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做人做事的典范-萧何

做人做事的典范-萧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邵仁贵 访问量:909 更新时间:2024/2/14 20:11:15

萧何,之所以能够做到“相国”(后来叫丞相)职位,不仅在于他事功卓著,而且他还能够取信于当政者,即刘邦

萧何是沛县丰邑人,与汉高祖刘邦是老乡。地点在今天的江苏省丰县县城。

先来看看萧何的事功。萧何因通晓律令,执法公平,没有别人能比得上,而被任命为县令的属吏。主管官员考核、人事任免,并协助县令处理政务。后经考核,升职为泗水郡的卒史。他这时还在秦朝任职。

后来,当刘邦起兵反秦被封为沛公时,萧何就开始追随刘邦,经常辅佐他处理日常事务。当刘邦攻下咸阳时,唯独萧何将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起来,为汉朝江山一统和发展提供了事实资料和依据。

萧何还推荐韩信为大将军,有军事天赋的韩信,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刘邦外出打仗时,萧何留守后方。制定各类法令制度,处理政务,安抚百姓,伺奉太子,为前方输送粮草、补给士兵等。始终为刘邦坚强的后盾。在汉朝初定,论功行赏时,被评为第一。

及至萧何病重,他推荐历来与自己不和的曹参为继任者,辅佐汉惠帝,使汉朝得以休养生息。

再来看看他是怎么取信汉高祖刘邦的。

刘邦与项羽在京索(今河南荥阳市南部)之间对峙时,刘邦不放心立足大本营、将诸事办理的井井有条的萧何,时时派人来慰问他。于是,萧何采用鲍生的计策,将自己宗族几十个人都派到前线跟随刘邦作战。从而消除了刘邦的疑虑。

陈豨反叛时,刘邦亲自去镇压。战争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也谋反了,于是,吕后采用萧何的计谋,除掉了韩信。刘邦听说后,就派使者封赏萧何为相国,加封食邑五千户,并派一名都尉率领五百士兵,充当他的卫队。很多人听说后,都向萧何道贺,唯独一个叫召平(秦朝的东陵侯)表示哀悼。他认为这并不是封赏,而是刘邦对他起了疑心,于是,萧何听从了召平的计策,未接受封赏,并将自己的全部家私赞助了军需。再次消除了刘邦的疑虑。

黥布起兵反叛时,刘邦率兵前去征讨,并时不时派人打探相国的所作所为。萧何仍向陈豨反叛时那样,安抚鼓励百姓,将所有的东西供应军需。有个说客因此判定萧何有灭族的危险,因为他太深得民心了。于是向他进言,萧何采用了他的计策,开始购买土地,低价赊购、借贷,侵夺民众的财产,为自己谋私利,自损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于是,刘邦就大为放心。

直至平定黥布的反叛,刘邦归来,很多民众拦路控告相国。刘邦于是将控告信全部拿给萧何,让他向民众谢罪。但萧何却趁机向民众谋取上林苑(皇家园林)的空地作为耕地之用。刘邦大为恼怒,下令将萧何拘禁起来,还上了刑具。过了几天,一个姓王的卫尉(掌管守卫宫禁的官职)劝说刘邦道,萧何只是做了他份内的事,为民众谋福利,并且他从无反叛之心。于是刘邦释放了萧何。

萧何就是那个在老虎身边打盹的人,稍有不慎就有灭族的危险。幸而在关键时刻,总有谋士相帮。可见,萧何的魅力。在这引用一句话:“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或许再适合不过。

标签: 萧何

更多文章

  • 萧何、韩信、张良史称“汉初三杰”,其中的萧何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萧何

    萧何、韩信、张良史称“汉初三杰”,萧何排名首位,由此可见萧何的过人之处。刘邦自己也说过:“供应粮草、招兵买马、安抚百姓、治理地方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冲锋陷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深谋远虑我不如张良。我之所以能得天下,关键是得他们三人之助也。”萧何、张良、韩

  • 背信弃义的萧何,一切都是为了天下苍生,萧何心中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小韩韩说娱乐标签:萧何

