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尽人皆知,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就读到了这样的故事,教导我们要尊敬长辈,将大的好的东西主动让给兄长父辈。
因为这个故事的烘托,孔融一下子成了名人,我们都尊敬他,也都崇拜模仿他,认为他这样的品德——当时他才四岁啊!大有可为,可长大后的孔融发展怎样了?老师为何从不告诉我们?别傻了,老师那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啊!
生于公元153年的孔融,不等他长大,就已经成为名门天下的大人物了。奈何,孔融年幼便丧父,在他1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或许这才是大人物吧!上天故意给他一定的挫折,为的是试探,当他通过测试了,那么功成名就也就是唾手可得了。
年幼丧父的孔融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越挫越勇。
孔融16岁时,干了一件举世皆知的大事情!
话说,当时正是东汉末年,宦官正是乱政之时,有个叫做张俭的人得罪了宦官,这比得罪了皇帝还恐怖!这不,他就急忙去找孔褒,巧合的是,孔褒并不在家,只有其弟——孔融——在家玩耍。
张俭心凉了一大半,正决意离开,但此时孔融竟说话了“啥子意思?我哥哥不在家,我就不能作为孔家的主人来收留你吗?”随后,孔融就将张俭藏了起来。
孔融为何在16岁就能做出如此伟大之事呢?要知道,当时宦官当政,孔融这一番行为是大大的罪名啊!或许,是孔融年少便得了大的名气,这给他壮了胆子,又或许是孔融天生有为,这是上天眷顾他,给了他一个强大的胆识。
不幸的是,孔融收留张俭一事还是被传开了,最后,朝廷派人前来捉拿张俭,一并将孔融的哥哥处死了——孔融之罪,其哥哥却代替受死。
孔融当时是极为懊悔与害怕的,但那时的人认为,孔融十分有胆识,竟敢于对抗那个年代的宦官!于是,孔融的声名愈发增大,最后,他被当时朝廷赐官。
当时的司徒杨赐给了他官职,孔融到了他的手底下做官,反倒没有萎缩惧怕,反而更是加大了心中的正义感,把宦官里面那些干尽坏事的人,一一给举报了。搞得孔融的领导杨赐心神不灵,但孔融的名声却因此而又增大了。
说来真是凑巧,孔融的每一次举措,运气不好些,都会让他丧命的。奈何,每一次他都是运气极佳,阴差阳错,他反倒没有落下“神坛”,反而一步又一步将他推上更高更宽大的“神坛”。
孔融非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受到一次又一次的褒奖。
孔融就这么一步一步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在当时,他还是不自知的。
后来,由于孔融名气越发之大,于是,他就被曹操盯上了。
曹操是个何样的人?大家都清楚,孔融再依旧用他先前的法子对抗曹操,必然是不可的。于是,孔融的最后就是被曹操以“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朝仪”等罪名株连全族,甚至连一对小小孩子都没能放过。
孔融的一生,实在是令人感慨的!他小时让梨被万人吹捧,无形给他增大了自信,而他长大后的每次致命举动,非但没能受到处罚,反而接收到了封赏,这又给他壮大的胆子,于是他就在这一条路上走着,大步走着,横着走路,终是碰到了一代枭雄曹孟德,孔融以那样的行为对待曹操,曹操岂是吃素的?当即就把孔融给解决了,无疑让人唏嘘不已。
所以啊,孔融4岁让梨,我们学习学习就好了,尊敬兄长这是没错的,可孔融长大后的那一番作为,老师又怎么好当作素材对我们讲出呢?别傻了,老师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