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这个名字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吧,我们在初高中的学习中都有学过他写的《史记》。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50万文字的巨著《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由于《史记》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历代专门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学者众多,论著不断涌现。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司马迁的卒年和死因的问题,由于史料的缺乏,至今没有准确的说法。
正史中未记载司马迁卒年,这其中有人认为是善终的证明,也有人则认为这恰恰说明司马迁并非寿终正寝。他是在遭受腐刑之后,怀着悲愤和憎恨之情写作《史记》的,书中多处流露出对西汉王朝特别是对汉武帝的不满,因此极有可能是被陷害致死的。
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迁是因为遭受的腐刑后,才悲愤写的《史记》司马迁,遭受宫刑,主要是因为李陵投降事件,汉武帝问司马迁的意见,司马迁,认为李陵,在弹尽粮绝之后投降,是没有问题的。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可是汉武帝认为,这是在为李陵说话,所以就把司马迁,投进了监狱。后来又被判了死刑,而想要逃脱死刑就有两种方法:
第一是交出50万钱。
第二是遭受宫刑。
但因为司马迁从小家境贫寒,没有钱脱罪,所以就只能受辱遭受的宫刑。
《汉书》记载司马迁受刑之后,又“尊宠任职”,为中书令,可说是“载卿相之列”。但郭沫若认为《盐铁论.周秦篇》中的既“下蚕室”又“就刀锯”,就是暗指司马迁的再度下狱致死之事。
这两种观点至今也是针锋相对,不能判定谁是谁非。也有人认为司马迁可能死于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狱”。
治巫蛊使者江充因与太子刘据有怨,想要借武帝之手杀太子。太子杀江充后自杀,武帝先治巫蛊之狱,转而治太子死之狱。这场灾难牵涉到很多官员,司马迁恐怕也难以幸免。
还有人认为司马迁死于武帝之后。因为《史记》各篇里都有汉世宗谥号“武帝”。如果司马迁死在武帝之前,又怎会知其谥号?
司马迁到底是“有怨言,下狱死”,还是因“巫蛊之狱”累及而死,或是平安活到武帝之后,至今难有定论。需要我们后人更更进一步的去挖掘和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