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后权力滔天,刘氏备受打压,为何诸吕却畏惧朱虚侯刘章呢?

吕后权力滔天,刘氏备受打压,为何诸吕却畏惧朱虚侯刘章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帅说历史 访问量:4377 更新时间:2023/12/30 1:11:53

百官侍坐莫敢违,诸吕諠阗笑声起。御史中丞不纠仪,叔孙制作成虚礼。朱虚奉敕起行觞,手提三尺昆吾钢。

汉惠帝早逝后,太后吕雉为了保全吕氏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强行干涉朝政、提拔诸吕、打压刘氏,引起了刘氏集团和功臣集团的极大不满。可是吕后的手段向来毒辣阴狠,这两大集团的核心人物也不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和宗族安危当成政治博弈的赌注,于是只能隐忍,坐实了吕氏一家独大的事实。

虽然刘家后人没有高祖那样的雄才大略,但是却不乏血性男儿,高祖的孙儿朱虚侯刘章,就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嘲讽吕后,甚至手刃了吕氏子弟,令诸侯十分畏惧。太史公点评此事云:"吕禄吕产欲发乱关中,内惮绛侯、朱虚等。"

朱虚侯是何许人?

齐王刘肥是高祖的长子,由于他深受宠爱,所以获得了齐地作为封地,而朱虚侯刘章是刘肥的第二个儿子,也是高祖的孙子

按理说以刘章的出身,完全有机会在父亲的庇护下,在齐地安然渡过一生,或者是凭借高祖正统后裔的身份入朝任职,可是他既不甘于平庸,又无法完全兑现自己的身份:

朱虚侯年二十,有气力,忿刘氏不得职。

生在帝王家看似不愁荣华富贵,其实皇子皇孙们的日子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般幸福,他们面临的压力,是普通人终其一生也难以体会的。

刘章是汉朝开国皇帝的后代,其父亲也获得了诸侯的爵位,他从小自然锦衣玉食,生存无忧,然而到了成年后,刘肥不得不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他应该如何在朝堂势力中站队,这个选择关系着他未来几十年的政治生涯,甚至关系着自己一脉的生死存亡。

遗憾的是,刘章的父亲可以选择,叔伯们也可以选择,而到了自己选择时,选择的机会却被吕后倏然夺走。

吕氏为了增加本族的势力,悍然违背高祖制定的白马之盟,以各种莫须有的借口公然打压刘氏子弟,并且暂时得到了军功集团的默许支持。

因此刘章年龄尚轻之时,便失去了挤入朝堂势力核心的机会,刘氏第三代的青年才俊只能在外围负责一些琐碎的小事。这种巨大的落差和他的高远志向形成了强烈对比,令刘章久久难以释怀。

刘氏被打压却挡不住朱虚侯的雄心

即使明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吕后面前并不讨喜,年轻的刘章还是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去长安任职。

惠帝去世的前一年,刘肥曾经入长安看望他。吕后厌恶刘肥的长子身份,害怕有心人以此为借口,威胁到刘盈的位置,于是打算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除掉刘肥。仁厚的刘盈意识到了吕后的打算,以自己的安危做武器,最终逼得吕后放过了刘肥。

受到惊吓的刘肥在回到齐地后,一生不肯再入长安。这种思想极大地影响到了其嫡长子刘襄,这位未来的齐地之主也效仿父亲,选择在本部势力范围内经营。

继位诸侯之位无望,又因为刘氏的身份不受待见,这些困难就像拦路虎一样挡在刘氏第三代大部分人的面前,然而刘章没有自怨自艾,他悍然决定从长安城的守备军官做起,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创造新的局面。

在这种雄心的加成下,刘章行事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他不仅用《耕田歌》来公然讽刺吕后引发骨肉相残,更是在酒会上以酒监的身份斩杀吕氏子弟立威:

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

由于这位牺牲者有错在先,所以刘章斩他也在情理之中。诸吕仗着吕后的放任骄纵良久,在看到吕后没有责罚刘章时,不禁重新感受到了一股恐惧。

即使身为吕氏子弟,他们的命也挡不住一剑之击。

吕氏按照意图构建的权力框架并不坚固

那么,回头看这件事,吕后不追究刘章,真的是因为敬佩他行事光明磊落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如果吕后真的有心认错,那么她应该记得,违背白马之盟打击刘氏子弟是错,为保护刘盈滥杀功臣是错,无理由封赏诸吕败坏朝纲更是大错特错。

刘章之所以能够顺利脱身,是因为吕后意识到了按照自己意图构建的权力框架其实并不坚固,所以没有必要滥杀刘章而导致局势走向恶化的方向。

从表面上看,吕氏权力滔天,风头无二,占据了权力金字塔的顶端,然而实际上,保证一个国家平稳运行,更多要借助相权和军权的力量,而维护这两股力量,需要非常多的人。

吕氏之前因为躲避仇家便要背井离乡,说明其势力是非常有限的,即使此刻吕氏壮大,但是本族的人丁数量仍然不足以支撑起整个国家的运行,因此在吕氏掌握的权力之外,还有许多分散的权力掌握在军功集团和刘氏集团手中。

利益的蛋糕很难分配,在这个零和博弈中,每个集团面对的都是你多我就少的局面,所以各股势力都在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很难达成真正的团结。

可是由于吕氏的一家独大,使得刘氏和功臣集团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迫于这种压力二者变得空前团结。

政治头脑清晰的吕后,对这种局面也十分了解,因此她很多时候都是在逐步打压对手,而不是彻底消灭对手,这也是刘章能够脱身的真正原因。

吕后的眼光没有错,刘章确实成为了毁灭吕氏的不安定因素。为了消除隐患,一位吕氏的姑娘甚至被当作政治联姻的筹码和刘章成亲,刘章也得到一定程度重用。可惜的是,这些手段最终都成了无用功。

