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光有篡位的能力,为什么他没篡呢?

霍光有篡位的能力,为什么他没篡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梁志宇 访问量:3748 更新时间:2024/2/17 3:04:35

如果提到汉朝有权势之臣,你一定直知道霍光,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并且曾经是哥哥霍去病的手下,霍光曾经权力很大甚至达到了皇权中心的位置,但从来没想过要夺权谋反。

霍光的爸爸是平阳侯曹襄府之吏霍仲孺,在当差的时候和平阳侯的侍女卫少儿私通才生下了霍去病,但是没有给卫少儿任何名分,所以就失去了联系,后来回家之后正式娶妻才生下了霍光。而这时的霍光还不知道自己有个哥哥叫霍去病,霍去病也是在长大后在京城当差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竟然是霍仲孺,但是霍去病并没有记年少时父亲抛开自己的仇,当时的霍去病很有出息而且很孝顺,汉武帝元朔四年的时候,已经二十一岁的霍去病担当骠骑将军的职位去击退匈奴,路过了河东,才跟自己的亲生父亲相认,还给父亲购置了很多房地产还要仆人,很快霍去病就击退了匈奴光荣归来,在准备回京城的时候还顺便回家把自己仅有十几岁的弟弟霍光带走了。

来到京城的霍光一直在霍去病手底下当差,辅佐霍去病是一直兢兢业业并且十分衷心,对于自己哥哥的成就一点也不眼红,霍光把自己分内的事情都做得很好,丝毫也没有想谋哥哥权篡哥哥位,而且霍光本身性格就十分小心谨慎,做事很严谨人死理,所以这种谋权篡位的不好的事情霍光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但是没过多久噩耗传来,自己的哥哥在执行任务回朝途中殉职了,当时霍去病才24岁,汉武帝从小就十分看重霍去病,此刻霍去病离世汉武帝更是伤心不已,大办葬礼,让霍去病风风光光的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还在护送灵柩的时候安排了百姓穿戴孝服护送,据流传,汉武帝还未霍去病仿建了一座祁连山的坟墓,可以看出其重视程度。

霍去病去世以后,霍光就来到了汉武帝手下做事,汉武帝让霍光辅佐刘病已,也,就是新帝。霍光不止对自己的哥哥非常忠心,对任何人都非常中心,他不在乎荣华富贵只在乎一生可以光明磊落。刘病已从小在民间长大,汉昭帝驾崩的时候,大家想选接班人,本来选的是汉武帝的孙子刘贺,但是刘贺比不上自己的父辈祖辈,所以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赶下去了然后大家才选中了刘病已,在刘病已长大以后,霍光想把政权都归还给刘病已来掌权,但是刘病已却拒绝。

刘病已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感谢霍光从自己十八岁开始辅佐到现在的恩情,就让霍光继续掌权,并且还给霍光提拔了职位,而且还给霍光加封了一万七千户封地,再加上原本霍光就有的三千户封地,所以现在霍光足足有三万户封地,当时有这么多封地的人很少,霍光更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除了给霍光足够的权力,还给了霍光足够的自由,霍光身边没有一个自己的眼线,而且还娶了霍光的女儿霍成君为当今皇后,给足了霍光权势与面子。

刘病已的行为看起来似乎不太聪明,但是他十分了解霍光,他知道对于霍光来说,权力和地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面子,所以就从方方面面都满足了霍光的面子,所以就算霍光想要造反,也不可能去造反了,一直兢兢业业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

霍光除了在乎自己的声誉,还有自己家人的,比如说霍光的舅舅卫青还有哥哥霍去病,两个人当时都很有名,而且声誉都很好,况且自己的女儿霍成君还是当今的皇后,个个都很有名声誉都很好,如果自己造反的话,家族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事业攒下来的名声不就毁在自己手里了吗,所以聪明的霍光怎么都不可能是造反的那个人。

标签: 霍光

更多文章

  • 霍光专权几十年,他有没有想过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霍光

    霍光,西汉时著名权臣,历汉武帝,汉昭帝,海昏侯,汉宣帝四朝。昭帝即位时,霍光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从此霍光作为辅政大臣开始执柄国家,权宠加身几十年,可谓是显赫一时。那拥有如此权力的他,到底有没有想过篡位呢?其实作为后人,我们纵观霍光一生,我们可以说他是权臣,但他依旧不失为一个忠臣,霍光是对得起汉武帝的

