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和司马迁一样,都力谏汉武帝,为何他没事司马却挨了极刑?

此人和司马迁一样,都力谏汉武帝,为何他没事司马却挨了极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品文史汇 访问量:1557 更新时间:2024/1/21 18:56:42

司马迁,被处过“腐刑”,原因则是替李陵求情。

李陵,飞将军李广利的长孙。公元前99年,他奉汉武帝之命讨伐匈奴,而后又奉主帅李广利之命,只率领五千余人吸引匈奴主力,结果被八万匈奴团团围住。他浴血奋战八天后,救兵还没赶到,被逼无奈后,投降匈奴。

李陵兵败投降,该归咎于李广利指挥不当,不能怪他。汉武帝得知消息后,大发雷霆,而李广利又是他的舅舅,自然不会处罚他,就把责任全部归咎于李陵,说要诛灭他三族。

大臣默然。只有最为太史令的司马迁,听到后奋力为李陵争辩,说:“陛下,李陵率兵五千余名,深入匈奴。被围后,浴血奋战,杀敌数以万计,最后兵尽粮绝后,才被迫投降。我相信他一定会伺机回到大汉,为汉朝再立功勋,还望陛下万万不可诛杀李陵家族。”

汉武帝此刻已经怒气冲冲,听他这么一说,不仅是为李陵辩解,还贬低了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李夫人的哥哥),立即龙颜大怒,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本来司马迁是要被处死,但依汉制,死刑可以用既金钱赎罪,也可以用“腐刑”代替。司马迁当然拿不出那么多钱,而他又立志要完成先父遗志。因此,他只得选择“腐刑”。

然而有个人跟司马迁一样,也力谏过汉武帝,却没事,他就是汲黯

当时,汲黯担任主爵都尉(负责列侯封爵事宜的中央官员)。而那时,公孙弘张汤还是小吏。但没过多久,公孙弘被任命为丞相,张汤被任命为御史大夫。而他却没有得到提升。

对此,汲黯愤愤不平。公然对汉武帝说:“陛下,您用人怎么像堆柴火一样,越是后面的,越是堆在最上面。”

汉武帝对此默然不语。

要知道,汲黯当群臣的面这样说,是非常胆大妄为的。他不光讽刺了汉武帝,还发泄了心中的不满。汉武帝即使不杀他,也要处罚他,但却没有。

实际上,汲黯猜透了汉武帝的心思。公孙弘被重用,是因为他是儒生。当时正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汉武帝必须得重用像公孙弘这样的儒生。此外,汉武帝又是个滥用酷吏的人,所以也必须得重用张汤。

而在汲黯看来,儒法两家都不可用。他认为儒生大多阿谀奉承,胡言乱语,见风使舵;而法官大多是贪赃枉法,滥用酷刑,残害无辜。因此他对公孙弘和张汤都不满意。

所以,又有一次,汲黯当着朝臣的面,说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接着又说:“陛下,你任用公孙弘、张汤这样的人,难道就是用来欺下瞒上,滥杀无辜的吗?”这真是出言不逊了,公然反对汉武帝了。可是结果怎么样呢?汉武帝被说的面红耳赤,竟无话可说。原因何在?

事实上,汉武帝对汲黯是非常敬重的。想当年,卫青求见汉武帝时,他坐在马桶上就见了;公孙弘求见时,帽子还没带上就见了;而汲黯求见汉武帝时,他一定正襟危坐后,才出来见面。

这我们就要追问了,为什么司马迁才劝谏了一下,就被处以“腐刑”,而汲黯再三冒犯汉武帝,却没有受到处罚?

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司马迁力谏时,汉武帝已经气愤不已;而汲黯力谏时,汉武帝心平气和。

第二,司马迁此是为了向李陵辩护,而汲黯则是说了实话,汉武帝心知肚明。(汉武帝本来就不喜欢公孙弘和张汤,只是为了加强皇权和维护自身权威,不得不重用他们)。

第三,用司马迁的话来说,汉武帝对他的评价是:“倡优蓄之”;而汉武帝对汲黯的看法是:“古有社稷之臣,至如汲黯,近之矣!”

