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2000多年前,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妻子回了首诗成千古绝唱

2000多年前,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字休书,妻子回了首诗成千古绝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杨峰品车 访问量:1280 更新时间:2024/2/28 23:44:30

卓文君独坐在自家的小院里,手里握着丈夫司马相如差人送来的书信。

短短13个字,却字字诛心。

“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

审度再三,终究是“无亿”。

究竟发生了何事,让一对“郎情妾意的才子佳人”竟只剩“无意”二字?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文人更甚

公元141年汉景帝刘驾崩,汉武帝刘彻即位。

在家靠着卓文君的嫁妆碌碌无为十年的司马相如再次看到机会。

这一年,司马相如38岁,卓文君27岁。

因景帝不喜辞赋,善辞赋的司马相如终于等到了他的伯乐。

通过一个帮汉武帝养狗的同乡,

将自己的《子虚赋》献于武帝。

武帝看过辞赋后,甚是喜爱,

以“独不得与此人同时为恨”,

于是问饲狗官:

“你是在哪里找到的这篇古人做的辞赋?”

饲狗官如实回答:

“此乃同乡司马相如所赋。”

于是司马相如即刻被汉武帝召见,

并当场做了《子虚赋》的姊妹篇《上林赋》,

武帝十分赏识司马相如的文采,遂封其为郎官。

10年郁郁寡欢终得明君赏识。

一介才子也算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用再靠着老婆过日子了。

于是封官进爵后的司马相如意气风发的准备去长安赴任,

而夫人卓文君自然也是满心欢喜,

准备打点好家中事物便赶往长安做郎官夫人。

“夫君此去长安路途遥远,路上一切小心为上。”

虽说是小别,卓文君却依然忧心忡忡。

“到了长安那烟花之地,莫要迷乱了心智才是。”

仿佛有预感般卓文君对于丈夫的离开心情十分复杂。

“夫人放心,我到达长安后,一应安排妥当便书信于你,尽快派人接你来长安。”

想着自己从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近10年间都未能施展抱负,

全靠卓文君的支持让自己不至于落魄街头,

司马相如更觉愧对妻子,

深情将其揽入怀中道:

“夫人放心,这些年你为为夫的付出,此生不负。”

恐怕连司马相如自己也没想到的是,

长安的诱惑竟如此生猛,让他那颗坚如磐石的心也摇摇欲坠。

那个女子叫阿君

辗转之间司马相如到长安已数月,

还未来得及去接卓文君却遇到了一个茂陵女子,

名唤阿君。

此女年方16岁,温润如玉,气质绝尘。

琴棋书画亦是一样不落,

对司马相如这等才子也是仰慕万分。

“司马大人,妾身为您抚琴一曲可好?”

司马相如看着貌美如花的阿君,爱慕之情日盛。

早就将在成都老家苦苦等候的结发妻子忘在了脑后。

他甚至开始想着,

怎么才能让卓文君暂时不要来长安。

于是要么就是数月不与卓文君寄去书信,

催急了便是寥寥数语,告知一切安好,

只是初到长安事务繁忙,

等过些时日抽空便去接卓文君入府。

刚开始卓文君只道是夫君公务缠身,

也是左右叮咛其照顾好身体。

可是时日一长,一晃三五年便这样过去了,

再不开窍的女子也该发现事有蹊跷了。

但身为富家千金,

从小饱读诗书才艺卓绝的卓文君却也不屑揭穿司马相如的嘴脸。

于是仍旧假意相信,后来更是也不再多问。

有道是丈夫丈夫,一丈之内你是我夫。

如今隔着千山万水,

你恐怕连我长什么样都忘记了才是。

卓文君常常独自在院内伤心哭泣,

感叹自己命运不济:

