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秦始皇计划得当,让扶苏当秦二世,秦朝是否还会灭亡?

如果秦始皇计划得当,让扶苏当秦二世,秦朝是否还会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趣评读史 访问量:3533 更新时间:2023/12/7 14:58:52

贾谊的《过秦论》分析到:“陈胜吴广并不比六国的君主更有权势,然而秦灭了六国,陈胜、吴广却灭了秦朝。这是因为秦朝不施行仁义,而导致‘攻守之势异也’。”

百姓都是喜欢过安稳日子的,秦朝的统治却让他们苦不堪言,男子费尽全力耕种,地里的收获却不够交赋税。女子费尽全力耕织,却不能保证家人都穿得暖和。连年的战争让无辜的百姓丢掉性命,苛刻的法律让无知的百姓陷入法网。秦朝末年的起义,虽然是一些野心家掀起的,但是其参与者,都是在暴秦的迫害下绝望的百姓,他们与强悍的秦军作战,只为给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如果秦朝施行仁政,是否就不会灭亡了呢?

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一向以“仁慈”出名,深受百姓爱戴,如果他能继承皇位,是否能挽回秦朝灭亡的厄运呢?

一、扶苏是否受到拥护?

蒙毅临死前说出的那句话就能看出,扶苏一直是被秦始皇当成继承人培养的。

《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

扶苏虽然没有被立为太子,但他继承人的地位是得到大臣们的共识的。

秦始皇病重之前,发出遗诏让扶苏回咸阳参加丧会。

大臣们就开始议论一件事:“如果扶苏回到咸阳即位,定会让蒙恬当丞相。”

于是贪恋权位的丞相李斯,就与赵高胡亥俩人走到了一起,用帮助胡亥铲除扶苏,换来自己能长久待在丞相的位置上。

可见扶苏也是有敌人的,但是他与蒙恬共事两年,在赵高、李斯、胡亥等人眼里,蒙恬和扶苏是铁杆盟友,他俩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若是扶苏愿意,他煽动蒙恬发动军队帮自己即位,又有何难?

而蒙恬手下拥有30万大军,这是秦朝最精锐的军队。扶苏只要能得到蒙恬的支持,还有谁敢反抗他呢?

扶苏也是得到百姓支持的。

陈胜、吴广有自知之明,他们知道自己既没有名声,有没有权势,更没有血统。所以一个假称自己是扶苏,另一个假称自己是项燕,才拉起了那支队伍。

扶苏这个人以仁慈出名,深得百姓爱戴。他被胡亥害死后,民间就出现了一些传说:有说扶苏实际上没有死的,有说该当皇帝的是扶苏而不是胡亥。

百姓对胡亥皇位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又都同情扶苏,所以才加入陈胜、吴广的队伍,要推翻胡亥的统治。

如果扶苏能当上皇帝,就算世上出现了一百个像陈胜、吴广这样的野心家,他们又能煽动多少人呢?就算他们敢有所动作,最多也是躲进山里当盗贼,他们不可能拉得起那么庞大的队伍,因为百姓更本就不买他俩的帐。

可见如果扶苏能当皇帝,他的统治必定是很稳固的。

扶苏是否能应对威胁?

六国虽然被秦朝一一灭掉,但它们的残余势力还是很强大的,而且那些六国“遗民”没有一天不想着复国,韩国的张良刺杀秦始皇多达十几次,楚国和齐国的大贵族世家,依然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这些大贵族虽然被秦朝剥夺了权势,有些突出者还遭到朝廷的通缉,但它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仍是不容忽视的。

他们不仅与各地名流交情甚好,他们在百姓心中也是合法的统治者。

这些六国遗留贵族的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斩草除根的。

例如楚国的项梁、项羽两叔侄,被朝廷通缉,就藏匿在会稽郡吴县,在那里结交各地豪强,他们虽然权势不如当年,但仍是每天都不忘自己灭秦的使命。

这些人,才是扶苏最该重视的威胁。

但事实上,如果遇上英明的君主,这些威胁都是小问题。

陈胜、项梁这两派义军,虽然声势浩大,有着“早晚就要攻入咸阳”的势头。

但在秦将章邯的打击下,这两人接连死去,各地反秦事业差点破产。

后来在巨鹿之战中,章邯被项羽击败,秦朝元气大伤,但在几个月之后,被朝廷排挤、怀疑的章邯投降项羽之后,秦朝才断了最后一口气。

如果说项羽是楚汉时期最强的军队指挥者,这是没有争议的事,但那是因为比他更强的蒙恬被胡亥赐死,所以项羽才能一路高歌猛进,一路斩草披靡,俨然有不可抵挡之势。

如果扶苏不死,蒙恬定不会被铲除,他也会有与项羽一战雌雄的机会,蒙恬和项羽交战的场面,定是一场两虎相斗不分雌雄的场面。

况且指挥军队十几年的蒙恬,军事经验定不比项羽少。在边境锻炼了几十年的秦朝精锐,定不比临时组织起来的楚军弱,秦朝和楚国的胜负也很容易判断了。

所以说,如果蒙恬是秦军的最高统帅,项羽有很大的几率会战败。

结语

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以秦朝之强,怎么至于在三年之内就丧失了它统治的一切了呢?而且连它发家的陕西关中都失去了——这确实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怪就怪在胡亥这个昏君当了皇帝,在那种制度下,一个皇帝的能力,确实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强弱。以秦朝之强,不至于15年就灭亡,就算是换个像阿斗那样的皇帝,只要他能像信任诸葛亮那样信任李斯,也不至于遭此厄运。

