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汤:一生只打了一次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一句名言流传千古

陈汤:一生只打了一次胜仗,换汉朝三百年安稳,一句名言流传千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天圣 访问量:2842 更新时间:2024/1/6 17:52:19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在中国的千百年历史中,出现了众多的英雄人物。而在这些英雄人物之中,保卫国家的更是数不胜数。

在每一位英雄的事迹之中,都有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就好比霍去病的封狼居胥,自此之后,这就成为了每一位战士最高的功绩。

当然,在历史上,也存在着许多未知名的人物,而他们所留下的言语,或者豪情壮志则被后人所铭记而千古流传。

在我国历史上,便有着这样一位将领。他的一生就打过一次战,而他的这一次战役,却令中国这片土地,三百年来,无人敢来冒犯。而他所留下的口号,则流传了千古。

这个将军就是西汉时期的陈汤。而陈汤这个人物又是在如何的境遇之下,才能说出这样的一句振奋人心的话语?

说起陈汤,用如今的话来说,他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山东人。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将领。也是西汉的最后一位大将。

而陈汤这位人物,他自幼家境贫寒,而他之所以能够熟读诗书,全靠向亲朋好友借贷,才能使其完成读书大业。

为了能够还清这份债务,以及维持自身的生计。陈汤便只身前往了长安。刚好看到汉元帝贴出招募人才的告示,于是陈汤便去参加了竞选。

不出意外,陈汤由于自己的学问比较好,于是便入选了。但是不幸的是,他却因为没能给父亲守丧,在那个重视“百善孝为先”的时代,他被人判定为违反了孝廉的要求。这让汉元帝很是气恼,于是将其打入牢狱,并判刑。

陈汤这段经历,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但很快事情就迎来的转机。汉元帝其实一直苦恼,是否攻打西域的郅支单于

此时的大汉,早已没有了卫青、霍去病驰骋疆场的身影。而汉元帝又软弱无能,这个郅支单于便对汉朝使者,进行了残忍的杀害泄愤。

这还仅仅只是一点“小菜”,令人想不到的是,面对这样的屈辱,当朝皇帝还仅仅只是派遣了三次使者前往西域,而目的只是要求单于归还使者遗体,丝毫没有提及攻打之事。

原本郅支单于以为大汉会对其部落,有所作为。于是在杀害了使者以后,就已经逃亡到了离长安万里之外的康居城。

但是单于见大汉只是派别的使者来索要遗体,表面上他口口声声说着归附,实际上却又将另外的使者关起来进行了一番羞辱。

可想而知,这样的状况,只会让匈奴人认为,那时的大汉朝已经可以软弱可欺。这是对当时铁血铮铮的汉朝朝廷来说莫大的耻辱。

陈汤在牢狱之中待了几个月,便被放了出来。在公元36年,被任命为管理西域的副将领。

虽然,打仗对于陈汤来说比较陌生,但依旧热情澎湃,满怀信心。在前往西域的一路上,一直在研究如何打仗。

相传,每当他路过那种高地山川,都要攀爬上去,聚精会神地观察地形,在脑子里开始模拟战场之上的攻守。

就这样一路的学习和对地形的实际考察,更让他对攻打匈奴充满自信。

一直到了西域,陈汤才真正见识了匈奴。

此时的陈汤得知,匈奴人已经在康居城站稳了脚跟。而且周围的其余小部落,在知道单于已经三次侮辱大汉来使,便也对汉朝失去了之前的畏惧。甚至觉得汉朝也不过如此,便在背地里暗自地倒向了匈奴。

