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融被满门抄斩,央求曹操放过儿子,九岁儿子道出八个字流传到今

孔融被满门抄斩,央求曹操放过儿子,九岁儿子道出八个字流传到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三说史 访问量:4054 更新时间:2024/3/6 11:49:04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孔融

从前有个四岁的小孩,一天他的父亲带了一些梨回家,让自己的孩子们挑选,就让这个四岁的小孩先挑选,结果他拿了里面最小的梨出来,后来他的父亲就问,那么多的梨,还让你先挑,为什么挑里面最小的梨呢?当时那个小孩回答,因为我最小所以我要吃最小的梨,大的梨应该给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们吃,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

没错这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当时孔融只有四岁,他就已经知道要孝敬父母,谦让自己的哥哥,所以也成了千古佳话,教育人们要遵守公序良俗。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还是历史上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经历。孔融小时候的故事大家倒是众所周知,那么孔融长大之后的故事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其实在最后孔融有一个悲惨的结局,他被曹操株连九族,但是在死前孔融九岁的儿子道出了八个字,这八个字流传至今,究竟说了什么呢?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孔融自小就聪明好学,品行优良。孔融还与平原人陶丘洪、陈留人边让齐名。孔融生性刚正不阿,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经常检举官僚中的贪污之人,面对上级的压制,他也可毫不隐晦地说出宦官子弟的罪恶。对待国人他也非常的友善,都以礼对待,国人里面没有后代的,在逝世之后他都会帮忙安葬,也因他的声望而被称为是“孔北海”,之后孔融在为官第六年之际,刘备上表推荐其担任青州刺史。

孔融生性正直,眼里容不得沙子,但这样性格也有好有坏,都也是因为这种性格三番五次成了曹操眼中的一根刺。之前曹操进攻邺城,其对待邺城人民百姓使用残忍的手段,还掳掠袁绍家里的妇人和女子。曹丕还私自强娶袁熙的妻子,面对这些行为孔融也直言不讳,直接给曹操写信讥讽曹操父子,但是当时曹操还没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再后来孔融对于曹操行为感到不齿,非常不同意曹操残害百姓,凌驾于汉帝之上的做法,所以在这之后他非常的偏激,经常用言语抨击曹操,来表达他的不满。后来因为一件事两人之间的矛盾直接激化,曹操为了避免粮食浪费,所以在军中颁布了戒酒令,想来也是有好处的,但是孔融当时就提出反对这个做法,与曹操公开唱反调,而曹操本就是心胸十分狭窄的人,忍气吞声一时可以,忍一世可办不到。

结语

后来孔融上书《宜准古王畿之制》,建议京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方,归朝廷直接管辖,其他诸侯不应在天子的直辖区域建立封地,其目的就是为了压制曹操的势力,推崇汉献帝,这彻底将曹操激怒,明摆着就是要和曹操对着干。最后孔融受到郗虑的诬陷,曹操乘势以“欲图不轨”等罪名将孔融处死,在这之前曹操积满了一肚子的仇恨终于能够释放出来,并且还下令诛杀孔融全家,孔融也知道自己没有救了,便央求曹操能够放过自己九岁的儿子,结果九岁的儿子脱口而出八个字流传至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短短八个字让自己的父亲不要丢失自己的尊严,全家处死已成定局,就这样孔融死于五十六岁。

标签: 孔融

更多文章

  • 孔融,终究是用生命让了“梨”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孔融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先点击一下“关注”吧!这样既方便您讨论及分享,又可以给您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三字经”中说“融四岁,能让梨”,可你知道吗?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最后竟是因为“不孝”而掉了脑袋。►天才少年横空出世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山东曲阜人,一出生

  • 孔融4岁让梨,从小孝顺,最终却因“不孝”被曹操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沧桑标签:孔融

    “孔融让梨”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先祖留下来的美德。13岁那年,父亲孔宙去世,孔融悲伤不已,都不能自己站起来,还是别人扶了一把才起来。因此,邻居们都说孔融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他天生好学,博览群书,还重情重义。一次,名士张俭被中常侍侯揽解恨,悄悄派人去捉拿他

