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沮授:刘备之弟关羽杀吾大将!袁绍:大耳贼焉敢如此!推出斩之

沮授:刘备之弟关羽杀吾大将!袁绍:大耳贼焉敢如此!推出斩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萌宠之家 访问量:1456 更新时间:2024/1/15 20:41:23

本文取材于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上)袁本初败兵折将,与正史无关。

作为三国时期的三大主公之一,刘备不仅极具人格魅力,其“洗脑”水平也是一流,他前半生虽一直寄人篱下,却不仅能与主人相谈甚欢,还能顺便拐走他们的得力干将。来到河北也是如此。

小沛一战,刘备全军溃败,他单人匹马投靠袁绍,受到了隆重欢迎,袁绍出城三十里亲自迎接,排面极大。到了邺城,袁绍待若上宾,对其言听计从,一时无两。袁绍之对待刘备恰可媲美曹操之对待关羽,只可惜刘备与关羽虽为兄弟,袁绍与曹操却是仇敌。曹操的谋士程昱想借此层关系除掉刘备,于是劝曹操用关羽。

白马之战,关羽秒杀颜良。消息传到袁绍大帐,众将士既惊又怒。然而战场混乱,大家只知道是“赤面长须使大刀”之人将颜良斩杀,却未通报姓名,沮授向袁绍进言:“此必是刘玄德之弟关云长也!”袁绍闻言怒火腾飞,欲斩刘备。刘备反应极快,他说:“慢!容我说一句话,再杀不迟。”

袁绍给他一次说话的机会,刘备缓缓道来:“我自徐州与二弟失散,未通音讯,天下同貌者不少,岂有赤面长须之人即为我二弟关羽的道理?明公何故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三言两语将袁绍说得没了主意,暂且饶刘备一命。

颜良已死,文丑复来请战。文丑亦非等闲之辈,曾在界桥与赵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在相当多的演义和影视作品中,论武力值,赵云被冠以是仅次于吕布的存在。刘备为了洗脱嫌疑,更为了找寻关羽,请与文丑同行,袁绍允诺。

延津之战,张辽徐晃力战文丑不过,被文丑追着打,关羽再次出马,将文丑秒杀。这次大战人人看得清楚,“赤面长须”之人即是关羽,有大旗“汉寿亭侯关云长”为证,刘备无法抵赖。回到袁绍营寨,袁绍破口大骂:“大耳贼,焉敢如此!”令推出斩之。再一次地,刘备请给一次讲话的机会。袁绍料其无可辩解,且容发一言再杀。

刘备讲:“曹操素来忌惮刘备,他知道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一番言语又将袁绍说得没了主意,于是喝退刀斧手,请刘备入座。

既然探明关羽在曹操处,则刘备断无视若不见的道理,他请求写信将关羽召来以助袁绍,袁绍大喜。其实刘备写信召关羽不过只是缓兵之计,他在袁绍这儿虽被待若上宾,但动不动就有被处死的风险,前番田丰不过进谏几句忠言,也差点被处死,至今仍下在大狱。思及至此,刘备一方面写信给关羽以稳住袁绍,一方面想方设法寻求脱身之计。

刘关二兄弟分别在袁绍曹操处,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出来。关羽得到消息后将如何辞别曹操,曹操又将如何挽留关羽,且看下回分解。

标签: 沮授

更多文章

  • 沮授为什么可以降袁绍,却不降有爱才之名的曹操?原因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沮授

    三国时期的谋士是当时历史的活跃阶层,也是历史靓丽的底色,他们的存在才构成了“尔虞我诈”、“斗智斗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三国世界,这也是当时诸侯们都求贤若渴的重要原因。而在当时的背景下,“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谋士们投靠那个诸侯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为什么智比荀彧、孔明的沮授能够投降袁

  • 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是沮授,也不是毛玠,而是管仲!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沮授

    诸葛亮在《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时候,对刘备说:“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隆中对》是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和刘备的对话,而曹操是在公元196年迎汉献帝,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么是谁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呢?有人会说是毛玠,也有人说是沮授,还有人说是贾

  • 沮授这四个计谋,本来能把曹操逼入绝境,袁绍却全没采用!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沮授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人才在出仕之前,必然会先挑选一个靠谱的君主,这样才能更容易达成自己的志向。东汉末年,袁绍是十八路诸侯中实力最强、名誉最好的诸侯,袁绍凭借他的身份地位,自然能吸引到最优等的人才来投奔。袁绍帐下人才济济,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这是他能迅速称霸北方的原因所在。袁绍帐下也有很多

  •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袁绍的手下沮授和田丰?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沮授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沮授和田丰都是三国时期非常优秀的谋士和内政型人才,也曾经在袁绍麾下大放光彩。但是以史为鉴认为他们二人都不算是三国顶级的谋士。如此评价理由也就是二人的最终身死的悲哀之处在于下面三点:一、沮授田丰没有识人之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一些有识之士早已提前准备。比如戏志才、荀彧、荀攸、

  • 从历史的蛛丝马迹,探寻沮授悲剧根源,袁绍为何突然对他不再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蒋雅各标签:沮授

    #三国风云录#袁绍是三国时期的割据势力君主,他曾经统一了河北地区,拥有冀、并、青、幽四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君主。但是,由于官渡之战一战的失败,使得袁绍的势力从此一蹶不振。袁绍在和曹操交锋失败后,也因忧病交集而去世。在他死后,由于他废长立幼,又让儿子们各种掌管一州。这使得他的儿子们互相争斗,让曹操坐拥

  • 三国顶级谋士沮授——最早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黎承龙标签:沮授

    今天小编来和大家了解一下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三国顶级谋士——沮(ju)授。沮授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曾经评价说“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而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宋元之际的大学问家胡三省评价说“使绍能用授言,曹其殆乎!”如果袁绍能够采纳沮授的建议,天下争夺就没有

  • 三国袁绍有个谋士比诸葛亮还强?被世人遗忘的超级智囊沮授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沮授

    沮授,是三国时代袁绍阵营的一位谋士。据史料记载,他曾经为袁绍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并为整个袁绍集团制定了战略发展大计。也正是在他的战略计划实施之下,袁绍才能以冀州为基础起家,逐步夺取青州、并州、幽州等地,进而攻占和统一,整个河北的地盘…… 然而在整个集团的事业达到巅峰以后,袁

  • 良禽择木而栖,沮授为何不投降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沮授

    沮授可以说是袁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在袁绍入主冀州后,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州、并州、幽州而统一河北。沮授曾对袁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但袁绍并不听从。纵观沮授提出的各个计谋,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可惜袁绍不采纳。官渡之战后,袁绍狼狈逃回河北,沮授被

  • 沮授、鲁肃、法正在战略上真的能吊打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沮授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凭借隆中对,诸葛亮成为三国时期最伟大的战略家之一。然而现在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经常听到有人说沮授、鲁肃、法正在战略能力上能够吊打诸葛亮。他们认为袁绍谋士沮授曾提出疲蔽曹操的战略如果得以实施,袁绍将一统天下,就没有曹操刘备什么事了。他们认为

  • 陈宫、沮授、审配、张任,盘点汉末三国时期那些宁死不降的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沮授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便曾经表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他的思想影响下,我国古代涌现出了许多宁愿奉献出生命也要保全自己的气节,贯彻“忠义”二字的人物。举例来说,南宋末年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仍然拒绝投降蒙元,并创作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