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本没有背叛刘邦的燕王卢绾,为何在刘邦死后却选择了谋反?

本没有背叛刘邦的燕王卢绾,为何在刘邦死后却选择了谋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规说娱乐 访问量:4427 更新时间:2024/1/13 0:35:56

说到卢绾,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他与刘邦是同乡,甚至是在同一天出生的。他们小时候一起玩耍,长大一点后“俱学书,又相爱也。”后来卢绾跟随刘邦起兵,虽然没有立下什么战功,还是被厚待,他被允许随意出入刘邦的居所,这是连萧何都无法做到的。汉高祖五年,他被封为燕王,但七年后,他却选择了造反,那么,卢绾为何要选择造反,难道王侯将相都有一颗不安的心吗?

汉高祖刘邦刚刚登基后,将功臣们纷纷分封到各地,实行郡国并行制。不过,刘邦为了巩固统治,很快便将功高震主的韩信杀害,并以“反形已具”的罪名逮捕了彭越,诛灭了其三族,并且将其剁成了肉酱,分给其他诸侯王,其中一份就给到了淮南王英布

《史记》记载:“至淮南,淮南王方猎,见醢,因大恐,阴令人部聚兵,候伺旁郡警急。”惊恐之下的英布赶忙聚集部下警戒。而此前曾被英布怀疑和他的爱妾私通,并想要逮捕问罪的医生贲赫趁机驾车前往长安,想要诬告英布谋反。

到了长安,贲赫向刘邦报告了英布谋反的事情,张良认为“布不宜有此,恐仇怨妄诬之。请击赫,使人微验淮南王。”于是刘邦便囚禁了贲赫,又派遣使臣前去英布处查验。可是英布见了使臣,以为刘邦怀疑自己,便真的起兵谋反,后来,英布死于民舍,一时间诸侯们更加恐慌。卢绾的故事也与此类似。

不久,曾经韩信的部下,在代郡掌兵的陈豨谋反,靠近代郡的卢绾派遣军队协助政府军讨伐,陈豨见自己势力较弱,便派遣使臣向北方的匈奴求援,卢绾也派出使臣张胜,让单于不要帮助陈豨。

不过,当年因谋反被杀的上一任燕王臧荼之子臧衍也在匈奴,他劝卢绾的使者张胜说:“公所以重於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陈豨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

他的意思是说,刘邦之所以还没有对燕王卢绾下手,是因为现在天下各处还有叛乱,征战不休,所以你如果现在要是急着灭掉陈豨,那么刘邦下一个就要解决燕国了,到时候你们都会变成俘虏,不如现在先让陈豨存活,把矛盾留在陈豨的身上。张胜认为臧衍说的对,于是不再阻拦匈奴帮助陈豨。

卢绾见自己的使者不帮忙消灭陈豨,便认为他想要跟着叛乱,于是上书刘邦称张胜谋反,请求灭张胜全族。张胜从匈奴返回后,将臧衍的话转述给卢绾,于是卢绾又告知刘邦张胜其实没有造反。随后,卢绾派遣使臣劝说陈豨逃亡,但这一行动被投降汉军的陈豨手下报告给了刘邦。

刘邦便召见卢绾,卢绾不敢前去相见,刘邦更加怀疑。刘邦再次召见,卢绾对自己的手下说:“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于是不去觐见。再加上刘邦从他人处得知卢绾的手下张胜常在匈奴活动,刘邦便认定卢绾谋反,并派兵攻打。

刘邦病重,卢绾便带着家属亲人在长城下等待,想等刘邦病愈后前去解释,结果刘邦去世,吕后当政,卢绾担心吕后对他下毒手,便逃向匈奴,后来,他便死在了匈奴。

其实卢绾的“谋反”完全是场误会,卢绾的初衷是害怕刘邦肃清了其他势力后对自己下手,结果却导致了刘邦真的以为自己谋反。卢绾本想等刘邦病愈再去谢罪解释,无奈吕后当政,不会给他解释的机会便会将其诛杀,最后他只得无奈逃亡,实在是造化弄人。

标签: 卢绾

更多文章

  • 刘邦和卢绾:60年兄弟情义,敌不过相互猜忌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卢绾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在众多沛县老乡中,有两个人拥有“特殊待遇”,他们分别是周昌和卢绾。 对于周昌,根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对所有大臣呼来喝去,对周昌却非常忌惮(“然尤惮周昌”

