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韩信原归属项羽,但不得重用。他结识萧何后,十分受萧何赏识,并被刘邦拜为将军。他作为统帅,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诛杀。
公元前二〇一年
冬季,十月,有人向西汉王朝刘邦,告发楚王韩信叛变。
刘邦询问各级将领如何反应。大家慷慨激昂说:“立即发动攻击,埋掉那瘪三。”
刘邦沉默,不再说话。又问陈平,陈平说:“有人告发韩信叛变,韩信知道不知道?”刘邦说:“不知道。”陈平说:“陛下手下的精兵,比楚国(韩信)的精兵如何?”刘邦说:“比不上。”陈平说:“陛下将领中,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有没有超过韩信的?”刘邦说:“没有。”
陈平说:“士兵不如韩信的精,将领又没有韩信的能,而出动大军,岂不是逼他武装对抗?我替陛下担心。”
刘邦说:“那该如何才好。”陈平说:“古代天子,常到各地视察,会晤封国国君。我建议:陛下不妨宣称前往云梦(湖北省安陆市南)游览,在陈县(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接见各国王侯。
陈县属楚国管辖,韩信以为天子不过是出来游逛寻乐,不会有什么重要大事,不可能提防,一定前来晋谒,到时候把他逮捕,一个武士就可办到。”
刘邦接受。于是派出使节到各封国,命他们到陈县相聚,诏书上说:“我将前往云梦一游。”使节出发后,刘邦跟着出发。
韩信接到诏书,怀疑恐惧,不知道怎么处理,有人建议说:“事到如今,只有把钟离眛杀掉,再去晋谒,皇上才会高兴。皇上高兴,才不会有事。”
韩信只好牺牲钟离眛。
十二月,刘邦到达陈县,各封国国王也都陆续到齐。
韩信带着钟离眛的人头晋见。刘邦看过人头,命武士把韩信绳捆索绑,单独囚禁到一辆槛车上。
韩信这时候才发现落入圈套,叹息说:“果然像人们预料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而今天下已经平定,我固然应死。”
刘邦说:“抱怨有什么用,有人告你谋反!”把韩信戴上脚镣手铐,押解西返。
刘邦回到洛阳,把韩信释放,改封淮阴侯。
韩信知道他获罪的原因,不是谋反,而是刘邦对他的军事天才,由衷恐惧。于是经常称病,不去朝见。平常家居,也恍然若失。
ps:
刘邦为什么逮住韩信之后,没有杀韩信,反而封韩信为淮阴侯?
当时,天下初定,亟需休养生息,如果刘邦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就诛杀天下第一大功臣,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肯定是其他有封地有兵权的诸侯王胆战心惊并积极准备谋反,这是刘邦所不愿见到的。
所以,对于韩信,一定是经过慎重的考虑,才决定赦免韩信并封韩信为淮阴侯。
韩信虽然本事大,但只要把韩信放在京城,时刻盯着,总不至于搞出什么乱子来。
就这样,刘邦不但没有杀韩信,反而封韩信为淮阴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