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允离间计杀死董卓之后,为何迅速败亡?

王允离间计杀死董卓之后,为何迅速败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骏飞 访问量:1639 更新时间:2024/1/23 19:03:15

按照历史学家通常的说法,三国时代始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次年刘备在成都登基建立蜀汉,至222年孙权在江东称吴王,三国鼎立形成。

但是西晋史学家陈寿,看问题很有深度,他写《三国志》是从董卓开始写的,这是严谨的作风,而不是信口开河。因为董卓之乱和黄巾之乱,揭开了天下大乱的序幕,故有群雄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刘孙三集团才能割地对峙。

189年,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董卓受到大将军何进的召集,进京讨伐把持政权的十常侍,不料何进被十常侍先下手为强。随即董卓把持政权,招揽吕布,扩张自己势力,废了汉少帝,改立汉献帝。一时权倾朝野。但由于盛行暴虐,很快不得人心。

司徒王允有意刺杀董卓,他精心布局,并说服了董卓最信任的义子吕布。

192年四月,汉献帝刘协大病初愈,董卓乘坐马车参加刘协举办的庆祝大会,义子吕布跟随。当董卓经过北掖门外的时候,吕布的同乡、大将李肃冲出来刺杀董卓,董卓在里面穿着铠甲,所以没有能够立即刺死,仅仅伤及手臂,董卓摔下车来。董卓急忙招呼吕布保护,不料吕布却掏出“诏书”,称“有诏讨贼臣!”

这时候董卓才醒悟过来,可是为时已晚。被吕布等人斩杀。周围忠于董卓的人也一起被杀死。这样王允的计谋获得成功。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还虚构造了中国古代美女之一貂蝉的形象,说貂蝉是王允的养女,美貌如天仙。王允利用其美貌,使用连环计,成功地挑拨了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刺董成功。这当然仅仅是小说家之言,缺少历史依据。

王允能够设计刺杀董卓,可谓为民除害,功莫大焉。

然而,功罪同源。

王允的政治智慧也就到此为止了,此后他没有抓住大好机会,反而表现出来的极端的自私、贪婪和狭隘,导致自己不但未能安定天下,反而迅速败亡。丧失了拯救大汉王朝,让自己名垂青史的机会。

一、错误估计形势

董卓被杀之后,其嫡系部队凉州军并不在长安,而是被董卓布防到外地,以抵御诸侯进犯,也是王允除董卓的有利时机。董卓的女婿牛辅驻扎在陕县,李傕郭汜、张济等部则在陈留和颍川地区平乱。

驻防在长安城内的主要是并州军、东汉直属军和蜀中叟兵。并州军本来是丁原部队。丁原被吕布杀死之后,吕布归顺董卓,并州军归吕布节制。王允也是并州人,如果王允吕布一心,完全可以控制并州军。

东汉直属军本是何进、何苗兄弟负责,何进被十常侍害死、何苗被董卓杀死之后,可以说群龙无首,如果王允借杀董卓之功,借皇帝之名,也完全可以控制东汉直属军。

蜀中叟兵则是益州牧刘焉刘璋之父)送来的,由赵谦负责统帅。

在除掉董卓之后,王允让吕布派李肃去杀死牛辅。不久牛辅的心腹攴胡赤儿谋财害命,把试图暗中逃跑的牛辅杀死。牛辅的凉州军溃散。

如果王允、吕布对形势有个正确判断,一切都来得及。

二、错误处置凉州军

吕布很快把投奔自己的攴胡赤儿杀死。那么如何处置剩下的凉州军呢?小道消息满天飞。

李傕等人听到长安发生事变的消息后,从陈留、颍川回来,并一路收罗了牛辅的散兵。他们听到了王允准备杀死全部凉州军的消息。李傕原地等待朝廷的诏书,可是迟迟没有等到。

原来王允在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本来吕布建议王允打算收买凉州军,因为吕布自己手下也有一部分是凉州军。但是王允仔细思考之后否决了吕布的建议。

原来王允担心如果招抚凉州军会导致袁绍、曹操等人的误解,也会让朝廷失去脸面。殊不知如果没有里子,哪来面子?