17岁守寡,

为了司马相如不惜从一个千金小姐沦为满城笑柄,

跟着他在街市卖酒,尝尽人间百态。

为他算计老父,索要嫁妆。

最终更是凭借自家财富供养他10年吃喝。

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以为真心终是换得真意。

结果却等来了丈夫的日益冷淡长年不归。

在一个夏蝉长鸣的晌午时分,

卓文君正在院中小憩,

便得来人报,说是长安急书。

虽已对丈夫失望透顶,

但仍是挂念他远在他乡,又在朝为官,身家安危朝夕之间。

等不及仆人将竹简送来,

卓文君便小跑到大门外,从送信人手中接过竹简。

着急忙慌的打开送来的竹简,

便是前文的13字休书一封。

当头一棒如遭雷击的卓文君望着这满纸的无情无义,

顿感五味杂陈。

“都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是贫贱,

但好歹还是夫妻。

而郎君一招得势,竟连夫妻情分也没有了。”

正在长安与阿君日夜厮混的司马相如

又如何还能想起,

此时接到他“无意”书信的卓文君心中的绝望与悲苦。

忆当年“凤求凰”好个多情少年郎

照理说,古代男子三妻四妾也是稀疏平常。

司马相如如今常伴君王侧,又得郎官衔。

招得一两个美妾服侍左右想来也是“无伤大雅”之事。

但身为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

却为何这般“蛮横不讲道理”?

如果二人是门当户对,或者女子高嫁入府,

按照当时的礼仪,

应是贤惠的妻子主动给丈夫纳妾才是。

可是10年无所出的卓文君在接到丈夫想要纳妾的要求后,

却是万分悲痛,泣不成声。

这又是为何?

故事还得从二人初识说起。

20岁的司马相如因景帝刘启不喜辞赋并不得重用。

后辗转去到梁王处,本来也算是被颇为看重。

可惜梁王未几时便病故。

于是辗转多年他都是碌碌无为不得赏识。

直到28岁那年遇到卓文君时,

家里父母双亡仅剩几亩薄田,几间草屋,

眼看是生活十分落魄。

经一在邛崃当县令的好友王吉邀约,

从成都去了邛崃。

王吉眼见好友如此落魄便道:

“吾一向仰慕相如才华横溢,今虽时运不济,

但未来一定宏途无量。

眼下当务之急,兄当先觅一贤妻操持家务,

安家立业,再图抱负之事。”

司马相如听罢苦笑道:

“王兄就别埋汰我了,如今我这落魄模样,

哪个清白人家的姑娘还会愿意嫁给我啊。”

王吉竟笑而不语,只一句:

“山人自有妙计,你且随我来。”

于是司马相如按照王吉的计策,

开始了谋娶媳妇的道路。

“王县令您请回,我家主人今日谢客。”

只见司马相如的门童已经是第六次对着来人王吉礼貌说道。

王吉并未生气,只是叹息道:

“难道真的是无缘与司马才子一见?”

邛崃本就一小地方,王吉又是故意“放风”。

很快便在当地传开了:

“传说有一叫司马相如的大才子是个从成都来的不世之材,

王县令一直想要拜见却不得见。

你我切不可错过了一睹才子风貌的机会啊。”

此话一传十十传百,很会就传到了卓文君父亲,

当时邛崃的首富卓王孙耳里。

于是几个富绅一经商量,决定在卓王孙家设宴宴请王县令,

到时把司马相如也一并请来。

宴会当天,司马相如盛装出席,气质儒雅,活脱脱一个偏偏君子是也。

诗词歌赋音律歌舞样样精通。

把个卓王孙都看傻眼了。

但卓王孙也仅仅是佩服其才华过人,并无他意。

不曾想司马相如本身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卓王孙只是他与王吉计划的一颗过桥棋子而已。

原来卓文君才貌双全又是邛崃首富卓王孙的幺女。

从小甚是宠爱。

因卓文君自小便是当地出名的才女,前来求亲之人更是络绎不绝。

于是精挑细选后,许配给一王孙。

岂料新婚没几天,王孙便因病去世。

17岁的卓文君从小便是被父母溺爱长大,

不甘新婚守寡,便匆匆回了娘家。

事前王吉和司马相如更是料定:

新婚守寡的卓文君对于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一定会青睐有佳。

王吉有些坏笑道伏在司马相如耳边道:

