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假设,我们说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们在回顾历史、探讨历史的过程中,有了这种假设,会非常有意思。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会灭亡的,但不会像胡亥那样那么地快。回答上面的观点,我们首先要看看作为秦国二世皇帝的胡亥政权是为何被推翻的,从历史留下的资料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皇位来路不正,引起天下不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行天下时突遭病重,让赵高立即写诏书让扶苏回到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王位,但赵高联系李斯篡改了遗诏让胡亥继位,而扶苏自杀身亡。所以,陈胜在起义时说:“天下受暴秦的统治已久,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由他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二是滥用佞臣,滥杀无辜。胡亥继位后,只顾吃喝玩乐,不理政事,把国家大权全部交给赵高掌管,这也正合赵高的意。他们狼狈为奸,对于不听话的文武大臣统统杀掉,就连李斯也没有逃脱,整个朝廷处在混乱中。
三是横征暴敛、残酷无情。胡亥下诏继续营造阿房宫、不断向四边少数民族用兵,他比始皇帝的暴虐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再来看看扶苏的情况:
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有政治远见、刚毅勇敢,深得秦始皇赏识。但他的执政理念与父皇不同,经常直谏皇帝,也正因如此,被秦始皇发配边疆戍守。但无论如何,在秦始皇心中,扶苏是继位的不二人选,即使是戍边,也是对扶苏的政治、军事历练。
从这个意义上讲,扶苏如果继位,他一定强于胡亥,所以,扶苏统治下的秦国不会像胡亥那样只维持短短的三年时间。
但是,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到,虽然有胡亥、赵高之流胡作非为的主观因素,但秦国当时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复杂的客观因素,同样是个致命的问题,如果扶苏不能好好地解决这些难题,那么,秦国同样会走向灭亡。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扶苏根本无法解决当时的乱世问题。就是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各地的叛乱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如果扶苏缺少了强大的武力镇压,各地的暴乱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乱世出英雄,长期的政局动荡,必然会推动历史向前前进。
二是扶苏的性格特征无法调和当时阶级社会矛盾。他如果采取仁礼的治国理念,减少对外扩张和劳民伤财的大型工程建设,秦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会赢得天下百姓的支持。但是,秦国社会阶层的矛盾不会消亡,因为秦国统一天下后士族阶级的利益受侵害最为严重,他们对秦国的仇恨依然无法化解。
所以,我认为如果扶苏继位,秦国的灭亡是一定的,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但一定会被历史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