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死后,蒙毅、蒙恬为什么没有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呢?

秦始皇死后,蒙毅、蒙恬为什么没有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契机电视君 访问量:1592 更新时间:2024/1/24 18:33:45

秦始皇死后,因为长子扶苏的迂腐,蒙毅蒙恬兄弟被杀得无影无踪。其实,历史不应该是这样的。就算扶苏迂腐,蒙恬手握重兵,蒙毅手握重权,也没有翻盘的机会。可惜扶苏是猪队友,而孟氏兄弟虽然比扶苏强,但也深陷傻忠的漩涡,最终只能遗憾的陪扶苏走到自己的尽头。

先说孟毅

孟毅的失败是非常偶然的。他本该是帮助苏翻盘的重要棋子,可惜在关键时期并没有发挥作用。孟毅是一名公务员。居朝廷上清,深得秦始皇器重。此时,按照秦始皇的布局,他应该希望逐步用蒙毅取代李斯,与儿子扶苏、手握重兵的蒙恬形成铁三角,以确保未来发展秦朝将继续牢牢掌握在秦人手中。手。所以,孟毅沟通朝野内外的作用,其实是相当巨大的。

但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巡游会稽,途中突然病倒,便派蒙毅回会稽祈福山川。孟毅走后不久,秦始皇就病逝了。赵高胡亥、李斯迅速行动,夺取了秦始皇的圣旨,将葬礼保密,并以秦始皇的名义下令扶苏自刎,解决了后患。为确保计划成功,赵高派人在代县拦住归途中的蒙毅,并将其囚禁。扶苏自杀,蒙恬被杀后,蒙毅也被杀。

孟毅莽撞退出历史舞台的关键在于,秦始皇让孟毅在最不合适的时间担任了最不合适的职务。应该说,秦始皇大概也没想到自己的病情会恶化到危及生命的地步。他派蒙毅去祈福山河,不过是想让蒙毅继续提升自己的名声。

不料突然阵亡,阵营中没有支持苏的人游行,这就为赵高、胡亥、李斯策划政变提供了机会。如果此时蒙毅还在队伍里,或者他能及时回来,这三人的计划就不会得逞!秦朝的历史也将被改写。只可惜,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决定,却让孟家和大秦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让我们谈谈蒙蒂

孟恬是典型的孟家。他出身于军,领军从军。他是秦朝对抗匈奴的中坚力量。秦始皇让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长城防线,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也是对他忠诚的肯定。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秦始皇也一次次派人刺探实情,但蒙恬却从来没有这样过,可见秦始皇对蒙恬是多么的放心。但是,这种绝对的忠诚也给蒙恬带来了负担,使得他在没有秦始皇血亲带领的情况下,不可能出兵推翻一个不利于自己发展的皇帝,立新王。于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长子扶苏,就成了蒙恬军队的关键。

但是,长子扶苏是个养不起的人。秦始皇是一个明事理的人。长子扶苏顶撞他后,立即派他去长城军,大概是看出了扶苏迂腐无知的样子。到了长城军团,你可以体验军队的艰辛和异族的威胁,也可以得到蒙恬的保护。一旦天地异变,扶苏就有三十万长城军团的支持。就算接班不顺利,也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麻烦。没想到,扶苏在部队里好几年都没有长进。面对伪造的秦始皇驾崩诏书,他没有听取蒙恬的建议求证,而是草草自尽。

扶苏一旦死了,蒙恬带兵讨伐胡亥,就是大逆不道,以他的忠义,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

所以,蒙恬只好选择不战而擒。这个时候,孟家的生死,已经不是他们能掌控的了。而赵高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所以,在孟家兄弟面前,只有死。

综上所述:

蒙恬和蒙毅的悲剧,根源在于他们阵营的首领扶苏的不作为。如果扶苏质疑假诏书,派人去查证,秦始皇病死就很明显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率部回京争夺皇位了。此时,秦朝的军队大部分已经跟随赵佗征伐百越,用来驻守内地的并不多。但是扶苏有蒙恬的支持,还有三十万长城军团的保护。胡亥、赵高等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蒙恬没有死,赵高不会为了给自己留后路而杀了蒙毅,那么秦始皇布置的铁三角就掌握了秦朝的大权,秦末的农民起义就可能不会发生。

但应该说,孟家兄弟和扶苏的悲剧,都是秦始皇一手造成的。这条祖龙焚书欺儒,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成了最迂腐的那种“儒”。军中的历练,重兵的保护,并没有让扶苏“苏醒过来”,成为可以托付于世的成功君王!而且,秦始皇对自己也太自信了。首先,他相信自己的身体能够熬过病魔,其次,他相信陛下能够保证遗嘱的执行。结果,两人都适得其反。在他的一次次失误下,原本气势如虹的秦二世陨落,成为历史上的一颗流星。孟氏兄弟失去了秦朝的支持,再有才华也注定灭亡。

标签: 蒙毅

更多文章

  • 蒙恬和蒙毅虽死了,但蒙家军还在,为什么没出来维护秦国安全?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蒙毅