“届时你只需在席上挥洒自如,

想那卓家小姐定会在一旁窥探,到时你再……”

这才有了后续,司马相如在卓王孙宴会上儒雅从容,

话不多,但彬彬有礼气质非凡。

更是在王吉的一再力邀下,弹指一间,

抚上一曲《凤求凰》

本身就长得一表人才,

又得县令大人如此“小心供奉”,

一曲《凤求凰》更是撩人心魄。

让本藏在屏风下窥视的卓文君不禁芳心暗许。

一阵心跳加速后,渐渐冷静的卓文君对婢女讲:

“只可惜我已是残花败柳,无缘于此等才子。”

令主仆二人始料未及的是,

当晚司马相如竟然买通婢女,

写了一首情书送给卓文君。

大意是:

“仰慕小姐才情多时,碍于俗世礼仪不得求见,

一颗真心但求与小姐厮守,琴瑟和鸣,花前月下,

人生便无甚憾事。”

寥寥数语纸短情长。

终于在司马相如几番撩拨下,卓文君简单收拾细软,

连夜奔赴离家10里远的长亭下,上了司马相如的马车,

赶往了司马相如成都老家。

卓文君定睛一看:

家中家徒四壁,连床完好的被子都没有。

惊讶之余不免有些许担忧。

司马相如也是看出其心思,

于是道:

“我之前一直在梁王处为幕僚颇得重用,只是梁王病逝后一时还未能施展抱负。

因多年未归家,家中残败让小姐见笑,日后一定努力经营不负小姐厚爱。”

想着司马相如才华也是鼎鼎大名的才子,自然不会一直落魄。

况且自己已然是不顾名节和他私奔于此,断不再有回头路。

于是卓文君心一横,遂与其在简陋的茅屋内成亲拜堂,

做了一对贫贱但相爱的夫妻。

婚后生活却并不如意,司马相如迟迟未能得到赏识,

一介文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抗,

最后只得回到邛崃县恩求夫人老爹赏口饭吃。

卓王孙一介首富,如何吃得这种大亏。

一无聘二无礼的就将自己闺女骗去,让个大好的女子从此沦为笑柄。

自己更是终日抬不起头。

如今还舔着脸上门索要钱粮,

“我呸,枉自你还自诩是个读书人,

干出这等猪狗不如祸害良家妇女的勾当,

和山间鸡鸣狗盗的土匪有甚区别,如今还好意思来讹我的钱。

骗完人闺女再来骗人钱财,世间哪里来的这般好事,都给我滚!”

眼见老爹这里是一毛不拔,二人也是豁出一张脸了。

反正饭都吃不起还要什么脸。

干脆就用卖了车马的钱,在老爹眼皮子底下开了个小酒铺。

司马相如光着膀子在酒铺内打酒酿酒好不斯文。

卓文君更是穿着粗布衣裳吆喝着大嗓门当街卖酒,

一时之间酒铺生意倒是出奇得好,但主要都是奔着来看卓文君的。

很快,“首富家的才女跟落魄才子私奔,

如今流落街头靠卖酒为生,

首富卓王孙硬是因为碍于脸面见死不救”

谣言火速遍布整个邛崃。

卓王孙更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竟是连续半月都硬是不敢出门。

最后无奈之下,只得谴人送去钱数百万和一些金银细软,

全当这个不孝女的嫁妆,以后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拿了钱的司马夫妇见目的达到,

也就不再纠缠,打包好财物回到成都。

用老婆的“嫁妆钱”置办了一些家财和田产,

请得了几个奴役和婢女,在成都过起了富绅的闲适生活。

虽不说高官厚禄,却也是小富即安。

匆匆十年,弹指之间。

从此二人“凤求凰”的美谈也在乡间流传开来。

千年绝句意难平

这便是一代才女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前世今生。

转眼间30好几的卓文君看着这13字休书,

却是悔不当初。

沉痛哀思之后,遂含泪提笔写下一首《怨郎诗》

很快此诗就在民间流传,很多女子读来无不痛哭涕零,皆感叹文君遭遇。

乐不思蜀的司马相如虽被该诗所感动,内心十分内疚。

但架不住阿君娇羞婀娜的甜美模样,

“我不管,你要是不给我个名分,明儿我就随父亲回茂陵老家,从此一别两宽,

你回成都去找你的原配夫人便是。”

