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家人的上联是:“刘邦刘备刘德华等”;周家人的下联是霸道的

刘家人的上联是:“刘邦刘备刘德华等”;周家人的下联是霸道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时光初时模样 访问量:4585 更新时间:2024/2/19 5:35:22

周、刘是我国的两个大姓,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截止于2022年底,我国刘姓占汉族比例的5.38%,而周姓则占汉族比例的2.12%。

据说某地有两户人家,一户姓周,另一户姓刘,两家是世交,关系很好。

一天,这两家人除了晚宴外,还想对子帮忙。

上联是刘家人以东道主身份提出的,是:“刘邦刘备刘德华等。”这副对联是三位刘姓名人组成,要符合平局仄地把它对仗起来,是不容易的。

周家人想了半天,最后给了个下联,这上联一出来,刘家人忍不住拍案叫好,甚至说它霸道。

刘姓起源

有关刘姓源流主要有三大通道:一是三皇五帝之一帝后裔,定型于夏朝晚期。第二个呢就是姬姓旁支之一。第三个比较特别的是外族的改姓。

在刘姓的漫长历史上,曾产生过数不清的了不得的人。

其中,名气最大,影响最深的,莫属上联先提刘邦。

刘邦出身农家,流行不拘小节的作风,从未搞过生产。因他天资聪慧,粗通秦律,任泗水亭长。

秦朝末年并不是一个好时代,贵族们在上层逍遥,那些百姓又如何?不仅难以温饱,而且有繁重的服刑徭役。

一次刘邦奉上司之命带领一批农民到骊山修陵寝。

读过孟姜女故事的人都知道,古代服徭役不是件好事,搞不好就要死在那儿。

故此,农户们产生了要逃跑的想法,加之芒砀山的地形比较复杂,因此有很多农户在暗中逃跑。

刘邦那时候面临的局面非常困难,一是农民跑龙套,二是即将推迟。如果按大秦朝的法律来规定,刘邦可是自己败下阵来的大功臣。

因此,刘邦索性和其余农民一起盘踞芒砀山一带,完全站到秦王朝反面。

由于秦朝的律法太严厉,太不近人情,故此各路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刘邦不是势力最大的,也不是谋略最强的,但却是最为善于用人的。

最后,刘邦打败刚烈的西楚霸王、锦绣江山。

此联后刘备为刘邦后裔。

《三国演义》影响下的刘备是许多人心目中善良而理想化了的国君。但是现实中的刘备,却是个很有天赋的野心家。

刘备虽在帝王之后,但是帝王之家人口众多,身为旁支,当初日子过得也不宽裕。不过刘备这个人可是非常的有魄力。

刘备还小的时候,它与同龄小孩一起玩,他指着蓊郁的树表达对未来的向往。

从这则故事中可窥见刘备年轻时雄心勃勃。

汉朝末年战乱,灾荒轮番肆虐中华大地,在残酷的岁月里,更是英雄辈出,群星璀璨。

刘备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和别的军阀比起来还有很大差距,但凭借自己手中名臣名将的身份,一步步步进入到权利的中心。

蜀汉政权虽未统一天下,但是汉昭烈帝之名,却是以一部《三国演义》名扬天下。

上联点睛之笔就是最后一个刘德华,刘德华与前面两个人不一样,他是港台明星出身,无形中加大了对联创作的难度。那周家人如何对号入座?

周家下联

周家下联很有匠心,就是周勃周瑜周润发。

熟悉历史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刘邦死后,吕后族人肆意妄为,而刘姓皇族被压制。

当时汉朝忠臣能将一个个想改变这一切。

但是说到做到很简单,做到却很困难,没有人能够拿得出可行的计划。

此时,周勃站出来,他与刘邦同乡,同在沛县。西汉开国时期,功勋卓著,声望卓著。

身为刘邦重臣,周勃非常反感诸吕之举,他和陈平局,结盟,彻底平定了诸吕叛乱袭事。

唐朝时,由于周勃战功显赫,被统治者送进武庙。

而且周瑜还是三国时的儒将,出生于官员世家,长得十分漂亮,江东时代权势显赫。

他与孙策孙权兄弟二人感情甚笃,对自己政权的巩固认真负责,殚精竭虑。

遗憾的是老天爷一直羡慕人才,周瑜寿命不长,常年三十有六,是三国时期门阀子弟当中比较短的一个。

周瑜死后最为痛苦的是孙权。

他曾经感慨道:“周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已短命辞世,谁能给我个主意?”

即使吴国成立之后,孙权仍然怀念周瑜:“不是周公瑾吗?”

说到周润发大家就更熟悉了,国内又有几个不认识《上海滩》呢?还有几个不看《英雄本色》的呢?

