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雁门关下发现杨家将后人,大约500人,专家:杨业祠堂已有千年

雁门关下发现杨家将后人,大约500人,专家:杨业祠堂已有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金星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1/26 11:32:12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来不缺忠臣良将。说到忠臣,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有魏征、海瑞、寇准以及包拯等。说到良将那就更多了,但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还是要数杨家将。毕竟《杨门虎将》的故事,可是直到今日仍四处流传。在现如今的影视剧以及评书等文学作品中一直流传着杨家将的故事,甚至他们还在杨家将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杨门女将》的故事。那么我国历史上是否真有杨家将的存在呢?

满门忠烈的杨家将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在我国历史上确实存在过杨家将这号人物。并且在现存的史料中也,确实有不少有关杨家祖孙三代的记载。中《宋史》中也能找到有关杨业以及他的儿子们的明确史料记载。史料的大意为“杨业因为战马受伤不能前进,最终沦为了契丹人的俘虏,他的儿子杨延玉也因此牺牲了。”“杨业死后朝廷将他的儿子杨延朗由原本的供奉官加封为崇仪副使,另外几个儿子则分别在朝中担任供奉官,以及殿直等闲散武官。”从这两段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在杨业死后,他的儿子们也一直效力于大宋王朝。

忠君报国,宁死不降

提到杨家将,我们首先要说的便是杨业,他可谓是杨家将中的灵魂人物了。严格意义上来说,此人还是一名降将,最开始的时候杨业其实是北汉的将军。就职于北汉军中时,他曾在北汉对抗北宋的战争中立下过汗马功劳。当时他可是让北宋王朝十分头疼的一位将军,由于作战英勇谋略过人,他甚至还有了“杨无敌”的称号。公元979年北汉王朝正式投降北宋,作为北汉名将的杨业也随着自己的王朝一起归降到了北宋。

投降后的杨业很快便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军事能力,而受到了宋朝皇帝的重用。他被任命为右领军卫大将军,而他的主要职责就是率领军队驻守边关以抵抗辽国军队的入侵。杨业一生都以驻守边关,保家卫国为己任。公元986年宋太宗为了收复燕云16州而组织了北伐战争。可不幸的是,这次战争由于兵将不和且指挥不力最终遭遇惨败,而一代名将杨业也因此以身殉国。被俘后的杨业宁死不降,最终绝食而死。

杨业死后,他的儿子杨延昭继承父亲遗志,继续率军驻守边关,立志将父亲未完成的抗辽事业进行到底。在正史中,杨业的儿子们除了战士死的杨延玉外最为出名的便是杨延昭了。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一心抗辽,并且同样威震边关。而杨延昭的儿子中,正史上有过记载的只有杨文广一人。此人虽然也在军中为将,但名气却远远不及自己的父亲和祖父。而且在杨文广之后,正时上有关杨业一脉的记载就消失了。

雁门关的杨家后人

据相关史料记载,当年南宋被灭后,杨家后人有一部分逃到了四川童梓,并在那个地方定居了下来。而另一部分,则在雁门关一个名叫鹿蹄涧的小山村中繁衍生息。现如今村子里大概有500多人,他们都是杨氏一门的后代。村中老人还保留着健身的习惯,在其一刺一挥之间,仿佛捕捉到了当年杨家枪法的影子。此外,村子里还有一个著名的祠堂“杨忠武祠”,据专家推断,这个祠堂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祠堂中供奉着两部杨家的家谱,上面详细记载了杨业后人的情况。虽然杨家将的故事已经远离我们很多年了,但杨家将的后人们,每年都会在村中搭建戏台,演绎杨家将的经典故事,并一代又一代把杨家将爱国情怀传承下去。

小结

其实杨家将现今更代表是一种精神符号,我们后人要做的就是要把杨家将的精神演艺下去,让爱国之心随着杨家将的演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所以说我们追寻的并不是杨家将的后人,而是对爱国精神崇敬,和平年代人人不可能都成为骁勇善战的战士,但爱国之心却可以把我们武装成一个又一个牢不可破的将士,像岳飞,戚继光,文天祥等精神必须大力弘扬,让他们的精神刻进我们的血和肉里

标签: 杨业

更多文章

  • 此人自称是杨业第37代后人,身怀杨家枪法,曾一枪挑翻7个恶霸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杨业

    熟读宋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杨家将乃是一代忠烈之士,杨家之人各个身怀绝技、武艺不凡。而无论是杨家七郎,还是杨家女将,他们都抱有满腔的爱国之情,为国家为百姓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杨家将曾长期驻守于边疆,奋力保卫国家。即便面对敌人的强势入侵,杨家之人都表现出了勇于杀敌的无畏牺牲精神。如今在各大电视荧屏荧幕上,杨家

