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卢绾和刘邦穿一条裤子长大,为啥最后也反了?吕雉脱不开干系

卢绾和刘邦穿一条裤子长大,为啥最后也反了?吕雉脱不开干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汪家兵 访问量:4154 更新时间:2024/1/23 15:56:16

刘邦和卢绾的家在同一条巷子中,两人的父亲是关系亲密的朋友,刘邦与卢绾又恰巧是在同一天出生的。既是世交又是邻居,还生在同年同月同日,这两人似乎是注定要成为兄弟的。

到了读书年纪后,两人在同一间私塾上学,有了朝夕共处的机会,才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

卢绾一直都是以小弟的身份跟在刘邦身后的,《史记》记载,刘邦身份低微时,经常因为犯事而遭逮捕(刘邦曾入山为寇),卢绾总是跟随着他东躲西藏。后来刘邦起兵反秦,卢绾以宾客的身份加入,从此追随刘邦南征北战。

《汉书·楚元王传》提到,他与刘邦的幼弟刘交常年伴随在刘邦身旁,参与谋划最机要、最隐秘的事务,甚至经常在刘邦的寝宫里谋事。

秦丞相李斯想私下见秦二世一面,还得提前向赵高请示,得知秦二世有闲暇才敢登门奏事。这就是古代的君臣关系,刘邦称帝后,即便贵如萧何,也未必有充足的机会能见刘邦的面,更别提进刘邦的“卧室”了。

刘邦对卢绾也十分“偏心”,赏赐给卢绾的财富远远超过了其他人,萧何等人因为功高而受到礼遇,至于宠信则远远比不上卢绾。刘邦当汉王时,还把秦朝的都城咸阳封给了他(刘邦定都烁阳),封他做“长安侯”。

刘邦称帝后大封功臣,异姓王的数量屈指可数,像是韩信、彭越、英布是凭借“盖世之功”才被封王的,臧荼吴芮张耳、韩王信在楚汉时期就已经是一国之王了,都是协助刘邦攻打项羽的盟友,他们的王位保持不变。

这异姓王要么有功劳、要么有实力,刘邦不得不把大量的土地封给他们。唯独卢绾,比起这些人显得一无所有、一无是处,却也被封为王了。

汉朝建立后不久,燕王臧荼就反叛了,刘邦亲自带兵夺取了燕国。他想把燕国封给卢绾,但是以卢绾的资历和功劳确实没资格封王,所以也不好开口,就故作姿态地让群臣推举一个人当燕王。群臣和诸侯都明白刘邦的心意,就作了个顺水人情,共同推举卢绾,卢绾就是这样被立为燕王的。

萧何身为汉朝三大功臣之一,也不过被封为诸侯,食邑只有8000户(8000户家庭向萧何交税);曹参战功最多,身上有七十多条因打仗留下的伤口,位居功臣榜第二,食邑也只有12000户。卢绾仅仅是凭借与刘邦的私人关系,就被封为燕王,获得了六十多座城池,治下的百姓不知有几十万户,萧何等人连他的零头都没有,当然了,他们也不敢在这一方面与卢绾争。

刘邦有三个亲兄弟,大哥去世得早,他早年受过大嫂的白眼,因此大哥留下的儿子只被封为诸侯;二哥刘喜实在无能,最后只当了诸侯,他的儿子刘濞被封为吴王,治下有五十多座城池;老四刘交是荀子的徒孙,最有出息,被封为楚王,治下有三十多个县(韩信被削后楚国被分为吴、楚两国)。卢绾的封国比刘邦三个亲兄弟的封国都要庞大。

卢绾反叛的原因

汉十一年秋天,韩信的党羽陈豨在汉朝北境的代国反叛,刘邦亲自率兵征伐,命令卢绾率兵攻打代国北部。卢绾最初还没有二心,十分尽职地执行刘邦的部署。

后来陈豨派人向匈奴求援,卢绾听说后也派使者张胜出使匈奴,想骗匈奴说陈豨很快就要被灭了,你们没必要出兵。燕王臧荼有些旧部藏匿在匈奴国内,有人找到张胜蛊惑他说:刘邦之所以留着卢绾,是因为诸侯接连反叛,他一时半会不敢动卢绾。如今卢绾帮着刘邦攻打陈豨,等陈豨被灭后,就要轮到卢绾了。

