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桑弘羊:鲸吞天下之财的超级大管家

桑弘羊:鲸吞天下之财的超级大管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丁汉军 访问量:615 更新时间:2024/1/19 14:34:37

出生在大富之家,未必是坏事。那时候的孩子没有沾染上富二代的恶习,都是以追逐功名为业,什么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美女在他们眼里,还不如青史留名来的实在。桑弘羊就是这样的人。

前155年,桑弘羊投胎投得好,出生于洛阳一户富商之家。洛阳是什么地方?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在这里,商业大鳄云集,各种各样的商业手段权谋眼花缭乱,尔虞我诈,低买高卖,翻脸不认人,互相算计一帧帧形成了一副壮阔的商海图画,深深吸引住了桑弘羊。除了商业以外,洛阳还流传着苏秦刺股、佩戴六国相印的传说,刺激着年幼的桑弘羊,出相入将、成为首富是桑弘羊毕生奉献的终极目标。

有了目标,他所作所为都是紧紧盯着这件事去做,真正达到了对事不对人的境界。

前142年,13岁的桑弘羊,遗传富商之家优秀、强悍的基因,他早早学会了心算,根本不用算盘,活脱脱一个行走的精密计算器。有了这个过硬的技能,再加上比较熟悉市场行情,自然进入朝廷(也就是汉景帝)的法眼,这种人才储备,汉景帝是要的,留给他的太子刘彻。汉廷诏书下来了,特意提拔,免去科举筛选,提拔入宫,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家有钱呗,花了一笔钱,让他捐个功名,入宫。进了朝廷,桑弘羊做侍中,正式走上了仕途。

如果这样的话,桑弘羊最多混到自然退休,运气好的话,可以混个一二品大员退休。但桑弘羊冥冥之中,被安排到了大汉朝最能闹腾的千古一帝刘彻身边做伴读,一个不择手段舍得花钱做大事的主儿,一个精打细算,善于拔毛提供源源不断钱财的经济专家,两人遇见,相见恨晚,联手一起打造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打匈奴。

前115年,40岁的桑弘羊被任命为大农丞,主要管会计事务,就是算账的。一个国家的经济账簿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桑弘羊日算夜算,几乎不出任何纰漏,将国家的财政出入算得清清楚楚,什么地方需要花钱,什么地方富得流油,什么地方鸟粪都不拉一个,他门儿清。

他主要仅仅算算账就完了吗?哪有这么简单,桑弘羊是什么人,是最高决策圈里的人,精英中的精英。他为武帝打匈奴这种吞钱巨兽上,从来没有掉过链子,总能源源不断地搞到钱,并交到武帝的手里,供他任性挥霍。

一个人的脑子不足以支撑一个政府,但桑弘羊制定的大部分经济政策,真特么地可以顶上一个政府了。从13岁入宫,到燕王之变被处死,一共从政了60余年。50多年都是陪着武帝一起拔大汉帝国的鹅毛,捞取一笔笔惊人的钱财,源源不断送上前线,痛殴匈奴。

武帝即位后,他本来是不愁花钱的,70多年的积蓄,国家财政非常充足。但武帝“败家”啊,他不满足守成啊,他有好多的事情要做啊。打匈奴、救灾、大兴功业、再加上武帝自己也要享受啊,等等都需要钱。20年后,武帝的钱袋子就捉襟见肘了。为了搞钱,他先设置了二十级武功爵,每一级都要加钱,就这个收了30余万金,又号召百姓向国家捐钱,这些只是杯水车薪,没啥大油水。

桑弘羊就出现了。

他第一步就是重拾算缗告缗令,算缗(国家对商人收税)告缗(揭发商人隐瞒财产,逃避税收)本来不是桑弘羊独创,这个办法是酷吏张汤想出来的,但没有施行。现在桑弘羊重新推行,他心狠手辣,贯彻不留情,仅仅3年时间,他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收到了数亿计的财物,倒霉的是商人百姓,肥了自己的国库。

第二步就是假民公田。桑弘羊先把国家一部分官田,借给没有土地的农民。反正官田没人种,空置着也是浪费,他把这些土地给他们种,再从中收取税。这样,没有土地的人自然有土地种,就不会闹事了,荒地也有人开垦,扩大了全国的垦田面积。一举多得。

第三步就是移民屯垦。武帝打跑了匈奴后,原来匈奴占据的地方总要有人驻守,否则打仗不是白打了吗?桑弘羊将多达60万人,全部移民到匈奴原占地区种田,没战事的时候,种种田,有战事立马秒变为战士,冲锋陷阵。既省去了军费,又可以种田,还能安置流民。

这些只是固定的税收,土地也就这么多,变来变去也没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那么武帝把目光瞄向了钱币。他想,在钱币上能不能搞个花样,捞取金钱呢?

