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和张骞开的一个个玩笑却是我们民族的幸运

历史和张骞开的一个个玩笑却是我们民族的幸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晓古今 访问量:1411 更新时间:2024/2/12 11:05:45

由于第一次出使西域耗费十三年,最终还是失败。24年后,汉武帝刘彻任命张骞为中郎将,带着300人的使团和几万头牛羊,以及价值数千万的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再一次重新踏上西域的征程。

由于漠南的匈奴势力已经被肃清,这次张骞的出使很顺利,使者团平安到达了乌孙,张骞很快便见到了乌孙昆莫。

乌孙的王公大臣们以前从未见过汉朝使者,也不懂汉朝的外交礼仪,他们只是听说过在匈奴的南方有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

但乌孙人还是见过不少匈奴使者的,所以便以接见匈奴使者的方式招待了张骞一行人,并对张骞随意回了一礼。

张骞一看他们竟把天朝上国的使者当匈奴人对待就不干了。

要知道,匈奴人早已被大汉帝国的军队驱赶到了更远的北方去吃沙,早已不是当年雄霸整个北方的强盛民族,怎能把汉人和匈奴等同起来?

不过,张骞久在塞外生活,听闻乌孙人贪财,便对昆莫说:“我们皇帝陛下的赏赐我已经带来了,按照我们的规矩,大王应该跪拜受礼,不然,礼物我可就原封不动地带回去了。”

依照现代人的观点,国家与国家之间,无论大小,均为平等关系。大家可以想象下,让一个国王对另一个国家的使者行拜礼是什么画面。

不过,乌孙人毕竟是实用主义者,再说,他们大概也从不谈“男人膝下有黄金”那一套,既然有好东西,为何不要呢?

因此,昆莫依张骞之意行了一礼。如此一来,张骞感到心满意足,而昆莫得到了张骞早已准备好的厚礼,真算得上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在经过一番交谈后,张骞对乌孙王说:“我们汉朝陛下很敬仰大王,并希望大王能迁往南方居住,陛下还愿意把汉室公主嫁给大王为妻,这样两家就成了兄弟,还怕他的匈奴人吗?”

而乌孙王虽然不喜欢匈奴人,但他很喜欢汉朝的厚礼,也喜欢汉人的公主,可要他和匈奴人彻底划清界限,站到对立面,昆莫仔细考虑了一番,还是没有立刻答应,只是说与大臣们商量一下。

而且张骞并不一味死等,他还命手下几个副使带着礼物,由乌孙的领路,从乌孙的国都赤谷城出发,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进发。

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与匈奴断交与汉朝交好,还是维持现状,乌孙王还是无法决断,于是便先派一队人跟张骞回去,想先看看传说中的天朝是怎样的。

最高的规格接待了这些使者,也让乌孙的使者领略了汉朝的强大。

2年后,张骞派往赤谷城的副使们陆续返回长安,并带回了沿途所经过的国家的情报,给汉朝人民以开阔的视野。

此后,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交往逐渐成为常态,从汉朝到长安的使者每年少则5、6次,多至10几次,规模从几十人至几百人不等,西域各国到长安的使者更是络绎不绝。

但这一切张骞并不知道,因为从乌孙回来的第二年,长期奔波以致积劳成疾的他就在长安病逝,享年五十岁。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时经过匈奴人的地盘,被抓起来囚禁了近10年,其中的艰难险阻是旁人无法想象的。

尽管第一次出使,他未能完成促使月氏与汉帝国联合对付匈奴的任务。第二次,乌孙虽与汉朝结盟,最终也没有按照汉朝皇帝的意图迁往南方。

但张骞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自己的使命,开阔了汉朝人民的视野,他的精神和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肯定。

上千年后,从长安出发,经中国现在的甘肃、新疆地区,跨越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国家,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正式形成,并在此后的几百年中,对中国及欧亚国家的化、经济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路线大致与张骞当年所走的大致相同。

因为当年这条道路上的主要流通产品是中国产的丝绸,所以人们就把它形象地称为“丝绸之路”。

这是张骞对国家和民族所做的最为重要的贡献,尽管他生前并未看到,但历史将永远记得。

标签: 张骞

更多文章

  • 面对困境,看张骞怎样逆风翻盘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张骞

    汉朝时期,人们曾认为世界的中心在长安,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也认为世界的中心是罗马。我们都知道改变这一认知的,正是张骞,他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联通了汉朝和罗马。从此,人们才知道,世界的中心在丝绸之路。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最初的使命并不是开拓丝绸之路,他一生都没有完

  • 打开西大门!“张骞出使西域”般战略突破!

