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宣帝刘病已的救命恩人到底是谁,他最终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汉宣帝刘病已的救命恩人到底是谁,他最终结局又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澜风说 访问量:1583 更新时间:2024/1/26 21:28:55

丙吉:“我不但两次救过汉宣帝的命,‘刘病已’这个名字还是我起的呢!不过,我还是要再强调一次,我从小小的狱史一路到位列三公,跟救过宣帝的命可没啥关系啊。”

一、救命恩人

宣帝虽然贵为汉武帝的曾孙,但早年间却遭遇了不幸。他的祖父戾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逆贼江充逼反,最终走上了自杀这条不归路,宣帝的父母也在这场浩劫之中罹难,当时尚在襁褓的他连同一大批受“巫蛊之祸”牵连的罪人关押在了临时监狱之中,负责审理他们的就是丙吉。

丙吉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及对律令的熟悉,一点点从鲁国的狱史(负责决狱的小官)升到了廷尉右监(最高司法负责人廷尉的属官),却不料想受人牵连又被免了职,偏赶上“巫蛊之祸”,朝廷缺人,又把他召了回来官复原职,专门负责审理巫蛊一案。

丙吉一到就听说有个小婴孩儿被关在了自己这里,还是戾太子刘据的孙子,顿生怜悯之心,专门找了几个看起来谨慎厚道的女囚出来负责照顾他。可是,孩子毕竟还小,突然换个环境很难适应,便得了一场大病,几次险些死去。丙吉见状,便更加上心了,吩咐几个女囚一定要好好用药,照顾好婴孩儿,宣帝这才转危为安。

之后,丙吉依照民间的习惯,为宣帝起了刘病已这个名字,意为病已经过去了,祝其健康长大之意。

二、第二次救命

丙吉第二次救刘病已的命就要等到四年之后了。

丙吉初审巫蛊一案,便觉牵连甚广,不易定案。于是,他将此案一拖再拖,审了四年也没审出个结果来。

等到刘病已四岁这一年,汉武大帝已经风烛残年了,不过却依照像几年前“巫蛊之祸”时一样迷信。听闻望气者(以气辩风水的术士)说长安监狱之中有天子之气,他便下令要将监狱中关押的罪犯一律杀掉,不分罪刑轻重。

被派来丙吉所负责这个监狱的是宦官郭穰,他本以为来了下个命令,把任务完成好回去跟汉武帝交差,却不曾想,丙吉却不管他那一套。早就从小道听说此事的丙吉下令,将监狱的大门紧紧关闭,根本就不打算接旨。见郭穰逼得紧,丙吉隔着门怒道:“别的罪犯都不应该无辜杀害,何况这里还有皇曾孙(刘病已)呢?”

郭穰在监狱门外一直耗到次日天明,也没能打开监狱大门,只好回去禀报汉武帝,并狠狠地告了丙吉一状。

没想到,汉武帝听完郭穰转述的丙吉的话,竟幡然悔悟了,不但决定不再杀狱中的罪犯,还下令大赦天下,刘病已也得以重获自由之身。

三、引荐之功

刘病已从监狱出来之后,先是去了祖母史良娣的娘家寄养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得汉武帝的命令,被交由掖庭抚养。掖廷令张贺恰好以前是戾太子刘据的门客,对刘病已自是非常的好,甘愿抚养他长大成人。

丙吉这边事业也进入了上升期。他得权臣霍光常识,成为了大将军府的长史(类似于幕僚或者顾问),后来还当上了光禄大夫、给事中。

公元前74年,接替汉武帝的汉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年仅20岁便一命呜呼了,也没留下个子嗣。权臣霍光等人精挑细选之下,选中了昌邑王刘贺,却不料想,这位新皇帝才当了27天,就被他们给撤了,理由是他在当皇帝这27天里,竟随意下发“皇帝令”,总数达1127次之多。