为了整顿财政,曾在元狩四年(前119年)造了三种货币:皮币、白金(银、锡作的合金币)、三铢钱,但效果不好,形势已发展到近乎完全失控的地步。武帝发现将铸钱权给民间或者诸王,反而坑了政府。桑弘羊建议他最好把铸钱权收回来,收到自己的手上,这样的话,垄断了铸钱行业,想怎么收就怎么收,何乐不为?

武帝禁止地方与民间私自铸钱,统一用五铢钱作为全国唯一通行的货币。不但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稳定了市场和流通。

桑弘羊最后放出了一个大招,建立国企。在农耕时代,百姓最需要啥啊,就是盐和铁,盐用来吃饭,铁用来打造农具种地。原来民间是可以自己煮盐,自己打造铁,相互买卖,只要给国家少量的税就可以了。很多人靠这个发家富起来。其实国企不是桑弘羊独创,是孔仅和东郭咸阳发明的。但桑弘羊贯彻最凶。

他告诉武帝,以后民营盐和铁的全部禁止,用国家的盐和铁,不买不行,如果敢私自造的话,嘿嘿,有国法呢。盐和铁的需求很大,而大汉朝人口众多,交的钱也就更多了,占据了武帝收入的三分之二。而国家不管制造的质量如何,你们必须得买,因为盐铁被我们垄断了。

大招之外还有两招。

均输法和平准法。

这两个方法才是桑弘羊自己独创的。均输法规定,只要郡国向武帝送礼物,武帝可以把这些礼物按照市场价,转卖给别人。平准法是由国家控制全国的物资和买卖,涨价降价还是有我们说了算,如果商品过分涨了,就把国库内同款商品抛出来,让大家都买,这个商品就降了,如果这个商品价钱过低了,就大量买进来,买不到这个商品了,价钱就自然上涨了。

桑弘羊还敏锐发现,酒也占据市场比较大的份额,因为人都爱喝酒嘛,私营酿酒的利润也吓人,所以不好意思了,酒就像盐和铁一样,悲剧地并入国家垄断行业,你们就从我们这里买吧,私营酿酒就有国家法律招呼你。此举也发了不少横财,仅仅通过卖酒,武帝可以获得百分之二十的盈利。加上高额的酿造利润——每生产1000酿酒,至少可得到25万钱的盈利。

这样的经济天才,但在政治上却一败涂地,死得难看。

没有武帝罩着,桑弘羊根本不是霍光的个儿。

根据武帝的遗诏,大将军霍光权力最大,金日磾和上官是他副手。金日磾死得早,田千秋不趟浑水,那么权力就集中在霍光、上官桀、桑弘羊手里。桑弘羊多年搞的经济工作颇有成效,人家飘了,认为自己才是汉帝国的支柱,霍光一个破秘书,拿什么来和自己比?

上官桀也不服霍光,这两人开始联手想要扳倒霍光。

桑弘羊是经济好手,但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他们密谋拥戴燕王刘旦上位,却泄露了消息,上官桀筹划政变,想开鸿门宴杀掉霍光,但保密工作做得太差了,被霍光反戈一击,全部逮捕,杀头灭族。

桑弘羊一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完了就应该激流勇退,这样会有更好的名声,但他非要涉足不擅长又风险奇高的领域,结果怎么样,玩脱了吧,葬送了自己,连同家族灰飞烟灭。

标签: 桑弘羊

更多文章

  • 河南历史名人 一百一十五 桑弘羊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桑弘羊

    桑弘羊(约公元前155年—公元前80年),河南洛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理财专家、汉武帝的顾命大臣之一,官至御史大夫。网络图片,侵权联删汉景帝时,桑弘羊出生于洛阳的一户富商家庭。洛阳是西汉一大商业都会,悠久的商业传统对洛阳的民俗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少年时期的桑弘羊就能帮助家庭进行一些理财活动。另一

  • 西汉时期的桑弘羊之死,谁是幕后的推手?

