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到底想不想杀韩信?为什么逮住韩信之后,又封韩信为淮阴侯?

刘邦到底想不想杀韩信?为什么逮住韩信之后,又封韩信为淮阴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叶叶草说剧 访问量:3482 更新时间:2023/12/7 16:12:33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韩信原归属项羽,但不得重用。他结识萧何后,十分受萧何赏识,并被刘邦拜为将军。他作为统帅,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作为军事理论家,联合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诛杀。

公元前二〇一年

冬季,十月,有人向西汉王朝刘邦,告发楚王韩信叛变。

刘邦询问各级将领如何反应。大家慷慨激昂说:“立即发动攻击,埋掉那瘪三。”

刘邦沉默,不再说话。又问陈平,陈平说:“有人告发韩信叛变,韩信知道不知道?”刘邦说:“不知道。”陈平说:“陛下手下的精兵,比楚国(韩信)的精兵如何?”刘邦说:“比不上。”陈平说:“陛下将领中,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有没有超过韩信的?”刘邦说:“没有。”

陈平说:“士兵不如韩信的精,将领又没有韩信的能,而出动大军,岂不是逼他武装对抗?我替陛下担心。”

刘邦说:“那该如何才好。”陈平说:“古代天子,常到各地视察,会晤封国国君。我建议:陛下不妨宣称前往云梦(湖北省安陆市南)游览,在陈县(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接见各国王侯。

陈县属楚国管辖,韩信以为天子不过是出来游逛寻乐,不会有什么重要大事,不可能提防,一定前来晋谒,到时候把他逮捕,一个武士就可办到。”

刘邦接受。于是派出使节到各封国,命他们到陈县相聚,诏书上说:“我将前往云梦一游。”使节出发后,刘邦跟着出发。

韩信接到诏书,怀疑恐惧,不知道怎么处理,有人建议说:“事到如今,只有把钟离眛杀掉,再去晋谒,皇上才会高兴。皇上高兴,才不会有事。”

韩信只好牺牲钟离眛。

十二月,刘邦到达陈县,各封国国王也都陆续到齐。

韩信带着钟离眛的人头晋见。刘邦看过人头,命武士把韩信绳捆索绑,单独囚禁到一辆槛车上。

韩信这时候才发现落入圈套,叹息说:“果然像人们预料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而今天下已经平定,我固然应死。”

刘邦说:“抱怨有什么用,有人告你谋反!”把韩信戴上脚镣手铐,押解西返。

刘邦回到洛阳,把韩信释放,改封淮阴侯。

韩信知道他获罪的原因,不是谋反,而是刘邦对他的军事天才,由衷恐惧。于是经常称病,不去朝见。平常家居,也恍然若失。

ps:

刘邦为什么逮住韩信之后,没有杀韩信,反而封韩信为淮阴侯?

当时,天下初定,亟需休养生息,如果刘邦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就诛杀天下第一大功臣,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肯定是其他有封地有兵权的诸侯王胆战心惊并积极准备谋反,这是刘邦所不愿见到的。

所以,对于韩信,一定是经过慎重的考虑,才决定赦免韩信并封韩信为淮阴侯。

韩信虽然本事大,但只要把韩信放在京城,时刻盯着,总不至于搞出什么乱子来。

就这样,刘邦不但没有杀韩信,反而封韩信为淮阴侯。

标签: 韩信

更多文章

  • 韩信从未领兵,刘邦为何拜他为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韩信

    鸿门宴后,项羽分封二十个诸侯王,韩信知道战争只是告一段落,之后免不了烽火连天。此时韩信基本看清了项羽用人之道,就是任人唯亲,甚至非项氏不用。韩信感觉永无出头之日,良禽择木而栖,作为项羽亲卫首领之一的执戟郎中,做出艰难抉择,离开项羽,跟随刘邦入汉中。当时刘邦军团少了三分之一的兵力,一半友军跑了,忽然来

  • 刘邦说自己不杀韩信,不用铁器杀韩信,为何最终还是杀了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韩信

