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章在铲除吕后势力中有大功,为何没有登上皇位呢?

刘章在铲除吕后势力中有大功,为何没有登上皇位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建 访问量:177 更新时间:2023/12/30 3:00:17

刘章(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77年),西汉初年宗室,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后来由于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有功而被加封为城阳王。

第一:他哥哥齐王刘襄比他更适合做皇帝,而他自己意在拥立兄长齐王即刘襄即帝位

高后吕雉病死后,遵照吕雉的嘱咐,吕禄吕产各自子北军和南军不敢离开,他们聚兵长安,妄图发动政变,夺取帝位。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刘姓宗室集团和功臣集团结成联盟,共同诛灭诸吕。齐王刘襄发难于外,周勃夺取北军于内,杀尽诸吕的所有男女成员,史称:“周勃安刘”。

虽然刘章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有功,但并没有人提议他做皇帝,而他的亲哥哥刘襄在诛灭吕氏的过程中也是居功至伟的。他的哥哥刘襄为汉高祖刘邦长孙,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即齐王位。他哥哥的身份比他更适合做皇帝。而刘章当时也意在拥立兄长齐王即刘襄帝位,他自己并不想做皇帝。

第二:代王刘恒即位符合刘姓宗室集团与功臣集团之间的利益

从主观方面看,即位汉文帝并不是高祖得宠之子,母亲薄姬也不是官中得势之人,但这却使文帝从小就无荒淫之举、骄矜之态,素有“仁孝宽厚”的美誉。更何况刘邦在世的儿子仅剩两名,他又年长于淮南王刘长。他的自身条件,使他成为最佳人选。

而刘襄和刘章的舅舅驷钧不是善类,如果立了刘襄,等于又要让“吕氏当国”的历史重演一次。大臣们非常畏惧外戚势力再度发生,经讨论,大臣们一致认为,代王刘恒适合即帝位。另一方面文帝即位,实际是刘姓宗室集团与功臣集团之间相互妥协、精心谋划的结果,是最高统治集团进行的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是皇权体制的重新组合。

在汉初,皇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宗室、功臣、外戚三种势力构成。三大集团既有共同利益,又各有特殊利益,而每种势力的消长都可能引起皇权结构的变动。所以,任何势力过度追逐自身利益,都会打破均衡,导致冲突。诛除诸吕就是这种冲突和斗争的结果。

综上所述,他的哥哥刘襄都无缘皇位,所以刘章也就更加没有可能继承皇位。

标签: 刘章

更多文章

  • 汉朝铁血藩王刘章,为匡扶汉室,诛杀了吕氏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刘章

    朱虚仕汉,功大策长。汉高祖刘邦有个叫刘章的孙子,在吕后称制期间被封为朱虚侯。和其他刘氏宗室畏惧吕氏不平,刘章勇武过人,对吕氏当政非常不满,因此对吕氏一族向来不假辞色,有一次酒席,刘章担任酒吏监酒,他对主持酒席的吕后说,我是武将的后代,我想用军法来监酒。对于刘章的要求,吕后答应,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 刘章:为何在汉文帝即位三年内突然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刘章

    中国古代的帝制决定了男人处于主宰地位,同时也规定,后宫不得干政。但偏偏就有这么几位女性不信邪、不服输,非要和那些大男人们PK一番,结果还赢了,让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声。而巧合的是,当她们处于权利顶峰时,偏偏那时的皇帝要么弱小无志,要么优柔寡断,所以,也可以这样说,是历史造就了她们的出类拔萃。但回过头

  • 朱虚侯刘章:宗室英雄,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刘章

    阴虹贼虐,诸吕扰攘。朱虚来归,会酌高堂。雄剑奋击,太后震惶。爰锄产禄,大运乃昌。功冠帝室,於今不亡。这是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为汉朝初年宗室英雄朱虚侯刘章写的《朱虚侯赞》。李白一生自视甚高,朱虚侯能够入他的法眼,定然不是池中之物,世人都知道朱虚侯刘章在平吕家叛乱的过程中立下赫赫功勋,救汉室于倒悬。可是