标签: 扶苏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儿子却叫扶苏和胡亥?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扶苏

    嬴政这个叫法在汉之前是没有这种称呼的,因为先秦以前对于姓氏都是分开的称呼的,男子称氏,女子称为姓。嬴姓的由来最早是被舜赐姓赢,到了周缪王时期,赢姓里有一个叫造父的因为有功,被周缪王封在赵城,他就是赵氏的祖先。赵氏再往后有一个叫非子的因为养马养得好,被周孝王以秦地受封,所以就被称为赢秦。为什么会被称为

  • 如果公子扶苏不死,成功当上皇帝,那么秦朝会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揭密标签:扶苏

    大家好,这里是古今中外言历史,以后小编会每天为大家讲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右上方关注一下。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是我国两千年来首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然而,秦国强也快,亡也快。始皇死后,二世而亡。由于二世胡亥的所作所为着实让人失望,于是古往今来,总是会有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公子扶苏没有死,成功地继

  • 秦始皇真正中意的继承人,真的是公子扶苏吗?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扶苏

    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开创了先河,也留下了谜团。比如秦二世而亡,人们多讲的是胡亥继位、赵高专权、李斯谋私,可秦始皇作为一个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君主,不该没有选择继承人的眼光,《陈胜吴广起义》中说的"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真的吗? 扶苏才是真正的继承人 如果想要弄清楚扶苏继位后的可

  • 古墓出土失传竹简,推翻《史记》记载,秦始皇从未想过传位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扶苏

    《史记》中记载:“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关于秦始皇传位的记载,几千年以来世人都相信《史记》中记载的“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秦始皇本想传位公子扶苏这一历史事件成为了真理,几千年以来几乎无人否质疑认;直

  • 如果公子扶苏继承了皇帝位,秦朝还会这么快灭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扶苏

    公元前210年,东巡途中的秦始皇病逝于邢台沙丘。秦始皇死后,赵高与李斯合谋,假造秦始皇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并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逼迫其自杀。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返回咸阳继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握实权,秦帝国统治基础迅速垮塌,仅三年时间秦朝便灭亡

  • 探秘扶苏墓,一个拔剑自刎,改变了中华2000年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袁恩慈标签:扶苏

    探秘扶苏墓,一个拔剑自刎,改变了中华2000年历史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探秘扶苏墓,一个拔剑自刎,改变了中华2000年历史历史解读阿常谈古墓2022-09-2823:33安徽关注扶苏,秦始皇长子,一个

  • 如果扶苏继承皇位,秦朝会延续吗,历史将如何发展?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又南飞标签:扶苏

    《史记》上记载,扶苏为人仁,刚毅而武勇, 信人而奋士。可以看出秦始皇有的品质,扶苏有。秦始皇没有的品质,扶苏也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正需要扶苏这样的仁君来治理江山。扶苏对内施仁政,又有蒙恬辅佐抵御外敌,可以完美地解决内忧外患。从理想上来讲,扶苏继位,秦朝能像汉朝那样发展下去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 假如公子扶苏继位,秦朝能避免二世而亡的厄运吗?

    历史人物编辑:余小斌标签:扶苏

    历史书上,将秦朝的灭亡归结于胡亥的暴政,但如果换成仁义的公子扶苏继位,能改变秦朝二世而亡的厄运吗?关于秦朝的灭亡贾谊有篇传世经典叫做《过秦论》,其中总结秦灭亡的原因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朝的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暴政及不得民心。秦始皇因为历史功绩太大,大多数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都比较正面,认为是

  • 秦始皇泉下有知的怒吼:扶苏!你辜负了朕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扶苏

    北疆,长城,风沙如雪,弯刀如月,山有扶苏,公子世无双!扶苏双目凄然:千秋功名,江山社稷,可笑我没君王命!尊父皇命,我当北面以自决!大将军上前止之:公子监军30万,天下重任也!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在新政之下,六国贵族均贬为平民,丧失了以往的特权和利益。要求恢复分封制的势力一直博弈于

  • 假如扶苏当了皇帝,他能挽救秦朝吗?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大表哥标签:扶苏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假设,我们说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们在回顾历史、探讨历史的过程中,有了这种假设,会非常有意思。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会灭亡的,但不会像胡亥那样那么地快。回答上面的观点,我们首先要看看作为秦国二世皇帝的胡亥政权是为何被推翻的,从历史留下的资料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皇位来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