    赵高扶持秦二世上台后,赐死了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这时蒙恬的30万长城军团仍然还在,不过是交到了王翦将军的孙子王离手中,他曾经是蒙恬的副手。在山东六国纷纷复国的情况下,秦二世命令王离的长城军团主力出击,扫平黄河以北的燕赵魏齐军团。当陈胜吴广的起义军威胁到咸阳城的时候,长城军团就有数万人被派遣到了章邯的

  • 秦国蒙恬蒙毅虽死,但蒙家军还在,之后为何没出来维护秦国安全?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蒙毅

    一,秦将蒙恬兄死后,他的军队由王离接管。这就是所谓的“蒙古军”。他们还在那里,坚守在抵御匈奴的长城前线。秦末内战期间,他回到大陆为大秦帝国生死战,在巨鹿城下与项羽的楚军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秦始皇死于沙丘台后,赵高、李斯、胡亥发动政变,杀死了长城兵团都督扶苏,逮捕了不肯自尽的兄弟蒙恬。政变后,秦

  • 秦始皇的心腹爱将,蒙恬我们都知道,蒙毅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蒙毅

    作为秦始皇的心腹爱将,蒙恬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足迹。他曾率军攻破齐国,为秦统一六国的大战画下圆满的句号,也曾在秦朝建立后,率领30万秦军北击匈奴,监修长城和直道,开发西北地区。在《神话》中,蒙恬还有一个弟弟蒙毅,许多人都认为这个蒙毅是原创角色,但其实蒙毅在历史上真的确有其人。蒙毅是蒙氏家族的成员,也

  • 秦始皇死后,蒙毅、蒙恬为什么没有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蒙毅

    秦始皇死后,蒙毅、蒙恬二人一内一外,手握重兵为何不支持太子扶苏继承皇位,反而束手就擒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这两个问题,扶苏不是太子,扶苏只是长子;秦朝并没有明确皇位继承制原则,即嫡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择勇猛者继承还是其他继承方式;秦始皇生前并没有预立太子,皇位继承制还不明确,这是秦始

  • 历史上真实的蒙毅,深得秦始皇信任,终因得罪赵高惨被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蒙毅

    记得在2005年的时候,成龙、金喜善主演的电影《神话》风靡一时,剧中男主角是秦朝大将蒙毅,受秦始皇之命护送朝鲜公主玉漱入秦,路上遭遇种种意外,两人互生情愫,演绎了一段凄美感人的爱情故事,在电影中,蒙毅与赵高派来的军队力战而亡,壮烈至极,这是电影中蒙毅的结局,而在真实的历史上,蒙毅的死同样跟赵高有关,

  • 秦始皇死后,蒙毅、蒙恬为何没有支持太子扶苏,反而束手就擒呢?

    历史人物编辑:八点钟史纪标签:蒙毅

    |撰文日小尧茗居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帝三十七年,秦始皇在第六次巡游天下的途中因患病去世,最终驾崩于沙丘平台,这个地方被后人记住了!相信死了以后的秦始皇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自己死去的这个要他命的地方上演了一出极具刺激的“大戏”,也就是日后被称为“沙丘政变”的大事情。其实,秦始皇帝在驾崩前给公子

  • 赵高为什么不放过蒙恬和蒙毅?你看看蒙毅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蒙毅

    蒙恬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这个称号可不是白来的,蒙恬是将门之后,从小习武,并且心中充满着大志,在家人的熏陶之下,蒙恬对于兵法非常感兴趣,因此熟读兵书,后来的蒙恬逐渐的培养出了极高的军事素养。由于蒙恬的父辈们为秦始皇立下了大功,因此长大成年的蒙恬因为才能被秦始皇封为了将军,让他带领着军队去攻打齐国,

  • 世人皆知陈胜兵败被杀,却鲜少有人知道吴广的下场,比陈胜还惨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吴广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陈胜和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以及张楚政权的建立者。他们两个人发动的大泽乡起义,对推翻秦朝的统治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陈胜虽然一开始只是一个有钱人家的雇工,但是他心中却有着远大的志向。陈胜所在的历史时期,整个秦朝的统治都非常的昏庸残暴,人民受着阶级压迫带来的痛苦,陈胜是

  • 陈胜为何非要除掉吴广?《史记》道出原因,搭伙做生意的人要牢记

    历史人物编辑:北方寻历史标签:吴广

    导语:陈胜为何非要除掉吴广?《史记》道出原因,搭伙做生意的人要牢记大一统王朝的建立,让古代的统治者们找到了一条新的统治方式,不过可能是因为大秦是先驱者,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加上各个世家大族不想自己的权益受损,自然而然就会各种搞破坏,做不到心往一处使,所以最终只能以惨淡收场。不过和大家族相比,陈胜和吴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何走向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吴广

    在中国古代社会,每一个人都被牢牢地束缚在一个大金字塔之中,处在底层的人数最多,受到的奴役和压迫也最多。如果遇到暴政,这些人的性命就如草芥一样,很容易随风而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总有一部分人敢于站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把人生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限度。以陈胜吴广为代表的农民起义,给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