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融被杀前求曹操放过他儿子,孔融9岁儿子讲了8个字,成千古名句

孔融被杀前求曹操放过他儿子,孔融9岁儿子讲了8个字,成千古名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沐雨说史 访问量:180 更新时间:2024/2/5 1:17:30

建安元年,袁谭攻北海,战士仅剩数百人,但孔融仍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至夜晚城陷,他才逃奔山东。“孔融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

提到孔融,脑中首先浮现的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一故事在教育过程中被广为传颂。而不止现代,在汉代孔融也是比较有名的人,为人正直,但因为触犯曹操而被杀害。孔融被杀前求曹操放过他儿子,孔融9岁儿子讲了8个字,成千古名句。

孔融自幼就很聪明,也非常招人喜欢。孔融让梨的故事被代代相传,影响深远,在现代的小学教育中,被当做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谦让的美好品德。成年后的孔融,愈来愈优秀,德才兼备,也被皇帝赏识,佂入朝中。

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士,孔融有着很好的声誉,也受人尊敬。在做宦官时期,孔融刚正不阿的性格,引来了很多权贵的不满。他检举贪污腐败现象,而这些贪污的对象正是一些达官显贵。有人劝孔融不要这样做,以免引来杀身之祸,但是他却不听劝阻。

董卓来到洛阳以后,与孔融的观点常常不合,两人也经常为此争辩。但是由于孔融当时在外名气很大,受到百姓的爱戴,所以尽管董卓不满,也拿他没有办法。后来董卓就趁机把孔融调到了北海,那里黄巾军居多,董卓想借他们之手把孔融除掉。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孔融在那里兢兢业业,为民服务,赢得了一片赞誉。

汉献帝时期,由于孔融出色的表现,又把他召回朝中,孔融又重新接触到了中央政务。孔融进入官场以后,锋芒毕露,不甘示弱,与曹操经常明争暗斗。由于孔融出身极好,所以他经常会看不起曹操的出身,也经常会卖弄自己的才华,来嘲讽曹操。

例如有一年因为战争导致收成不好,曹操便下令禁酒来节省粮食。但是粗心的曹操并没有说明禁酒的原因,而只是列举了饮酒的种种坏处,告诫百姓不要饮酒。但是曹操这一举动惹怒了孔融,因为孔融酷爱喝酒,所以他便写了一封信给曹操。

大致意思就是讲述了饮酒的种种好处,自古以来的帝王都把饮酒作为乐趣,而且舜等帝王还靠饮酒使得国家更加昌盛。至于饮酒误事而导致国家灭亡的,只是少数罢了。而夏商时期国家的灭亡是因为女人,但是朝廷也没有明令禁止不能结婚。

孔融和曹操的官场之争一直不断,孔融的好友脂习见状,三番五次提醒他不要这样做会给自己引来灾祸,但是孔融都没有理会。有一次,孔融向皇帝提议实行中央直辖区制度,一切由中央管辖,不准建立封国。曹操见状,顿感不妙,看着孔融野心勃勃,对他越来越不满,所以他也在不断地在暗地里谋划着。

在不止曹操与孔融不合,郗虑也看不惯他。同时他也看出了孔融和曹操并不和睦,所以他就萌生了借刀杀人的想法,即借曹操之手将孔融杀害。他搜集了一系列孔融的罪证,比如在外国使节旁边诽谤政府,损害政府形象;在北海做官时看到朝政衰微,就鼓动百姓,背叛政府等。他将这些罪证交给了曹操,而曹操以此为缘由,顺势扳倒了孔融。

在孔融即将被斩杀时,他求曹操不要伤害他的儿女,他们是无辜的。而他的儿女还在家里淡定地下棋,当邻居告诉他们快点逃走时,孔融年仅九岁的儿子说出了“安有巢毁而卵不破”八个字,意思大致就是哪有鸟巢被摧毁了,而其中的卵还不破的?更直白点说就是哪有父亲都死了,孩子还能活着的?

小小的年纪竟能说出此话,不禁令众人惊讶。所以当孔融儿子的这番话传到曹操耳中时,曹操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心想那么小的年纪,遇到事情竟如此理智,那以后长大之后会不会对自己造成更大的威胁?想到这,曹操决定快刀斩乱麻,将孔融满门抄斩。

当困难来临时,临危不惧,作出判断。从孔融儿子的表现可以看出父亲的身影,如果不是孩子牵绊,以孔融刚正的性格孔是绝不会去求曹操的,他并不是畏手畏脚的懦夫,他有直面生死的气概。而孔融九岁的儿子说的这句话,也被后人铭记千年,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

《后汉书》

标签: 孔融

更多文章

  • 孔融被杀前求曹操放过他儿子,孔融9岁儿子说了8个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党荣刚标签:孔融

