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阶才学出众,声誉颇佳,为何却选择依附权臣严嵩

徐阶才学出众,声誉颇佳,为何却选择依附权臣严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巨昕宇 访问量:3356 更新时间:2023/12/27 9:49:05

严嵩是明朝中期权臣,他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明史》更是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

“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朝中正义之士,皆对严嵩深恶痛绝,但大家又不敢站出来反对他。一些官职低微,或是摇摆不定的大臣,便选择依附严嵩,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礼部尚书徐阶,是嘉靖二年的探花出身。他曾经跟随王阳明交游于士大夫间,由于才学出众,在士大夫间声誉颇佳。不仅如此,徐阶还是个正直人士,当初张孚敬建议嘉靖帝去掉孔子的王号,降低祭祀孔子的标准,群臣皆不敢站出来反对,唯有徐阶与他据理力争。

张孚敬质问徐阶是否想背叛他,结果徐阶说:

“叛生于附。阶未尝附公,何得言叛?”

正因为他的义正言辞,结果被贬为延平府推官。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徐阶是个很正直的人,从来不去依附任何人。再者,他向来不喜严嵩擅权干政,一开始也不愿依附严嵩。然而后来,他却事事顺着严嵩,甚至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他为何要这样做呢?

徐阶被贬官后,在延平府审理冤案,将三百名受害者放出大牢,后来又捕获盗贼一百二十人。嘉靖帝认为徐阶为官勤勉,便将他升了职,最后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虽然徐阶慢慢得到皇帝重用,但官做得越大也就越危险,因为严嵩仍然把持着朝政。严嵩为了打击徐阶,常常在皇帝面前说他坏话。渐渐地,徐阶认识到不能与严嵩硬碰硬,于是他决定假意依附严嵩。

为了让严嵩相信自己,徐阶处处顺着严嵩,从不与他对着干,甚至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严嵩的孙子为妻。果然,严嵩逐渐对徐阶放下戒心,还经常为徐阶说好话。

徐阶知道,光得到严嵩的信任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让皇帝信任自己。于是他依附严嵩的同时,又设法迎合嘉靖帝,很快就成为文渊阁大学士,顺利进入内阁参预机务。

后来永寿宫发生火灾,嘉靖嫌新住处太小,就想营建新宫殿,于是问严嵩和徐阶的意见。严嵩请求嘉靖帝搬回大内住,嘉靖帝听了很不高兴。徐阶便趁机建议,用烧毁宫殿的剩余材料,来营建新宫殿,此建议深得嘉靖帝之心。这件事后,徐阶加封为少师,更加受皇帝信任,而严嵩却渐渐失宠。

嘉靖四十一年,有人状告严嵩父子,嘉靖帝便勒令严嵩退休,并且逮捕他的儿子严世蕃。严嵩下课以后,徐阶顶替他成为内阁首辅。

可是不久,徐阶就亲自去到严嵩家里安慰他,还答应替其求情。既然他当初是假意迎合严嵩,为何现在又要答应替他求情呢?难道徐阶真的变成了严嵩党羽不成。

原来,徐阶看出嘉靖帝不舍严嵩,害怕有朝一日会赦免他,所以他不能马上与严嵩翻脸。果然没多久,嘉靖帝就有意召回严嵩,徐阶极力劝阻,才让嘉靖帝打消了这个念头。

严嵩失宠后,徐阶成为内阁首辅,他开始革除严嵩擅权期间的弊政,并先后举荐高拱张居正等人进入内阁。当时海瑞得罪嘉靖帝,被判处死刑,多亏徐阶力保,才救了海瑞一命。徐阶执政期间举荐贤能、革除弊政,为百姓减轻负担,人们称他为“明相”,将他比喻为“杨廷和再世”。

明穆宗即位后,徐阶常常劝谏他要勤政爱民,逐渐为明穆宗所厌烦。徐阶很失望,便决定辞官回乡,百官纷纷挽留,但明穆宗仍然准许他致仕。

回去后,徐阶家里人横行乡里,置办了大量田产,不久徐阶就遭到弹劾。海瑞作为应天巡抚,秉公办理,惩治了徐阶的家人,结果徐阶设法罢免了海瑞。这时人们又将他称为“权奸”,还说他:

“家居之罢相,能逐朝廷之风宪。”

万历十一年,八十一岁高龄的徐阶病逝,朝廷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徐阶一开始还是挺正直的,不愿意依附任何人。但在朝廷摸爬滚打多年,他渐渐明白光靠正直,是没办法出头的。于是他变得圆滑起来,接着迎合严嵩、讨好嘉靖往上爬。得到皇帝信任后,他又设计陷害严嵩,巩固自己的地位。

当初的他,会不惜冒着顶撞皇帝的风险,救出直言相谏的海瑞。后来的他,却为了横行乡里的家人,不惜贿赂朝廷官员,通过张居正命令给事陈三谟罢免海瑞。为人正直是难得的品质,但要想一生保持正直,是很不容易的。

(参考文献《明史》)

