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仲孺:生下霍去病与霍光的小县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霍仲孺:生下霍去病与霍光的小县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 访问量:4615 更新时间:2024/3/7 7:26:22

公元前117年,22岁的霍去病远赴边关,准备率领5万骑兵出塞作战,目标是匈奴单于。

路过河东平阳县的时候,他稍作停留。河东太守远远地迎出郊外,并亲自为霍去背起弓弩,把他接到了平阳的传舍里。

在这个供往来官吏休息食宿的地方,霍去病下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的命令:把一个叫做霍仲孺的小吏请过来。

霍仲孺以标准的下级会见上级的姿态,迈着小碎步,快步走进了传舍,对着霍去病大礼参拜。

不料,霍去病竟对着这个小吏跪了下来:我以前不知道您是我的父亲,未曾尽孝。

战战兢兢的霍仲孺,听了这话也不敢起身,跪着伏在地上,不住地叩头:老臣得以托付给将军,这是上天的安排啊。

一时之间,这父子俩对着跪拜的场面,多少有些尴尬。

霍仲孺年轻的时候,作为一个平阳县的县吏,在平阳公主的府里当差,认识了美貌的婢女卫少儿,两人私通,生下霍去病。

不料,在他离开之后,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进了宫,得到汉武帝宠爱,并为汉武帝生下了3个女儿和1个儿子。卫家从此一飞冲天。

不过,年少时候的霍去病,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直到他长大之后,才有人告诉了他真相。

一开始,霍去病也没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漠北之战开打,霍去病的出征路线,经过平阳县,他终于顺路去见了见霍仲孺这个素未谋面的父亲。

霍仲孺当然不敢对当朝的骠骑将军摆父亲的架子,于是便出现了开头这尴尬的一幕。

不过,霍去病对这个从来没有抚养过自己的父亲倒是大方得很。他不仅磕了头,认了爹,在离开平阳县之前,还为霍仲孺买了大批的田地、房子和奴婢。

霍仲孺一下子就成了富贵人家。

霍去病打完仗回来,又路过了平阳县,又去见了一次霍仲孺。这回,他没有一个人离开,而是带上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霍仲孺的另一个儿子,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

这是可以废立皇帝的一代权臣霍光崛起的开始。

这也是史书上,对生下霍去病和霍光这对彪悍兄弟的霍仲孺的全部记载。

《汉书》: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

那么,霍去病和霍光的父亲霍仲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出身如何,家庭情况如何,和霍去病母亲之间发生过什么,除了霍去病和霍光,还有没有别的孩子?

从这段明面上的记载,我们找不到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史书关于霍家兄弟的其他记载,从汉朝的生活情态,找到蛛丝马迹,一探究竟。

01、霍仲孺的家世

霍仲孺只是一个小小县吏,而且霍去病认父之后,还要为他购买家产,改善生活条件。因此,很多人认为,霍仲孺的生活,应该相当清贫。

这恐怕是对汉朝的“吏”有所误解。

吏,在汉朝指的是级别比较低的官员。在那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科举考试,想要当官,是有一定门槛的。

根据出土文书记载,在秦朝,必须要有爵位,才能做吏员。汉承秦制,但是又在秦制的基础上有所改良,因此,条件也会适当放宽,有的时候会选拔一些有才能或者有钱的平民。

不过,即便是有才的平民,也有家产准入制度。汉景帝时期的一封诏书表明,在汉景帝之前,家产超过10万钱的人,才能被选拔成官吏。汉景帝通过这封诏书,放宽了选拔标准,但也需要有4万钱的家产。

李广利征大宛回来之后,汉武帝奖励士卒的金额,就是4万钱。

这在汉朝,不算什么大富大贵,但也算是有一定家底的了。

也就是说,霍仲孺既然能做吏员,那么,他一定是有家底的,生活相当宽裕。

而且,家里多半是有爵位的。

如果他是少有的无爵位就能当上吏员的,那么,他要么十分有钱,有钱到远远超过官吏选拔的标准;要么十分有才。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霍光十几岁到达长安,可以迅速获得汉武帝的信任和喜爱,近30年来,一直跟在汉武帝身边。他在父亲身边的时候,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混长安的官场,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没有霍去病,他长大之后,大概率是走霍仲孺的老路,选拔为吏。以他的能力,没准还能更进一步,做到高官。

02、霍仲孺和卫少儿的露水情缘

霍仲孺和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之间是怎么回事?他们是谁甩了谁?霍仲孺为什么不娶卫少儿?