张胜回到燕国后把话转告给了卢绾,卢绾认为言之有理,就开始消极作战,并秘密与匈奴和陈豨结盟。刘邦察觉到不对劲,令卢绾来见自己,卢绾却称病不来。

陈豨的反叛造成了严重的连锁反应,留守长安的韩信因牵连而被处斩,韩信之死又导致彭越和英布萌生反心,彭越成了一摊肉酱,被分发给各地诸侯享用。英布见到肉酱后惊恐不安,也在这一年起兵反叛。

当时,刘邦病重将死,也不得不强撑着病体去亲征英布,他令卢绾率兵来援,卢绾又称病不从,刘邦就认定卢绾已经反了。

与刘邦关系如此亲密的卢绾,当初为何听信了张胜的谗言,为何会有二心呢?

刘邦生命中的最后几年,身体状况十分差劲。就在英布反叛前没多久,刘邦的病情恶化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他厌倦朝政厌恶被人打扰,令人封锁宫门,不准任何人入宫,一连持续了十多天。

后来樊哙带头,和一群大臣硬闯进了宫内,见到刘邦正枕在一个太监腿上,樊哙当即涕泗横流,激动地说到:当年陛下率领我们打江山时,何其壮也!如今天下已定,又为何疲弱到了如此地步。如今陛下病甚,大臣们惊恐不安,陛下不接见我们商议国事,只想伴着一个太监等死期吗?难道不知道赵高之事吗?

刘邦晚年就是因为身体原因而颓废到这种地步的。

卢绾接到刘邦的命令后和部下说了这样的话:异姓王就只剩我和长沙王了,去年春天,韩信被灭族,今年夏天,彭越又被诛,这都是吕雉唆使的。如今陛下重病缠身,把政事都委托给了吕雉。吕雉一介妇人,专门想铲除异姓王和大功臣。

可见卢绾怕的是吕雉,他不认为刘邦会向自己下手,但丝毫不信任当时正掌握朝政的吕雉。

于是卢绾称病不从,他有些部下溜到刘邦那里告密邀功,把事情都抖了出来。证据确凿,刘邦就让樊哙率兵去讨伐燕国,而卢绾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没有想到抵抗,而是想投降谢罪。

以他和刘邦的关系,做出这种决定也不奇怪,刘邦大概率是能原谅他的。但卢绾暂时不敢进京谢罪,因为刘邦当时性命垂危,他怕自己进入汉朝境内后刘邦可能会突然驾崩,自己就成了吕雉的瓮中之鳖。于是带着家眷、部下共数千人等候在长城边,想等到刘邦病情好转后再进京谢罪。

刘邦当时六十多岁了,本来就患有重病,再加上受了箭伤,怎么可能还撑得过去呢?卢绾最终等到的是刘邦驾崩的消息,他果断地决定率领所有人马逃入匈奴。燕国也不要了,就放任周勃的大军拿下。

所以,说卢绾反叛是不准确的,因为他自始至终就没有抵抗过朝廷派来讨伐他的军队。

卢绾逃入匈奴后,被单于封为“东胡卢王”,他带去的人组成了一个部落,经常被周边的其他部落攻打,日子很不好过,所以总是思念汉朝,过了一年多他也去世了。后来卢绾的妻儿来到长安希望能归顺,那时吕雉病重将死,没有安排与他们会面,期间卢绾的妻子也病死了。到了汉景帝时期,卢绾的孙子卢他又请求归顺,得到了同意,还被封为“亚谷侯”,卢绾的后代才终于回到了汉朝。

标签: 卢绾

更多文章

  • 本没有背叛刘邦的燕王卢绾,为何在刘邦死后却选择了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刘规说娱乐标签:卢绾

    说到卢绾,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他与刘邦是同乡,甚至是在同一天出生的。他们小时候一起玩耍,长大一点后“俱学书,又相爱也。”后来卢绾跟随刘邦起兵,虽然没有立下什么战功,还是被厚待,他被允许随意出入刘邦的居所,这是连萧何都无法做到的。汉高祖五年,他被封为燕王,但七年后,他却选择了造反,那么,卢绾为何要选择

