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骞,为汉王朝叩响新世界大门的人

张骞,为汉王朝叩响新世界大门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安内史 访问量:1122 更新时间:2023/12/19 12:37:57

战国中原大乱之时,北方的匈奴在大漠中悄然崛起。秦王朝建立的时候,匈奴已经是一只刚刚长大的小狮子,渴望鲜血的味道,渴望堆积如山的战利品。他不断地向秦朝扑来,刚刚统一的边境线在铁蹄面前,还显得很脆弱。千古一帝秦始皇没有选择主动出击,一直所向披靡的秦始皇这是可能也知道,他的虎狼之师现在还不能摧毁来自大漠的铁蹄。于是便把七国的长城连起来,据匈奴于长城之外。

这种相持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另一个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即位的时候。也许刘邦想完成比始皇帝更加伟大的事业,驱匈奴于漠北,又或许是楚汉争霸的胜利感还在身体里流淌,他决定亲自带兵,攻击匈奴。公元前201年,刘邦踌躇满志地出发了。结果,他被匈奴包围在了白登城七天七夜。马上天子,久经沙场,军中又猛将如云,他也想不到,他会败得如此狼狈。

也许是从这以后,大汉天子都记住了白登山风雪的凄厉,百余年的与匈奴和亲政策,一直被实行着,一直到汉武帝时期,这个年轻的皇帝,酝酿了一个大胆的夹击匈奴计划。匈奴的失败即将揭幕,一个新世界也即将出现在汉人面前。

长安到咸海,西边的“新世界”。

河西走廊被匈奴右贤王部占领,对汉武帝来说简直是噩梦。汉都长安无时无刻都受着来自河西走廊匈奴的威胁。很快,汉武帝得到了一个结束噩梦的方法。汉军在边境抓到了一个匈奴军官,从他的口中得知,不久前匈奴刚刚打败了河西走廊上的大月氏,并把他们首领的头颅来做酒器。新任的大月氏首领带着剩下的族人,向西迁移。

汉武帝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联合在匈奴西方的大月氏来夹击匈奴。他下旨,向朝中招募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的勇士。很快,27岁的张骞第一个站了出来,接受了汉武帝的招募。汉武帝迫不及待的在甘泉宫接见了他的使者。在甘泉宫,汉武帝亲自为他挑选了勇士。还让一个归顺了汉朝的匈奴堂邑父做他的贴身随从,为他作向导和翻译。公元前139年,张骞使团一百多人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

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一直向西

荣耀,在屈辱中继续完成使命。

使团渡过黄河,从扁渡口进入河西走廊,过了黄河后,绿色的葱林没有了,周围是漫天的大漠尘烟。越来越往前,汉朝就越来越难庇护到他们,河西走廊已经完全被匈奴占领了。使团每走一步都是危险的,果然,在一个平静午后,张骞使团被突如其来的匈奴骑兵包围。经过短暂的抵抗,结果并不意外,张骞和随从被俘虏了。

横行大漠的匈奴骑兵

由于张骞手上代表汉王朝的节杖,匈奴骑兵把他们送到了匈奴王庭(今天的呼和浩特附近)。匈奴王军臣单于亲自审问了他们。当得知张骞要通过河西走廊,前往西边出使大月氏的时候,军臣单于大怒。质问他们:河西走廊是我们的领土,现在你们却要通过我的领土,去西边寻找我们的敌人大月氏。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你们汉朝的领土,去南边寻找越国。

军臣单于此话一出,张骞也许已经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军臣单于并没有杀掉张骞和他的随从。而是把他们严密的监视起来,或许是为了瓦解张骞,军臣单于还为张骞娶了一个匈奴女人作为妻子。就这样,张骞在匈奴的监视下生活了十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张骞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利用在匈奴领地生活的机会,近距离的观察匈奴的生活方式、军事训练等等。他积累了大量有关匈奴的情报,这些为汉军以后对匈奴的作战提供了大量帮助。

十年的生活也消解了匈奴人对他的警惕,公元129年张骞借着打猎为借口,准备了大量的物资,当夜连他的妻子都察觉到,和他生活了十年的丈夫,要离开她了。第二天张骞和堂邑父两个人离开了他们生活了十年的地方。张骞虽然对妻子无情,可他却对汉朝有义,他带着堂邑父,继续向西,朝着与长安相反的方向出发了。