凉州军迟迟等不到消息,李傕心里害怕,差点分兵逃走。但是他的谋士贾诩建议先拼死一搏,失败后再逃跑不迟。贾诩这个建议给王允方面带来重大挑战。

三、错误处置旧臣

王允除掉董卓,以首功自居。

他先杀死了名臣蔡邕,这让很多士人疏离了王允。

他没有论功行赏,他看不起对于亲手杀死董卓的吕布和李肃,仅“以剑客遇之”。让吕布非常失望。

对于与自己一起谋划刺董的谋士孙瑞,没有给他任何的赏赐。

对于统帅蜀军的赵谦,也没有任何的拉拢和奖赏。

但对于自己的亲信和家人,王允却显得很大方。宋翼、王宏都升官了,儿子王盖当了侍中。

这些决定埋下了自己灭亡的祸根。

四、错误对待盟友

吕布手下的凉州兵,赵谦手下的蜀中叟兵,本应成为王允的盟友。

玩政治么,就是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王允没有领会到政治的真谛。

李傕包围长安的时候,王允派胡轸和杨定去和李傕和谈。胡轸和杨定都是凉州兵出身,是吕布手下,由于没有受到王允重视,他们反而和李傕沆瀣一气。

令王允想不到的是成都人赵谦也和李傕勾结起来对付自己。

胡轸、杨定率军和李傕作战的时候,阵中倒戈;很快赵谦的叟兵开城门放入凉州军。王允被碎尸万段,吕布率残部逃走。

至此,王允的成功仅仅维持了40天,就灰飞烟灭了。

标签: 王允

更多文章

  • 三国政治谋杀之曹操、王允设计刺杀董卓

    历史人物编辑:快门的疯狂标签:王允

    东汉末年,外戚和太监在朝中争权夺利。外戚为了除去太监,把董卓召⼊都城。后董卓乘机控制了朝政,将少帝废去,立陈留王为汉献帝,滥杀朝中大臣,满朝文武敢怒而不敢言。一天,司徒王允以做生日家宴为名,把朝中大臣机密调集抵家里。三杯酒下肚今后,王允忽然掩面大哭。 众人感应特别很是受惊,不禁问道:“本日是司徒生日

  • 司徒王允宴请朝臣,为何不请曹操呢?难道只是因为曹操出身低贱?

    历史人物编辑:神通天下标签:王允

    说起司徒王允设家宴来,那可真的就是非常的厉害了,尤其是他几乎把朝堂上的人差不多都叫去,就足以证明他设的这个家宴到底是有多厉害,别的暂且不用多说,试问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后,除了司徒王允之外还有哪位朝臣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呢?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虽然司徒王允的家宴,查不多把朝堂上的人都叫去,但是也并非是

  • 为什么王允献貂蝉的计策,被称为连环计?这与美人计有什么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王允

    历史演义星光熠熠,老乐豪放。继续聊三国,品味人生。按照顺序,该说说第八章了。从这一章开始,可以说是三国演义中最特别、最知名,甚至最让人难忘和争议的一部。一个角色终于登场了。说到这里,可能有些熟悉三国的书迷已经猜到了,是谁?貂蝉。因为貂蝉的特殊性,老乐决定分成几篇,从不同的角度来谈谈貂蝉。第一个内容就

  • 王允如何讨好吕布?在董卓和吕布面前毫无惧色?王允究竟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王允

    第二天,王允就开始行动了。他取出来家里珍藏的几颗明珠,让工匠把它们镶嵌在一个金冠上,叫人送给了吕布。吕布非常欢喜,等着退朝之后,直接来到王允家里拜谢。王允早就料到了吕布会来,事先已经准备好了美酒佳肴。吕布来了以后,王允把他请到后堂。吕布说道:“您是朝廷的元老,我不过是相府一个兵将,您何必对我这么客气

  • 貂蝉那么美,王允为何不占为己有?

    历史人物编辑:道史说雅标签:王允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孔子也说,人之大欲,食色性也,貂蝉位列我国的四大美女之一,那也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如此美貌的女人,早起是养在貂蝉家中的,那么面对如此美貌的女人,司徒王允为什么不占为己有呢?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不管是史书还是小说,难免都有虚构的成分,但无论是真实还是虚构,他所反应出

  • 貂蝉与王允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何貂蝉会答应王允除掉董卓和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王允

    先来看看貂蝉和王允究竟是什么关系,在《三国演义》书中,貂蝉原本是宫中的宫女(或妃嫔),因遭受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后来被“老色狼”王允看到了,于是就收为歌女,古代的歌女地位甚低,白天歌舞晚上侍寝,甚至送人都是很正常的事。而当时的王允已经50岁左右,按照古人的寿命,王允也没多少年可活了;或许王允玩厌后

  • 《王宝钏》做了父亲才懂王允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王允

    王宝钏是相国王允的三千金,王允一直宠爱着王宝钏这个小女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摔着。一直溺爱,把王宝钏养成了任性妄为宁愿坏习惯。王相国的大女儿温柔贤惠听话,大女婿苏龙也是文武双全,人品正直。二女儿自私任性对父亲也算听话,二女婿魏虎时一员猛将也算孝顺。王相国对王宝钏抛绣球招亲,内心反对也任她胡

  • 汉末王允一手好牌打个稀烂的性格根源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王允

    汉末司徒王允联合吕布铲除巨奸董卓,成就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王允在杀董卓后,因何一手好牌打个稀烂?其性格决定其格局,其格局决定其命运。汉末司徒王允第一,王允心太凉薄,杀蔡邕导致人心涣散王允作为当朝司徒,对于朝廷大臣这一方势力应该是很有影响力的。王允诛杀董卓大快人心,但他不知道怎么顺势协调、凝聚各方政

  • 为什么王允作为汉末重臣,在史书中只能“打酱油”?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王允

    提到《三国演义》中的关键人物,王允不得不提到,如果不是他把七宝剑借给了曹操,曹操也不会回到家乡举旗反董卓,因为《孟德仙道》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王允利用貂蝉使出了一连串诡计,吕布也不会消灭董卓,小说中自然也就没有更多精彩的内容了。当然,在当时的真实历史中,不可能有七宝刀、貂蝉这样的艺术元素,但

  • 马革裹尸的马援,打败交趾姐妹花六年后,再南征怎么就染病而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马援

    伏波将军马援,是东汉初年名将,为汉光武帝平定天下、巩固统治出生入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马援最后还是在南方的征战途中死于疫病。建武十八年春,交趾女子征侧及其妹征贰率领农民起来造反,先后攻占了岭南60余个城池。光武帝刘秀看到南方统治不稳,遂遣伏波将军马援率大军20万南征。由于当时汉军有大小战船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