  • 作为反吕先锋,诛吕功臣,刘章竟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刘章

    刘章是刘邦的孙子,作为汉朝宗室,在面对吕后专权中,敢于出头借机杀吕家后人为刘氏出头。吕后死后,在灭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最后吕氏被诛,刘家重新回到统治天下的位置,刘章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汉文帝刘恒即位后没几年,刘章就郁郁而终,着实令人叹息。为刘氏出头,借口杀吕家人,立威朝廷汉高祖十二年(

  • 曹操崛起道路上后悔的三件事:曹嵩遇害,兵败宛城,刘备逃离许都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曹嵩

    曹操的崛起过程,可以将这个时间设定在曹操自189年陈留起兵,到208年赤壁之战。下面就来说说,我个人认为的曹操最感到遗憾的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我认为是公元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投奔曹操的途中,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张闿杀害。如果没有曹嵩,那曹操也无法举孝廉,更是无法一进入官场,就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

  • 明明是张闿杀了曹嵩,曹操不找他报仇却攻打陶谦,背后都是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曹嵩

    导语:说到曹操相信大家一定都他不会陌生,这位乱世奸雄在东汉末年平定了北方,成为当时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当年打下基业之后,也第一时间准备将自己的父亲曹嵩接到身边享福,但是曹嵩却被张闿所杀,为此他大动肝火,发兵征讨徐州,还屠城十余座。但是当时他的杀父仇人张闿并不在徐州,他这么做其实暗藏心机。当年曹操起兵

  • 曹嵩究竟因何而死,很可能是曹操借刀杀人,陶谦不得已而为之

    历史人物编辑:寒山远殆标签:曹嵩

    曹嵩是曹操的父亲,本来与世无争,安心过自己的土财主的日子。可惜最后还是死在陶谦的手里。对于曹嵩的死,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说法。一是曹嵩赶着与曹操汇合,被陶谦追上去杀死;二是陶谦本意护送曹嵩去兖州,可惜部将张闿对曹嵩的财物非常眼热,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人越货之后逃到袁术那里。《世说新语》的描述更加精彩,

  • 击杀曹操的父亲曹嵩,张闿只是帮凶,陶谦才是主谋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曹嵩

    《三国演义》中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被广泛流传,而故事的起因便是曹操攻打徐州,陶谦无法抵挡,因为刘备帮了自己,并且为人仁义,陶谦才会把徐州让给刘备。曹操攻打徐州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因为陶谦的部将,手下都尉张闿杀了曹操的父亲及一家,所以曹操才兴兵报父仇。往往很多人都会为陶谦鸣不平,曹嵩是张闿杀的,根本

  • 曹操小时候为什么叫曹阿瞒?他老爹曹嵩想要“隐瞒”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曹嵩

    第一讲:幼年时的曹操为什么叫曹阿瞒?我是从《魏书》开始读的,所以咱们就先来聊聊曹操,记得阿布在学生时代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觉得曹操小时候是个小坏蛋,长大后便成了个大坏蛋,一肚子的坏水。如今读了《三国志》,才发觉曹操是个旷世奇才,是个大英雄,如果要给曹操的年少生活拍一部电视剧的话,肯定是一部青春偶像

  • 汉文帝怕邓通穷死,特意奖他铜山让他造钱,为何他还是穷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邓通

    根据《史记》上的记录,汉文帝有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很奇怪,因为他在梦里是在爬天梯,但是,这天梯爬起来不是那么顺畅。就在他快要登天的时候,剩下最后一点了,怎么用力都上不去。汉文帝使尽浑身力气,还是无济于事。就在他不知道怎么办好的时候,突然他感觉下面有一个人推了他一把。就是这个人推了他一把,把他给推到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