连小的部落群体都已经这样,而郅支单于更为嚣张了。在陈汤了解之后,他看出来匈奴人大有卷土重来的势头。

他意识到,如果不将匈奴气焰的小火苗掐灭,那么汉朝极有可能会再次陷入与匈奴无休止的战争之中,甚至匈奴还会成为对大汉最大的威胁。

此时的单于只是有三千兵马,这时的陈汤立刻向自己的上司甘延寿陈情。他认为要趁现在这支单于,还没有壮大队伍之前,赶紧消灭。

并且此时的这支单于还曾经过了长途跋涉,于是只要汉军出其不意出击,必定能打得匈奴措手不及,此战必胜啊。

甘延寿听着陈汤的建议,他忍不住地点头称好。但是转念一想,如今的朝廷皇帝无能,宦官当政,而且此时的朝廷还在极力地铲除异己。而恰恰甘延寿与奸佞之臣有仇,就算这份计划呈上去,也未必能够得到批准。

陈汤见甘延寿犹豫不决,表面上没有说什么,实际上在他心里已经有所盘算。恰到这时,甘延寿生病了。而陈汤也顺利成为了管理西域的一把手。

陈汤见机会来了,于是他瞒着甘延寿假传圣旨,立马聚集起了胡汉联军四万多人。假传圣旨不管放到哪个朝代都是要被砍头的重罪。

但是陈汤并不在乎,在当时他似乎只想保卫住大汉朝西域的安宁。

甘延寿得知之后,连忙劝阻,而陈汤却说国家危难,哪管得了个人生死。甘延寿见陈汤决心已定,于是便只能随他去了。只有打赢这场战役,他们才能有一线生机。

而此时的郅支单于对汉军的来临还毫不知情。直到兵临城下,郅支单于表面上依旧保持嚣张气焰,背地里却派使者前来汉营询问“大汉朝的军队来此干嘛呢?”陈汤的回答也十分有趣“单于说要归顺大汉,尔等是来接单于上路。”

在攻城之日,城楼上的匈奴还在不停叫嚣。陈汤一声令下,万箭齐发。恰好此时郅支单于站在城楼之上,不幸被箭射中了鼻翼,瞬间奄奄一息。

而这群匈奴没有了带领之人,便犹如一盘散沙,很快就被汉军攻破。郅支单于也在混乱之中,被汉军杀害。而他也成为第一个死于汉军手下的单于。

当汉朝使者看到大汉军队来拯救自己之时,泪流满面地朝东跪拜。经此一役之后,西域周围的部落都纷纷称臣,甚至不少使者前来参拜。

“陈汤矫诏迅雷突,犯汉匈奴远必诛。”由于陈汤在攻打匈奴之时喊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于是,这一口号很快传遍中原。其他国家的人也就此不敢对汉朝进行任何造次。而这场战争,也使得汉朝三百多年来无人敢冒犯。

如今的这句话,依旧能够振奋着任何一个人的心灵,依旧是国人保卫国家最有力的一句口号。

标签: 陈汤

更多文章

  • 陈汤打出最漂亮的一场汉匈之战,却换来最亏的一次和亲:昭君出塞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陈汤

    公元前36年,北匈奴王郅支单于企图挑战西汉王朝在西域地区的霸主地位,此时镇守西域的陈汤和甘延寿二人,陈汤为了抓住战机,伪造了汉朝皇帝的调令,向西域各国征集兵力,试图组建联合兵团,偷袭郅支单于的王城。计划很成功,联军一共四万人向郅支王城开拔。郅支单于被陈汤的闪电战打得措手不及,最终在乱战中负伤而死。陈

  • 两千年前汉将陈汤,就曾招降罗马军队,明犯强汉者的传奇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陈汤

    茫茫中国,代有人才,名流千古的名言不计其数。但有一句却不论岁月流逝,朝代更迭,对于汉族来说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陈汤的这句豪言流传已久,也将亘古永存。汉武帝之后数十年,汉朝不断进攻匈奴,匈奴连年战败,发生内讧,逐渐分为了南匈奴与北匈奴两股势力,南匈奴臣服了汉朝,而北匈奴被汉朝

  • 说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阵斩匈奴单于,一战定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陈汤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一直有“强汉盛唐”的说法,汉朝作为古代王朝的武力巅峰,留下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卫青、霍去病是无数古代军事将领的楷模,“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也一直被视为汉民族千年来发出的最强音,直到如今依旧激励人心。历史上首次喊出这句话的人,正是西汉的陈汤,这位大汉将军千里远征,