    历史人物编辑:朱云山标签:桑弘羊

    公元前81年,汉武帝死后的第六年,在西汉王朝首都长安,曾经爆发过一次名垂千古的盐铁会议,会议的正方是代表民间大资本家利益的贤良文学,反方代表者是大汉帝国财政部长,官僚资本利益集团代言人桑弘羊。会议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争议不休,贤良文学不停指责国企贪污腐败效率低,扼杀民间经济增长的活力,这都几千年了,

  • 桑弘羊帮助汉武帝创造了巨额财富,却为何惨遭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桑弘羊

    深挖历史,解读文字背后的真人真事大家好,我是葩姐。欢迎大家和我一起走进历史,走进人物背后的故事。在如今的社会里,只要你肯努力,一步步地打拼之后,大概是能获得成功的,要是再加上那么一点点的天赋,并且在生活中不违法犯罪,那你基本就可以衣食无忧了。社会竞争虽然残酷,但只要肯努力并找对方向,总能获得立身之处

  • 为何何进自己不直接铲除宦官,而是引狼入室,导致汉室名存实亡?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何进

    何进同父异母的妹妹“金帛贿赂高手”何氏以贿选入宫。除了她的美貌,她还有七英尺一英寸的身高。刘备,三国三巨头之一,身高七尺五寸,按现在的身长约168cm,也算是高挑美人,深受灵帝宠爱。光和三年(180年),立她为皇后,是少帝刘辩的生母。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社会底层的家族,原本在南阳从事屠杀

  • 袁绍和曹操只是何进的小弟,董卓才是手握重权的军阀,他想做霍光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何进

    十常侍作乱,杀掉了大将军何进。如果只是十个宦官的话,大家觉得能够办成这件事吗?事实上,宦官手里掌握着一定的军权。当然了,十常侍手里的军权,远不及大将军何进手里的西园军,所以他们要想自保,那就得骗何进入宫,随后再实行他们的计划。那个时候,袁绍远没有董卓的实战能力强。袁绍一直都是何进的跟班,跟曹操类似,

  • 何进兵权在握,诛杀十常侍为何还要引董卓进京?原来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何进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时代之一,汉末三国被许多人所熟知。无论是腹黑的曹老板、虚伪的刘皇叔还是众多的谋臣武将,都通过《三国演义》被后世所熟知。两汉四百年的基业,为何在这个时代彻底崩溃了呢?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源究竟是那场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还是后来的董卓之乱呢?应该说,这二者缺一不可。首先,声势浩

  • 大将军何进原来是袁家的一枚棋子;乱汉者,名为董氏,其实袁氏也

    历史人物编辑:陈俊刚标签:何进

    速度与激情——无双吕布的悲喜人生(2)公元189年3月11日,汉灵帝驾崩于洛阳嘉德殿,享年才三十四岁,太突然了,所以在生前并未确定太子——这简直就是在诱惑野心家犯罪。在东汉末年,全国出现了很多通过镇压黄巾起义起家的大军阀,他们最怕的就是宦官借皇帝之手夺他们的兵权。所以总体来说,军阀与士族是利益共同体

  • 曹爽:我是三国唯一呆蠢萌大将军,何进:我才是,网友:你俩都是

    历史人物编辑:大嘴聊历史标签:何进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英雄遍地的年代,将近一个世纪的激烈争夺,为那个过去的时空划下了一道浓墨重彩的、永不暗淡的光芒。在英雄满地的对立面,也折射出了太多太多的“呆蠢萌”式的人物。例如衣带诏事件的人物董承、伏完等人,一介书生,从未经历风霜的历练和摧残且又资质平庸之辈,坐而论道,靠着想当然的一腔孤勇,就

  • 何进召董卓入京协助铲除十常侍,这个方案有错吗?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何进

    东汉帝国大将军何进为了提升家族名望,答应与汝南袁氏(太傅袁隗,及袁绍、袁术兄弟)合作,除掉朝廷中的宦官。何后不从在这场政治密谋过程中,何进先去找妹妹何太后商量,何太后犹豫不决,因为母亲舞阳君和另外一个哥哥车骑将军何苗与宦官们的关系不错,她也实在不清楚,长兄何进为什么要把政治斗争目标指向曾经的恩人们。

  • 只因何进一个错误决定,三国争霸成了亲戚打架,打来打去都是亲家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何进

    三国时期,曾涌现出无数的英雄豪杰。在这个时期,名臣猛士辈出,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影响国家命数和势力格局的战争。而历史也在这帮人的推动下,进入了一个战乱连年的时代。但是你知道么,我们所看到的三国争霸,其实根本就是他们和亲戚之间的一场战争!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何进邀请董卓入京勤王时开始的。正是他的这一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