    前言:世人皆知,刘邦统一天下,离不开三个人的帮助,韩信、张良、萧何,他们三个人各自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被称为汉初三杰,共同辅佐邦夺取了天下,我们就是看一下一心为国为民的萧何。入城后并无贪乐,先存书籍刘邦攻破咸阳后,见到了咸阳宫殿的奢华,当时的军队大多都是穷苦出身,哪里见得这种富丽堂皇,将士们都得意忘

  • 萧何有一后人,生前一心要当和尚,晚年混的没饭吃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萧何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名作,从杜牧的诗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南朝佛教是非常的兴盛的。南北朝时期,不光民间的佛教大盛,而且还受到皇帝的推崇,南朝的皇帝梁武帝萧衍(萧何的后人),不光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吃斋念佛的,极力倡导发展佛教的皇帝

  • 韩信被处死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仰天长叹:终不负天下苍生!

    历史人物编辑:刘懿凡凡标签:萧何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作为开国功勋而名留青册,被奉为“神帅”的,韩信无疑是其中之一,并且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存在之一。萧何,作为韩信的伯乐,既成就了韩信,又毁了韩信,韩信死后,萧何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是世人对韩信一生的评价。如果要解读韩信一生,那么一定离不开一个人,那个改变了他一生

  • 萧何最终能够得以善终,确实让人很佩服,原来是因为这些?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萧何

    很多熟悉历史的人都能够感受到身为帝王,因为权力很大的原因,基本上不允许有人能够越过他们的权利,所以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最终也很难善终,比如在刘邦时期他在做上皇帝,尤其是晚年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疑心很重的人,曾经有很多跟随他的人都没有能够得以善终,都被他杀死了,还是以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让人很疑惑的就是萧何

  • 沛县起兵时,萧何名望更高,为何众人却拥戴刘邦当老大?

    历史人物编辑:爱历史晓东标签:萧何

    表面上看,是萧何害怕失败牵连家人,遭到灭族;深度追究的话,则是萧何能力体系有限,驾驭不了刘邦的那些好友。一、萧何是书生,害怕牵连家人俗话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意思就是他们太过于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缺乏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勇气,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萧何就是这类人。萧何在沛县相当有影响力,一度还有到咸

  • 本是刘邦上司的人才萧何,因何会甘愿奉刘邦为主?

    历史人物编辑:莹莹美食记标签:萧何

    他在年轻的时候,凭借着自身出众的才能,在王朝内部担任一定的官职,他自身有着许多的优点,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是极深,而且他的性格非常好,善于与人进行沟通与交往。无论从哪一点来看,二人都没有任何的可比性,而且当时刘邦从官职上来看,还是他的下属,当时刘邦因为还没有定性,以至于在生活中时常招惹各种麻烦,每次都

  • 刘邦称帝后打击开国功臣,萧何功高盖主,为何能够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萧何

    刘邦称帝后,大肆抨击开国功臣,萧和恭大如天主。为什么他的结局很好?.因为开国国王首先看到的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政权是否稳固,是否受到威胁。那么当权的萧何是如何独善其身的呢?1、萧何是刘邦的上司,也是刘邦的恩人萧何和刘邦是老同乡,都是沛县人,只是萧何比刘邦更早入朝做官。萧何任沛县大夫

  • 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像萧何这样的人还有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萧何

    咱们常说成也萧何败萧何,那么历史上还有哪些人也是如此呢,小编就来盘点下。第一位,庞涓,此人跟孙膑都是鬼谷子的徒弟,可是说是正经的师兄弟,按理说两个人应该互协互住,共图大业,可是庞涓呢,先出道,身居高位后,想着师弟还没着落,就派人请孙膑,孙膑来了以后,那才能比他还高一截,就嫉妒了,然后就献谗言,把孙膑

  • 霍去病与匈奴作战6年,匈奴人为他写了一首诗,道尽辛酸泪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霍去病

    自从匈奴这个强国诞生在大草原上的第一天起,它就与中原王朝爆发了接连不断的战争。从秦朝到西汉中期,这场战争被推向了高潮,最初蒙恬率领30万大军北伐匈奴,杀敌十万夺取700里的河套地区,匈奴被打得没了脾气,胡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蒙恬也被秦二世胡亥下诏处死,匈奴人乘此时机回到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