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六年,正值李白十八岁的青春年华,十八岁的李白已经饱读诗书了,已经游玩过四川省内的各大名地,为他增长了不少的阅历和见识。李白的一生一直都是在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没到一处地方就会用自己的才华记录下当地的美景,除了美景之外,当然美人也不例外。《长相思》这几首诗歌就出自李白之手,想当年这首诗歌可是震惊了整个长安,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当时在长安城内看到的美人,还可以了解到李白对于朝野的渴望。
李白在自己二十岁的时候离开了自己家乡来到异地的时候,途中他路经一座名叫驷马桥的地方,他忽然听到了当地乡亲说的一段佳话,想起了一个典故。就是关于李白偶像司马相如的典故,司马相如曾经在这座桥立下誓言,说自己如果不能衣锦还乡便永远也不回家乡,最后历史上证明了司马相如不愧是人才。李白一想到这个典故心里便默默想象着,自己一定会成为另一个司马相如的。
公元742年的八月份,就在这个时候李白突然接到了来自唐朝皇帝唐玄宗的召见,李白当时的内心是无比激动和兴奋,受到皇帝的召见一定是有大喜事要发生。于是李白连夜兼程地从山东赶到了长安。李白在长安的仕途还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贺知章,李白在长安经常受到贺知章的举荐,才得以在长安留下佳名。只可惜,唐玄宗并不因此而重用李白,并不赏识李白的才华。在唐玄宗的心里觉得李白只是一个懂得写写诗词的才子,并不认为李白是一位会治国安邦的大臣。
初次来到长安的李白,对于长安的繁华景象也是深有体会的,李白在长安的这段时间不仅结识了朋友更是看见了唐朝的第一美人杨玉环。惜美人的李白自然是对杨玉环的美赞不绝口,李白还曾经应唐玄宗的允为杨玉环赋诗几首。李白深知那明明是属于别人的美,到最后却要自己来歌唱,心里是无比痛苦和激动。
李白看着自己在长安中毫无起色的政治仕途,心灰意冷。在天宝三年的春天,李白离开了他钟爱的朝廷,离开了长安。李白曾经渴望与司马相如一般能够乘坐驷马大车,发达显赫地回来,到最后还是没能如愿。
很多人都会说李白如此有文化功底的人才都没能为朝廷作出贡献,可恰恰有时候文人放荡不羁的性格就会是他们为官之路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