  • 4岁孔融能让梨,儿子9岁被杀时说的9个字,竟成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孔融

    儿童的世界是欢乐的,因为他们的世界里,总是善恶分别,色彩艳丽,但真的长大后,你会发现,真实的世界并没有更坏,而是更复杂了。小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坏人的,长大后我们明白,确实如此,但坏人的标准却变得复杂起来。老师不会告诉你,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人是个酷吏,老师也不会说儿时凿壁偷光的

  • 4岁孔融就懂得让梨,孔融长大后怎样了?别傻,老师才不好意思说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伤怀标签:孔融

    孔融让梨的故事,尽人皆知,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就读到了这样的故事,教导我们要尊敬长辈,将大的好的东西主动让给兄长父辈。因为这个故事的烘托,孔融一下子成了名人,我们都尊敬他,也都崇拜模仿他,认为他这样的品德——当时他才四岁啊!大有可为,可长大后的孔融发展怎样了?老师为何从不告诉我们?别傻了,老师那是不好

  • 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但你直到长大后的孔融吗?网友:不忠不孝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孔融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而最著名的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从小老师就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学生谦让的美德,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点也是值得大家去学习。不过关于孔融的故事,也只有孔融让梨,理当来说这么一个出名的人物,怎么都会用作课堂的教学典范,但除了孔融让梨,老师却从来不讲,

  • 孔融被抓后哀求曹操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出8个字,曹操:诛灭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孔融

    孔融被抓后哀求曹操放过自己儿子,9岁儿子说出8个字,曹操:诛灭满门!孔融这么懂礼貌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出自名门大家,而且是孔子的后代,家教很好。孔融本人也非常有才,更是名列建安七子之列,世人对他也十分尊敬。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他满腹才华,但是多疑的性格让他因此杀了很多无辜的人。当时孔融是三国的名士

  • 曹操为何要杀孔融?其他的原因都是浮云,只有这三点最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孔融

    公元208年,东汉末年的一代大儒孔子的二十世孙,朝廷的太中大夫孔融被曹操杀害,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曹操株连了孔融全家,连孔融的两个儿子(一个八岁,一个九岁)也一同被杀。其实曹操还算是有容人之量的,连祢衡那样挖苦他和他的重臣,曹操也只是祸水东移而已,可是为何曹孟德就容不下一个书生意气,嘴巴有点贱的孔

  • 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为何老师从来不说长大后的孔融?因为不能说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孔融

    孔融让梨是我们从小就很熟悉的寓言小故事,很早就被纳入了小学教材中,成为教育孩子谦让的典范。《三字经》年有一句话叫做“融四岁,能让梨”,传承了千百年。 但是,孔融为什么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孩子长大后的故事呢?孔融出生于公元153年,是孔子的20代子孙,让梨的故事最早记载于《世说新语笺疏》,之后也记载于《后

  •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孝道代表,为何曹操却说孔融不孝而诛其三族呢?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孔融

    孔融是三国时期大儒,小时候“孔融让梨”的故事人尽皆知,但因为其主张“父母无恩论”而被曹操认定其不孝,借机所杀。中国古代推崇忠、孝美德。因此,在汉朝就有了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叫做“察举制”,只要被举荐之人特别孝顺,那么不管他有没有治世的能力,都可以被推举成为“孝廉”到朝中做官。孔融是孔圣人的第二十世孙,

  • 4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56岁因不孝全家被曹操杀,其实孔融本来就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作为圣人的后人,孔融4岁时便懂得把个大的梨子谦让给哥哥吃。“融四岁,能让梨”的事迹被编入《三字经》作为小孩子的启蒙教材。不过孔融谦和有礼的形象到4岁时就结束了,以后他表现的更像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狂人。孔融10那年和父亲一起出行到洛阳。当时洛阳是东汉的首都,李膺是洛阳的司隶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