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讲述秦朝的历史。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也就是秦始皇刚刚驾崩不久。在大泽乡这个地方,陈胜、吴广发动起义,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从此,揭开了秦末起义的浪潮。仅仅过了三年,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仅存在了15年。那么,秦朝灭亡真的都是二世胡亥的过错吗?今天,小编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在统一天下后,秦朝政府没有及时的对制度做出调整。
自商鞅变法后,秦国的体制就是以战争为核心,奖励耕战,奖励军功。秦人通过战争,从而建功立业,所以,在战国时代,秦人是最好战的。
通过这个体制,秦国最终打败了山东六国。同时,秦国也通过这套制度,选拔了大量的人才。白起、司马错,王翦、蒙恬等优秀将领都是通过这样的制度,选拔出来的。
但是天下统一后,秦朝并没有及时的改变这套制度。要知道,这套制度最能选拔军事人才,但是现在秦朝需要的是民政管理人才,大家想一下,秦朝的地方官员大多是脾气暴躁的军人。
他们缺乏应有的民政素质,手段往往粗暴。怎么能够安抚好地方百姓。所以原山东六国的百姓不支持秦朝也是必然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小编认为秦朝灭亡,秦二世不应该背这个锅,秦始皇应该负主要责任。
第二、秦法严苛,百姓不能接受。
我们大家都知道,秦法非常严厉。并且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不说别的,就说陈胜、吴广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起义的。
当时秦朝政府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九百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在蕲县大泽乡,由于下大雨,道路受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而秦律规定,迟到了,就要砍头。
大家想一下,到渔阳那里也是要砍头,起义也要砍头。那还不如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还有可能生还。于是就这样陈胜吴广起义了。
试想一下,假如秦律不是这样规定的,那么陈胜吴广也就不会起义了。秦国还能再存在一段时间。自然在这一点上,小编认为秦始皇也是有过错的,他没有及时的修改秦律。
第三、秦朝的徭役过于严重,百姓生活苦。
秦朝统一天下后,在短短十余年间,就修筑了万里长城、修建纵横东西南北的驰道、修造宏大的阿房宫、建骊山墓等,这些工程就征用了壮劳力数百万人。
想象一下,当年的中国一共才有多少人口啊!于是就出现了男子不够,征发女子承担苦役的现象。在这一点上,小编认为秦始皇父子两个人都有责任。
第四、秦朝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李斯赵高排除异己。
在秦始皇死后,胡亥为了登上皇位,伙同赵高和李斯,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并且杀掉了长子扶苏以及蒙恬、蒙毅等人。
并且赵高李斯还大肆诛杀宗室朝臣,使得人人自危,在此情况下,谁还有精力去管理朝政呢?在这一点上,小编认为胡亥负主要责任。
第五、二世胡亥的治国能力不行
其实,上面说的那些原因,大多是秦始皇时代就存在的。但是为什么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没有这些起义?一句话,还是胡亥不行。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凭借个人能力以及名声,无论是那些六国遗民还是心怀不轨之人,都不敢出头。始皇一死,这些人就都活跃了。
而且,小编上面说的几点原因,胡亥在位的时候,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加剧了秦朝的灭亡。
所以综上所述,小编认为,秦朝灭亡胡亥虽然不负主要责任,但是,他也逃脱不了干系。假如,胡亥能够兢兢业业勤政爱民,那么秦朝或许不会二世而亡。好了,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了,我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