  • 中国第一权臣:霍光的权臣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霍光

    我是伍自豪,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我的自媒体创作】干货。他是中国历史上,尤其是在“天命”概念下,第一个在皇权政治中做到了极致的文官。他也为后世的所有文官后辈们做了一个模板。权臣极致,不过他。权臣善终,不过他。他的人生之路,也无意间给了后面出场的那位感动中国道德模范巨大的思考与启发。极致的权

  • 西汉权臣霍光:生前政事一决于光,死后家族尽数被诛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霍光

    权臣极致,不过霍光权臣善终,不过霍光权臣家族,大抵不过霍光这一段话就概括了霍光生前和生后的事情,权臣做到极致也不过霍光,权臣善终也不过霍光,而权臣死后家族结局也大抵不过霍光。一个权臣能强大到废立皇帝以至于生前政事一决于光,但是霍光死后家族尽数被诛。然而皇帝并没有抹杀霍光的功绩,反而让其陪葬武帝陵,其

  • 君臣典范:汉昭帝和霍光,为何能终身不负?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霍光

    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在他的著作《韩非子》里,说过这么一句话:君臣一日百战。也就是说,君臣之间就是一种对立关系,整天勾心斗角,一天要斗上百回。又有一句话叫做:主疑臣而不杀,则臣必反。臣疑主而不反,则主必诛。这也就是说,如果君臣之间一旦出现了猜疑,如果你不先下手为强,那就会被别人干掉。所以,自古以

  • 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权倾朝野,一辈子却很克制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霍光

    霍光这个人的发迹,其实要跟他哥哥霍去病有关。作为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的确平步青云,到最后掌控了西汉王朝的大局,甚至连皇帝的废立都是霍光一句话的事情。这个人先是废掉了刘贺,后来又安排了一个刘病己。还好刘病己足智多谋,不然霍光估计还真的有自立为帝的意思。刘病己就是汉宣帝,此人在汉武帝之后再一次实现

  • 史书记载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原因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晨风晓月趣历史标签:霍光

    这两兄弟的葬礼谁更大,一直是关于汉代历史问题的一个大争论,有的人说,《史记》中写到,霍去病的死用的是“卒”,可却与霍去病的功绩不符,而霍光又太高了。但其实先不说《史记》怎么记载,在葬礼规格上,霍去病也是“薨”的规格,也就是“诸侯”的标准。在历史上,汉代的史书有两部,一部叫《汉书》,一部叫《史记》。可

  • 汉宣帝:霍光死后,霍家只剩下猪,待我架锅烧水将其家族一锅端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大盘点标签:霍光

    霍光死后,妻子毒杀皇后儿子造反,汉宣帝:来得刚好公元前68年汉朝权臣霍光去世,临死前后,汉宣帝侍候在他病榻前,看着这个既是臣子又是岳丈的人潸然泪下。之后,汉宣帝以最高规格为霍光办理了葬事,尽管此前二人有过猜忌、分歧和嫌隙,但人死为大,相信汉宣帝对他是又爱又恨的。只是,对汉宣帝来说,为公为私,霍家都非

  • 生荣死哀,权臣之算-三朝元老,霍光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霍光

    汉武帝在卫青,霍去病二人去世后,对两人家族的态度截然不同,娶了平阳公主的卫家是不断被打压,最后甚至满门被诛杀,历史上没有卫家后人的踪迹,相比之下,霍家要强很多,南征北战中霍系将领都对这位名将忠心耿耿,而在霍去病死后,刘彻为了朝堂平衡,扶持霍光作为霍系的代言人,养在宫中,以示恩宠,一时间,大汉军方山头

  • 霍光把汉宣帝推上皇位,为何汉宣帝恩将仇报,反将霍氏家族灭门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霍光

    汉武帝当初为了防止后宫乱政,外戚专权,不惜做了立子杀母的决定,然而西汉的大权还是落到了旁人手里,这个人就是霍光。霍光是如何上位的?汉武帝死后,钩弋夫人之子刘弗陵坐上了龙椅,因母亲已死,后宫是没有机会参与政事了,但辅政大臣还是要的吧。武帝死前把辅政大权托付给了霍光,此外还有金日磾[dī]、田千秋、上官

  • 霍仲孺:生下霍去病与霍光的小县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霍光

    公元前117年,22岁的霍去病远赴边关,准备率领5万骑兵出塞作战,目标是匈奴单于。路过河东平阳县的时候,他稍作停留。河东太守远远地迎出郊外,并亲自为霍去背起弓弩,把他接到了平阳的传舍里。在这个供往来官吏休息食宿的地方,霍去病下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命令:把一个叫做霍仲孺的小吏请过来。霍仲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