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4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56岁因不孝全家被曹操杀,其实孔融本来就

4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56岁因不孝全家被曹操杀,其实孔融本来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娱乐小黄瓜 访问量:3435 更新时间:2024/1/22 7:49:31

孔融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作为圣人的后人,孔融4岁时便懂得把个大的梨子谦让给哥哥吃。“融四岁,能让梨”的事迹被编入《三字经》作为小孩子的蒙教材。不过孔融谦和有礼的形象到4岁时就结束了,以后他表现的更像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狂人。

孔融10那年和父亲一起出行到洛阳。当时洛阳是东汉的首都,李膺是洛阳的司隶校尉,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有一天孔融来到李膺家大门前,守门的人问他找谁?孔融说:“我是你家老爷亲戚,进去通报便是。”守门人很奇怪,来李府拜访的都是高官显贵或者贤达名士,从没见过一个小孩单独上门。

守门人看孔融衣着谈吐不像一般人家的孩子,便向李膺做了通报。李膺见了孔融也感到疑惑,便笑着问:“小朋友,你是我什么亲人啊?”10岁的孔融见了满堂的宾客没有丝毫怯场,大方的说道:“从前我的先人孔老夫子和你的先人李老君有师友之亲,这样说来,我们不正式世代通家之好吗?”满堂的宾客听了都对孔融大加赞叹。

这时候,刚从门外进来的太中大夫陈韪听说了孔融的事。陈韪很不以为意,翻着白眼说:“这有什么稀奇的,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会怎么样。”孔融听到后反唇相讥说:“想必陈大夫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伶俐吧!”陈韪当时大为尴尬,半天说出话来。

孔融长大后既是高官也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魏晋时期像孔融这样的人被称为名士,著名的“竹林七贤”就是当时名士的代表。那个时期的名士都一个特点,就是都比较狂傲,比较放荡不羁。

孔融作为名士不仅生活上放荡不羁,在政治上也很大胆,他很喜欢谈论实政,且经常对当局政策作出言辞激烈的批评。

曹操宣布远征乌桓的时候,希望朝廷和军队同心协力以便振奋军心。孔融却讽刺说:“大将军远征,萧条海外。昔肃慎不贡楛矢,丁零盗苏武牛羊,可并案也。”意思是:大将军远征在外,十分辛苦,古代肃慎氏不来进贡,丁零又偷过苏武的牛羊,这两样罪过才值得劳民伤财出师远征呀。

孔融不仅喜欢和统治者唱反调还喜欢发表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言论。孔融和另一个狂人祢衡聊天的时候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意思是:父之于子,有什么情分可言呢?本源不过是情与欲的产物而已。母之于子,又怎么说呢?就如同放在瓶子中的一个东西,出来后就分离了,没有任何关系了。然后孔融和祢衡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复生”。

孔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六岁,小儿子五岁。有一次小儿子跑到熟睡的孔融床前偷酒喝,大儿子看到了说:“你怎么不向爸爸拜一拜再喝?”小儿子不懈地说:“既然是偷,那还拜他干什么!”

汉朝从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纲常伦理和孝道作为国家的治理思想。在汉代不孝罪甚至可以被判死刑。孔融作为孔子的后人,能够有那样的言行确是可以被称为狂人。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奏孔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朝仪”等罪名,曹操将孔融全家处死。

标签: 孔融

更多文章

  • 孔融从4岁让梨的小圣人,到长大以后变成了杀兄弑母大恶人?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孔融

    孔融从4岁让梨的小圣人,到长大以后变成了杀兄弑母大恶人?实在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先造神再灭神的大笑话“融四岁,能让梨”这六个字让孔融成了我们这一代人最早认识的历史人物之二,另一个,只能是砸缸的司马光我们先来看一下孔融让梨的哥,孔褒,后汉书《孔融列传》里面说到,在党锢之祸中,一个叫张俭的党人遭到通缉,

