姓。

萧衍即位后前期还是有志于革新的好皇帝,他废除了南齐的很多不好的制度。重用出身低微的人做官员,同时又不得罪士族阶级。前期梁朝还是得到了一些发展和进步,百姓也从多年残暴的政治和战乱中得到一丝喘息。

萧衍家庭看似和睦实则各怀异心,国家同样危机四伏

萧衍深知宫斗的残酷,所以他出台了系列有利团结皇族的政策。他尽可能地让皇族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官做,让每个皇族的人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只要有什么功劳都会第一时间考虑让皇族去领,而皇族有了矛盾,他就会在第一时间去调解。并且他会以最亲和的方式,最婉约的手法处置着。就这样,皇族在萧衍的努力之下,显得一片和睦。然则,这只是表面的现象罢了。

萧衍在位后期过于迷信佛教,对自己的亲族又管控不力,导致朝中有权势的大臣和诸亲王嚣张跋扈,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而且萧衍对自己的各个儿子的处置都不是很合理,导致多个亲生儿子和养子叛乱。萧衍在位时间过长,太子也始终只是太子,其他人都怀有异心,图谋掀翻太子自己继承皇位。可以说在风平浪静之下梁朝充满着危机。

萧衍亲自立的太子萧统先是因为蜡鹅厌祷事件被萧衍嫌弃,后来生病早夭,仅31岁就去世。萧衍的二子萧综深信自己是前朝萧宝卷的遗腹子,不停谋划叛乱,最终也投降北魏。萧衍损失两个儿子只能立萧纲为太子,萧纲又爱好诗词歌赋,并且喜欢自己写一些风月诗,心思根本没在继承国家之上。

萧衍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纵容萧宏父子的胡作非为。萧宏是萧衍的六弟,曾经把自己的儿子萧正德过继给萧衍做儿子。萧宏在萧衍即位后一度受宠异常,被赏赐了很多财物。可是萧宏这人昏庸放荡,不仅贪得无厌,还野心不小。他和萧衍的亲生女儿萧玉姚勾结到了一起,不仅淫乱,还要图谋篡位。萧衍的女儿竟然要把老爸杀掉让和自己在一起的叔叔做皇帝,荒谬之极。虽然最后被镇压下去,但是萧宏居然没有被杀掉。

萧宏的儿子萧正德也不是省油的灯,早年过继给萧衍让他怀揣着帝王梦,曾经叛逃北魏。后来又改变主意逃了回来,萧衍居然也原谅了这个侄子。以至于后来南梁灭国和萧衍无底线的宽容自己的亲族关系极大。

散骑常侍贺琛上书陈述国家弊病,惨遭“唯我独尊”的梁武帝斥责

也有大臣大胆上书指出萧衍执政的弊端,比如散骑常侍贺琛。他曾指出当时朝政的四大问题,其一就是百姓逃税问题。为了逃避重税,很多百姓逃离家乡依附于很多大姓的权贵,造成很多地方空虚。其二为官吏的作风问题。很多官员贪图奢侈,为得到不义之财不惜对百姓敛财,勾结权贵,造成朝廷上下都风气不正。其三为皇帝身边小人被重用,有才华的大臣被疏远。其四就是官员过于冗杂,法律条文太过冗多的问题。

可以说贺琛直接指出了梁朝最大的几个弊病,但是萧衍讳疾忌医,怒斥贺琛。结果贺琛也没有继续坚持,应该说是年纪渐大的皇帝失去了改革的野心,开始贪图享乐和安定。

侯景降书来到南梁,群臣反对接纳侯景

导致南梁灭国的一个导火索,就是东魏大将侯景的投降。本来侯景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奸贼,从来就不曾专一效忠东魏。在高欢死后,他本来想投靠西魏宇文泰。但是宇文泰不信任他,想招他入京,引起了侯景的不满,于是他开始谋算南梁萧衍。

萧衍在朝堂上商议是否接纳侯景,很多大臣都是反对的。原因就是侯景为人奸诈反复,对于安定的南梁来说是一个潜伏的危险。但是萧衍根本没把侯景放在眼里,认为他即使有异心。也过不了长江,对都城没任何危险。

梁武帝因为一个梦,执意接受侯景的投诚

侯景投降之前萧衍做了一个梦,梦中万邦来贺,中原统一。萧衍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身边的宠臣朱异,并吹嘘说,我这个人很少做梦,一般做梦都是有实际所指的。朱异在萧衍身边多年,当然了解他这个人。他一直想统一北方,只是缺乏实际行动。于是对萧衍说这代表您将统一四方的征兆啊,萧衍被说中了心里的愿望非常高兴。

所以侯景投降后萧衍力排众议接纳了他,把侯景封为河南大行台,对侯景委以重任。后来南梁多次派兵出击东魏,都派大兵支援侯景。然而侯景多次兵败,无奈只能退到寿春,萧衍封他为豫州刺史。东魏给梁武帝写信请求议和,侯景当然反对,只是萧衍不听,这一旦议和还不把自己交出去,侯景心里有了反叛之心。于是联络朝中最不安稳的萧正德,里应外合,开始攻打建康。

萧衍万万没想到国家毁于朝廷内部,一开始还不把侯景当回事,认为他不会过江。等到侯景过江他还派萧正德守卫京城,结果叛军不费力气就攻入京城。萧衍和太子被困台城,老子最终饿死,而儿子被生擒做了傀儡皇帝。

总评:

萧衍本来有希望建立一个文功武治的王朝,最后统一中国。但是他前期克制,后期执意寻求长生不老。对朝政疏忽,信任小人,听不得反对意见。对自己继承人管教不佳,导致联合叛贼反倒自己导致灭国。可以说萧衍输给了自己的人性弱点,输给了没有底线的宽容,最终身死国灭也不是奇怪的事。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