标签: 司马迁

更多文章

  • “笃厚君子”,司马迁如此赞誉周緤,他配吗?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司马迁

    “笃厚君子”,用来形容忠诚厚道有道德的人。司马迁用这四个字形容蒯成侯周緤,《史记》中是如此评价的,“操心坚正,身不见疑,上欲有所之,未尝不垂泣,比有伤心者然,可谓笃厚君子矣”。翻译大致意思如此:心地纯正,意志坚定,从来没有被怀疑。汉高祖刘邦每次出征,他都流泪哭泣,像是心中十分痛苦的样子,可以说是个忠

  • 司马迁说孔子是“野合而生”,靠谱吗?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司马迁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hé),姓孔,纥为名,叔梁为字。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又娶妾,得一子,名孟皮,有足疾;依当时礼仪不宜继嗣。于是与颜徵(zhēng)在野合生孔子,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徵在15岁。 颜徵在生孔子时,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

  • 司马迁和李白,谁更像是穿越者?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教EXCEL标签:司马迁

    在现代社会,穿越到古代成为许多人的梦想,穿越剧也成为了当今热门题材之一。但在古代,也有人被认为是穿越者,他们的思想、文化与时代背景产生了冲突,使得他们成为了历史上的异类。今天,我要讨论的就是两位古代人物——司马迁和李白,谁更像是穿越者?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曾任汉朝的史官,其代表作品《史记》至

  • 一个被金钱打败的史学家-司马迁

    历史人物编辑:使汝说娱标签:司马迁

    金钱被多少文人人士官所不耻,他们可能视金钱为粪土,他们甚至认为文人风骨高于一切。司马迁却在那一瞬间改变了对金钱的态度,他觉得金钱很重要。你能想象得到堂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会因为没钱而受到了宫刑之辱时的无奈吗?汉武帝派他的爱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去征战匈奴,并让李广的孙子李陵作为他后勤保障部队的领导,

  • 史圣故里忆司马,既然来到韩城,怎么能错过司马迁祠呢?

    历史人物编辑:路过的车标签:司马迁

    作为地地道道的韩城人,小冰一直为自己是司马迁的老乡而感到自豪的。还记得大学刚开学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小冰上一句说自己是韩城人,同学们一脸迷茫,但是当小冰说这里是司马迁的故乡的时候,大家就反映过来啦!谈起韩城,小冰就不得不提到到司马迁。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曾遭受了宫刑,在这里,小冰就不为大家讲解了。小冰想

  • 司马迁视为“理想的君主”、五帝之一——尧帝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司马迁

    尧,是五帝之一,帝喾之子,名放勋。他十三岁辅佐帝挚,十五岁被封于唐,故称为唐尧。后来他代帝挚为首领。尧是被司马迁视为“理想的君主”。尧团结亲族,联络友邦,征讨四夷,而统一华夏。他勤政爱民。富而不骄、怒而不烦,在位期间制定历法。在位七十年时,访遍天下贤士得到舜。最后把首领的位子就传给了舜。尧禅位于舜,

  • 名人八卦:司马南认司马迁做祖宗了,于力怎么办?

    历史人物编辑:罗炜标签:司马迁

    在美国的一档脱口秀节目中,司马南正式认祖归宗:司马迁是我老祖,我老祖写了本书叫史记……问题是,世人皆知司马南本名于力,他姓于,他祖宗当然也就姓于。司马南只是他的笔名而已,司马迁怎么可能是姓于的祖宗呢?难道祖宗可以乱认吗?还是,于力已经过继给司马家的人,正式成为司马家族的一员了呢?或许吧,毕竟也有这种

  • 韩国祖先成谜,司马迁为何没有追溯?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赞颂韩之祖先韩厥救赵氏孤儿,成全了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义举,因此积下了阴德,所以后代子孙做诸侯十余代。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于晋未睹其大者也。然与赵、魏终位诸侯十余世,宜乎哉!——《史记·韩世家》大致意思为:韩厥感动了晋景公,不仅让赵氏遗孤

  • 司马迁——好评一边倒的历史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小爽的生活记录标签:司马迁

    中国上下五千年,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涌现过无数风流人物,他们有的流芳千古受万人敬仰,也有的遗臭万年被人千古唾弃,现代学者对于这些历史人物大多褒贬不一,一部《满江红》更是因秦桧而被观众骂上了热搜。正好比“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历史人物的好与坏,忠与奸,就连史书也不能公允地进行评判,但有这么一个人

  • 司马迁的死因之谜?令人惋惜。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司马迁

    司马迁这个名字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吧,我们在初高中的学习中都有学过他写的《史记》。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50万文字的巨著《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