于是心急火燎的司马相如顶住压力再度修书给卓文君,

以婚后多年无子嗣为由,希望她能够体谅自己的一番苦心。

不曾想,不久后司马相如便收到了那首流传

千年的《白头吟》

这首诗的大意是写:

不难看出,

卓文君此时已经是抱定了“离婚”的念头和司马相如写了这首诀别诗。

诗句不卑不亢却又哀怨反转,

将女子的万般无奈却又坚持初心不改的决心表达得玲离尽致。

一个女子,一生为爱背弃父母,蹉跎年华,

最终却得来一纸“休书”。

虽说古时无子嗣纳妾实属常情,但想卓文君富家千金一介才女,

在司马相如最落魄的时候不离不弃,

最终也只是落得个“请求纳美妾”的结局。

换做旁人,也是意难平吧。

据说司马相如收到书信后便打消了纳妾之念,并回复道:

“诵之嘉吟,而回予故步。当不令负丹青感白头也”。

结局,不言而喻

二人的结局有两个版本:

一说:司马相如从此痛改前非,辞官归家后和卓文君相守到白头。

二说:司马相如虽纳妾未遂,但夫妻情谊也消散殆尽,后多年仍是两地分居各自安好。

直到司马相如病故,卓文君前去替其收拾留下的书简,汉武帝还派人去取了一本书关封禅的书留作纪念,终年60岁。

卓文君于司马相如去世后第二年,相继离世。

才子佳人究竟是哪种结局我们不得而知。

但笔者以为,

如若刚开始就是真心爱慕,断不会怂恿千金小姐不惜名节与其私奔。

真正爱一个人并不是占有而是倾其所有给她最好的。

喜欢是占有,爱是害怕。

唯恐她受委屈,唯恐她伤心神。

卓文君已经为他抛弃名节背弃家人,

后多年郁郁不得志的司马相如更是靠文君的支持苟活于世,

一招得势不是更该衔草以报,尽快接得妻子共享繁华。

而从卓文君的诗里大概得知:司马相如去长安当上郎官后五六年都未与其再见。

细细想来:一介才女终究是被负了吧。

不能说始乱之,终弃之。

但似这种只能共患烂不能同富贵的爱情,要来何用?

倒不如孑然一身,不至伤了心神,更显凄楚。

再有,无后一说的托辞也是显得有些荒谬。

五六年在外不归家与美妾私会都未有所出,难道是女子之错?

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可想过浪子伤人的时候,哪处不是刀刀致命。

如果不是卓文君命硬,又岂能等到那黄金都换不回的“深情款款”?

一代才女又岂会稀罕这碎了一地的“玉石瓦砾”。

参考文献:

《凤求凰》—司马相如

《白头吟》—卓文君

标签: 司马相如

更多文章

  • 司马相如软饭硬吃心机男,喜新厌旧老司机?千万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司马相如

    一代文坛大家司马相如,被后世尊称为“赋圣”、“辞宗”,多少文人雅士仰慕的对象。公元前就演绎了一出不顾世俗眼光的自由恋爱,放在现在来说那都是可歌可泣,更何况还是在那个封建思想的朝代。一、软饭硬吃有心机司马相如那可是古代版的刑事组之虎曹达华,为何如此评价且听我慢慢道来。司马相如没落之时他的好友王吉邀请他

  • 四川百年不动的原汁原味古镇,嘉陵第一桑梓,司马相如的故乡

    历史人物编辑:春风知我意标签:司马相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手里的钱宽裕了,在工作之余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前往世界各地游玩,领略独特的民风与习俗;有人喜欢名胜古迹,有人喜欢奇特古怪,也有人喜欢具有历史特色的传统的古村古镇;大家都知道四川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城之一,在古代的时候,由于这里的地势险要,所以常常有贬官的人,就会贬到此地;著名

