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和卢绾:60年兄弟情义,敌不过相互猜忌

刘邦和卢绾:60年兄弟情义,敌不过相互猜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品文史汇 访问量:4699 更新时间:2024/1/24 9:37:09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在众多沛县老乡中,有两个人拥有“特殊待遇”,他们分别是周昌和卢绾。

对于周昌,根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对所有大臣呼来喝去,对周昌却非常忌惮(“然尤惮周昌”)。原因是周昌跟随刘邦的时间很久(刘邦为亭长时,周昌就是刘邦麾下的小吏),且性格耿直,刘邦犯什么错误,周昌都直言不讳地骂出来,因此刘邦打心里敬畏周昌。

对于卢绾,《史记》云:“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意思是说,刘邦称帝后,卢绾可以随时进入刘邦的寝宫,刘邦给卢绾的赏赐,远超其他人。 由此可以看出,刘邦的沛县老乡虽多,但他最怕的是周昌,而最爱的是卢绾。卢绾和刘邦有60年的情谊,但最终敌不过相互猜忌,以悲剧收场。 卢绾和刘邦同乡、同村、同一个巷子。两家的父母关系极好,最为巧合的是,他们俩同年同月同日生。二人出生的时候,乡亲们到同一条巷子里祝贺两家父母,因为佳话。

小时候,卢绾和刘邦是彼此的玩伴。长大后,刘邦和卢绾一起进入马维先生创办的“马公书院”读书,二人同吃同住关系极好,可以说“同穿一套裤子”。《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 即,刘邦在担任泗水亭长之前,好吃懒做,混迹于市井,经常因躲避官府捉拿而东躲西藏,这时候,卢绾经常陪伴刘邦左右,可谓“有难同当”。

秦朝末年,刘邦起义,卢绾贴身相随,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卢绾担任侍中,成为刘邦的贴身大秘书。在楚汉战争时期,卢绾官至太尉,是汉军阵营中除刘邦外的最高军事主官。在史书记载中,卢绾并没有立下太多功劳,但仅凭他和刘邦的特殊关系,刘邦称帝后,卢绾被封为长安侯。汉高祖五年,燕王臧荼因谋反被诛,刘邦重新封卢绾为燕王,至此,卢绾成了汉初八大异姓王之一。 《史记》云: 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刘邦待卢绾之好,已经超过了君臣之限。卢绾入宫,可以不用通报,卢绾若要进入刘邦卧室,也无人敢阻拦。就连萧何、曹参等人见到卢绾,也要以礼相待。若论和刘邦关系之亲密,无人超出卢绾之右。

//i1.go2yd.com/image.php?url=0RJNAm4Vhl

卢绾作为刘邦的发小,他忠心待刘邦,刘邦也没有亏待卢绾。不仅封卢绾为异姓王,还在皇宫中给了卢绾莫大的权限。若刘邦不疑卢绾,卢绾也不惧刘邦,这对君臣或许能成为千古佳话。但是,这种佳话在历史上很难存在。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刘邦和卢绾都已经60岁,当年,韩信的旧部陈豨谋反,刘邦亲率大军来到邯郸,从南面征讨陈豨。陈豨毕竟是韩信的属下,打仗有几把刷子,刘邦也不敢小觑。刘邦一方面下令让周勃从北面攻打陈豨,另一方面命自己的发小、燕王卢绾带兵从东边围攻陈豨。卢绾得到命令后,立即执行,带兵和陈豨作战。陈豨势单力薄,派使者向匈奴求救,卢绾为了避免匈奴出兵,派心腹将领张胜出使匈奴,劝匈奴不要掺和此事。