出发,继续向西。

张骞两人,出逃后一路向西,经过车师,折向西南,进入焉者,再沿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翻越葱岭,抵达大宛。张骞知道,仅仅凭着他们两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到达大月氏的。于是他找到了大宛王,许他财宝,对他软硬兼施,大宛王也早就听闻了汉朝的繁华与强大,便同意了张骞的请求,派人送他们到了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张骞又故技重施,说服了康居王。很快张骞就被送到了他苦苦追寻了十年的大月氏。

张骞传递国书

然而十年的光阴足以使人变老,何况是一个国家,张骞不知道,此时的大月氏早已不是十年前的大月氏了,大月氏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打败了大夏,在始水地区(今咸海附近)安居了下来。当听到汉朝要与他们结盟夹击匈奴的消息时,大月氏人对此没有什么兴趣。但尽管如此,大月氏人还是好好的招待了张骞和堂邑父。在这期间,张骞还带着堂邑父去了大夏的蓝氏城(今阿富汗境内)。并对中亚诸国做了详细的记录和调查。

归来?命运的一波三折。

张骞在大月氏居住了一年后,公元前128年,张骞从大月氏返回长安。为了避开匈奴人,张骞决定从青海羌人的地盘返回。他们沿着塔里木盆地,循昆仑山北麓南道,通过羌人地。可惜,他们并不知道,羌人已经臣服于匈奴,羌人的领土上,也横行着匈奴骑兵。他们又一次被匈奴的骑兵俘虏。这次匈奴依然没有杀他,而是把他带回了匈奴王庭,继续监视着他。公元前127年,匈奴因为争夺王位,而发生内乱。张骞抓住了这个机会,再次准备和堂邑父出逃,这次张骞带上了他的匈奴妻子。可惜的是他的妻子,跟随他回到长安的四个月后就死于暴病。公元前126年,汉武帝终于在长安等回来了他的使者。还是在甘泉宫,张骞被封为博望侯、大中大夫,堂邑父被封为奉使君。

汉武帝在甘泉宫召见从西域归来的张骞和堂邑父

然而荣耀还没有结束,张骞与西域注定是难以分离得,几年后。张骞又踏上了西域的土地。

西边的呼唤,永恒的使命。

张骞回国后,给汉武帝带回来了大量关于匈奴的情报。公元前121年,经过大量的准备,汉武帝决定指挥五路大军,进攻河西走廊,围歼河西走廊的匈奴右贤王部。年轻气盛的霍去病被任命为主力大帅。张骞则和名将李广各带一路军队,佯攻匈奴,以切断匈奴中线。经过几个月的苦战,霍去病所带领的主力不部队,直驱河西走廊,一直打到了匈奴腹地,居延泽。然而张骞所带领的部队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张骞刚好出发不久,就遇到了大量匈奴骑兵,几天激战,依然不能突出重围,全身而退。最后惨败而归。

回到长安后,面对霍去病的辉煌回来,张骞是暗淡的。汉武帝在褒奖战功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惩罚。张骞延误战机,被贬为庶民。张骞在长安沉浸了两年,但他并没有离开长安,或许他知道,汉武帝是不会忘记自己,这个为他出使西域的勇士。果然,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得到了汉武帝的召见。张骞又一次来到了熟悉的甘泉宫,20年前,他就是从这里出发,走向西域的。张骞预感到,这次是汉武帝在召唤他,同时也是西域在召唤他。正如张骞所想,汉武帝封张骞为中郎将,让他带领三百多人的使团,重新出使西域,联系乌孙国,结盟对付匈奴,同时在西域宣传大汉国威,扩大汉朝在西域的政治影响。

张骞又出发了,这次使团的规模更大,肩负的任务也越重,此次出使,也成为了张骞最后的荣耀时刻。由于沿途没有了匈奴的袭扰,张骞使团很快就到达了乌孙国。刚刚到乌孙国,张骞又派副使和乌孙使臣一起,出使周边诸国。就在这个过程中,汉朝的国威无声无息的在西域生根发芽着。后来因为乌孙国发生内乱,两国结盟的计划夭折,张骞使团和西域各国的使者一起回到长安。张骞虽然回去了,但是东边的汉朝已经深深的留在了西域人心。

至今不息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105年,汉使者沿着张骞使团的路线,来到了波斯湾边的安息帝国。汉使者把汉武帝赏赐的丝绸献给了安息国王,平滑的丝绸很受安息国王的喜欢,安息国王派出的使臣带着一个巨大鸵鸟蛋和一个魔术师团,向长安走去。大汉的丝绸,获得了沿途人民贵族的喜爱。一条由西输送丝绸、瓷器等等汉朝商品。向东输送汗血宝马、葡萄等等西域产品的丝绸之路逐渐形成。而为丝绸之路撒下第一把土的人,无疑就是张骞。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张骞的创举为“凿空”,既开通大道。

