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一个任性又极度自信的人。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实现他的想法。同时,他又是法家的坚定拥护者,主张以严明的法治百姓。秦始皇在世时,那些一统六国、一统天下的秦至睿,是他施政的坚实后盾。但人总会老去。没有强大军事力量的支持,在暴政面前,黎族百姓一定会反击。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就在秦始皇死前后爆发,恰恰说明秦始皇严法思想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格格不入。
扶苏上台后,若能改变秦国严法治国,安于百姓,那至少不会有那么多民间起义。不知道像刘邦这样的人,可能是一辈子的老将。
但项羽与刘邦不同。作为正N代的项羽,与秦国既有国仇,也有家仇。项羽绝对不会甘心低头做大臣的。而且,项羽还有夺取天下的野心。当他看到秦始皇的仪仗队时,他说的是“他可以代替他”,而不是“我要为祖父报仇”。因此,他的报复心与建功立业的野心交织在一起。
其次,还有一个矛盾,就是秦朝自身内部的矛盾。秦国本来就有一大群传统贵族,他们时刻都在和仗着战功的新兴贵族争权夺利。为了掩盖这一对矛盾,按照商鞅的军功制度,必须不断发动战争。和平时期,矛盾会激化,扶苏根本无力化解。或许他的继任可以让王朝延续更长的时间,但灭亡的宿命自帝国建立之日就已经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