过了约一个月,张胜仍没有从匈奴归来,卢绾怀疑张胜勾结匈奴,一去不回。张胜毕竟是卢绾的部将,卢绾为避免刘邦怪罪,立即向刘邦报告:张胜谋反,请求灭掉张胜。 可卢绾把“张胜谋反”的消息送给刘邦后,张胜突然回来了。张胜在匈奴待了一个月,被匈奴人的“洗脑”,回来对卢绾说:“燕王(卢绾)之所以能得到刘邦的重用,是因为刘邦需要燕王制衡陈豨。若陈豨被灭,燕国失去了用武之地,立即就会成为俎上鱼肉。”卢绾觉得张胜之言有理,他马上停止进攻陈豨。并且,卢绾派人联系陈豨,大概意思是说:“唇亡齿寒,只要我们联兵不决,刘邦就奈何不了我们。” 后来,陈豨兵败,刘邦捉住了陈豨的一个部将,此人将卢绾曾经和陈豨私下的通信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他不相信和自己拥有60年情谊的卢绾会不忠于自己。于是,刘邦派使者召卢绾前来问个清楚。卢绾心虚,称病不敢来。刘邦又派他俩的沛县老乡、辟阳侯审食其前来召卢绾,卢绾更加恐惧,闭门不见。至此,刘邦和卢绾二人的关系将至冰点。

其实,纵观整个过程,卢绾并没有反叛之心,他想要的,不过是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卢绾想要自保,而刘邦想要卢绾绝对忠诚,这就是二人价值观的不同。 平心而论,以卢绾和刘邦的关系,倘若他去见刘邦,和刘邦解释一番,也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卢绾为何不敢去长安和刘邦解释清楚呢?用卢绾的话说: “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 卢绾的意思是说:自从韩信、彭越被杀后,刘邦所封的8个异姓王,现在仅剩我和长沙王吴芮,这都是吕雉的“杰作”。如今刘邦病重,吕后专权,我若进长安,见到刘邦还好,若见不到刘邦,必然会遭到吕雉的毒手。 原来,卢绾不去长安,不是不敢见刘邦,而是怕见不到刘邦,反而被吕雉所杀。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从匈奴降将那里得到消息,说卢绾的心腹张胜多次前往匈奴传信。刘邦的心彻底凉了,他断定卢绾果然造反了,于是,派樊哙为将军,攻打卢绾。后来刘邦病重,命令周勃杀樊哙,代替他继续攻打卢绾。 卢绾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得带着家属和部将约一千余人投奔匈奴。走到长城脚下时,卢绾驻足数日,得到刘邦病逝的消息后,卢绾只得北行。在匈奴,卢绾郁郁寡欢,次年去世。 卢绾既然打算投奔匈奴,他为何要在长城脚下驻足数日呢? 笔者认为:卢绾此时在犹豫,他本不想逃亡匈奴,但为了保命,又不得不逃。他之所以会在长城脚下停住脚步,是希望刘邦能够派人来叫他入宫请罪。遗憾的是,刘邦当时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后刘邦驾崩,卢绾知道汉朝已经没人容得下自己,眼下,北上匈奴,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发小,60年的情谊,因一场误会至此,十分可悲。难怪太史公会感叹:是以日疏自危,事穷智困,卒赴匈奴,岂不哀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卢绾

更多文章

  • 刘邦沛县起兵兄弟众多,称帝后为何单给卢绾封王,两分钟读懂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给予标签:卢绾

    刘邦白手起家,原始股东很多。到他坐上皇帝之后,这些人熙熙攘攘来要功,有些人等的不耐烦,还用剑拍起了柱子,如同一帮围着桌子等待开饭用筷子敲碗的孩子。最终,刘邦以一篇“功人功狗论”开场白过后,拉开封赏大幕。于是从沛县起兵就追随刘邦的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樊哙等等众人被封侯,赐食邑。封赏结束,统计13

  • 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为何最终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香茗史馆标签:卢绾

    卢绾与刘邦不仅是同乡,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人,更是自幼交好。刘邦称帝建国后,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刘邦平定叛乱后,卢绾虽然功劳不够显赫,但刘邦还是册立其为燕王。然而,自幼交好的两人,最终却是反目成仇,这又是为什么呢?燕王臧荼谋反被杀,刘邦册立卢绾为王 臧荼本是战国末期燕国旧将,秦末天下大乱时,陈胜派武臣经