标签: 张骞

更多文章

  • 张骞第67代后裔张利军接受《丝路文明》杂志专访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张骞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其博广瞻望的胸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了横贯东西、连接欧亚大陆、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中国向世界发出“一带一路”倡议,使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搭建起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桥梁。传承和弘扬张骞精神、传播丝路文化是历史的赓续,更是时

  • 历史和张骞开的一个个玩笑却是我们民族的幸运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晓古今标签:张骞

    由于第一次出使西域耗费十三年,最终还是失败。24年后,汉武帝刘彻任命张骞为中郎将,带着300人的使团和几万头牛羊,以及价值数千万的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再一次重新踏上西域的征程。由于漠南的匈奴势力已经被肃清,这次张骞的出使很顺利,使者团平安到达了乌孙,张骞很快便见到了乌孙王昆莫。乌孙的王公大臣们以前从

  • 面对困境,看张骞怎样逆风翻盘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张骞

    汉朝时期,人们曾认为世界的中心在长安,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也认为世界的中心是罗马。我们都知道改变这一认知的,正是张骞,他用了近18年的时间两次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联通了汉朝和罗马。从此,人们才知道,世界的中心在丝绸之路。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张骞出使西域最初的使命并不是开拓丝绸之路,他一生都没有完

  • 打开西大门!“张骞出使西域”般战略突破!

    历史人物编辑:梁子说家常标签:张骞

    戍天九思原创第605期前 言:笔者曾两次深入新疆旅游,这次又沿着张骞出使西域的足迹一路西行,且行且思。在瓜州,笔者到西路军安西战役纪念馆缅怀红军先烈,感悟创业艰难;在敦煌,笔者到莫高窟参观,感怀丝绸之路的昔日辉煌;在嘉峪关,笔者从边关兴衰中审视历史,领略边关兴衰连着国运;在德令哈,诗人海子看到的是绝

  • 张骞艰难的西域之旅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张骞

    前言张骞,字子房,汉朝西域探险家和外交家,是中国古代与中亚地区交往的重要使者之一,也是汉朝远征西域的开拓者之一。张骞生于汉武帝时期,其功绩对于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张骞的生平张骞生于公元前164年,是汉武帝时期的人物。他是陇西郡中都人,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据《史记》记载,他年

  • 张骞娶了个匈奴妻子,难道不觉得丢人么?这个妻子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张骞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河西走廊》一书,作者原创,独家首发,转载必究,拒绝伪史,保证不涉时政。公元前139年,27岁的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开始出使西域。据史料记载,他此行的目的有两个:1.找到被匈奴人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说服他们与汉朝一起夹击匈奴。2.了解河西走廊附近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为汉武帝日后出击

  • 历史张骞通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趣趣大盘点标签:张骞

    张骞通西域前言张骞(约公元前164年-约公元114年),汉武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和外交家,曾率领使团三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与西域的外交关系和通商贸易,对于推动中国与中亚、西亚的交流和文化交融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张骞通西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一、历史背景1.张骞的简介张骞是汉朝时期的一

  • 汉武帝为何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张骞

    汉朝作为一个存续了400年的大一统王朝,强盛到西方的罗马帝国都有所耳闻,一东一西两个强大的帝国彼此都称呼对方以自己的名字表达敬佩。汉成为了一个影响世界文明的伟大民族的名称,贡献之多只言片语难以说清,丝绸之路的开辟意义更是十分重大,其影响力和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直到今天还惠及华夏子孙。那么在信息闭塞,

  • 汉中城固:不仅是张骞故里,还是柑橘之乡!

    历史人物编辑:社工师罗先生标签:张骞

    来源:高台兴南加油站汉中城固县是张骞故里,而每逢金秋十月,漫山遍野“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的情景,亦吸引着各地客人纷至沓来尝鲜当地名产——柑橘。柑橘在汉中乃至陕南种植的历史非常悠久,公元一世纪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道:“安邑千树枣......蜀汉、江陵千树橘;此萁人与千户侯等。”(蜀,即

  • 苏武归汉全了忠臣名节,李陵暂降也心系汉朝,可惜汉武帝没给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苏武

    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勾奴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朝的兴盛强大,就派人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者都送回了长安,表示愿意和汉朝重新和好。汉武帝为了回应且鞮侯单于的好意,也将以前扣留的匈奴使者全部释放,并特意派遣中郎将苏武持节送他们回匈奴,还带了许多金帛礼物送去。随同苏武出使的,还有副中郎将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