志存高远的刘章,并没有被一时的荣耀所束缚,在他心中,光复刘氏基业和青史留名才是更重要的大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即使前路多坎坷、牺牲性命也在所不辞。

凭借着这份胆识和决心,刘章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敢在正面对抗吕氏的勇士,树立了反吕的一面旗帜,朝堂上许多心中怨恨吕氏的势力,也因此聚集到他身旁,为日后吕氏四面受敌埋下了伏笔。

参考文献:

【1】《朱虚侯行酒歌》

【2】《史记·十二本纪·吕太后本纪》

【3】《太平御览·器物部·卷九》

标签: 刘章

更多文章

  • 刘章在铲除吕后势力中有大功,为何没有登上皇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刘章

    刘章(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77年),西汉初年宗室,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后来由于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有功而被加封为城阳王。第一:他哥哥齐王刘襄比他更适合做皇帝,而他自己意在拥立兄长齐王即刘襄即帝位高后吕雉病死后,遵照吕雉的嘱咐,吕禄和吕产各自子北军和南军不

  • 汉朝铁血藩王刘章,为匡扶汉室,诛杀了吕氏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刘章

    朱虚仕汉,功大策长。汉高祖刘邦有个叫刘章的孙子,在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和其他刘氏宗室畏惧吕氏不平,刘章勇武过人,对吕氏当政非常不满,因此对吕氏一族向来不假辞色,有一次酒席,刘章担任酒吏监酒,他对主持酒席的吕后说,我是武将的后代,我想用军法来监酒。对于刘章的要求,吕后答应,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 刘章:为何在汉文帝即位三年内突然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刘章

    中国古代的帝制决定了男人处于主宰地位,同时也规定,后宫不得干政。但偏偏就有这么几位女性不信邪、不服输,非要和那些大男人们PK一番,结果还赢了,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声。而巧合的是,当她们处于权利顶峰时,偏偏那时的皇帝要么弱小无志,要么优柔寡断,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是历史造就了她们的出类拔萃。但回过头

  • 朱虚侯刘章:宗室英雄,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刘章

    阴虹贼虐,诸吕扰攘。朱虚来归,会酌高堂。雄剑奋击,太后震惶。爰锄产禄,大运乃昌。功冠帝室,於今不亡。这是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为汉朝初年宗室英雄朱虚侯刘章写的《朱虚侯赞》。李白一生自视甚高,朱虚侯能够入他的法眼,定然不是池中之物,世人都知道朱虚侯刘章在平吕家叛乱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勋,救汉室于倒悬。可是

  • 作为反吕先锋,诛吕功臣,刘章竟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刘章

    刘章是刘邦的孙子,作为汉朝宗室,在面对吕后专权中,敢于出头借机杀吕家后人为刘氏出头。吕后死后,在灭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最后吕氏被诛,刘家重新回到统治天下的位置,刘章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汉文帝刘恒即位后没几年,刘章就郁郁而终,着实令人叹息。为刘氏出头,借口杀吕家人,立威朝廷汉高祖十二年(

  • 曹操崛起道路上后悔的三件事:曹嵩遇害,兵败宛城,刘备逃离许都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曹嵩

    曹操的崛起过程,可以将这个时间设定在曹操自189年陈留起兵,到208年赤壁之战。下面就来说说,我个人认为的曹操最感到遗憾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我认为是公元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投奔曹操的途中,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张闿杀害。如果没有曹嵩,那曹操也无法举孝廉,更是无法一进入官场,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 明明是张闿杀了曹嵩,曹操不找他报仇却攻打陶谦,背后都是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曹嵩

    导语:说到曹操相信大家一定都他不会陌生,这位乱世奸雄在东汉末年平定了北方,成为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当年打下基业之后,也第一时间准备将自己的父亲曹嵩接到身边享福,但是曹嵩却被张闿所杀,为此他大动肝火,发兵征讨徐州,还屠城十余座。但是当时他的杀父仇人张闿并不在徐州,他这么做其实暗藏心机。当年曹操起兵

  • 曹嵩究竟因何而死,很可能是曹操借刀杀人,陶谦不得已而为之

    历史人物编辑:寒山远殆标签:曹嵩

    曹嵩是曹操的父亲,本来与世无争,安心过自己的土财主的日子。可惜最后还是死在陶谦的手里。对于曹嵩的死,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说法。一是曹嵩赶着与曹操汇合,被陶谦追上去杀死;二是陶谦本意护送曹嵩去兖州,可惜部将张闿对曹嵩的财物非常眼热,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人越货之后逃到袁术那里。《世说新语》的描述更加精彩,

  • 击杀曹操的父亲曹嵩,张闿只是帮凶,陶谦才是主谋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曹嵩

    《三国演义》中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被广泛流传,而故事的起因便是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无法抵挡,因为刘备帮了自己,并且为人仁义,陶谦才会把徐州让给刘备。曹操攻打徐州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陶谦的部将,手下都尉张闿杀了曹操的父亲及一家,所以曹操才兴兵报父仇。往往很多人都会为陶谦鸣不平,曹嵩是张闿杀的,根本

  • 曹操小时候为什么叫曹阿瞒?他老爹曹嵩想要“隐瞒”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曹嵩

    第一讲:幼年时的曹操为什么叫曹阿瞒?我是从《魏书》开始读的,所以咱们就先来聊聊曹操,记得阿布在学生时代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觉得曹操小时候是个小坏蛋,长大后便成了个大坏蛋,一肚子的坏水。如今读了《三国志》,才发觉曹操是个旷世奇才,是个大英雄,如果要给曹操的年少生活拍一部电视剧的话,肯定是一部青春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