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骞和班超都立功西域,谁的贡献更大一些?

张骞和班超都立功西域,谁的贡献更大一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料侦探社 访问量:3975 更新时间:2024/1/19 7:07:28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后世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班超经营西域三十一年,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重新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封为定远侯。你们认为他们二人谁的贡献更大一些呢?

张骞凿空西域

公元前139年,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张骞自告奋勇率领一百多人从陇西(今甘肃临洮)踏上了寻求和大月氏联合对付匈奴的探险之路,被匈奴人两次扣押,历尽艰险磨难的张骞虽然找到了大月氏,但是他们却不愿意再和匈奴为敌。首次出使西域张骞虽然没有达到本来的政治目的,但是他熟悉了西域的道路、国家情况、水源地理等等,他为中国人发现了一片比当时中国还要广大的新世界。这个发现,只有后世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可以相媲美。而且张骞还发现了可以绕过匈奴从印度到达西域的新道路,也为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张骞为中郎将,第二次出使西域,联合乌孙抗击匈奴。虽然这次出使,乌孙并没有直接答应汉朝结盟的要求,但是派使者跟随张骞来到汉朝,见识了汉朝的强大后,决定和汉朝交好。而张骞还派遣副使分别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印度)、于阗、扜弥等国展开外交活动,进一步和西域各国展开全面交流。为后来汉朝设置西域都护直接管理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近代俄罗斯学者评价,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在中国史的重要性,绝不亚于美洲之发现在欧洲史上的重要”。

班超经营西域

张骞凿空西域后,汉朝逐渐通过多次出击匈奴,把匈奴人赶走。西域各国逐渐归属于西汉,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正式开始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各国,此后一直延续到王莽篡汉,西汉末到东汉初年,对于西域的控制有所下降。东汉时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以陈睦为都护。结果第二年,焉耆、龟兹反叛,一起攻杀西域都护陈睦,西域脱离东汉王朝的管辖,陷入混乱。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出身书香世家的班超投笔从戎,立志建功异域取封侯。在跟随窦固北征匈奴时,率领三十六人出使西域鄯善国,结果就凭借着三十六人的力量在极为不利的局势下,击溃了北匈奴使团,鄯善国举国震动,表示愿意归附汉朝。后来汉明帝再次派班超出使于阗,班超剑斩于阗巫师,使得于阗归附汉朝,后来的疏勒在班超的周璇下也回归汉朝,这是班超在西域初次崭露头角。

汉明帝去世,焉耆、龟兹趁机反叛,攻杀西域都护陈睦,班超在势单力孤的情形下,决心实现自己立功异域的志向,不辜负疏勒、于阗等国的期望。于是班超采取以夷制夷的战略,凭借各个属国的力量,在西域闪转腾挪,纵横捭阖,三十年的时间里,征服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把北匈奴的势力彻底赶出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回到大汉的怀抱。班超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志向,成为西域都护,被封为定远侯,威震西域!

张骞是冒险者、开拓者,为当时的中国人发现了一片非常广阔的新世界,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打下了基础,为汉朝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各国开了个好头,梁超称赞张骞“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班超是伟大的外交家、军事家,有勇有谋,几乎凭借一人之力,侧身西域,把已经脱离管控的西域各国重新收复,同样为东汉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

至于张骞和班超谁的贡献更大,小编感觉二人可谓平分秋色,无所谓谁更胜一筹,有趣的是班超曾经以张骞作为自己的榜样“大丈夫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候”,或许这算是张骞比班超贡献更大一些的地方吧,他为班超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标签: 张骞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的第三个拐点:张骞通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琦趣科技发现标签:张骞

    汉武帝要与匈奴决战,汉朝搜集到的军事情报中提到,大月氏人曾是匈奴的劲敌,战败后西迁了,因此汉武帝派张骞西使,向西去寻找大月氏人,寻求建立军事同盟,与汉朝一起进攻匈奴。要进入完全陌生的世界,去寻找从未接触过的族群,并要说服他们与我们建立军事同盟,只是因为据说他们是我们的敌人的敌人。曾经的中国人,思维就

  • 张骞出使西域:揭秘中国古代开辟通向中亚的壮举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张骞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古代一段著名的历史故事,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大约公元前138年。下面我将详细讲述这个故事。汉武帝统治时期,中国向外扩张,不仅在南方和北方都有大片领土,还向西探索,希望开辟通往西域(今天的中亚地区)的商路。当时,中国与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但是这些贸易由于中间商人的掌控,加上沙漠

  • 张骞,为汉王朝叩响新世界大门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张骞

    战国中原大乱之时,北方的匈奴在大漠中悄然崛起。秦王朝建立的时候,匈奴已经是一只刚刚长大的小狮子,渴望鲜血的味道,渴望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他不断地向秦朝扑来,刚刚统一的边境线在铁蹄面前,还显得很脆弱。千古一帝秦始皇没有选择主动出击,一直所向披靡的秦始皇这是可能也知道,他的虎狼之师现在还不能摧毁来自大漠的

  • 张骞第67代后裔张利军接受《丝路文明》杂志专访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张骞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其博广瞻望的胸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大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向世界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使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搭建起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桥梁。传承和弘扬张骞精神、传播丝路文化是历史的赓续,更是时

  • 历史和张骞开的一个个玩笑却是我们民族的幸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晓古今标签:张骞

    由于第一次出使西域耗费十三年,最终还是失败。24年后,汉武帝刘彻任命张骞为中郎将,带着300人的使团和几万头牛羊,以及价值数千万的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再一次重新踏上西域的征程。由于漠南的匈奴势力已经被肃清,这次张骞的出使很顺利,使者团平安到达了乌孙,张骞很快便见到了乌孙王昆莫。乌孙的王公大臣们以前从

  • 面对困境,看张骞怎样逆风翻盘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张骞

    汉朝时期,人们曾认为世界的中心在长安,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也认为世界的中心是罗马。我们都知道改变这一认知的,正是张骞,他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联通了汉朝和罗马。从此,人们才知道,世界的中心在丝绸之路。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最初的使命并不是开拓丝绸之路,他一生都没有完

  • 打开西大门!“张骞出使西域”般战略突破!

    历史人物编辑:梁子说家常标签:张骞

    戍天九思原创第605期前 言:笔者曾两次深入新疆旅游,这次又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一路西行,且行且思。在瓜州,笔者到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缅怀红军先烈,感悟创业艰难;在敦煌,笔者到莫高窟参观,感怀丝绸之路的昔日辉煌;在嘉峪关,笔者从边关兴衰中审视历史,领略边关兴衰连着国运;在德令哈,诗人海子看到的是绝

  • 张骞艰难的西域之旅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张骞

    前言张骞,字子房,汉朝西域探险家和外交家,是中国古代与中亚地区交往的重要使者之一,也是汉朝远征西域的开拓者之一。张骞生于汉武帝时期,其功绩对于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张骞的生平张骞生于公元前164年,是汉武帝时期的人物。他是陇西郡中都人,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据《史记》记载,他年

  • 张骞娶了个匈奴妻子,难道不觉得丢人么?这个妻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张骞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河西走廊》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公元前139年,27岁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始出使西域。据史料记载,他此行的目的有两个:1.找到被匈奴人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说服他们与汉朝一起夹击匈奴。2.了解河西走廊附近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为汉武帝日后出击

  • 历史张骞通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张骞

    张骞通西域前言张骞(约公元前164年-约公元114年),汉武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和外交家,曾率领使团三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的外交关系和通商贸易,对于推动中国与中亚、西亚的交流和文化交融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一、历史背景1.张骞的简介张骞是汉朝时期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