这些让人关心的八卦,史书里一点都没提。

不过,卫少儿是平阳公主府的奴婢。我们看看汉朝奴婢的生活情态,也大致能勾勒出这段狗血往事的轮廓来。

根据

《汉代妇女生活情态》

里的研究,汉朝的婢女社会地位极度低下,生存环境相当恶劣。

主家虽没有直接杀死奴婢的权力,却可以请求官府惩戒或杀死不听话的婢女,甚至不需要清晰的罪名,只需要说一句“悍“。

哪怕主家真的随意杀了婢女,只要能证明不是故意的,也不会杀人偿命,只要拿出些钱财“赎死”就可以了。

她们就相当于是主家的财产,主家甚至可以卖掉她们。史书上就有不少婢女得了疑难杂症之后,主家不想给她们治病,于是把她们卖了的记载。

不过,婢女是有机会摆脱这个低下的身份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婚姻。婢女可以靠和男主人发生关系,形成事实婚姻,也可以嫁给良民为妻。

在这种背景下,我认为,卫少儿和霍仲孺发生关系,很可能是因为以下两种原因之一:

其一,霍仲孺看上了美貌的卫少儿,卫少儿无力反抗。

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可以让汉武帝一见钟情,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大美人。卫少儿作为姐姐,容貌应该也不会差。

如果去平阳府办事的县吏霍仲孺看上了美貌的卫少儿,逼迫卫少儿与她发生关系,以卫少儿的地位,是很难反抗的。

其二,卫少儿看上了霍仲孺,想嫁给他摆脱婢女奴婢身份。

卫少儿是平阳公主府的奴婢,当时汉武帝尚未登基或者刚刚登基,不过十五六岁,平阳公主作为汉武帝的姐姐,也非常年轻,她府上唯一的男主人,自然是她的丈夫。

卫少儿应该不敢去勾搭公主的丈夫,因此她想要摆脱奴婢身份,最大的希望,就是找到一个愿意娶她的良民。而霍仲孺,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那么,卫少儿和霍仲孺之间,是谁抛弃了谁呢?

我认为,以卫少儿的身份,她主动抛弃霍仲孺的可能性并不大。毕竟她无法保证自己再遇到一个更好的良人,可以给他们母子更安稳的生活。

毕竟那个时候,卫子夫还没有被汉武帝宠幸,他们一家都是奴隶,生活得非常艰苦。

不排除霍仲孺想娶卫少儿,但是平阳公主府不同意。但是平阳公主府似乎也没有理由为难一个在他们家出生并长大的婢女——卫少儿的母亲,也是平阳公主府的奴婢。

他们之间,更大的可能,是霍仲孺和卫少儿好过之后,拍拍屁股不认人了。

不知他离开的时候,霍去病有没有出生。他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知不知道自己在长安还有一个儿子。

03、霍仲孺的儿女

除了霍去病和霍光,霍仲孺有没有其他的孩子呢?

他至少还有一个女儿,年纪比霍光大,是霍光的姐姐,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妹妹。

在《汉书》里,虽然没有霍光这位姐姐的记载,却有霍光姐夫的记载。霍光的姐夫,名叫张朔,在霍光掌权之后,当上了给事中和光禄大夫。后来汉宣帝要削弱霍家的权力,就把张朔调出了长安。

那么,霍仲孺有没有其他儿子呢?

我倾向于没有。

而霍光大概率是没有弟弟的,就算有,也没有成功养大。

因为,在汉宣帝削弱霍家的时候,进行了很多人手调动,把霍光的姐夫和多个孙女婿都调离了长安,却半个字都没有提到霍光的弟弟和可能存在的弟弟的儿子。

霍光的儿子造反的核心团伙,也是霍去病的两个孙子,而没有叔叔或其他堂兄弟。

霍光连姐夫都重用,如果他有弟弟或者侄子,没道理不任用。

所以,霍去病和霍光,大概率是霍仲孺仅有的两个儿子。

而这两个人,一个是顶级的武将,一个是顶级的权臣。霍仲孺的基因,实在是太强悍了。

04、写在最后

如果把中国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做一个躺赢排行榜,霍仲孺应该可以名列前茅。

他生了两个牛逼轰轰的儿子,霍去病和霍光。可是这两个儿子的成就,却和他没有多大关系。

霍光,是霍去病带去长安培养的,霍仲孺顶多给他提供了基础教育。

自己没什么作为,却因为生了两个彪悍的儿子,不仅晚年得以大富大贵,还被载入史册,也算是人生赢家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标签: 霍光

更多文章

  • 刘弗陵为何22岁就无子而终?霍光手段很残忍,后宫嫔妃竟都成摆设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霍光

    导读:汉武帝去世前,册立年仅七岁的小儿子刘弗陵为皇太子,同时让亲近的大臣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担任辅政大臣。汉武帝去世后,刘弗陵虽然顺利继承皇位,但霍光很快就铲除其他辅政大臣,成为了独揽朝政的一代权臣。并且,霍光还欺压年幼的刘弗陵,不让刘弗陵临幸妃子们,导致刘弗陵没有后代。而在刘弗陵二十岁的时