  • 李白初入仕途为何失败,他想成为司马相如的愿望,有没有实现?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司马相如

    开元六年,正值李白十八岁的青春年华,十八岁的李白已经饱读诗书了,已经游玩过四川省内的各大名地,为他增长了不少的阅历和见识。李白的一生一直都是在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没到一处地方就会用自己的才华记录下当地的美景,除了美景之外,当然美人也不例外。《长相思》这几首诗歌就出自李白之手,想当年这首诗歌可是震惊

  • 司马相如偶遇服丧期的才女,互生爱慕,竟干了件不太光彩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司马相如

    西汉著名的琴艺高手,留下名字的首推司马相如,他也是大文学家、大才子。西汉前期很有才学的人就是两司马,写《史记》的司马迁和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是今天四川北部南充那个地区的人,也有人说他是成都人。司马相如的本名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说是叫犬子,像今天对自己孩子的谦称。这个名字听起来不像大名,像

  • 多情女子薄情郎,“情圣”司马相如的爱情骗局,到底骗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司马相如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名曲,讲述的是西汉时期才子司马相如和富家千金卓文君之间的爱情故事。据民间流传,一天司马相如到卓文君家里做客,大家兴致正浓时,他弹了一曲《凤求凰》俘获了卓文君的芳心。宴会结束以后,到了晚上,卓文君趁着夜色去找司马相如,俩人私奔了。卓文君为了司马相如抛弃了富家小姐的身份,甘愿过着贫瘠

  • 谁说古代文人是穷酸书生?司马相如写一篇文章,稿费是一万两黄金

    历史人物编辑:若木小刀标签:司马相如

    稿酬是近百年才有的新词,稿酬在古代叫做润笔。这个称呼来自于隋朝,《隋书郑译传》有一则故事:郑译为皇上拟诏书,有人戏称他“笔干子”,郑答:“不得一钱,何以润笔?”以后把稿费、书画酬金称为“润笔”。西汉武帝时,陈阿娇皇后被贬至长门宫(冷宫),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千斤,求

  • 司马相如写下一封13个数字的休书,老婆回复厉害了!成为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任世麒标签:司马相如

    前言恋爱是美丽的,婚姻却是神圣的。——伊丽莎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我们生活中,人们都渴望得到爱情。爱情是甜蜜的,总是让人留恋。从古至今,人们都用美妙的诗句和感人的故事表达爱情的美好。我们现代人思想开放,对于婚姻来说可以自由选择结婚伴侣。但是,在古代婚姻观念与我们大不相同,婚姻大事都由父母做主。

  • 司马相如是一代大文豪,为什么被骂为感情骗子,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司马相如

    大家都知道司马相如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的文学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司马相如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和卓文君追求自由和福的爱情婚姻。可是你知道,为什么后世之人却说司马相如是历史上最大的感情骗子,骗钱骗人吗。今天就给大家说一说,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到底是怎

  • 为何才女喜欢渣男?一曲《凤求凰》显现渣男司马相如的功底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司马相如

    《凤求凰》的故事众人皆知,为了追求卓文君,司马相如借琴曲表达思慕之意,从而成就一段爱情佳话。古往今来,多少有情人因《凤求凰》而终成眷属,美好的爱情总能让人如“飞蛾投火”一般。但仔细推敲方可发现,这种不顾一切的追爱方式并不靠谱,如果卓文君的父亲拒绝原谅女儿并伸出援手,他们的理想生活又能维持多久呢?而且

  • 司马相如是否也参与了前130年这次宾服西南夷的行动呢?

    历史人物编辑:以史为鉴的阿宝标签:司马相如

    引言汉武帝时期,使用修建公路交通内地与边疆的来往,发展内地与边疆的互通有无的商业贸易。由此可见,和平交通、商业贸易和文化传播,那也是一种战争。西汉王朝宾服西南夷所持续的时间,比汉匈战争所持续的97年时间,都还要长,但是,历史效果也奇好。汉武帝执政时期,分别进行过六场边疆宾服行动,即,匈奴战争、开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