  • 杨业分明用的是刀,为什么他的儿子们却全用枪呢?和夏家枪法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杨业

    杨业用刀,是继承了杨家祖传的刀法,杨家枪是后来学的夏家枪法,有兴趣了解这段故事的听我慢慢道来。唐僖宗是唐朝最后一个皇帝,他只喜欢玩乐,不会治理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大乱,民不聊生,镇守潼关的大将金刀杨会,是杨业的爷爷,他靠一路刀法名扬天下。有一天,一伙流民抢劫了潼关的粮仓,杨会知道后只是带兵把这伙

  • 为抬身价强认祖宗!播州杨氏一族到底是不是宋朝忠臣杨业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妍妍旅行记标签:杨业

    中国历来都有“百家姓”一说,大家初次见面都会问上一句“贵姓”?根据我国最新人口普查,现在中国姓“李”的最多,接下来就是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在中国“李”姓是第一大姓,但是在贵州,“杨”姓却排名第一。究其原因,应该和西南地区一个经历了七百多年的世袭罔替二十九代的土司政权“播州杨氏”大有关

  • 杨业跳槽到宋朝后,为何不受北宋将领待见?以至于被王侁给出卖了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杨业

    杨家将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杨家将指的主要是杨业和他的那帮仔们,他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杨老令公。不过杨业早年并不是宋朝的将领,他是北汉将领,甚至跟辽国有很深的渊源,因为当时北汉是依靠辽国才建立起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没有灭亡北汉,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宋太宗赵光义身上。赵光义北伐的时候,击败了刘继元,当时杨

  • 杨业的死是赵光义惹得祸?虽是祸事,却换来北宋太平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杨业

    看过《杨家将》的都会觉得杨业死的很不值。这位北汉的名将,没有死在冲锋陷阵的路上,却死在奸臣的手里。其实,这个锅潘美不背。如果要找一个锅的话,那就是他的顶头上司,赵光义的错。之后,北宋不再北伐。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不甘心高粱河的失败,这次投入宋军精锐再次北伐。此次作战,除了赵光义股上

  • 靖康之耻发生时,杨家将为何不见踪影?看杨业家族发展史找到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杨业

    作者:军事帅哥杨家将是中国人心中的伟大英雄。其第一代杨业是宋军名将,他在陈家谷战斗中被敌人俘虏后宁死不屈,最后绝食殉国。宋太宗亲自下诏褒奖杨业,称赞杨业精忠报国的战斗精神。杨业的后代也陆续参军,继续践行着父辈精忠报国的理想。那么,在宋朝初年的战争中闻名天下的杨家将,为何在靖康之耻发生时毫无踪影呢?今

  • 国土寸不可失,柴荣,杨业,岳飞等人屡败屡战,终夺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杨业

    用最简单的话,讲述最真实的历史。燕云十六州是哪些省?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当然,你可以理解为中国北边和西边的一大堆崇山骏岭。这些山上既有万里长城,也有各种险峻的关隘,比如:山海关,居庸关,平型关等。图中红色虚线所圈出的这片区域就是燕云十六州,十六座城池:幽州:今北京顺州:

  • 历史上最有血性的三大名将,忠贞不屈宁死不降,关羽杨业等不及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动静标签:杨业

    中华文明的历史大多是由王侯将相构成的,君王、文臣、武将形成铁三角。这三类人当中属武将最为单纯,也最被百姓接受和喜爱。历史的名将多如牛毛,恐怕要比有名的君王和文臣加起来都多。作为武将,忠贞报国、宁死不屈本是职责所在,不过小编发现很多所谓的名将其实名不副实,至少在宁死不降这一方面有辱武将之名,比如说关羽

  • 潘仁美故意不发兵救杨业?其实他有难言之隐,被世人误解了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杨业

    历史由成功者书写,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看到的历史只是他想给我们看到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电视剧《杨家将》和文学作品《杨家将演义》等系列作品的流传和走红,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杨家将门这个忠烈的家族。有正必有邪,这是剧情发展的必然定律。于是与杨家对立的便是潘家,那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家伙,陷害忠良背叛

  • 杨业并未带太原军民坚持抵抗宋军,而是主动劝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杨业

    关于杨家将如何加入北宋的过程,在历史上存在很大的争议。到目前为止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自相矛盾,成为杨家将粉丝和历史爱好者们争论的焦点。一种说法是在宋太宗赵光义的大军猛攻之下,北汉都城太原的大臣和将领们纷纷出城投降。北汉皇帝刘继元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扛不住了,主动出城向赵光义投降。然而杨家将的首领杨业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