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真正中意的继承人,真的是公子扶苏吗?

秦始皇真正中意的继承人,真的是公子扶苏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影讲历史 访问量:3822 更新时间:2023/12/7 15:03:28

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先河,也留下了谜团。比如秦二世而亡,人们多讲的是胡亥继位、赵高专权、李斯谋私,可秦始皇作为一个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君主,不该没有选择继承人的眼光,《陈胜吴广起义》中说的"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真的吗?

扶苏才是真正的继承人

如果想要弄清楚扶苏继位后的可能性,先要弄清楚,在秦始皇眼中,他的地位如何!在《史记》中,扶苏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是司马迁的寥寥数语,就已经让我们看出秦始皇对他的中意!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说秦始皇在病重的时候,曾经把玉玺赐给了公子扶苏,从此处可以看出来,秦始皇对于扶苏的重视和看重!不然也不会在后边还补上一句,让他赶到咸阳来主持、参加丧事!

可是在古代,信息不发达,扶苏更是被秦始皇派到了上郡,对于秦始皇的死讯,他不会知道。加上赵高和李斯合谋,用咸鱼将秦始皇的尸臭味掩盖,还每天派遣宦官假装去给秦始皇送吃的!故而,秦始皇的死讯就只有五六人知道!如此情况下就可以瞒天过海。

李斯和赵高合谋扶持胡亥继位,假称李斯受了秦始皇的密旨,立了胡亥为帝!然后还假传圣旨,历数扶苏的罪过让他自尽。但是奇怪的地方是,这道圣旨,赐死的不仅是扶苏,还有为秦国征战三世的蒙家主帅——蒙挚!捎带上蒙挚的话,就更加可以作证扶苏被秦始皇重视的原因了!

因为秦朝奉行的是虎符调兵制,像蒙挚这样被派往镇守边疆的大将,是很受皇帝信赖的,谋反的几率也不大。而扶苏看似因为进谏被贬至上郡,可上郡虽是军事重地,却有蒙挚在!而蒙挚作为当时知名的大将,对秦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秦始皇的重视也不言而喻!与其说是贬扶苏到上郡,不如说是将扶苏送到蒙挚这样深受秦始皇信任的将领身边保护起来!如果这样的话,那胡亥在赐死扶苏时还顺带赐死蒙挚就说的过去了!《史记》记载: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

扶苏有威望,扶苏反对法家

可是,为什么,李斯也好,胡亥也好,对扶苏如此忌惮呢?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陈胜这样的话:"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可见扶苏在百姓中很有威望,这样胡亥继位后,扶苏会是他的一大隐患,同时也说明,如果扶苏继位百姓会拥戴他,不会发生六国复立的局面。

而李斯之所以和胡亥合谋,是因为扶苏是反对法家的!在《史记》中记载:"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当时的情况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民怨纷纷,扶苏建议秦始皇改变一下政策,所以有此话,但是虽然秦始皇很生气,却没有处死他,反而把他送去了蒙挚身边。

可见的确重视扶苏,而如果按照秦始皇的意思,扶苏继位,他反对法家,而李斯又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新皇继位他的地位会受到威胁,而且,扶苏的威望高,胡亥在被他和赵高扶上位之前,只是一个皇子,没有威望,更好拿捏,这是他和胡亥合谋的原因!

胡亥继位天下大乱

而胡亥继位后,发生了什么呢?他花了重金、巨大的人力给秦始皇修建棺椁,还搜集天下的奇珍异宝,装满了秦始皇的棺椁,不仅如此,还用水银拟作山川河流,直接灌进墓中!用人鱼膏作为蜡烛,永久不灭。这消耗的是什么?民脂民膏!但是,毕竟这谁给他父亲修坟墓,还可以理解为是一片孝心!

但是他还说,秦始皇着力修建的宫殿阿房宫,还没有修好,就死了,做为他的儿子我要继承他的遗志,将阿房宫修好!秦始皇统一文字、度量衡的功绩他不学,这个他却学了个全,也是讽刺!开始修了以后,从别的地方调了十五万人,百姓更加困苦,还要自备粮食来修宫殿!《史记》记载: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藁,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穀。

可是当时的情况是,秦朝自秦始皇时期修长城以来,就已经导致民怨沸腾,可胡亥不顾民生疾苦,反而变本加厉,如此之帝王怎会持久?少帝即位,对国家来说本就是一场不小的震动,对有心人来说,更是可乘之机,若胡亥亲士民。兴王道,废私权,一改秦朝从战国时期的苛政、历法,或可成为他新主即位之资,可是他即位后,只贪图享乐。

假借亲王之,名,行自己荒淫之实,当时的秦国已经脱离了战国时代,成为一个大一统的新社会形式,过严的苛政只会秦朝带来灭顶之灾!胡亥继位,天下本都在观望他的为政方式,"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若他能以过为本,人们何尝不想拥立明君?科而士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失期法皆斩",如此严苛,不是逼人造反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胡亥没有意识到的民生,扶苏意识到了,或许秦始皇嬴政在临终之际,正是因为看透了这个,才会立扶苏为太子吧!

