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万里奔袭灭匈奴,中国最霸气斩首行动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万里奔袭灭匈奴,中国最霸气斩首行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牛大哥道历史 访问量:1154 更新时间:2024/1/6 14:00:36

序言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西汉名将陈汤汉元帝的上书。

公元前36年,时任西汉西域副校尉的陈汤发兵斩杀宿敌北匈奴郅支单于,使大汉威名震慑西域,武功远扬四海,这不仅是汉朝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霸气壮举,更是汉民族有史以来最霸气血性的一战。

陈汤本人也得以封候拜将,然而宦海沉浮,世事难料,陈汤没有被西域的恶劣环境和匈奴铁骑打败,却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屡遭磨难,最终被流放西北,并在一片凄凉晚景中死去。

寒门逆袭的穷小子

陈汤,山东兖州人,出生年月不详,自幼家境贫穷,甚至靠借钱维持生计,周围邻里没一个人看得上陈汤一家。

不过陈汤很有志气,从小发奋读书,经过十余年寒窗苦读,陈汤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学之才,写得一手漂亮的好文章。

由于西汉时期没有科举,不甘平庸的陈汤干脆自己前往长安求取官职,最终凭借自己的才干谋取了太官献食丞职务的小官。

公元前48年,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在汉元帝继位的第二年下诏,要求公侯大臣推举人才。

有人向朝廷推荐了陈汤,不过就在他等待分配期间,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忍住哀痛,没有回家奔丧。

但在那个重视孝道的时代,陈汤的行为简直离经叛道,后被人告发,汉元帝以不孝之罪将其抓捕入狱,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才终于被任为郎官。

然而一件事情的发生改变了陈汤的命运。

远在漠北的北匈奴在郅支单于的领导下,实力逐渐壮大,一路向西扩张,攻破呼偈、坚昆、丁令等国,称霸西域,同时对西汉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的亲密关系十分生气。

前45年,郅支单于借派使者进贡的机会,要求带走入侍长安的儿子,汉廷商议派遣卫司马谷吉去护送侍子。

谷吉持大汉符节前往郅支王庭,但没成想,谷吉一到匈奴王廷就被郅支单于杀害。

同时郅支单于向西占领康居,杀康居王,并逼迫西汉的西域盟国乌孙、大宛诸国进贡,俨然一副与汉朝分庭抗礼的架势。

很快郅支单于擅杀大汉使者,欺凌大汉盟国的消息就传回长安,对于北匈奴的霸道行径,汉朝十分愤慨,派遣三批使者到康居要谷吉等人的尸体。

但遭到郅支单于的羞辱嘲笑,而此时的汉廷却对匈奴的政策争论不休。

正当汉元帝犹豫不决之时,陈汤挺身而出,主动请求出使西域,充分发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

汉元帝正苦于没人应战,陈汤主动请缨,何乐而不为。公元前36年,陈汤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陈汤也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矫诏出兵,斩杀郅支单于

经过多年的历练,陈汤更加成熟,个性更加沉着冷静,西行路上每次经过都城小镇,高山大河,都要爬到高处去看一看。

进入西域境内,陈汤经过多途径考察,得出结论,不管是匈奴还是其他夷狄,天性恃强凌弱,没有独立的价值观标准。

郅支单于正是利用这点,依靠强大的武力,侵犯欺凌乌孙、大宛等国,如果长期放纵他们,匈奴一定会成为西域的祸患。

同时陈汤指出,虽然郅支单于距离遥远,有大漠隔壁屏障,大汉军队鞭长莫及,但匈奴没有坚固的城墙和强劲的剑弩防守。

如果发动西域屯田的官兵,以及西域各国的部队,突袭到其城下,到时候他们逃亡无处可去,坚守又不能自保,必定被消灭。

甘延寿对此很赞同,准备上奏请示讨伐匈奴,但陈汤却反对,理由有二:

一是旨意传达路程遥远,朝廷讨论时间漫长,容易贻误战机,二是朝中公卿大臣多迂腐平庸之辈,缺乏胆气魄力,事情一定不能得到准许。

因此甘延寿犹豫没有决断,再加上他长时间生病,很多事情都是由陈汤处理,面对西域的紧张局势,陈汤思量再三,决定铤而走险。

他独自假托朝廷命令,调发西域各国军队以及车师国戊己校尉屯田的官兵,合计四万余人向康居进发,甘延寿想阻止已来不及。

陈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至康居城下,郅支单于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大汉朝廷会派兵讨伐,于是派使者询问来意,陈汤假意告诉仅是问责申饬,无开战打算。