    秋瑾在《对酒》中有一句诗讲:“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是一位伟大的近代的民族革命烈士,她是一名生活在封建社会,却具有进步的女权思想的革命志士。她是中国第一位引起全国上下激烈响应的女革命者,她一直为女权的扩散奋斗,为解放封建社会女性的卑微处境而奔波。她认为民族大义比自己的生命还要珍贵,面

  • 孔融被曹操处死前曾为女儿求情,他女儿说了八个字,孔融便认命了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孔融

    孔融在历史上可谓是一个知名度比较高的人物,他是孔子的后代,从小就非常懂事,在四岁的时候,全家人吃梨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吃小的,但是真正让孔融出名的事件并不是“孔融让梨”而是因为他艺高人胆大。孔融十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他悲伤过度,需要有人扶才起得来,被很多人称为大孝子,他的内心对汉朝是极其忠

  • 孔融被满门抄斩,央求曹操放过儿子,九岁儿子道出八个字流传到今

    历史人物编辑:小三说史标签:孔融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孔融从前有个四岁的小孩,一天他的父亲带了一些梨回家,让自己的孩子们挑选,就让这个四岁的小孩先挑选,结果他拿了里面最小的梨出来,后来他的父亲就问,那么多的梨,还让你先挑,为什么挑里面最小的梨呢?当时那个小孩回答,因为我最小所以我要吃最小的梨,大的梨应该给自己的哥哥和父亲们吃

  • 孔融,终究是用生命让了“梨”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孔融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先点击一下“关注”吧!这样既方便您讨论及分享,又可以给您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孔融让梨”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千百年,“三字经”中说“融四岁,能让梨”,可你知道吗?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最后竟是因为“不孝”而掉了脑袋。►天才少年横空出世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山东曲阜人,一出生

  • 孔融4岁让梨,从小孝顺,最终却因“不孝”被曹操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沧桑标签:孔融

    “孔融让梨”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作为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先祖留下来的美德。13岁那年,父亲孔宙去世,孔融悲伤不已,都不能自己站起来,还是别人扶了一把才起来。因此,邻居们都说孔融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他天生好学,博览群书,还重情重义。一次,名士张俭被中常侍侯揽解恨,悄悄派人去捉拿他

  • 4岁孔融能让梨,儿子9岁被杀时说的9个字,竟成千古名句!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孔融

    儿童的世界是欢乐的,因为他们的世界里,总是善恶分别,色彩艳丽,但真的长大后,你会发现,真实的世界并没有更坏,而是更复杂了。小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坏人的,长大后我们明白,确实如此,但坏人的标准却变得复杂起来。老师不会告诉你,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人是个酷吏,老师也不会说儿时凿壁偷光的

  • 4岁孔融就懂得让梨,孔融长大后怎样了?别傻,老师才不好意思说

    历史人物编辑:月月伤怀标签:孔融

    孔融让梨的故事,尽人皆知,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就读到了这样的故事,教导我们要尊敬长辈,将大的好的东西主动让给兄长父辈。因为这个故事的烘托,孔融一下子成了名人,我们都尊敬他,也都崇拜模仿他,认为他这样的品德——当时他才四岁啊!大有可为,可长大后的孔融发展怎样了?老师为何从不告诉我们?别傻了,老师那是不好

  • 孔融四岁就懂得让梨,但你直到长大后的孔融吗?网友:不忠不孝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孔融

    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而最著名的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了,从小老师就用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学生谦让的美德,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点也是值得大家去学习。不过关于孔融的故事,也只有孔融让梨,理当来说这么一个出名的人物,怎么都会用作课堂的教学典范,但除了孔融让梨,老师却从来不讲,

  • 孔融被抓后哀求曹操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出8个字,曹操:诛灭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孔融

    孔融被抓后哀求曹操放过自己儿子,9岁儿子说出8个字,曹操:诛灭满门!孔融这么懂礼貌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出自名门大家,而且是孔子的后代,家教很好。孔融本人也非常有才,更是名列建安七子之列,世人对他也十分尊敬。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他满腹才华,但是多疑的性格让他因此杀了很多无辜的人。当时孔融是三国的名士

  • 曹操为何要杀孔融?其他的原因都是浮云,只有这三点最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孔融

    公元208年,东汉末年的一代大儒孔子的二十世孙,朝廷的太中大夫孔融被曹操杀害,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曹操株连了孔融全家,连孔融的两个儿子(一个八岁,一个九岁)也一同被杀。其实曹操还算是有容人之量的,连祢衡那样挖苦他和他的重臣,曹操也只是祸水东移而已,可是为何曹孟德就容不下一个书生意气,嘴巴有点贱的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