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汉文帝问得“汗流浃背”的周勃,是怎样一个人,后来结局如何?

被汉文帝问得“汗流浃背”的周勃,是怎样一个人,后来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家伦 访问量:1026 更新时间:2024/2/29 18:13:35

《史记·陈丞相世家》有这么一段文字: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穀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汉文帝在熟悉了一段时间的国家大事之后,在一次朝的时候就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中判决的案件有多少啊?周勃说,不知道。文帝又问:全国一年的开支收入有多少啊?周勃又说不知道。但他此时已经被文帝问得“汗流浃背”,后悔自己不能回复皇上的问题。

这就是成语“汗流浃背”的出处,用来比喻万分惭愧或惊恐,现在也有人用来形容满身大汗,后者当然不是一种很贴切的比喻。

接下来,笔者就和大家聊聊被汉文帝问得“汗流浃背”的周勃,他是怎样一个人,后来的结局如何?

在上回,在和大家聊“天下无双”这个成语时,曾经说到过西汉名将周亚夫这个人。周勃就是周亚夫的父亲。

周勃是西汉的开国元勋,刘邦的得力助手。

当年,刘邦作为沛公起兵造反时起,周勃就开始追随刘邦走南闯北打天下,他几乎参加了秦末汉初刘邦指挥的所有军事行动,灭秦、征项羽、平定内乱和防御匈奴等战争。他也因此被汉高祖刘邦先后册封为威武侯、绛侯,并官拜太尉。

刘邦对周勃也非常的信任,他在临死前曾说“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还把樊哙手下的军队交给了周勃。

周勃当然不会辜负汉高祖的期望,刘邦死后,吕后上台专权,周勃隐忍以待,等吕后去世后,身任太尉的周勃和丞相陈平合谋,杀了诸吕,拥立代王刘恒做了大汉的第三任皇帝——汉文帝。

汉文帝上任伊始,任命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黄金五千斤,食邑一万户,此时的周勃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居月馀,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然而,大概过了一个多月左右,有人劝说周勃道:“您已经诛灭了诸吕,拥立代王为皇帝,威震天下,而您得到了厚赏,居处尊位,已经很受宠信了,时间长了,灾祸要降临您的身上了。”)

再加上文帝在朝堂上问的几个问题,周勃都答不上不,搞得“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周勃非常恐惧,也自我感觉这样下去很危险,就向皇上谢罪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上同意他的请求。)

然而,然而就过一年多吧,丞相陈平不幸去世,汉文帝找周勃说,你还是来做我的丞相吧!二度做丞相的周勃也做不了常青树。大概也就第二次做丞相的十几个月之后,文帝又找周勃谈话,他说:“前日吾诏列侯就国,或未能行,丞相吾所重,其率先之。”汉文帝这话的意思是“前些天我下令让列侯都到自己的封地,有些人还没有走。”然而,文帝还假惺惺地说,丞相,您是我器重的人,希望你带个头。于是,就免去了周勃的丞相职务。

回到封国的周勃并不能安享晚年,尽管他对大汉王朝忠心耿耿,毫无贰心,但还是会有人去诬告他,诬告他企图谋反,还被关进了监狱,吃尽了苦头。

这一切让这位大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很不解,他在平反出狱后就不由于感叹:“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用现代话说就是: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哪里知道这狱吏的是怎么尊贵啊!

周勃在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去世,谥为武侯。

标签: 周勃

更多文章

  • 周勃灭了诸吕以后,手握天下兵马,为何不学司马懿篡汉自立呢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周勃

    周勃是汉朝太尉,吕后活着的时候,他各种献殷勤,这才保住了自己的职权。等到吕后挂了以后,周勃就发力了。汉文帝就是周勃和陈平接回来的,他们认为汉文帝老妈薄姬不厉害,是好欺负的对象,所以才会选汉文帝刘恒做皇帝。万万没想到,刘恒不是个孬种,你们会装,难道我就不会装?一向懦弱的刘恒,当了皇帝以后,便夺取了权力

  • 周勃拥刘恒赴京即位,城外请求私谈!文帝的反应,太有帝王范!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周勃

    周勃、陈平等人在诛灭吕氏一族后,最终决定拥立代王刘恒进京即皇帝位,这批庙堂宿将老鬼之所以一致赞同拥立刘恒,主要是看中了这几点:第一、代王刘恒为人宽厚仁孝,且又是高帝刘邦现存诸子中年岁最长的;第二、刘恒的母亲薄姬,素来温良恭谨,虽已为王太后,却从不干预政事,这就避免了朝堂上再出现一个“吕后”的危险;第