但郅支单于并不打算束手待毙,并加紧备战,他相信汉军远道而来,驻军不会持续很久,在此后的几天里,陈汤继续进发,离城有三里。

城上的匈奴士兵锁甲守备,甚至谩骂挑衅,当汉军逼近时,甚至有百余名骑兵冲来,陈汤命令射箭逼退匈奴,打压其嚣张气焰。

此时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陈汤果断下令出击,各路大军四面围城,利用大量弓弩射杀敌军,同时放火烧其城门。

郅支单于披镗甲站在城楼上督战,结果却被射中鼻子,不得不逃入内城,汉军声威大震,拼命攻城。

经过两天一夜的战斗,汉军破城而入,杀向单于内室,郅支单于本人力竭战死,其首级被汉军士兵割下。

经此一战,陈汤一共斩阏氏、太子、名王及大臣一千五百一十八人,活捉一百四十五人,一千多人投降,其余匈奴军全部被剿灭。

至此北匈奴灰飞烟灭,大漠之上不再有大汉敌手,陈汤杀郅支单于后威震西域各国,西域再次被纳入汉朝势力。

功我罪我,其惟春秋

陈汤在消灭匈奴后,向汉元帝上书陈述斩杀郅支单于的事迹,并留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豪言。

不过陈汤虽然消灭匈奴,立下不世之功,但伪造圣旨是非常大的罪过,再加上朝中佞臣当道,中书令石显和宰相匡衡(凿壁偷光的主人公)结为朋党,擅权朝政。

由于陈汤未依附他们,被怀恨在心,因此陈汤矫诏遭到二人的强烈抨击,幸有一些正直的大臣替陈汤说话,汉元帝才下诏任命陈汤为射声校尉,封关内侯。

公元前33年,刘骜继位,是为汉成帝,刘骜沉迷酒色,荒于政事,思想上推崇尊卑规矩,丞相匡衡找准时机,再次弹劾陈汤,陈汤因此被免官。

然而陈汤祸不单行,有一次为了将功补过,他向成帝上书说康居王送到汉朝来的王子不是真正的王子,成帝命人核实,确实是真王子,陈汤被坐实欺君之罪。

在古代,欺君是非常重的罪过,本应判处死刑,但成帝念他有功,只是将其削爵为民,后来陈汤被大将军王凤看重,并被提拔为中郎,参与决断将军幕府大小事务。

不过好景不长,王凤于公元前22年去世,陈汤再次失去庇护,前19年,大司马卫将军王商劾奏陈汤妄言迁民及收受贿赂之罪,陈汤被免为庶人,发配敦煌、安定。

直到公元前7年汉哀帝刘欣继位后,陈汤才被允许回归长安,不过此时的陈汤历经宦海沉浮,已是穷困潦倒,一年后就在一片凄凉的晚景中死去。

陈汤死后几年,王莽执掌朝政,内心感恩陈汤功绩,追加陈汤爵谥为破胡壮侯,封陈汤的儿子陈冯为破胡侯,杜勋为讨狄侯,算是告慰陈汤在天之灵。

标签: 陈汤

更多文章

  • 陈汤喊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却因娇旨调兵和收受贿赂黯然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陈汤

    公元前140年1月19日,汉武帝刘彻正式登基,经过了六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家已经走出了“白登之围”以来的困境。从此开始,汉朝凭借强大的国力,开始调整一系列的内外政策。公元前133年,在汉武帝的运筹帷幄下,马邑之战终于爆发,自此拉开了汉匈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对抗和战争。凭借卫青和霍去病等卓越将领的连番攻势,

  • 假传圣旨攻打匈奴,一路猛攻擒杀单于,大汉猛将陈汤真爷们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陈汤

    战争,是一个国家维护长久的和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许多国家对战争乐此不疲,我国古代也并不例外。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大大小小发生过无数次的战争。但与此同时,这些战争也使得了不少的军事奇才与军事将领崭露头角。如卫青,霍去病以及并不闻名的陈汤等……正是这些将领们为国家的和平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也正是因为有他们

