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田丰死在太实诚:过于实在也会害人害己!

田丰死在太实诚:过于实在也会害人害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纪亮 访问量:4075 更新时间:2023/12/9 5:33:21

春节假期,很多优秀的影视剧会重播,作为评价最高的新四大名著系列的《三国》也不例外,多少观众依旧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有滋有味。

今天演的是官渡之战前夕,许攸暗中勾结曹操,力劝袁绍主动出击,袁绍欣然接受建议,下令颜良带军出击。田丰听后大惊失色,慌忙跑来,从当前袁绍和曹操敌我兵力、粮草、居民各方比较分析,劝谏袁绍从长计议,于是袁绍又收回出击命令,改令退兵。然而事情并未结束,袁绍偏偏又征求了刘备的意见,刘备出于渔翁得利的私心,大言不惭地直说自己倘若有袁绍三分之一的兵力便会主动出击,击败曹操,袁绍一听就感觉这是在羞辱自己呀,于是再次下令出击,而且要亲率大军,一个字:干!这速度,比朝令夕改还要快!

然而,老实人田丰怎可眼睁睁地看着主公跳入圈套,听闻进军命令,急忙跑回袁绍面前,在众人面前直言当前进军之错误,并言要进军也得要分兵延津、官渡,从侧翼进攻曹操。这么不给面子的进谏终于惹怒袁绍,于是田丰被贬为牧马役,就是给袁绍牵马的小官。

颜良、文丑关羽所斩,袁绍进军受挫,这个时候作为大领导,面子上自然挂不住。然而此时田丰依然如此实在,被贬为牵马小官依然当面指出进军的错误,坚持让袁绍分兵延津和官渡。此时窝了一肚子火的袁绍正无处发泄,面对不长眼的田丰,直接下令砍去田丰头颅,在众将士劝说求情之下,田丰被改为监禁,从此再无机会辅佐袁绍,最终官渡之战袁绍惨败,田丰也落了个身首异处。

其实田丰本可不死,怪就怪田丰太过实在。田丰忠心天地可鉴,能力超群,但是不会说话,倘若田丰稍微变通一些,灵活一些,利用好两个绝佳的机会,官渡之战也许不会发生。

第一个绝好的机会便是刘备。刘备是投奔袁绍而来,本不是袁绍手下,但是袁绍有收留之恩,寻点途径报恩也是人之常情。而且刘备在袁绍眼里也是英雄,他的意见在田丰、许攸斗争中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决定天平倒向何方的重要砝码。如果田丰首先主动找到刘备,向刘备陈述利弊,尤其是当前刘备的处境和袁绍占据主动后对刘备的好处,田、刘联手,袁绍听取田丰意见的可能性极大。可惜的是心机更多的许攸抢先找到刘备,形成许、刘联手的局面。此乃田丰失去的第一个绝佳机会。

第二个绝佳的机会是袁绍再次下达进攻命令的时候。田丰服务袁绍多年,应该熟悉这个大领导的脾气,要么优柔寡断,要么一意孤行。面对袁绍的一意孤行,不顾性命之忧直言相劝,勇气可嘉但行为不可取。这个时候,田丰再去阻挡袁绍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否定颜良,这不是怀疑领导的用人安排吗?倘若田丰这个时候冷静一下,仔细分析应该能判断出许攸和刘备已经沆瀣一气,通过许攸得意的表情和后来发生的事情,甚至可以推断出许攸投敌的事情。冷静之后,知道阻挡不可能,但是可以在当前出兵的情况下实现利益最大化,那就是在无人少人时,主动称赞袁绍此时用兵之英明。袁绍这种领导就得“顺毛捋”,捋顺了再提出让文丑适当分兵延津、官渡,文丑也是袁绍心腹大将,这样的建议袁绍接受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冲动是魔鬼”,面对领导的失误,最好的办法不是不顾死活地劝谏,而是冷静下来,认真分析当前情况,结合领导性格,想出万全之策,这样才是利国利民的真忠心。

标签: 田丰

更多文章

  • 袁绍杀害了三位部下:除了田丰,另外两位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田丰

    东汉末年,郭嘉曾前往冀州投靠袁绍,不过,他却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绍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对此,在笔者看来,郭嘉的这一番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也即袁绍和曹操比起来,最大的差距就在用人上。进