标签: 扶苏

更多文章

  • 古墓出土失传竹简,推翻《史记》记载,秦始皇从未想过传位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扶苏

    《史记》中记载:“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关于秦始皇传位的记载,几千年以来世人都相信《史记》中记载的“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秦始皇本想传位公子扶苏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了真理,几千年以来几乎无人否质疑认;直

  • 如果公子扶苏继承了皇帝位,秦朝还会这么快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扶苏

    公元前210年,东巡途中的秦始皇病逝于邢台沙丘。秦始皇死后,赵高与李斯合谋,假造秦始皇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并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逼迫其自杀。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返回咸阳继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握实权,秦帝国统治基础迅速垮塌,仅三年时间秦朝便灭亡

  • 探秘扶苏墓,一个拔剑自刎,改变了中华2000年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袁恩慈标签:扶苏

    探秘扶苏墓,一个拔剑自刎,改变了中华2000年历史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探秘扶苏墓,一个拔剑自刎,改变了中华2000年历史历史解读阿常谈古墓2022-09-2823:33安徽关注扶苏,秦始皇长子,一个

  • 如果扶苏继承皇位,秦朝会延续吗,历史将如何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又南飞标签:扶苏

    《史记》上记载,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可以看出秦始皇有的品质,扶苏有。秦始皇没有的品质,扶苏也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正需要扶苏这样的仁君来治理江山。扶苏对内施仁政,又有蒙恬辅佐抵御外敌,可以完美地解决内忧外患。从理想上来讲,扶苏继位,秦朝能像汉朝那样发展下去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假如公子扶苏继位,秦朝能避免二世而亡的厄运吗?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扶苏

    历史书上,将秦朝的灭亡归结于胡亥的暴政,但如果换成仁义的公子扶苏继位,能改变秦朝二世而亡的厄运吗?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有篇传世经典叫做《过秦论》,其中总结秦灭亡的原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暴政及不得民心。秦始皇因为历史功绩太大,大多数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都比较正面,认为是

  • 秦始皇泉下有知的怒吼:扶苏!你辜负了朕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扶苏

    北疆,长城,风沙如雪,弯刀如月,山有扶苏,公子世无双!扶苏双目凄然:千秋功名,江山社稷,可笑我没君王命!尊父皇命,我当北面以自决!大将军上前止之:公子监军30万,天下重任也!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在新政之下,六国贵族均贬为平民,丧失了以往的特权和利益。要求恢复分封制的势力一直博弈于

  • 假如扶苏当了皇帝,他能挽救秦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大表哥标签:扶苏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假设,我们说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们在回顾历史、探讨历史的过程中,有了这种假设,会非常有意思。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会灭亡的,但不会像胡亥那样那么地快。回答上面的观点,我们首先要看看作为秦国二世皇帝的胡亥政权是为何被推翻的,从历史留下的资料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皇位来路不

  • 扶苏并非秦始皇继位人选,且看司马迁留下的证据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故事天地标签:扶苏

    “亡秦者胡也”,这则由方士提供的图谶。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受欺骗,派出蒙恬率领三十万精兵北上攻打匈奴。两千多年后,世人仍受图谶的左右,误以为胡亥导致了大秦帝国的灭亡。在《赵高才是秦亡的幕后推手》一文中, 分析过胡亥过于信任赵高,或者说赵高为攫取权力从而导致了大秦帝国的加速灭亡。因此有人认为,如果长子扶

  • 假如扶苏登基为帝,他会创造“大秦盛世”吗?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扶苏

    秦始皇时期,为奴役人民修建了阿房宫、长城等大型建筑,引起了人们的愤慨。后来,胡亥也跟着去了。同样的行为扶苏没有做,甚至反对秦始皇的做法,所以如果是扶苏登基,那么他将改变这个时代,让秦国的命运长久存在。他还将实行仁政,利国利民,以免让秦朝二世而亡。公元前221年,安抚六国的秦始皇嬴政对人们说:“朕为始

  • 扶苏为什么接到假诏书不甄别真伪就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点点乱标签:扶苏

    背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进行第五次巡游,车队行走到平原津时,始皇开始病重。但由于始皇一心求长生,他不开口安排后事,这帮大臣们谁也不敢为他张罗后事。直到始皇自己感觉快要不行的时候,才匆忙安排后事,这一匆忙就为后续的变故埋下了隐患的种子。始皇遗诏“召扶苏回咸阳主持葬礼”,这明显就是安排扶苏接班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