    韩信,太史公将其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是刘邦的第一开国功臣。楚汉相争的几次关键战役,都是韩信帮助刘邦打下来的。比方说大家耳熟能详的暗度陈仓,井径之战等。最为经典的是,在垓下之战中,韩信逼迫史上第一武将项羽自刎而死。刘邦都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响

  • 到了最后,刘邦的军事水平已经不比韩信差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韩信

    文 / 子玉人应该善于发现并利用自己的优势,这样做起事情来才能事半功倍,后来的刘邦正是在领悟到这点之后才能在一场接一场的平叛战争中取得胜利。先看别人对刘邦军事水平的定位。彭城之战时,刘邦率领的五十六万大军被项羽的三万精兵打败,联军士兵的尸体甚至都导致睢水不流。一个字,惨。作为深度参与者,张良重新对刘

  • 韩信叛乱怎么了?韩信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韩信

    历史上,总是充斥着被指责造反的“乱臣贼”,但也有真正造反的造反臣。但是,如果叛乱成功,就会被成功所取代,但如果叛乱失败,死亡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所谓的赢家或输家,同样的事情有着完全不同的结局。西汉时期,韩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汉初,在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刘邦彻底平定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这个时候

  • 21首关于韩信的诗词,功成身死,后人争相说教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韩信

    秦末到汉初,最耀眼的当属三个人,第一个就是以勇猛著称的项羽,他用自己的勇猛征服天下,分封诸侯。第二个以善于用人著称的刘邦,他善于用人,手下众多谋臣武将,为他打下汉家天下。第三个以善于用兵著称的韩信,他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方式,为刘邦打下大汉江山。韩信,被刘邦称为汉室三杰之一,被萧何称为国士无双,张

  • 韩信暗渡陈仓进入关中,章邯为何毫无还手之力?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韩信

    汉国大将军韩信暗渡陈仓,进入关中,攻克陈仓,汉军围攻章邯之弟章平的好畤,废丘的章邯为何按兵不动呢?章邯军在都城废丘只有一万多人,而且新兵居多。此前章邯派几位亲信将领姚卬、周类、苏駔等率精锐接管各地,他没有足够兵力支援章平。好畤之战时,夏侯婴也恰好在此时修通子午道,章邯更多了一份忌惮,不敢分兵支援好畤

  • 萧何联合吕后诛杀韩信,韩信的后裔为何却对韩信感恩戴德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韩信

    古人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真可谓形象地总结了韩信与萧何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没有后来扬名后世的“兵仙:韩信了。同时,如果不是韩信信任萧何,他又怎么会被轻易诛杀。虽然萧何联合吕后诛杀了韩信,但是韩信的后裔却对萧何感恩戴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

  • 韩信四次给项羽献策,都能实现吗?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韩信

    韩信是东海郡淮阴县南昌亭人,是韩氏宗亲,与战国时韩国最后一个王韩王安的血缘关系几百年了。韩信靠钓鱼卖钱糊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韩信家虽贫,尚有一宝剑,出入佩在身上,有一股恃才傲物的风范。韩信钓鱼时,有一老妇人在河边漂洗线絮,人称漂母,常给韩信送饭吃。韩信常在南昌亭长家蹭饭,亭长妻子甚是厌烦,一次起

  • 陈诚对此年轻将领的宠爱,堪比月下追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陈冠任标签:韩信

    陈诚最喜欢青年将领,对这些少壮派爱护得不得了。1941年,第六战区对固守宜昌的日军防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反攻,第2军一个团,打得比较出色,突入日军防线内。可惜,后继部队没有及时跟上。日军被该团打得狼狈逃窜,可是,后来见突进来的部队就只这一点兵力,两旁的日军马上封锁了突破口,用钳形攻势夹击突入的这个团,

  • 韩信被告发谋反,刘邦要出兵平叛,陈平:陛下能打得过韩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青史君呀标签:韩信

    公元前201年,一位大臣神色慌张地跑到刘邦面前,喘着气说:“陛下,不好了!韩信谋反了!”刘邦大怒,要去讨伐韩信,陈平犹豫半晌,问:“陛下能打得过韩信吗?”韩信,出身普通百姓之家,他好兵学,有大志,但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不事生产,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陈胜、吴广起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