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宝钏》做了父亲才懂王允

《王宝钏》做了父亲才懂王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搞笑头盔哥 访问量:3446 更新时间:2024/2/12 1:39:33

宝钏是相国王允的三千金,王允一直宠爱着王宝钏这个小女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摔着。一直溺爱,把王宝钏养成了任性妄为宁愿坏习惯。

王相国的大女儿温柔贤惠听话,大女婿苏龙也是武双全,人品正直。二女儿自私任性对父亲也算听话,二女婿魏虎时一员猛将也算孝顺。

王相国对王宝钏抛绣球招亲,内心反对也任她胡作非为。王相国权倾朝野,一直高度自信,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但王宝钏把乞丐薛平贵带到面前,他发现一切都失去了控制。

王相国深谙人心,阅人无数。他反对王宝钏和薛平贵的婚事,说他嫌弃薛平贵贫寒出身,也不能说没有。如果是全部,那说明王允这个相国太明不属实了。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只要女儿喜欢,他给薛平贵安排一个出身,或让薛平贵鱼跃龙门不是太简单。

王相国一眼就看出了薛平贵的人品,不是女儿没有托付终身的人。王允没有想到任性的女儿,一听到自己反对,就立即和自己断绝父女关系。

王允表面强硬,内心很受伤。自己把养了18年的女儿。为一个不靠谱的男人,和自己断绝关系。

王宝钏走得很干脆,一点没有为老父亲考虑。女儿苦守寒窑18年,靠挖野菜生活,从来没有回到相府看望年迈的父亲。王允从心痛到失望,这个女儿白养了。哪怕你坚持自己的选择 回来看望父亲,跟父亲认个错,作为父亲岂能不认女儿女婿。

最为王宝钏独到眼光,发现薛平贵是真命天子,那是事后诸葛亮。亿万人亿万年不会出现一个。

薛平贵最后投降西凉,最后带兵攻打自己的国家。王宝钏受苦十八年,薛平贵另娶代战公主。如果不是西凉准备入侵中原,薛平归可能永远不会回来看王宝钏一眼。

王允看人还是不错的,薛平贵辜负了王宝钏。如果薛平贵不是为了坐稳中原的皇帝保全名声,他根本不可能封王宝钏为皇后。

薛平贵坐上皇帝,他的岳母西凉太后成为中原的太后。代战公主为贵妃掌握兵权,军中都是西凉的猛将,太子是西凉血脉,王宝钏只有一个皇后虚名。

受苦的王宝钏只做18天的皇后,如果可以选择王允还是以前的态度,坚决反对王宝钏和薛平贵的婚事。这就是一个父亲,要对女儿一生幸福负责。

#王宝钏挖野菜#

#王宝钏#

标签: 王允

更多文章

  • 汉末王允一手好牌打个稀烂的性格根源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王允

    汉末司徒王允联合吕布铲除巨奸董卓,成就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王允在杀董卓后,因何一手好牌打个稀烂?其性格决定其格局,其格局决定其命运。汉末司徒王允第一,王允心太凉薄,杀蔡邕导致人心涣散王允作为当朝司徒,对于朝廷大臣这一方势力应该是很有影响力的。王允诛杀董卓大快人心,但他不知道怎么顺势协调、凝聚各方政

  • 为什么王允作为汉末重臣,在史书中只能“打酱油”?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王允

    提到《三国演义》中的关键人物,王允不得不提到,如果不是他把七宝剑借给了曹操,曹操也不会回到家乡举旗反董卓,因为《孟德仙道》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王允利用貂蝉使出了一连串诡计,吕布也不会消灭董卓,小说中自然也就没有更多精彩的内容了。当然,在当时的真实历史中,不可能有七宝刀、貂蝉这样的艺术元素,但

  • 马革裹尸的马援,打败交趾姐妹花六年后,再南征怎么就染病而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马援

