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骞第67代后裔张利军接受《丝路文明》杂志专访

张骞第67代后裔张利军接受《丝路文明》杂志专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土家小伟伟 访问量:1138 更新时间:2024/2/12 11:05:41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其博广瞻望的胸怀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了横东西、连接欧亚大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世界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使百个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搭建起全球经济、政治、化相互交流借鉴的桥梁。传承和弘扬张骞精神、传播丝路文化是历史的赓续,更是时代的召唤。

历史上,对于张骞的赞叹不胜枚举,留下的张骞传说“五彩纷呈”。为深入了解张骞文化,弘扬张骞精神,日前,《丝路文明》杂志深入张骞故里——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对张骞第67代后裔张利军进行专访。相关报道在2022年3月刊《丝路文明》封面人物栏目刊发。

《丝路文明》2022年3月杂志封面

张利军系古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第67代后裔,张骞与丝绸之路文化研究著名学者,参加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张骞墓遗产点入列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与管理工作。作为张骞后裔代表,张利军于2014年参加西安——罗马丝绸之路万里行、2018年参加西安——马六甲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亲身实地重走、考察探索了丝绸之路,见证了张骞的足迹与荣光。

在丝绸之路万里行的活动中,张利军看到了丝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张骞文化的高度重视,感受到了张骞文化的“遍地生花”,也对张骞精神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他认为,张骞精神主要集中体现在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忠于使命、传播文明四个方面。

张骞第67代后裔张利军接受《丝路文明》杂志专访

在谈及古丝绸之路与现在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怎样的关系时,张利军认为,古丝绸之路与当前“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主要有着古老与现代、开拓与发展、商贸互通与文明互鉴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古老的丝绸之路线路较为单一,是在前无古人的历史背景下,冲破了种种阻挠,以商品交换为主要目的,建立的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的一个交通线,而“一带一路”则是横跨亚欧,联系世界,联系陆地、海洋,展现出立体、多元的特点。现在的“一带一路”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发展的多样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展现的是美美与共,共享当今世界发展的成果。

文化是民族之魂。张利军表示,传承张骞文化不仅包含着发扬张骞敢为人先等精神,更有助于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意义,加大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张骞文化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固化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继而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文化元素之一。

一条东西大道穿越时空,一段倾世佳话传扬至今。现在,张骞墓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民间文学“张骞传说”项目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张骞不朽的精神与文化,成了中国在世界上颇具影响力的精神遗产与文化品牌,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实施下,也必将为中国以及丝路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刘小鱼)

标签: 张骞

更多文章

  • 历史和张骞开的一个个玩笑却是我们民族的幸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晓古今标签:张骞

    由于第一次出使西域耗费十三年,最终还是失败。24年后,汉武帝刘彻任命张骞为中郎将,带着300人的使团和几万头牛羊,以及价值数千万的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再一次重新踏上西域的征程。由于漠南的匈奴势力已经被肃清,这次张骞的出使很顺利,使者团平安到达了乌孙,张骞很快便见到了乌孙王昆莫。乌孙的王公大臣们以前从

  • 面对困境,看张骞怎样逆风翻盘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张骞

    汉朝时期,人们曾认为世界的中心在长安,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也认为世界的中心是罗马。我们都知道改变这一认知的,正是张骞,他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联通了汉朝和罗马。从此,人们才知道,世界的中心在丝绸之路。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最初的使命并不是开拓丝绸之路,他一生都没有完

  • 打开西大门!“张骞出使西域”般战略突破!

    历史人物编辑:梁子说家常标签:张骞

    戍天九思原创第605期前 言:笔者曾两次深入新疆旅游,这次又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一路西行,且行且思。在瓜州,笔者到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缅怀红军先烈,感悟创业艰难;在敦煌,笔者到莫高窟参观,感怀丝绸之路的昔日辉煌;在嘉峪关,笔者从边关兴衰中审视历史,领略边关兴衰连着国运;在德令哈,诗人海子看到的是绝

  • 张骞艰难的西域之旅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张骞

    前言张骞,字子房,汉朝西域探险家和外交家,是中国古代与中亚地区交往的重要使者之一,也是汉朝远征西域的开拓者之一。张骞生于汉武帝时期,其功绩对于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张骞的生平张骞生于公元前164年,是汉武帝时期的人物。他是陇西郡中都人,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据《史记》记载,他年

  • 张骞娶了个匈奴妻子,难道不觉得丢人么?这个妻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张骞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河西走廊》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公元前139年,27岁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始出使西域。据史料记载,他此行的目的有两个:1.找到被匈奴人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说服他们与汉朝一起夹击匈奴。2.了解河西走廊附近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为汉武帝日后出击

  • 历史张骞通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张骞

    张骞通西域前言张骞(约公元前164年-约公元114年),汉武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和外交家,曾率领使团三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的外交关系和通商贸易,对于推动中国与中亚、西亚的交流和文化交融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一、历史背景1.张骞的简介张骞是汉朝时期的一

  • 汉武帝为何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张骞

    汉朝作为一个存续了400年的大一统王朝,强盛到西方的罗马帝国都有所耳闻,一东一西两个强大的帝国彼此都称呼对方以自己的名字表达敬佩。汉成为了一个影响世界文明的伟大民族的名称,贡献之多只言片语难以说清,丝绸之路的开辟意义更是十分重大,其影响力和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直到今天还惠及华夏子孙。那么在信息闭塞,

  • 汉中城固:不仅是张骞故里,还是柑橘之乡!

    历史人物编辑:社工师罗先生标签:张骞

    来源:高台兴南加油站汉中城固县是张骞故里,而每逢金秋十月,漫山遍野“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的情景,亦吸引着各地客人纷至沓来尝鲜当地名产——柑橘。柑橘在汉中乃至陕南种植的历史非常悠久,公元一世纪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道:“安邑千树枣......蜀汉、江陵千树橘;此萁人与千户侯等。”(蜀,即

  • 苏武归汉全了忠臣名节,李陵暂降也心系汉朝,可惜汉武帝没给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苏武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勾奴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朝的兴盛强大,就派人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者都送回了长安,表示愿意和汉朝重新和好。汉武帝为了回应且鞮侯单于的好意,也将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全部释放,并特意派遣中郎将苏武持节送他们回匈奴,还带了许多金帛礼物送去。随同苏武出使的,还有副中郎将张胜

  • 伟大的爱国者苏武与疯狂的战争赌徒李陵,怎么会成为好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苏武

    炽热的强汉(30)主笔:闲乐生朱晖汉军远征大宛之后,大汉兵威远播,西域诸王,皆遣子弟携带贡品入质汉朝。而近汉小国轮台、渠犁(今新疆塔里木河北)由于被汉军屠尽,化为空城,又兼位于西域中央心脏地带,且气候温和,土壤肥美颇宜耕种,武帝遂将长城自玉门关继续往西北推进,在此二地设立了据点,各以数百兵士屯田,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