  • 刘邦说周勃是老实人,可就是这个老实人,杀了刘邦的八个孙子

    历史人物编辑:三阿哥侃历史标签:周勃

    刘邦说周勃是老实人,可就是这个老实人,杀了刘邦的八个孙子——杀光四个嫡孙,杀了四个庶孙。汉太祖刘邦多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会让这样的人当托孤大臣?这不科学啊!其实是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有问题,所谓的托孤大臣,“安刘必勃”的“安刘侯”是一场杀戮和夺权下的一个美丽谎言。一、周勃假装很老实,其实很可怕!11

  • 周勃、陈平杀了汉少帝和汉惠帝的其他儿子,为何能成为忠臣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周勃

    成王败寇,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不可违抗的规律。在这场争夺中,如果诸吕取胜,那么周勃、陈平之流就是犯上作乱。周勃、陈平等功臣不但战胜了诸吕,而且还正确挑选刘恒为皇帝继承人。刘恒没有辜负功臣派,让西汉从乱世中走出来,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所以周勃、陈平等人因为刘恒的成功,成了功臣典范。如果刘恒失败,周勃、陈

  • 吕后死后诸吕在作乱,周勃陈平杀了汉少帝为何还能成为忠臣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周勃

    功臣作乱的概率更大一些!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吕后死前特地交待赵王吕禄、吕王吕产说:“吕氏之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乱。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为人所制。”咱们吕家称王,大臣们都不服,我就要死了,皇帝却还十分年少,恐怕大臣们会起来做乱。你们两个守卫皇宫就好,不必出来为我送丧了。吕后约

  • 周勃陈平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是因为刘恒贤明还是另有小算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丫文史阁标签:周勃

    拥立代王刘恒当皇帝,是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功臣集团权衡过后的选择周勃和陈平,在讨伐吕氏的时候已经杀红了眼,这两个人的背后,是大汉的功臣集团,手握兵权的他们,实际上拥有了废立皇帝的大权!有资格当皇帝的刘氏子弟为数不少,例如刘襄、刘章、刘交等,但是能够让这两个人放心的,只有代王刘恒。刘恒的母家没有任何势力

  • 刘邦生前预言很准:将来安定刘氏天下者,必定是周勃百家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小法标签:周勃

    #百家故事#01刘邦16岁的儿子,太子刘盈即位当了皇帝,就是汉惠帝,刘邦的皇后吕雉成了皇太后。吕雉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刘邦打下江山之后便开始诛杀功臣,这其中吕雉出了很多坏主意。首先被她选中的目标是为打败项羽建立汉朝立下最大功劳的韩信。趁刘邦在外征战之际,吕雉与萧何合谋,将已被贬为淮阴侯并被监视居住

  • 陈平周勃实力强劲,为何非等吕雉死后才平定诸吕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周勃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陈平、周勃等元勋迅速诛灭了吕姓诸侯王,并秘密迎奉刘邦四子代王刘恒入京,废黜了少帝,把刘恒推上了皇位。这一系列举措,可谓干净利落,令人拍手称快。显而易见,即便是吕后在世,以陈平、周勃等人之力,要废掉吕后及一班外戚,倒也并不费事。那么,这些诛杀吕姓诸侯王元老们,为何非要把吕后熬

  • 刘恒进京才一个月,为何周勃立刻辞职,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周勃

    周勃把代王刘恒迎进京城当了皇帝以后,仅仅过了一个月时间,周勃心里就充满恐惧,辞官回家了。后来,当刘恒派使者去看他的时候,他甚至穿着甲胄出来见使者。同时,也因为穿着甲胄出来见使者,犯了大忌,被刘恒抓了起来。刘恒认为周勃有造反的嫌疑,一度要杀他。最后,还是薄太后保护周勃,刘恒才把周勃给放了。那么,在这一

  • 汉高祖刘邦死后15年,最信任的兄弟周勃,为什么要杀光他的嫡孙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周勃

    “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这是在刘邦在临死前,留给所有人的一句话。那他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勃又指的是什么呢?其实他说的就是周勃,周勃是穷苦的农民出身,当年跟着刘邦一起揭竿而起打天下,戎马一生,同甘共苦,两个人的感情更是情同手足。刘邦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周勃为人非常忠厚,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