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其博广瞻望的胸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大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向世界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使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搭建起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桥梁。传承和弘扬张骞精神、传播丝路文化是历史的赓续,更是时代的召唤。
历史上,对于张骞的赞叹不胜枚举,留下的张骞传说“五彩纷呈”。为深入了解张骞文化,弘扬张骞精神,日前,《丝路文明》杂志深入张骞故里——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对张骞第67代后裔张利军进行专访。相关报道在2022年3月刊《丝路文明》封面人物栏目刊发。
《丝路文明》2022年3月杂志封面
张利军系古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第67代后裔,张骞与丝绸之路文化研究著名学者,参加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张骞墓遗产点入列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与管理工作。作为张骞后裔代表,张利军于2014年参加西安——罗马丝绸之路万里行、2018年参加西安——马六甲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亲身实地重走、考察探索了丝绸之路,见证了张骞的足迹与荣光。
在丝绸之路万里行的活动中,张利军看到了丝路沿线国家和人民群众对张骞文化的高度重视,感受到了张骞文化的“遍地生花”,也对张骞精神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他认为,张骞精神主要集中体现在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忠于使命、传播文明四个方面。
张骞第67代后裔张利军接受《丝路文明》杂志专访
在谈及古丝绸之路与现在的“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怎样的关系时,张利军认为,古丝绸之路与当前“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主要有着古老与现代、开拓与发展、商贸互通与文明互鉴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古老的丝绸之路线路较为单一,是在前无古人的历史背景下,冲破了种种阻挠,以商品交换为主要目的,建立的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的一个交通线,而“一带一路”则是横跨亚欧,联系世界,联系陆地、海洋,展现出立体、多元的特点。现在的“一带一路”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发展的多样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展现的是美美与共,共享当今世界发展的成果。
文化是民族之魂。张利军表示,传承张骞文化不仅包含着发扬张骞敢为人先等精神,更有助于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意义,加大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张骞文化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固化和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继而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文化元素之一。
一条东西大道穿越时空,一段倾世佳话传扬至今。现在,张骞墓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民间文学“张骞传说”项目成功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张骞不朽的精神与文化,成了中国在世界上颇具影响力的精神遗产与文化品牌,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实施下,也必将为中国以及丝路沿线国家、地区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刘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