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萧衍自从降服南齐后就做出一副励精图治的样子,自己则是身先士卒勤俭生活。衣服不着华丽,食物都吃素,财物也不贪图。可以说一开始是赢得了百姓的忠心的,至少相对昏庸多年的南齐皇帝萧宝卷来说百姓眼里萧衍还算是个好皇帝。
这个皇帝一开始还信道教,他和当时的著名道士陶弘景结交很深,以至于称帝以后都经常去山里找陶弘景商量国家大事。后来萧衍不知道为何又开始信佛,不仅自己信,还全家信,还让全国都信。
萧衍在位四十多年整个南梁多了多少的寺庙和僧人,全国上下都对僧人敬重有加。萧衍还多次出家到寺庙中,还是群臣花重金把他赎了回来。可以说为了他的信仰,整个国家花费不少,而买单的当然是老百姓。
萧衍即位后前期还是有志于革新的好皇帝,他废除了南齐的很多不好的制度。重用出身低微的人做官员,同时又不得罪士族阶级。前期梁朝还是得到了一些发展和进步,百姓也从多年残暴的政治和战乱中得到一丝喘息。
萧衍家庭看似和睦实则各怀异心,国家同样危机四伏
萧衍深知宫斗的残酷,所以他出台了系列有利团结皇族的政策。他尽可能地让皇族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官做,让每个皇族的人都能得到最大的满足。只要有什么功劳都会第一时间考虑让皇族去领,而皇族有了矛盾,他就会在第一时间去调解。并且他会以最亲和的方式,最婉约的手法处置着。就这样,皇族在萧衍的努力之下,显得一片和睦。然则,这只是表面的现象罢了。
萧衍在位后期过于迷信佛教,对自己的亲族又管控不力,导致朝中有权势的大臣和诸亲王嚣张跋扈,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而且萧衍对自己的各个儿子的处置都不是很合理,导致多个亲生儿子和养子叛乱。萧衍在位时间过长,太子也始终只是太子,其他人都怀有异心,图谋掀翻太子自己继承皇位。可以说在风平浪静之下梁朝充满着危机。
萧衍亲自立的太子萧统先是因为蜡鹅厌祷事件被萧衍嫌弃,后来生病早夭,仅31岁就去世。萧衍的二子萧综深信自己是前朝萧宝卷的遗腹子,不停谋划叛乱,最终也投降北魏。萧衍损失两个儿子只能立萧纲为太子,萧纲又爱好诗词歌赋,并且喜欢自己写一些风月诗,心思根本没在继承国家之上。
萧衍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纵容萧宏父子的胡作非为。萧宏是萧衍的六弟,曾经把自己的儿子萧正德过继给萧衍做儿子。萧宏在萧衍即位后一度受宠异常,被赏赐了很多财物。可是萧宏这人昏庸放荡,不仅贪得无厌,还野心不小。他和萧衍的亲生女儿萧玉姚勾结到了一起,不仅淫乱,还要图谋篡位。萧衍的女儿竟然要把老爸杀掉让和自己在一起的叔叔做皇帝,荒谬之极。虽然最后被镇压下去,但是萧宏居然没有被杀掉。
萧宏的儿子萧正德也不是省油的灯,早年过继给萧衍让他怀揣着帝王梦,曾经叛逃北魏。后来又改变主意逃了回来,萧衍居然也原谅了这个侄子。以至于后来南梁灭国和萧衍无底线的宽容自己的亲族关系极大。
散骑常侍贺琛上书陈述国家弊病,惨遭“唯我独尊”的梁武帝斥责
也有大臣大胆上书指出萧衍执政的弊端,比如散骑常侍贺琛。他曾指出当时朝政的四大问题,其一就是百姓逃税问题。为了逃避重税,很多百姓逃离家乡依附于很多大姓的权贵,造成很多地方空虚。其二为官吏的作风问题。很多官员贪图奢侈,为得到不义之财不惜对百姓敛财,勾结权贵,造成朝廷上下都风气不正。其三为皇帝身边小人被重用,有才华的大臣被疏远。其四就是官员过于冗杂,法律条文太过冗多的问题。
可以说贺琛直接指出了梁朝最大的几个弊病,但是萧衍讳疾忌医,怒斥贺琛。结果贺琛也没有继续坚持,应该说是年纪渐大的皇帝失去了改革的野心,开始贪图享乐和安定。
侯景降书来到南梁,群臣反对接纳侯景
导致南梁灭国的一个导火索,就是东魏大将侯景的投降。本来侯景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奸贼,从来就不曾专一效忠东魏。在高欢死后,他本来想投靠西魏宇文泰。但是宇文泰不信任他,想招他入京,引起了侯景的不满,于是他开始谋算南梁萧衍。
萧衍在朝堂上商议是否接纳侯景,很多大臣都是反对的。原因就是侯景为人奸诈反复,对于安定的南梁来说是一个潜伏的危险。但是萧衍根本没把侯景放在眼里,认为他即使有异心。也过不了长江,对都城没任何危险。
梁武帝因为一个梦,执意接受侯景的投诚
侯景投降之前萧衍做了一个梦,梦中万邦来贺,中原统一。萧衍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身边的宠臣朱异,并吹嘘说,我这个人很少做梦,一般做梦都是有实际所指的。朱异在萧衍身边多年,当然了解他这个人。他一直想统一北方,只是缺乏实际行动。于是对萧衍说这代表您将统一四方的征兆啊,萧衍被说中了心里的愿望非常高兴。
所以侯景投降后萧衍力排众议接纳了他,把侯景封为河南大行台,对侯景委以重任。后来南梁多次派兵出击东魏,都派大兵支援侯景。然而侯景多次兵败,无奈只能退到寿春,萧衍封他为豫州刺史。东魏给梁武帝写信请求议和,侯景当然反对,只是萧衍不听,这一旦议和还不把自己交出去,侯景心里有了反叛之心。于是联络朝中最不安稳的萧正德,里应外合,开始攻打建康。
萧衍万万没想到国家毁于朝廷内部,一开始还不把侯景当回事,认为他不会过江。等到侯景过江他还派萧正德守卫京城,结果叛军不费力气就攻入京城。萧衍和太子被困台城,老子最终饿死,而儿子被生擒做了傀儡皇帝。
总评:
萧衍本来有希望建立一个文功武治的王朝,最后统一中国。但是他前期克制,后期执意寻求长生不老。对朝政疏忽,信任小人,听不得反对意见。对自己继承人管教不佳,导致联合叛贼反倒自己导致灭国。可以说萧衍输给了自己的人性弱点,输给了没有底线的宽容,最终身死国灭也不是奇怪的事。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