正当霍光等人一筹莫展之际,两个人给霍光提出了一个新的人选——刘病已。

这两个人一个是太仆杜延年,另一个就是丙吉。

杜延年的儿子杜佗与刘病已相识,且颇有交情;而丙吉虽然早就跟刘病已分开,但却一直有关注这个孩子的成长,知道他品德优秀、才学过人、办事稳定,是一个好材料。

霍光听完他们的介绍,再暗中派人一调查,果然如他们所说,这才将刘病已接进宫见上官太后。刘病已先是被封为阳武侯,过了考察期才正式登基称帝。

四、真相大白

宣帝登基以后,丙吉因拥立有功,被封为了关内侯。不过,此时的宣帝还不知道丙吉曾经救过他的命,因为那时他还是太小了,不过这倒不影响丙吉继续升官。

公元前67年,汉宣帝将他的长子刘奭立为太子,与此同时,任命丙吉为太子太傅,负责教太子读书。仅仅几个月后,宣帝便又一次提拔丙吉,将其升任为了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了。

宣帝是怎么知道丙吉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呢?这还要从一个叫则的宫婢说起。

有一天,宣帝收到一份奏报,说有一个叫则的掖庭宫婢曾经在他落难于监狱之时,负责照顾过他的起居,还说丙吉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宣帝这才下令查明此事,结果,丙吉这个一贯的老好人,却在见到这个宫婢时发火了,指责她当年就是因为照顾宣帝不认真,还挨过板子,真正照顾宣帝的另有其人。

宣帝直到此时才知道丙吉对其有救命之恩,还下令寻找丙吉口中所说之人,对她们的子孙都给予了重赏,这个叫则的宫婢倒也没吃亏,不但被免去了奴婢的身份,还得了十万的赏钱。

对自己的救命恩人丙吉,宣帝自然更不能亏待,于是就加封他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

五、丙吉拜相

公元前59年,丞相魏相病逝,宣帝便命御史大夫丙吉接替了他的位置。

丙吉当丞相,虽然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举措,但胜在更重民生。不过,倒是有一个“公府不惩处属吏”的习惯,是从丙吉这里开始的。

丙吉手下人犯错,他往往不去查明,而只是单纯地给这个人放大假,有人问他,他只是说:“如果我们三公的府里有被惩处的官吏,就是我个人不识大体了。”

丙吉还留下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丙吉问牛。

有一次,丙吉外出巡视期间,看见打群架的,即使打得头破血流,他也理都没理就过去了。结果,没走出多远,迎面看见一个赶牛的,丙吉反而停下来跟赶车人聊了几句。

他手下的属官自然不解,便问他因何如此,丙吉答说:“百姓打架自有负责此事的官员来处理,而我的职责是负责考察官员们的政绩功过,再禀报给皇帝,再由陛下定夺该赏还是该罚。但是赶牛的刚才走那么快,我看牛舌头都吐出来了,明显是生病了,牛病了可是会影响农事的。农业乃国家立命之根本,农事有影响,我们秋天就会歉收,到时候百姓可就要饿肚子了,这可是危害天下的大事。我位列三公,自然是要忧国忧民的了,所以才要问问赶牛的。”

公元前55年,丙吉病逝,谥号博阳定侯。

水言水语

在西汉的丞相之中,丙吉应该算是排名比较靠前的,在后来宣帝的麒麟阁十一功臣录中,他也排在了第六位。年少成名的明代大学士解缙有一句评价:“汉朝好宰相,以前数萧何、曹参、以后,只数魏相、丙吉“,可见其地位之高。

只不过,”孝宣中兴“的名声虽大,但孝宣一朝的良臣们名气却非常之小,人们还是往往更注意那些”乱世之枭雄“,而淡忘那些”治世之名臣“。

标签: 刘病已

更多文章

  • 刘病已和许平君“夫妻恩爱”,为何竟成了害死许平君的根源?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刘病已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刘病已就是汉宣帝刘询,他的爷爷是皇太子刘据,因为巫蛊案而死,还连累了自己的儿子。所以刘询早早成为孤儿,被投入牢狱,生活异常孤苦。许平君的父亲名叫许广汉,因罪接受宫刑,成为宫中的宦官。当初,幼小的刘询在掖庭中抚养,正好与许广汉住在一起。刘询长大以后,许广汉不顾妻子反对,把女儿许平

  • 被霍光拥立的刘病已,如何坐稳皇位反杀霍家?三千字看懂汉宣帝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刘病已

    刘病已之所以能够在霍光把持大权的情况下,依然坐稳皇位,并且在霍光死后,成功清理掉霍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很会隐忍。刘病已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后来当了皇帝之后,改名叫做刘询,后世往往以汉宣帝这个庙号来称呼他。在西汉所有的皇帝当中,刘病已绝对是最被低估的一个!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他的爷爷,是汉武帝