    历史人物编辑:梁子说家常标签:张骞

    戍天九思原创第605期前 言:笔者曾两次深入新疆旅游,这次又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一路西行,且行且思。在瓜州,笔者到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缅怀红军先烈,感悟创业艰难;在敦煌,笔者到莫高窟参观,感怀丝绸之路的昔日辉煌;在嘉峪关,笔者从边关兴衰中审视历史,领略边关兴衰连着国运;在德令哈,诗人海子看到的是绝

  • 张骞艰难的西域之旅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张骞

    前言张骞,字子房,汉朝西域探险家和外交家,是中国古代与中亚地区交往的重要使者之一,也是汉朝远征西域的开拓者之一。张骞生于汉武帝时期,其功绩对于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张骞的生平张骞生于公元前164年,是汉武帝时期的人物。他是陇西郡中都人,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据《史记》记载,他年

  • 张骞娶了个匈奴妻子,难道不觉得丢人么?这个妻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张骞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河西走廊》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公元前139年,27岁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始出使西域。据史料记载,他此行的目的有两个:1.找到被匈奴人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说服他们与汉朝一起夹击匈奴。2.了解河西走廊附近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为汉武帝日后出击

  • 历史张骞通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张骞

    张骞通西域前言张骞(约公元前164年-约公元114年),汉武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和外交家,曾率领使团三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的外交关系和通商贸易,对于推动中国与中亚、西亚的交流和文化交融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一、历史背景1.张骞的简介张骞是汉朝时期的一

  • 汉武帝为何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张骞

    汉朝作为一个存续了400年的大一统王朝,强盛到西方的罗马帝国都有所耳闻,一东一西两个强大的帝国彼此都称呼对方以自己的名字表达敬佩。汉成为了一个影响世界文明的伟大民族的名称,贡献之多只言片语难以说清,丝绸之路的开辟意义更是十分重大,其影响力和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直到今天还惠及华夏子孙。那么在信息闭塞,

  • 汉中城固:不仅是张骞故里,还是柑橘之乡!

    历史人物编辑:社工师罗先生标签:张骞

    来源:高台兴南加油站汉中城固县是张骞故里,而每逢金秋十月,漫山遍野“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的情景,亦吸引着各地客人纷至沓来尝鲜当地名产——柑橘。柑橘在汉中乃至陕南种植的历史非常悠久,公元一世纪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道:“安邑千树枣......蜀汉、江陵千树橘;此萁人与千户侯等。”(蜀,即

  • 苏武归汉全了忠臣名节,李陵暂降也心系汉朝,可惜汉武帝没给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苏武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勾奴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朝的兴盛强大,就派人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者都送回了长安,表示愿意和汉朝重新和好。汉武帝为了回应且鞮侯单于的好意,也将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全部释放,并特意派遣中郎将苏武持节送他们回匈奴,还带了许多金帛礼物送去。随同苏武出使的,还有副中郎将张胜

  • 伟大的爱国者苏武与疯狂的战争赌徒李陵,怎么会成为好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苏武

    炽热的强汉(30)主笔:闲乐生朱晖汉军远征大宛之后,大汉兵威远播,西域诸王,皆遣子弟携带贡品入质汉朝。而近汉小国轮台、渠犁(今新疆塔里木河北)由于被汉军屠尽,化为空城,又兼位于西域中央心脏地带,且气候温和,土壤肥美颇宜耕种,武帝遂将长城自玉门关继续往西北推进,在此二地设立了据点,各以数百兵士屯田,置

  • 苏武为什么去遥远的北海放羊?匈奴所处的蒙古大草原不适合放牧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明毅标签:苏武

    "苏武牧羊"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天汉元年,匈奴新单于即位,汉武帝派苏武率领使团出使匈奴。当他们完成任务准备返回时,匈奴内部发生叛乱,连累了使团,匈奴人扣留了苏武,要求他投降匈奴。苏武认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遂拔刀自刎,后经抢救脱离危险。单于佩服其有节气,对他进行了百般利诱和威胁,想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