  • 河北多英豪-田丰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田丰

    如果说战将如云是对袁绍的一种夸大的称赞,那谋士如雨,可就是相差无几了,有四世三公名头的袁绍又能懂得礼贤下士,又能懂得与世家妥协,可以说他的政治方针是没有问题的,因此曹操有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等一干谋臣,而袁绍身边田丰,沮授,审配,许攸,郭图也都是深谋远虑,谋国之才,至于决定二人命运的官渡,仓

  • 袁绍为什么要杀田丰?如果田丰不死,历史没有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田丰

    袁绍谋士田丰怎么死的?袁绍为什么要杀田丰田丰是东汉末年钜鹿郡人,从小就天资聪颖,博学多才,在当地很有名望。入朝做官后因不满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而辞职回乡。在韩馥(fù)做了冀州牧后,田丰又在韩馥手下做官,但却因为刚直不阿不会拍马屁而不被重用。韩馥后来被袁绍赶走,袁绍倒是很器重田丰,“卑辞厚币以招致丰”,

  • 汉武帝经济大臣桑弘羊,经济辩论会上舌战群儒,受争议却被肯定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桑弘羊

    据史书上记载,汉武帝刘彻是个雄才大略又好大喜功的皇帝,在位50年期间基本上40年的对外发动战争。那么。这几十年的战争耗费财力巨大,特别的烧钱。又是谁在背后提供浩大的财政支持的呢?他开疆拓土,北逐匈奴,南服滇越,开通西域,建立了规模空前的大帝国,当时的热血青年很是扬眉吐气,纷纷赞叹:厉害了我的国!自汉

  • 桑弘羊:鲸吞天下之财的超级大管家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桑弘羊

    出生在大富之家,未必是坏事。那时候的孩子没有沾染上富二代的恶习,都是以追逐功名为业,什么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美女在他们眼里,还不如青史留名来的实在。桑弘羊就是这样的人。前155年,桑弘羊投胎投得好,出生于洛阳一户富商之家。洛阳是什么地方?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在这里,商业大鳄云集,各种各样的商业手段权谋眼

  • 河南历史名人 一百一十五 桑弘羊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桑弘羊

    桑弘羊(约公元前155年—公元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网络图片,侵权联删汉景帝时,桑弘羊出生于洛阳的一户富商家庭。洛阳是西汉一大商业都会,悠久的商业传统对洛阳的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少年时期的桑弘羊就能帮助家庭进行一些理财活动。另一

  • 西汉时期的桑弘羊之死,谁是幕后的推手?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桑弘羊

    公元前81年,汉武帝死后的第六年,在西汉王朝首都长安,曾经爆发过一次名垂千古的盐铁会议,会议的正方是代表民间大资本家利益的贤良文学,反方代表者是大汉帝国财政部长,官僚资本利益集团代言人桑弘羊。会议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争议不休,贤良文学不停指责国企贪污腐败效率低,扼杀民间经济增长的活力,这都几千年了,

  • 桑弘羊帮助汉武帝创造了巨额财富,却为何惨遭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桑弘羊

    深挖历史,解读文字背后的真人真事大家好,我是葩姐。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历史,走进人物背后的故事。在如今的社会里,只要你肯努力,一步步地打拼之后,大概是能获得成功的,要是再加上那么一点点的天赋,并且在生活中不违法犯罪,那你基本就可以衣食无忧了。社会竞争虽然残酷,但只要肯努力并找对方向,总能获得立身之处

  • 为何何进自己不直接铲除宦官,而是引狼入室,导致汉室名存实亡?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何进

    何进同父异母的妹妹“金帛贿赂高手”何氏以贿选入宫。除了她的美貌,她还有七英尺一英寸的身高。刘备,三国三巨头之一,身高七尺五寸,按现在的身长约168cm,也算是高挑美人,深受灵帝宠爱。光和三年(180年),立她为皇后,是少帝刘辩的生母。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社会底层的家族,原本在南阳从事屠杀

  • 袁绍和曹操只是何进的小弟,董卓才是手握重权的军阀,他想做霍光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何进

    十常侍作乱,杀掉了大将军何进。如果只是十个宦官的话,大家觉得能够办成这件事吗?事实上,宦官手里掌握着一定的军权。当然了,十常侍手里的军权,远不及大将军何进手里的西园军,所以他们要想自保,那就得骗何进入宫,随后再实行他们的计划。那个时候,袁绍远没有董卓的实战能力强。袁绍一直都是何进的跟班,跟曹操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