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刘邦同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卢绾,在汉朝危难之际选择造反,为什么

与刘邦同穿一条裤子长大的卢绾,在汉朝危难之际选择造反,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云夕客 访问量:3454 更新时间:2024/1/24 14:00:04

同日生、相伴长大的挚友

要说秦末天下谁和刘邦关系最好,是绝对的死党,非卢绾莫属。卢绾和刘邦同是沛县丰邑人,还是同一里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放在卢绾一家和刘邦一家是再恰当不过的。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父亲关系非常要好,等到两人的妻子生刘邦和卢绾的时候,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刘邦和卢绾一同长大成年,也是一同读书的,关系也是非常要好。刘邦未出远门游历之前,能看到卢绾的地方就能看到刘邦;同理,能遇见刘邦一般也能遇到卢绾,两人是形影不离。刘邦和卢绾同时出生,收获了“里中持羊酒贺两家”;“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

长大成年,刘邦惹事被官吏追捕,卢绾不惧危险随同左右,东奔西走帮各种忙。当刘邦在沛县起兵反秦,卢绾也毫不犹豫地以宾客身份跟随刘邦出生入死。卢绾此人能力不行,可刘邦就是非常看重他,入汉中为将军,常侍中。没什么功绩受封将军,兼只听天子指派的近臣侍中一职。刘邦东出汉中进攻项羽,卢绾以位列三公之一的太尉跟随。这一期间,卢绾出入刘邦的卧室是不需要禀报,可以随意;还有“衣被饮食赏赐”等赏赐,生怕他饿着冻着过得不好,史书称“群臣莫敢望”,没有大臣能企及。

喂到嘴边的官爵封地

有才能和有功劳的萧何曹参等人,同样有这样的待遇,但始终比不上卢绾。刘邦称帝住在皇宫后,卢绾还能无需召见,自由出入宫中。刘邦封侯,卢绾为长安侯,长安就是咸阳,可见他所有的特殊对待。汉五年,刘邦为卢绾特意送上战功送他封王。不过刘邦并没有直接封,而是询问群臣的意见,当今天下功臣,谁可为燕王啊。乃下诏诸将相列侯,择群臣有功者以为燕王。群臣皆知道皇帝刘邦是想封卢绾为燕王,遂拍了个不大不小的马屁:太尉长安侯卢绾常从平定天下,功最多,可王燕。此次封王,说实话,十分儿戏,不然怎么会说出卢绾功最大的话,就算没有萧何、陈平、张良、周勃、樊哙等人,也还是排不上他卢绾封王啊。所以太史令司马迁说:诸侯王得幸莫如燕王。

稀里糊涂的叛变

卢绾的一切,一切的荣华富贵,一切的锦衣玉食,一切的名爵官职,全部都是刘邦给的,基本上没有卢绾自己努力的成分在内。即便是封王之旅,也是由刘邦为其铺好路。不得不说,刘邦为自己这位同年同月同日生、相知相识数十年的老兄弟实在很好,好的让人没话说。别人心里议论不了刘邦对卢绾的好,但卢绾本人能非议,能议论,能不认同啊。如若不然,怎么会在汉朝危难之际选择造反,给自己的大恩人兼发小刘邦找麻烦呢?

汉十一年,陈豨叛汉反代地,已为燕王数年的卢绾策应亲征的刘邦军共同攻打陈豨叛军。当时陈豨派出使者向匈奴发出求救,燕王卢绾派出使者前往匈奴处,告知匈奴人陈豨叛军已被汉军平定,告诫你们不要轻举妄动。卢绾使臣在大草原上,被陈豨使臣莫名其妙给洗脑,表示愿意帮助匈奴攻打燕国。好家伙,三言两语把自己的国家给卖了,这名叫张胜的燕王使臣真了不得。没过多久,卢绾意识到不到,向朝廷请求族张胜。燕王绾疑张胜与胡反,上书请族张胜。

之后张胜返回,将陈豨使臣对自己说的话告诉卢绾;卢绾顿时明白,有道理,得防范防范。可卢绾始终没想过一个问题,这燕王之位和燕国之土是刘邦念及旧情送来的,本就不是卢绾理所应得的,刘邦收回有何不可,难不成还会杀了卢绾自己吗?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卢绾就是犯浑,信了这鬼话,开始自己的作死之旅。先是帮助张胜亲人诈死,再安排张胜去匈奴当间谍,又派人去和陈豨联络并为他的流动作战提供帮助,最后还未谋反便东窗事发。刘邦不相信卢绾是这样的人,便派使臣前往召其进京自辩,卢绾一直托病不肯走,一下就不打自招。

庸人在自扰

皇帝刘邦遂又派重量级的辟阳侯审食其和御史大夫赵去迎接和调查,卢绾对宠臣曾言: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问题是与刘邦关系不是很密切的长沙王吴芮平平安安到晚年,安然离世,长子吴臣还世袭了长沙王王位,成为西汉第二位长沙王。御史大夫等重臣邀请卢绾,卢绾都称病不来,并且卢绾的作为和言论被辟阳侯审食其查到上奏给刘邦。刘邦知道后真的生气了,之后又有匈奴逃兵说燕王卢绾有使臣在匈奴,于是刘邦不再给卢绾平和的解释机会,直接派出樊哙领军前去攻打燕国。直到这时,卢绾才醒悟,主动想向刘邦解释,但这一切都已经晚了,高龄、有病的刘邦被卢绾一气,命不久矣。可卢绾还在等着刘邦病好,前去解释。

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高祖崩,卢绾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匈奴以为东胡卢王。绾为蛮夷所侵夺,常思复归。居岁馀,死胡中。总的来说,卢绾是在庸人自扰之,把自己的燕国作没了,家族也被自己害得跟着去蛮荒的匈奴处受苦受难。卢绾此人,又可怜,又可悲,难道这就是德不配位吗?

