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秦朝,人们必然会说到秦始皇、王翦、蒙恬、扶苏、胡亥等人,秦朝二世而亡,曾让很多人为之头疼。是的,秦始皇统一六国,怎么他死后没几年,秦朝就灭亡了呢?实在是离奇。实际上,说秦朝是二世而亡不太严谨,因为胡亥之后还有子婴。
子婴一辈子算是挺幸运的。
胡亥做了皇帝之后,曾轻信赵高的鬼话,对自己的宗族进行大肆屠杀,子婴有幸躲过一劫。后来赵高逼死了胡亥,打算自己做皇帝,发现根本没几个人拥护他,不得已他只好把子婴立为秦王。其实,赵高还是不甘心他做皇帝,这算是给自己留了一手。
子婴不甘心做傀儡皇帝,他找个机会,刺杀了赵高。
然而,好运不长,刘邦入关,兵临城下,子婴只好率领大臣投降。虽然樊哙建议刘邦杀了子婴,但是刘邦只是把他关了起来。后来项羽就不客气了,杀了子婴,还烧了咸阳。
子婴虽然只做了46天皇帝,但是却能诛杀赵高,整顿朝廷,还是了不起的。他有能力称为英主明君,只是很可惜,当时秦朝大势已去,他没有回天之力了。
关于子婴的身份,史记中认为他是扶苏的儿子,也有资料认为他是胡亥的哥哥,不过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他是秦始皇的弟弟,证据主要有三点:
其一:年纪问题
秦始皇活了五十岁,13继位,在位37年。子婴做秦王之时,秦始皇死了三年,加起来也就53岁。即便15岁一代,那么扶苏也就38岁,子婴若是扶苏之子,年龄为23岁,那么他的儿子顶多七八岁。
即便14岁一代,那子婴儿子也不过十来岁。
子婴曾经和两个儿子商议,要刺杀赵高。既然两个儿子都能参与出谋划策了,自然是已经成年,肯定不止七八岁。所以,从年龄来推断,子婴年纪是很大的了。
其二:胡亥问题
胡亥曾听信赵高的话,对秦始皇的子女及扶苏的后人大肆杀戮。秦始皇约有30多位子女,除了胡亥之外,全部死于非命。若子婴是秦始皇子女或者扶苏子女,不太可能会幸免于难。
今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主欲一旦弃去之,臣窃以为不可。臣闻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谏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
相反,赵高和胡亥大肆杀戮蒙恬等人的时候,子婴甚至还站出来怒斥他们,但赵高居然不敢害死他,说明子婴有一定的名望和德行。另外,刘邦入关后,也曾想让子婴做丞相,也是侧面证明。
其三:称呼问题
《史记》中,称呼子婴为公子婴,但春秋战国时期,公子和公孙不能乱称呼。只有诸侯之子才能称为公子,诸侯的孙子则称为公孙。这就意味着,只有胡亥的儿子才能称为公子,扶苏的儿子只能称为“公孙婴”。
但是,史记却称之为公子婴,这就说明子婴不可能是扶苏之子,也不会是胡亥哥哥的儿子。
最后可能的,子婴是秦始皇弟弟,毕竟秦庄襄王子女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