周润发不仅艺术出众,而且有一颗大慈大悲之心,曾提到他死后要把财产都献给慈善事业。

这说明“发哥”可谓德艺双馨。

文化瑰宝――对联

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兴盛离不开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我国五千年历史内部,孕育出很多趣味文化形式,对联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它具有对偶这一艺术特点,所以,能够给人们带来独特的美学享受。

对联最早,可上溯到远古桃符中,具有祈愿吉祥如意之意。

对联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多种形态,对联王国里有谐音联,回文联及急转联等。

我们上面说的那副对联就是姓名联之一。

这副对联巧夺天工,却并非无可挑剔,这是因为刘邦刘备皆为君主,周勃周瑜虽为名将,气魄却远不及君主。

然而纵观我国历史发展潮流,周姓能人虽多,却一直未出帝王,所以,这副对联才如此“不完美”。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姓氏中都涌现出了许多伟人,英雄,艺术家等人物。

作者认为中华民族今天能昂起头来,是与这些人民打下的根基分不开的。

可以说是由于他们的故事而创造了华夏灿烂的过去。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同样占据蜀中,为什么刘邦一统天下,刘备却最终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刘邦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汉末诸侯争雄,最后天下三分,魏蜀吴。蜀汉刘备的建立者,占据益州和汉中之地,但是最终却曹魏所灭。而在历史上,同样是占据益州和汉中的刘邦,却最终一统天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刘邦属于大汉王朝的创始人,虽然刘备只能算刘邦的后裔,但是两个的出生和经历基本相同,甚至连志向也一样,都想

  • 项羽找刘邦单挑,刘邦用8字怼他,流传了2000多年,成很多人口头禅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刘邦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楚汉争霸时期一定是最精彩的一段历史。刘邦出身平民,身边围绕的也都是一些酒肉朋友,但是刘邦却带着这些酒肉朋友夺得了天下。西楚霸王项羽是贵族出身,他天生神力可抗巨鼎,武艺可谓是古今无双。此二人原本是抗击暴秦的手足兄弟,然而为了皇位最终反目成仇。在这个过程中,刘邦表现的机智就要远胜

  • 吕公第一次见刘邦时,刘邦只是个混混,为何吕公却要把女儿嫁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刘邦

    如果按照史书上给出的解释,吕公当时之所以第一次见到刘邦,就想把女儿嫁给刘邦,主要是因为刘邦会相面。据史书记载,吕公这个人,有看相断前程的本事。所以吕公第一次见到刘邦,看到刘邦之后,马上就觉得刘邦贵不可言,将来铁定是要做皇帝的人,所以才马上拉着刘邦,非得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对于这件事,史书上是有明

  • 刘邦称帝后,听到功臣要谋反,张良只让刘邦封赏一人就解决了这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刘邦

    原创文|笔挥江山图片|源自于网络刘邦当了皇帝后,是分了几批对功臣们进行了封侯的。第一批得到封赏的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人了,比如说张良、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灌婴等人了。这些人也是最大的侯,像张良、曹参等人都是封了一万户食邑,这也就是所谓的万户侯。在刘邦封了第二批侯之后,隔了好久都没有提封侯的事情,这

  • 他差点令刘邦失去天下,为何说了一句话之后,刘邦就把他放了?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刘邦

    汉朝开创者刘季夺取天下的经历十分神奇,用我们的话来说,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一群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个个是人才,不是擅长政略,就是作战勇猛,要不干脆就有勇有谋。即使缺某一方面的人才,恰当的时候就会有人投靠。这种开挂的人生,差点也被颠覆,原因就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在当时就是一个小小的谋士,甚至根本就不出名

  • 他是刘邦最恨的人,为什么刘邦不杀他,反而给他封侯,让他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刘邦

    如果要给刘邦最恨的人排个名次,跟他争霸天下的项羽估计都进不了前十。恰恰相反,刘“亭长”还多次在重要场合赞颂项羽的勇武。那西汉的开国皇帝“刘大亭长”最恨的人是谁呢?他的同乡——雍齿。刘邦为什么最恨雍齿呢?因为雍齿背叛过刘邦。在秦末大起义中,刘邦也在沛郡丰邑起兵。起兵之后的刘邦开始四面出击扩充地盘,可是

  • 一位是刘邦喜欢的妃子,一位是贤内助的吕后,刘邦却选择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刘邦

    历史上的刘邦本是一个混混,人到中年依然是一事无成,不但如此他还有一身的坏毛病,不但好色还喜欢喝酒,刘邦在沛县泗水亭亭长的时候,一次他奉命押解犯人的时候喝醉了酒,有几个犯人就趁机逃走,等到刘邦醒酒之后知道犯下了大罪,只有死路一条。刘邦心想反正跑了一个是跑,不如把剩下的几个逃犯都放掉算了,于是他一个人一

  • 陈平投奔刘邦,被嫌弃盗嫂、昧金,他用26个字说服刘邦直接被录用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刘邦

    古往今来,成功绝不是靠一个人孤军奋战而完成的,下级的成功也许是上级的提拔,但上级的成功也是对下级的知人善任,个人的成功大多数是一个团体的努力。秦汉时期,陈平与刘邦便是这样两个人,陈平的成功除了依靠自身的才能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刘邦的赏识和重任。刘邦同样如此,他本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发现贤才,这也是其

  • 刘家人出上联:“刘邦刘备刘德华”,周家人对出下联,霸气十足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刘邦

    在中国,我们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中,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以双联的方式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富有韵律的词汇。而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不仅承载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据说,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刘邦的英雄,他曾经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成为了一代名将。而在后来,又有一位名叫刘备

  • “盗嫂受金”的陈平,为何获刘邦重用?他对刘邦说的一句话是关键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邦

    引言冯梦龙说:智用于人,犹水行于地,地势坳则水满之,人事坳则智满之。周览古今成败得失之林,蔑不由此。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智慧、谋略的重要性。古往今来智者不知凡几,而这些人也凭借对智谋的合理运用,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一笔。汉初谋士陈平,便是其中之一。以严谨著称的司马光,将他比之周朝微子,吴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