  • 为了“旧宝剑”,汉宣帝不惜得罪权臣霍光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霍光

    刘贺被废之后,西汉王朝皇帝的宝座又空着了,这一回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辅政大臣霍光和张安世经过反复商量,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霍光正在为难的时候,他收到了光禄大夫邴吉的一封来信,信中说,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今年18岁,饱学多才,行止得体,可以继承皇位,请大将军考虑决定。霍光有了刘贺的教训,对再立新

  • 霍去病去世史书记载是“卒”,而霍光去世却用“薨”,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呼延犇史标签:霍光

    同样是去世,为什么霍去病去世记载“卒”,而霍光却用的“薨”?《史记》中,对霍去病的死是这么记载的:“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汉书》中记载他的死:“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一般来讲,天子去世叫做崩,诸侯的死叫做薨,士大夫去世叫做卒,读书人去世叫不禄,只有老百姓

  • 汉宣帝在清洗掉意图谋反的霍家后,为什么仍然尊崇霍光呢?

    历史人物编辑:文鸞竹标签:霍光

    霍光是西汉第二权臣,身为汉武帝死后的托孤重臣,在辅佐的汉昭帝英年早逝以后,先后立了废帝刘贺和汉宣帝刘询两位皇帝,一时之间权倾朝野。霍光生前先后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等,达到身为臣子所能达到的顶级官职和荣誉,死后又被汉宣帝以帝礼下葬,可以说极具哀荣。但荣誉背后却是危机四伏,霍光能有如此待遇,是因

  • 霍光去世以后,霍家便被全灭?原因是因为她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霍光

    在我国古代西汉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他就是霍光,霍光那时候的权力和力量甚至比皇帝都要大,皇帝显然拿他也是没有任何的办法,但是霍光这个人不是那种大逆不道之人,那个时候他其实已经完全可以取代皇帝的位子,但是霍光没有这样子做,他选择了对皇帝忠心不二,虽然霍光是这样做的,但是她娶了一个野心比她还

  • 霍光想让女儿当皇后,皇帝却下了道3字诏书,结果两位皇后都悲催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霍光

    在中国西汉历史上有一对很特殊的皇位,可以称之为“平民皇帝”和“平民皇后”,“平民皇帝”是汉宣帝刘询,而“平民皇后”是许平君,两人谱写了一曲凄凉的爱情交响曲。话说汉武帝晚年发生了巫蛊之祸,结果因受小人挑唆,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后被汉武帝误认为是起兵叛乱谋夺皇位,最终太子刘据成了巫蛊之祸的牺牲品。太子刘据

  • 霍光废了汉武帝之孙刘贺,竟让一个囚徒做皇帝,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霍光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掉的皇帝,被黑得超惨!说他在位仅27天就做了1127件荒唐的事,相当于平均每天做42件,就算他不吃不喝不睡觉,每个小时要干1.7件坏事。他就是人称“三无皇帝”的——刘贺,无庙号无年号无在位年限,“海昏侯”则是他最为人们熟知的名头。虽然只活了33岁,但这33年里,他从诸侯做到皇

  • 霍氏谋反就是冤案,汉宣帝四招摧毁霍光一手建立起来“霍家邦”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霍光

    汉宣帝地节二年,掌握大汉政权二十年之久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病逝。两年后,以霍光的儿子霍禹、侄孙霍云、霍山等为首,企图发动政变,谋害汉宣帝,拥立霍禹为帝。结果,没等到举事的那一天,就因为消息泄露而失败。霍家满门,除了皇后霍成君被幽禁外,全部被处死,曾经权势熏天,掌握帝国命运的霍氏家族,竟然在霍光去世后两

  • 揭秘“霍光辅政”的真实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霍光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祖籍河东平阳(山西省临汾市西南)。西汉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被封为冠军侯。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善于长途奔袭作战,果敢勇猛,积极推行“大迂回和大穿插”的战争思路,多次有效击退匈奴的进攻,使匈奴由之前对西汉的“攻势”转变为“守势”。可惜

  • 他抗旨力救皇曾孙,与权臣霍光共废皇帝,没有他就没有西汉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霍光

    也许有朋友知道,西汉宣帝刘询是位从小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他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位由囚徒到皇帝的帝王。要提到宣帝刘询从囚徒到皇帝华丽蜕变的过程,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历史人物,没有这位历史人物,刘询还是那个吃牢饭的刘病已。汉宣帝评价他宏博雅量;大才子解缙评价他为汉朝好宰相;王夫之评价他为再造西汉的功臣。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