标签: 侯景

更多文章

  • 改变了南北朝格局的侯景被杀后,其妻做了一件事,残忍但大快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侯景

    古人在形容对一个人恨到极致的时候,会用这样一句话:恨不能生啖其肉。当然这多半是一句气话,说出来只是发泄自己心底的气愤,但真正会吃了所恨之人肉的人是很少的,但并不是没有,比如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的一位公主就在丈夫死后,吃了丈夫的一块肉。那么,公主为什么会如此的恨自己的丈夫呢?他又做了什么事呢?这位公主就

  • 南北朝侯景:打破历史僵局的,也可能只是“搅屎棍”般的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洞悉娱乐圈标签:侯景

    说到历史上的搅屎棍,我首先想到三个人:项羽、侯景、阿道夫。回望历史,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社会车轮滚滚向前的历史进程中,常常会遇到车子原地打转,走不动的时候,这时期可长可短,我们都谓之历史的僵局。这僵局恰似一摊死水,已经掀不起半点涟漪,当历史发展到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有一些个混不吝的战略冒失者

  • 侯景惨败洞庭湖:北方人终究打不过南方人的水军

    历史人物编辑:杨小康标签:侯景

    侯景发动叛乱后,攻克台城、生擒武帝、击败各地援兵,占领了江东半壁江山。纵观整个南朝,只剩荆州刺史、梁湘东王萧绎这个最强大的实力派。侯景挥师西进,连克江州、郢州,兵锋直指荆州。双方在巴陵进行了一场大战,而这场大战,将决定整个南朝的命运。一、两军对峙巴陵城得知叛军西进,湘东王萧绎令王僧辩统领巴州刺史淳于

  • 侯景乱世并非偶然,而是梁武帝做事太荒唐,亲手断送唐国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侯景

    梁武帝出身于南朝王、谢、袁、萧四大望族之一的兰陵萧氏,在齐和帝中兴二年四月,萧衍起兵代齐为帝,以禅让的方式在建康即帝位,改国号为梁。梁武帝自己也认为前期的统治是“我家国犹若金瓯,无一伤缺”。就这样看似繁荣的治世,却被侯景区区八百铁骑攻破建康。侯景之乱加速了萧梁政权的瓦解。萧梁政权的瓦解并不是一朝一夕

  • 侯景一个低级官吏发动的叛乱,无意间改变天下格局,促使隋朝诞生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侯景

    侯景在归降梁国之前,曾经跟随过尔朱荣、高欢,而就是这样一个降将,靠着八百残兵一路发展,最终举起大旗反梁,起初的形式对大梁十分有利,但大梁没有一位能人可以把握时机,让侯景一路兵临城下。侯景攻破大梁都城后,进宫见梁武帝时,有一段对话,搜史君觉得特别有意思。又问:"初度江有几人?"景曰:"千人。""围台城

  • 石勒率领羯族在北方肆意掠夺,侯景之乱后羯族逐渐消失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侯景

    五胡乱华,一段汉民族的血泪史,一场百余年的噩梦。自司马氏八王之乱后,中原王朝由于内耗而国力大减,军事能力也因此一落千丈。此时,胡人趁火打劫,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为主的数个胡人部落入侵中原,北方汉人遭到了灭顶之灾。众多的胡人部族中,羯族人堪称是最残忍恐怖的一支。关于羯族人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

  • 宇宙大将军侯景,为何要背叛全地图玩家?梁武帝是否太过分了?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侯景

    论叛徒,宇宙大将军侯景必须要有一个重要的位置,毕竟这位老兄几乎把全地图的玩家都给背叛了,就差背叛自己了。早年侯景是北魏北方六镇之一怀朔镇的军士,自幼好勇斗狠,战斗力惊人。这要是在和平年代,这样的人都不能放出部队,可一旦到了乱世,这样的人极有可能成为枭雄。六镇起义以后,侯景便投靠了枭雄尔朱荣,在尔朱荣

  • 侯景结局有多惨?尸骨无存,5个儿子被活活煮死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侯景

    古人说得好,好人有好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古代的人物有很多,侯景就是古代十恶不作的人,那么侯景的结局如何呢?侯景被杀后,双手被截下,脑袋被送到江陵,尸体暴露街头。最终尸骨无存,被分食殆尽。也就是说,侯景的结局是尸骨无存的,根本没有善终。在古人看来,这种人就是结局凄惨。没有得到善终的人,也是古人不愿意

  • 为何说侯景的出现让王谢二望族成为了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食趣美食标签:侯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王谢在士族门阀时代可谓是金字塔顶尖的存在,但月有阴晴圆缺,再旺盛的家族都有衰败的一天,对王谢而言侯景之乱是他们两家族噩梦般的存在,那么为何侯景会对王谢那么愤恨呢?侯景原本是东魏权臣高欢的手下,在高欢在世时侯景忠心的对待于他,但他不愿意受到高欢儿子高澄

  • 侯景之乱,烂泥扶不上墙的南朝士族集团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侯景

    公元548年在受到东魏打击后,侯景带八百残兵进入南梁。梁武帝萧衍收获一枚定时炸弹。侯景最初也想融入南方士族统治集团,他向梁武帝请求和高门大族的王、谢通婚,但是遭到拒绝。后南梁又想卖侯景换回被俘的宗室萧渊明,此事被侯景知晓后,侯景决心再次叛变。侯景将根据地寿阳打造成一个大军营,同时勾结临贺王萧正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