  • 刘邦和卢绾:60年兄弟情义,敌不过相互猜忌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卢绾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在众多沛县老乡中,有两个人拥有“特殊待遇”,他们分别是周昌和卢绾。 对于周昌,根据《史记》记载,刘邦称帝后,对所有大臣呼来喝去,对周昌却非常忌惮(“然尤惮周昌”

  • 刘邦沛县起兵兄弟众多,称帝后为何单给卢绾封王,两分钟读懂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生活给予标签:卢绾

    刘邦白手起家,原始股东很多。到他坐上皇帝之后,这些人熙熙攘攘来要功,有些人等的不耐烦,还用剑拍起了柱子,如同一帮围着桌子等待开饭用筷子敲碗的孩子。最终,刘邦以一篇“功人功狗论”开场白过后,拉开封赏大幕。于是从沛县起兵就追随刘邦的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樊哙等等众人被封侯,赐食邑。封赏结束,统计13

  • 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卢绾,被刘邦封为燕王,为何最终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香茗史馆标签:卢绾

    卢绾与刘邦不仅是同乡,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人,更是自幼交好。刘邦称帝建国后,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刘邦平定叛乱后,卢绾虽然功劳不够显赫,但刘邦还是册立其为燕王。然而,自幼交好的两人,最终却是反目成仇,这又是为什么呢?燕王臧荼谋反被杀,刘邦册立卢绾为王 臧荼本是战国末期燕国旧将,秦末天下大乱时,陈胜派武臣经

  • 卢绾为何造反?他是被人冤枉的,还是真的想谋反呢?

    历史人物编辑:汉江忆史标签:卢绾

    卢绾,是刘邦从小玩到大的兄弟。刘邦称帝后,无论对其然功臣如何残忍,但是对于他,刘邦还是十分宽厚的。比如说萧何、韩信、张良三人。刘邦称他们为自己夺得天下的关键,他们三人也因此被称为汉初三杰。可是,韩信最后被封为淮阴侯,张良被封为留侯,萧何被封为酂侯,而卢绾则是被封为燕王。细究刘邦分封的其他异姓王就可以

  • 独享刘邦深情,被吕后逼着造反,卢绾死后,他的家人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卢绾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进,变的是那份岁月,不变的是那种永恒的足迹,在公元前202年的7月份,距离刘邦登基,刚刚过去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燕王就反了。自从打败了项羽成为了世界一哥之后,刘邦的信心爆棚,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就带着大军亲自去找燕王算账。这个燕王本身就是一个降将,没有什么根基,跟其他的军事大臣也没有什

  • 刘邦晚年燕王卢绾反叛了,刘邦派樊哙去平反,为何反悔要杀樊哙?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卢绾

    在说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说刘邦和卢绾是什么关系,和樊哙又是什么关系?卢绾是刘邦最信任的一个人,他们两个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两个人不但是邻居,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即便是萧何和张良,也是比不了的。刘邦在当了汉王之后,只允许两个人不用通报,就可以进入他的卧室,一个就是他的弟弟刘交,另一个就

  • 刘邦和卢绾,本是生死之交,因何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兄弟标签:卢绾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那首,朋友一生一辈子。真是动人心弦,催人泪下呀。可是这个世界上的朋友往往很难走到最后,大多数都是半途分道扬镳,最令人惋惜的还是那些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这到底是什么能让曾经两肋插刀的人刀兵相向?今天我们故事里头的主人公刘邦和卢绾也许能回答你。莫逆之交,甚于生死史记说:卢绾者,丰人也,与

  • 卢绾何德何能,被刘邦封为极其重要的燕王?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卢绾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高祖、卢绾同日生。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高祖为布衣时,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史书上是这样说卢绾和刘邦的关系的。也就是说,卢绾和刘邦不但是老乡,而且两个人,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当两个人稍微年长一些后,还一起读书学习去了。这说明他们两个还是同学,说实话

  • 曾经和刘邦同甘共苦的卢绾,为什么最终要选择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洪春标签:卢绾

    卢绾和刘邦感情至厚,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不想背叛刘邦的,但刘邦处置异姓王的行动,又让他对自己的命运非常担心,他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最后也是弄巧成拙,归付了匈奴。卢绾和汉高祖刘邦是同乡,父亲那辈关系就很好,刘邦和卢绾还是一天出生,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刘邦惹了乱子,官吏捉拿,到处躲藏的时候,卢绾也跟在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