参考文献:《史记》

标签: 卢绾

更多文章

  • 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和刘邦为何最终掀翻了友谊的小船?利大难久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卢绾

    有一种哥们感情叫刘邦和卢绾之间的交情,这两人的交情好到什么地步呢?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咱别看历史上刘邦从丰沛地区带了一大票老兄弟出来打江山,为了笼络人心,平时跟谁都称兄道弟的,但其实在刘邦心目之中,真正能被他视为手足的却只有卢绾一人,也就是说,真正能让刘邦把哥们感情走心的外姓人其实只有卢绾一人。

  • 卢绾和刘邦穿一条裤子长大,为啥最后也反了?吕雉脱不开干系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卢绾

    刘邦和卢绾的家在同一条巷子中,两人的父亲是关系亲密的朋友,刘邦与卢绾又恰巧是在同一天出生的。既是世交又是邻居,还生在同年同月同日,这两人似乎是注定要成为兄弟的。到了读书年纪后,两人在同一间私塾上学,有了朝夕共处的机会,才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卢绾一直都是以小弟的身份跟在刘邦身后的,《史记》记载,刘邦身

  • 本没有背叛刘邦的燕王卢绾,为何在刘邦死后却选择了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卢绾

    说到卢绾,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他与刘邦是同乡,甚至是在同一天出生的。他们小时候一起玩耍,长大一点后“俱学书,又相爱也。”后来卢绾跟随刘邦起兵,虽然没有立下什么战功,还是被厚待,他被允许随意出入刘邦的居所,这是连萧何都无法做到的。汉高祖五年,他被封为燕王,但七年后,他却选择了造反,那么,卢绾为何要选择

  • 刘邦和卢绾:60年兄弟情义,敌不过相互猜忌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卢绾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在众多沛县老乡中,有两个人拥有“特殊待遇”,他们分别是周昌和卢绾。 对于周昌,根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对所有大臣呼来喝去,对周昌却非常忌惮(“然尤惮周昌”

  • 刘邦沛县起兵兄弟众多,称帝后为何单给卢绾封王,两分钟读懂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给予标签:卢绾

    刘邦白手起家,原始股东很多。到他坐上皇帝之后,这些人熙熙攘攘来要功,有些人等的不耐烦,还用剑拍起了柱子,如同一帮围着桌子等待开饭用筷子敲碗的孩子。最终,刘邦以一篇“功人功狗论”开场白过后,拉开封赏大幕。于是从沛县起兵就追随刘邦的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樊哙等等众人被封侯,赐食邑。封赏结束,统计13

  • 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为何最终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香茗史馆标签:卢绾

    卢绾与刘邦不仅是同乡,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人,更是自幼交好。刘邦称帝建国后,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刘邦平定叛乱后,卢绾虽然功劳不够显赫,但刘邦还是册立其为燕王。然而,自幼交好的两人,最终却是反目成仇,这又是为什么呢?燕王臧荼谋反被杀,刘邦册立卢绾为王 臧荼本是战国末期燕国旧将,秦末天下大乱时,陈胜派武臣经

  • 卢绾为何造反?他是被人冤枉的,还是真的想谋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卢绾

    卢绾,是刘邦从小玩到大的兄弟。刘邦称帝后,无论对其然功臣如何残忍,但是对于他,刘邦还是十分宽厚的。比如说萧何、韩信、张良三人。刘邦称他们为自己夺得天下的关键,他们三人也因此被称为汉初三杰。可是,韩信最后被封为淮阴侯,张良被封为留侯,萧何被封为酂侯,而卢绾则是被封为燕王。细究刘邦分封的其他异姓王就可以

  • 独享刘邦深情,被吕后逼着造反,卢绾死后,他的家人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卢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变的是那份岁月,不变的是那种永恒的足迹,在公元前202年的7月份,距离刘邦登基,刚刚过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燕王就反了。自从打败了项羽成为了世界一哥之后,刘邦的信心爆棚,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带着大军亲自去找燕王算账。这个燕王本身就是一个降将,没有什么根基,跟其他的军事大臣也没有什

  • 刘邦晚年燕王卢绾反叛了,刘邦派樊哙去平反,为何反悔要杀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卢绾

    在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说刘邦和卢绾是什么关系,和樊哙又是什么关系?卢绾是刘邦最信任的一个人,他们两个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两个人不但是邻居,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即便是萧何和张良,也是比不了的。刘邦在当了汉王之后,只允许两个人不用通报,就可以进入他的卧室,一个就是他的弟弟刘交,另一个就

  • 刘邦和卢绾,本是生死之交,因何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卢绾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那首,朋友一生一辈子。真是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呀。可是这个世界上的朋友往往很难走到最后,大多数都是半途分道扬镳,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那些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这到底是什么能让曾经两肋插刀的人刀兵相向?今天我们故事里头的主人公刘邦和卢绾也许能回答你。莫逆之交,甚于生死史记说:卢绾者,丰人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