标签: 徐阶

更多文章

  • 徐阶的隐忍有多可怕?1件事可见端倪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徐阶

    徐阶少年时就才华横溢,文采出众,年纪轻轻高中进士,少年得志。为官之初,也心怀天下,除暴安良,志存高远。但经历一系列官场打击后,尤其是恩师夏言被严嵩设计陷害后,就开始变得隐忍寡言,唯唯诺诺,不敢出头。尤其是身为次辅大臣,本身也位高权重,但是他对身为首辅的严嵩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非但当时天下人瞧不起他,

  • 接替严嵩的徐阶也不是善茬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徐阶

    1522年,徐阶同学参加明朝公务员考试,本来应该得第一名,结果在《申论》的阐述中,观点或许新颖,引起两位阅卷老师的矛盾,最后均了个第三名,被授以翰林院编修的职务。当时,大明的天下,虽然是在嘉靖时期,但由于嘉靖同志忙,忙着炼丹,忙着修道,忙着祈天,忙着敬地。所以说,明朝的事儿,基本上是由内阁大学士张璁

  • 周钧韬 |​ 徐阶的谢世,为“万历说”敲响了丧钟(上)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徐阶

    第一节 “万历说”的十二条主要论据统统不能成立《金瓶梅》成书年代“万历说”由郑振铎、吴晗先生提出,赵景深、魏子云等大家力倡,几十年来信奉者甚多,已成定论,影响可谓大矣。1987年笔者提出了《金瓶梅》成书年代“隆庆说”,其上限不过嘉靖四十年,下限不过万历十一年。“隆庆说”提出,实际上已彻底.否定了“万

  • 徐阶:一直身处黑暗的人,心能否始终保持光明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徐阶

    01徐阶,作为明嘉靖时期的最后一任首辅 ,他在历史上最大的功绩就是扳倒了大奸臣严嵩,计杀其子严世蕃。在他45年的为官生涯中,有差不多15年的时间都在严嵩的排挤与打压中侥幸图存。他总是摆出一副做小伏低的姿态,以柔克刚地徐徐展布他的策略,他也不介意在非常之时采取非常之法,他像一个在黑暗中蛰伏的忍者,一个

  • 严嵩和徐阶同是贪官,后世评价为何会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徐阶

    严嵩与徐阶都是大贪官,但为何严嵩是遗臭万年,而徐阶却是青史留名。这事情在进入看来简单,就是最后徐阶赢了,就贪污而言,徐阶比严嵩还要贪。严嵩被称为明朝第一奸相,官居首辅二十余年,被人骂为奸臣的原因就是把持朝政、残害忠良、大肆敛财,相反的,徐阶无论在朝堂和民间乃至史书名声极好,但他贪污的财富却是严嵩数倍

  • 严嵩死前长叹,都是徐阶害我,徐阶:没有严嵩就没有我的今天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徐阶

    1566年大奸臣严嵩被贬为庶民后最终死于墓舍,死前仰天长叹说:都是徐阶害了我才有现在下场。徐阶听说后说,如果没有严嵩,哪有我的今天?徐阶虽然斗垮了严嵩,但对严嵩也有一定感恩戴德之情。如果不是岩嵩这个完美的踏脚石,徐阶怎么可能一步一步走向首辅位置,执掌如此庞大的帝国。徐阶是夏言的门下,从严嵩害死夏言那

  • 古代怎么骂人最狠?徐阶、司马懿都被骂过,诸葛亮骂过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徐阶

    先说说明朝的一段故事。徐阶跟严嵩斗了二十多年,各种尔虞我诈,笑里藏刀、绵里藏针,最终徐阶赢了,扳倒了严嵩,为恩师夏言报了仇。不过这个过程不仅漫长,而且十分危险、痛苦,危险自然不必多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严嵩干掉,痛苦在哪呢?痛苦在于没人理解,甚至违心迎合,为了让严嵩能够放松警惕,相信自己,徐阶做了一

  • 无懈可击的严嵩为何败给徐阶?关键有三,一点体现徐阶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徐阶

    严嵩和徐阶都是嘉靖时期重要阁臣,其中,严嵩担任首辅前后近二十年,长期保持大明朝政,深得嘉靖皇帝信任,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自己的老搭档,也是老对手,内阁次辅徐阶,落得个罢官抄家,子孙流放的下场。其中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有三点,其中一点,是击中严嵩的真正杀招,体现了徐阶的智慧。严嵩剧

  • 严嵩打压徐阶;后来,一把火烧旺了徐阶;巧借势,扳倒严氏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徐阶

    嘉靖帝朱厚熜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他当皇帝的时间虽长,但有一多半年月不上朝视事。从嘉靖二十一年起,他就以“壬寅宫变”为借口离开皇宫大内,移居西苑,整天与道士们混在一起,修斋建醮。修斋建醮,就是建立道坛,每天向上天呈奉奏章祝词,乞求神仙给予福寿。把奏章祝词写在青藤纸上,叫“青词”,也

  • 大明王朝:看似平淡无奇的徐阶,为什么可以最终取代严嵩?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徐阶

    在清流与严党的多次对决中,有“大明第一利剑”海刚峰的身先士卒;有耿直仗义高肃清的针锋相对;也有未来宰辅张居正的出谋划策。这些人根据自己的优势特点,都在倒严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能将这么多的人才统归麾下,他们的领袖肯定能力非凡。可是,整个倒严过程下来,隐忍低调的徐阁老,除了尊重领导与“和(huo)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