  • 孔融让梨!勇士惜败掘金再抬快船,水花三分30中7,穆雷大帽绝杀

    历史人物编辑:匠说NBA标签:孔融

    NBA常规赛收官在即,西部大变天,多队提前挑对手,上演孔融让梨的戏码。在先前结束的一场西部卡位战中,勇士110-112惜败掘金,再次将快船抬升至西部第五,卢指导暗自叫苦。诸葛马龙本场继续轮休约基奇,开场勇士主打传切配合在内线连续拿分,掘金依靠戈登突破造杀伤追分,勇士打得顺风顺水首节取得10分优势。次

  • 孔融得罪曹操即将被处死,恳求饶儿女一命,儿子一句话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孔融

    公元208年9月,孔融因“诽谤朝廷”等罪将被处死。行刑前,他哀求曹操:“一切罪过由我承担,请放过我一双七八岁的儿女吧!”曹操嘲讽道:“晚了,斩草除根,全家诛灭!”孔融让梨的故事被写进小学课本,于是很多人都能说两句:“融四岁,能让梨……”可是孔融凄惨的人生结局,知晓的人反而不多。孔融是孔子的20世孙,

  • 为什么老师不讲孔融让梨的后传,孔融长大成人之后到底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孔融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三字经》对孔融让梨的故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我们的幼儿园和小学课本上,也有关于孔融让梨的详细记载。可以说孔融让梨的典故,让孔融获得了极大地荣誉,使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大部分人除了知道孔融让梨的典故外,却都不了解孔融成年后的所作所为,接下来笔者就来给大家讲述一

  • 曹操杀孔融其实是一场政治阴谋,是要在肉体上和精神上摧毁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孔融

    东汉末年,曹操掌握大权,而名士孔融却不畏权势,常常和曹操争论,暗讽曹魏一家,很多人认为曹操杀孔融是因为对孔融的明朝暗讽忍无可忍,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没注意曹操最后诛杀孔融的罪名却是“不孝”、“道德污点”,曹操为什么会如此安排呢?“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就是如此道德高尚的人最后却被曹操以“道德污

  • 曹操想杀孔融,孔融苦苦乞求放过孩子,孩子说出一句话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孔融

    曹操想杀孔融,孔融苦苦乞求放过孩子,孩子说出一句话成千古名言在历朝历代,孔子的后代都是被供起来对待的,毕竟,圣人之后,就算品德能力上没有什么超人之处,也不能过分冷落了。可在孔融这一代,孔家这只后裔被曹操彻底诛灭,在得知必死后,孔融为了后代也曾苦苦哀求放过孩子,可其子却口出一言成了千古名言,也为自己带

  • “孔融让梨”在美国爆红,被美国人另类解读:孔融这是在作秀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孔融

    “孔融让梨”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德育典故,通过传统蒙学读物《三字经》的传播,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懂得谦虚礼让。然而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表示:“虚假的谦让一出现,真正的谦让就及时消亡”,当这个中国的美德故事流传到美国,那里的人们就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反面解读。“孔融让梨”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来

  • 《孔融让梨》在美国成反面典型,孔融被认为是在秀,大家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孔融

    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的美称,历经千年的历史积淀,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等。与此同时,古人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少以此为鉴的榜样故事,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王祥的“卧冰求鲤”以及孔融的“让梨”。哪怕是现在,也有不少儿童读本将这些故事选作精品读物,让孩子们学习古人的精神和智慧。比如“孔融让梨”的故

  • 曹操下令灭孔融九族,孔融9岁小伙说了8个字,后变成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孔融

    曹操和孔融不得都是历史名人,从二人的身份就明白,他们二人根本不会是同一路人,因为曹操我们都知道,乱世枭雄。我们先来看看一号选手,曹操。出生不高,甚至一度成为东汉末年哪些自诩贵族的人看不起,但是凭借自己的出色才能,以及识人用人的能力和对军事的把控,一步一步建立三国时期最强大的魏。我们再来看看二号选手,

  • 孔融,成也孝道,败也孝道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孔融

    孔融是谁?大家知道的最清楚的一件事情莫过于他的一个历史典故,那就是“孔融让梨”。正是因为这一典故,使得孔融成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好孩子,因此,孔融也成为了中国很多家庭长辈们教育小辈们尊老爱幼的一个好例子。孔融,字文举,他是东汉时期山东的曲阜人,一看到山东曲阜这四个字,大家可能就联想到了我们的圣贤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