    伏波将军马援,是东汉初年名将,为汉光武帝平定天下、巩固统治出生入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马援最后还是在南方的征战途中死于疫病。建武十八年春,交趾女子征侧及其妹征贰率领农民起来造反,先后攻占了岭南60余个城池。光武帝刘秀看到南方统治不稳,遂遣伏波将军马援率大军20万南征。由于当时汉军有大小战船2000

  • 擒杀异域姐妹花的马援,为何最终马革裹尸,却成后世武将的楷模

    历史人物编辑:玺哥串串标签:马援

    擒杀异域姐妹花的马援,为何最终马革裹尸,却成后世武将的楷模说起中华武将的精神楷模,不论有名还是无名,明面上都会把马革裹尸作为自己的最高荣耀,而这一典故则来源于东汉开国名将马援。说是开国名将,其实在东汉的立国战争中,马援的战功并不显赫,只是在刘秀建国后,马援才在诸多平乱战争中大放异彩,尤其是他曾平定南

  • 马革裹尸的完美军人典范、伏波将军马援,少年时竟是个叛逆花美男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马援

    中国军魂的缔造者——伏波神将汉马援(1)关于马援和他的名言“马革裹尸”,我想在中国大概没有多少人不知道,但对他具体的品格与事迹,很多人恐怕就不熟悉了。或许只把他当成李广一般,看做一个忠君爱国的符号而已,套张脸谱上去,反正不是黑脸就是花脸,哇呀呀叫两句就对了。但如果我要说,马援年轻时是一个风流倜傥、俊

  • 刘秀以善待功臣闻名,为什么功劳最大的马援却遭到他的厌弃冷遇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马援

    在几千年的古代历史中,皇帝一直高居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富有四海,掌控着天下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与财富,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穷极奢华的生活。但凡事利弊相连,皇帝这个职业也真不是人人都能干好的,当上了皇帝,在享受皇帝尊荣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烦恼。如何处理好与功臣的关系,就是皇帝们必须要面对的棘手

  • 东汉开国元老马援:马革裹尸的壮志,靠的是人生的几次关键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小思思爱视界标签:马援

    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一直是忠勇爱国的代表。我们耳熟能详的“马革裹尸”“老当益壮”“穷且益坚”这些成语,都是出自于马援之口。但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马援之所以能将“马革裹尸”的壮志付诸于实际行动,靠的是人生的几个关键时期的正确选择。马援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后裔,曾祖父马通,是汉武帝时期的大臣。以马援

  • 曾平定西羌与越南叛乱的名将马援,为何最终栽在了湖南苗蛮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马援

    永远追求精彩的人生——伏波神将汉马援(12)建武二十四年秋,刘秀任命马援为南征军总司令,率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四副将,募中原十二郡之甲士及罪囚共四万余人,南下平定武陵之乱。马援自不必说,我们来看看他这几个副将,也个个不是省油的灯。杨虚侯马武,绿林好汉出身,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名将中南七宿之首

  • “铜柱折,交趾灭”——马援平定征侧、征贰之乱始未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马援

    交趾古号百越,秦吞六国,废封建、行郡县,南征百越,置南海、桂林、象郡。秦未汉初,赵佗拥兵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至于汉武帝元鼎五年,并入汉朝版图。征侧、征贰本是一对姐妹花,为交趾北部雒将之女儿。容貌不过寻常,身材却是长大,力举千钧,称雄一方。征侧尤其骁悍勇健,虽己嫁于朱鸢人诗索为妻,然不安本份,不在家

  • 马援打山贼时,给刘秀写信,刘秀看完后把身边的太监剃了光头

    历史人物编辑:花红叶绿的精彩标签:马援

    相信大家都知道马超,他是三国时期的名将,蜀汉的骠骑将军。马超的祖上也是一位名将,那就是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论名气马超应该比马援要大,毕竟有《三国演义》的推波助澜;论官职马超是重号将军,马援是杂号将军。但是如果论武功的话,马超是无论如何也赶不上马援的。马援曾经是东汉初年的豪强隗嚣的手下。隗嚣派马援去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