  • 卢绾为何造反?他是被人冤枉的,还是真的想谋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卢绾

    卢绾,是刘邦从小玩到大的兄弟。刘邦称帝后,无论对其然功臣如何残忍,但是对于他,刘邦还是十分宽厚的。比如说萧何、韩信、张良三人。刘邦称他们为自己夺得天下的关键,他们三人也因此被称为汉初三杰。可是,韩信最后被封为淮阴侯,张良被封为留侯,萧何被封为酂侯,而卢绾则是被封为燕王。细究刘邦分封的其他异姓王就可以

  • 独享刘邦深情,被吕后逼着造反,卢绾死后,他的家人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卢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变的是那份岁月,不变的是那种永恒的足迹,在公元前202年的7月份,距离刘邦登基,刚刚过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燕王就反了。自从打败了项羽成为了世界一哥之后,刘邦的信心爆棚,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带着大军亲自去找燕王算账。这个燕王本身就是一个降将,没有什么根基,跟其他的军事大臣也没有什

  • 刘邦晚年燕王卢绾反叛了,刘邦派樊哙去平反,为何反悔要杀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卢绾

    在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说刘邦和卢绾是什么关系,和樊哙又是什么关系?卢绾是刘邦最信任的一个人,他们两个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两个人不但是邻居,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即便是萧何和张良,也是比不了的。刘邦在当了汉王之后,只允许两个人不用通报,就可以进入他的卧室,一个就是他的弟弟刘交,另一个就

  • 刘邦和卢绾,本是生死之交,因何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卢绾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那首,朋友一生一辈子。真是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呀。可是这个世界上的朋友往往很难走到最后,大多数都是半途分道扬镳,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那些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这到底是什么能让曾经两肋插刀的人刀兵相向?今天我们故事里头的主人公刘邦和卢绾也许能回答你。莫逆之交,甚于生死史记说:卢绾者,丰人也,与

  • 卢绾何德何能,被刘邦封为极其重要的燕王?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卢绾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高祖、卢绾同日生。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史书上是这样说卢绾和刘邦的关系的。也就是说,卢绾和刘邦不但是老乡,而且两个人,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当两个人稍微年长一些后,还一起读书学习去了。这说明他们两个还是同学,说实话

  • 曾经和刘邦同甘共苦的卢绾,为什么最终要选择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卢绾

    卢绾和刘邦感情至厚,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不想背叛刘邦的,但刘邦处置异姓王的行动,又让他对自己的命运非常担心,他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最后也是弄巧成拙,归付了匈奴。卢绾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乡,父亲那辈关系就很好,刘邦和卢绾还是一天出生,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刘邦惹了乱子,官吏捉拿,到处躲藏的时候,卢绾也跟在刘邦

  • 卢绾:与刘邦同月同日生的发小,为何落得悲惨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卢绾

    卢绾画像卢绾和刘邦是同乡,父一辈就是世交好朋友,更巧的是卢绾和刘邦竟然是同日所生,可以说两人的缘分不浅,所以刘邦功成名就后,将卢绾封为七个异姓王中的燕王,这是刘邦所封的异性王中唯一信任的人。刘邦与卢绾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热恋期、亲密无间期,以及决裂期,这让我们想到了一句话,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

  • 刘邦视卢绾为亲兄弟,为什么卢绾最后也反叛了?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卢绾

    当时的情况是有人告诉刘邦,说燕王卢绾也造反了。重病中的刘邦不相信。他想召卢绾来都城了解下情况,卢绾称病不敢前去。刘邦开始怀疑卢绾可能是真的要反了,这是刘邦不能所接受的。刘邦对卢绾一直都是很不错的,当初封卢绾为燕王的时候,是刘邦顶住所有的压力,让卢绾当王的。谁曾想,这个卢绾不但不感恩自己,反倒过来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