  • 汉匈最后一战:陈汤矫诏出征,4万军队灭亡北匈奴,立下不世之功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陈汤

    公元前51年,正月。败于郅支单于之手的呼韩邪单于,受到了汉宣帝的正式召见。汉宣帝派遣车骑都尉韩昌前往五原迎接,征调两千多骑兵陈列道旁,盛情欢迎。在甘泉宫,见到汉宣帝的呼韩邪单于正式表明了自己的臣服之心。此番召见后,汉宣帝又派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率领一万六千骑兵,礼送呼韩邪单于至光禄塞驻牧,又转运

  • 陈汤:一生只打一仗,却实现了卫青、霍去病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陈汤

    公元前36年,陈汤假传圣旨,歼灭匈奴郅支单于,他指着单于的十多个小老婆对西域诸王说:“美人归你们,记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卫青、霍去病一辈子都没实现的梦想,陈汤一战完成。汉宣帝时期,草原上各部匈奴争霸,其中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势力较强,他们还将自己的儿子送到汉朝以示友好。汉元帝刚即位,郅支单于

  • 中国历史:陈汤半夜偷袭,大获全胜,匈奴从此变乖!

    历史人物编辑:郝杰标签:陈汤

    原创文/李家读史(座右铭:每天垂直更新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的原创作品,欢迎关注点击阅读)昨天小编和大家讲了赵充国攻西羌之战,今天小编和大家聊陈汤攻郅支单于之战。此战结束了西汉与匈奴百年来的战争。下面我们先从匈奴单于虚闾死后说起:匈奴单于虚闾权渠于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不幸身亡,他死后,汗位空缺,匈奴统

  • 卡莱战役后罗马第一兵团失踪,传言说后被陈汤俘虏,是真是假?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陈汤

    公元前53年,罗马共和国的三巨头之一克拉苏不顾元老院的反对,执意进攻安息帝国,他要重现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西亚的伟业。7个罗马兵团共计四万多人浩浩荡荡地开入了安息帝国的领土,当时亚美尼亚国王作为罗马的盟友也卷入了这场战争,安息国王决定先率领主力干掉弱小的亚美尼亚,让名将苏来那带着区区两万人牵制住罗马的主

  • 生前仕途坎坷,死后一句名言被网友经常引用,生不逢时的名将陈汤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陈汤

    题/生前仕途坎坷,死后一句名言被网友经常引用,生不逢时的名将陈汤文/唐晋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前言:汉武帝一朝末期大汉的余威逐渐收敛,汉宣帝一朝是大汉朝控扼匈奴、西域最后的荣光,到了汉元帝时期,此时的大汉已经臻至巅峰,若不突

  • 昭君出塞意义甚微,彼时的汉强匈弱要感谢我大汉猛将——陈汤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陈汤

    汉宣帝时,匈奴内部同时出现五个单于,互相残杀,最后仅剩下匈奴南方的呼韩邪(ye)单于以及匈奴北方的郅支单于。两个亲兄弟互相博弈,郅支打败呼韩邪,并将它的地盘逼到汉朝边界。呼韩邪此时十分危险,南方的大汉帝国与匈奴存在百年之仇恨,西方各国又是汉朝与郅支单于的附属国,东方又有逐渐强大的乌桓(原东胡国,后来

  • 西汉将星陈汤:他立下不世之功为何籍籍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D科技馆标签:陈汤

    他是中国金句“犯壮士虽远必诛!”的版权人,敢于制定圣旨的铁杆狠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见面的西汉名将——陈汤!从头开始,永不坠落天上陈汤,字自贡,现山东人。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汉书》中记载陈汤家境贫寒,乞丐无德,大概意思就是陈汤平日只能靠乞讨和借钱为生,没有节操。.但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陈汤却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