  • 刘邦沛县起兵兄弟众多,称帝后为何单给卢绾封王,两分钟读懂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给予标签:卢绾

    刘邦白手起家,原始股东很多。到他坐上皇帝之后,这些人熙熙攘攘来要功,有些人等的不耐烦,还用剑拍起了柱子,如同一帮围着桌子等待开饭用筷子敲碗的孩子。最终,刘邦以一篇“功人功狗论”开场白过后,拉开封赏大幕。于是从沛县起兵就追随刘邦的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樊哙等等众人被封侯,赐食邑。封赏结束,统计13

  • 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为何最终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香茗史馆标签:卢绾

    卢绾与刘邦不仅是同乡,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人,更是自幼交好。刘邦称帝建国后,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刘邦平定叛乱后,卢绾虽然功劳不够显赫,但刘邦还是册立其为燕王。然而,自幼交好的两人,最终却是反目成仇,这又是为什么呢?燕王臧荼谋反被杀,刘邦册立卢绾为王 臧荼本是战国末期燕国旧将,秦末天下大乱时,陈胜派武臣经

  • 卢绾为何造反?他是被人冤枉的,还是真的想谋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卢绾

    卢绾,是刘邦从小玩到大的兄弟。刘邦称帝后,无论对其然功臣如何残忍,但是对于他,刘邦还是十分宽厚的。比如说萧何、韩信、张良三人。刘邦称他们为自己夺得天下的关键,他们三人也因此被称为汉初三杰。可是,韩信最后被封为淮阴侯,张良被封为留侯,萧何被封为酂侯,而卢绾则是被封为燕王。细究刘邦分封的其他异姓王就可以

  • 独享刘邦深情,被吕后逼着造反,卢绾死后,他的家人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卢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变的是那份岁月,不变的是那种永恒的足迹,在公元前202年的7月份,距离刘邦登基,刚刚过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燕王就反了。自从打败了项羽成为了世界一哥之后,刘邦的信心爆棚,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带着大军亲自去找燕王算账。这个燕王本身就是一个降将,没有什么根基,跟其他的军事大臣也没有什

  • 刘邦晚年燕王卢绾反叛了,刘邦派樊哙去平反,为何反悔要杀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卢绾

    在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说刘邦和卢绾是什么关系,和樊哙又是什么关系?卢绾是刘邦最信任的一个人,他们两个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两个人不但是邻居,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即便是萧何和张良,也是比不了的。刘邦在当了汉王之后,只允许两个人不用通报,就可以进入他的卧室,一个就是他的弟弟刘交,另一个就

  • 刘邦和卢绾,本是生死之交,因何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卢绾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那首,朋友一生一辈子。真是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呀。可是这个世界上的朋友往往很难走到最后,大多数都是半途分道扬镳,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那些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这到底是什么能让曾经两肋插刀的人刀兵相向?今天我们故事里头的主人公刘邦和卢绾也许能回答你。莫逆之交,甚于生死史记说:卢绾者,丰人也,与

  • 卢绾何德何能,被刘邦封为极其重要的燕王?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卢绾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高祖、卢绾同日生。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史书上是这样说卢绾和刘邦的关系的。也就是说,卢绾和刘邦不但是老乡,而且两个人,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当两个人稍微年长一些后,还一起读书学习去了。这说明他们两个还是同学,说实话

  • 曾经和刘邦同甘共苦的卢绾,为什么最终要选择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卢绾

    卢绾和刘邦感情至厚,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不想背叛刘邦的,但刘邦处置异姓王的行动,又让他对自己的命运非常担心,他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最后也是弄巧成拙,归付了匈奴。卢绾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乡,父亲那辈关系就很好,刘邦和卢绾还是一天出生,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刘邦惹了乱子,官吏捉拿,到处躲藏的时候,卢绾也跟在刘邦

  • 卢绾:与刘邦同月同日生的发小,为何落得悲惨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卢绾

    卢绾画像卢绾和刘邦是同乡,父一辈就是世交好朋友,更巧的是卢绾和刘邦竟然是同日所生,可以说两人的缘分不浅,所以刘邦功成名就后,将卢绾封为七个异姓王中的燕王,这是刘邦所封的异性王中唯一信任的人。刘邦与卢绾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热恋期、亲密无间期,以及决裂期,这让我们想到了一句话,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更没有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