  • 同样被讥讽,刘彻能忍,刘病已却动了杀机,只因两人的底线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刘病已

    在西汉历史上,如果比较汉武帝和汉宣帝的功绩,很难分出高下。论武功,刘彻定独占鳌头;说文治,刘病已则当仁不让。不过,两个皇帝倒是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曾被直臣讥讽过。按照一般的认识,刘彻一生杀伐果敢、独断专行;刘病已宽厚谦恭、体恤臣民。应该是刘彻的反应更为过激一些。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恰恰相反。一代雄主汉武

  • 西汉霍光废了刘贺,立囚徒刘病已为帝,刘病已靠什么坐稳了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若木小刀标签:刘病已

    刘病已,就是汉宣帝刘询。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刚出生数月就被关进了长安的郡邸狱。等到汉武帝、汉昭帝先后去世,仅做了27天皇帝的海昏侯刘贺被废之后,竟然被霍光拥立为了大汉皇帝。刘病已一举成了史上有名的“囚徒天子”。婴儿成囚徒刘病已本是汉武帝刘彻和皇后卫子夫的曾孙。因为“巫蛊之祸”,其曾祖母卫子夫、祖父

  • 霍光废了刘贺,让囚徒刘病已当皇帝,刘病已是如何坐稳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刘病已

    刘贺没当皇帝前,怎么没有他做各种坏事的传闻?当皇帝一个月不到做了一千多件坏事,平均每天要做四十多件。说出来你也信?他只不过是权势斗争失败的牺牲品!霍光推刘贺当皇帝,就是让他当傀儡,听话。谁想刘贺急功近利,急于掌权。这给霍光出了个难题。自己选的,又杀不的,只能罗列罪状废了他。刘病已是反贼戾太子刘据的孙

  • 许平君被害刘病已不动声色,霍光死后立即将他全家灭门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刘病已

    在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生病死去,他当时已有70岁了;在死的时候,他让自己才有六岁的孩子刘弗陵做了皇帝;而且还把自己的钩戈夫人带去陪葬。于是,只有六岁的刘弗陵就让霍光做了自己的辅佐大臣,他当时的权力已经非常高了。刘弗陵虽然年纪小,但是在这些大臣们的帮助下,他也做了很多很好的政策。让汉代的政治和经济

  • 曹操杀了杨修后,却问其父杨彪因何而瘦?杨彪回怼我又不是金日磾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金日磾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是描写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歌词,表达的就是当时的政局。 说起盛世我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唐朝,中华儿女也被称为唐人,在各地设立唐人街,可见唐王朝的影响力。或者是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接连三代皇帝的引领下,清朝创下了前朝所没有的功绩。那个时期君主专

  • 金日磾是匈奴人,从匈奴投降过来的,为什么汉武帝把他当托孤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金日磾

    金日磾是匈奴人,汉武帝对他却非常宠爱。而且在托孤的时候,还把金日磾列入四大辅臣的行列。那么,为什么汉武帝会把一个匈奴人作为托孤对象呢?金日磾身上有三大特点,是汉武帝最看中他的地方。一是尽职。金日磾本来是匈奴王的儿子。由于匈奴单于猜忌那些打了败仗的匈奴王,想杀掉他们。因此金日磾的父亲决定和另外一个匈奴

  • 为何汉武帝钦命的四个顾命大臣只霍光,金日磾青史留名?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金日磾

    纵观史书,你会发现,汉武帝晚年为自己的儿子刘弗陵留下了四位顾命大臣,分别是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然而到了汉昭帝去世,却单单剩下了霍光与金日磾二人,桑弘羊和上官桀却起兵造反被诛杀,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呢?上官桀与霍光不同,霍光能够成为顾命大臣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他有一个好哥哥霍去病。而上

  • 匈奴王子金日磾,被汉朝俘虏后,为何会被汉武帝立为辅政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金日磾

    汉武帝宠信金日磾,起初是同情金日磾的身世,后来则是因为金日磾知恩图报,能力非凡,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回报汉武帝,这让汉武帝大为感动,逐渐地汉武帝也对金日磾这个人非常敬佩。首先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金日磾的背景,我们得先了解一下,金日磾这个匈奴王子是怎么变成汉臣的经过。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击匈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