  • 陈汤假传圣旨,先斩后奏,长途奔袭杀掉匈奴单于后,喊出那句最霸气的话

    历史人物编辑:捌斗藏书阁标签:陈汤

    汉朝和匈奴交战百年,从汉高祖白登之围的耻辱,到汉武帝时将星们闪耀天空,将匈奴远逐大漠,不足为患。但是到汉元帝时,躲在西域的北匈奴居然把汉朝的使者给杀了!这个消息让和平发展的大汉朝坐立不安,死者为大,汉廷三次向匈奴要回使者的尸体,匈奴的郅支单于不仅不还,竟然用调戏加挑衅的口气回复汉朝:“我在这里住得不

  •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气吞万里如虎的陈汤,如何重振大汉雄威?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陈汤

    在西汉历史上,匈奴和汉朝的关系可以说比较复杂,既有和平的联姻,也有争斗的狼烟。从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开始,西汉就开始以“和亲”的方式暂时维护匈奴和汉朝之间的关系,而实际上西汉却在暗中积蓄实力,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卫青、霍去病、李广等猛将的出现,汉武帝选择转守为攻,连续发动了3次大规模战役:河西之

  • 陈汤:一生只打了一次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一句名言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圣标签:陈汤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在中国的千百年历史中,出现了众多的英雄人物。而在这些英雄人物之中,保卫国家的更是数不胜数。在每一位英雄的事迹之中,都有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就好比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自此之后,这就成为了每一位战士最高的功绩。当然,在历史上,也存在着许多未知名的人物,而他们所留下的言语,或者豪情

  • 陈汤打出最漂亮的一场汉匈之战,却换来最亏的一次和亲:昭君出塞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陈汤

    公元前36年,北匈奴王郅支单于企图挑战西汉王朝在西域地区的霸主地位,此时镇守西域的陈汤和甘延寿二人,陈汤为了抓住战机,伪造了汉朝皇帝的调令,向西域各国征集兵力,试图组建联合兵团,偷袭郅支单于的王城。计划很成功,联军一共四万人向郅支王城开拔。郅支单于被陈汤的闪电战打得措手不及,最终在乱战中负伤而死。陈

  • 两千年前汉将陈汤,就曾招降罗马军队,明犯强汉者的传奇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陈汤

    茫茫中国,代有人才,名流千古的名言不计其数。但有一句却不论岁月流逝,朝代更迭,对于汉族来说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的这句豪言流传已久,也将亘古永存。汉武帝之后数十年,汉朝不断进攻匈奴,匈奴连年战败,发生内讧,逐渐分为了南匈奴与北匈奴两股势力,南匈奴臣服了汉朝,而北匈奴被汉朝

  • 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阵斩匈奴单于,一战定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陈汤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一直有“强汉盛唐”的说法,汉朝作为古代王朝的武力巅峰,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卫青、霍去病是无数古代军事将领的楷模,“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也一直被视为汉民族千年来发出的最强音,直到如今依旧激励人心。历史上首次喊出这句话的人,正是西汉的陈汤,这位大汉将军千里远征,

  • 汉匈最后一战:陈汤矫诏出征,4万军队灭亡北匈奴,立下不世之功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陈汤

    公元前51年,正月。败于郅支单于之手的呼韩邪单于,受到了汉宣帝的正式召见。汉宣帝派遣车骑都尉韩昌前往五原迎接,征调两千多骑兵陈列道旁,盛情欢迎。在甘泉宫,见到汉宣帝的呼韩邪单于正式表明了自己的臣服之心。此番召见后,汉宣帝又派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率领一万六千骑兵,礼送呼韩邪单于至光禄塞驻牧,又转运

  • 陈汤:一生只打一仗,却实现了卫青、霍去病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陈汤

    公元前36年,陈汤假传圣旨,歼灭匈奴郅支单于,他指着单于的十多个小老婆对西域诸王说:“美人归你们,记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卫青、霍去病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陈汤一战完成。汉宣帝时期,草原上各部匈奴争霸,其中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势力较强,他们还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以示友好。汉元帝刚即位,郅支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