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明王朝四:严嵩徐阶说,我们不约,吵架让他们来

大明王朝四:严嵩徐阶说,我们不约,吵架让他们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金色说历史 访问量:1565 更新时间:2023/12/17 18:04:58

《大明朝1566系列》-职场篇5

大明王朝四:御前会议吵架也是门学问,说话更是门艺术!

上一期说到了御前会议进门的学问,在进门之前就已经让亲疏有别这个词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最后也给会议定下来基调,那就是。

第一:别提周云逸。

第二:亏空问题差不多得了!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

那么严嵩的真实心思如何?其实他是不舒服的。

因为他本意是想用周云逸这个事件做引子,然后引出党派之争,最后狠狠打击下清流的,谁知嘉靖说不提周云逸,那么只能以会议为主,这让他很不爽,而这不爽需要发泄,作为BOSS的严嵩不好表态只能让自己儿子严世蕃上!

一般而言,每年的御前财政会议,其实基调就是各部门撕逼,与其说是财政会议不如说是撕逼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讨论去年的财务决算和今年财务预算。

大致流程就是。

内阁先吵吵架,然后司礼监出来糊弄一下,大家达成个初步意见,最后嘉靖出来点个卯,说下就这么办,随后散会!

可是今年情况有点特殊原因在于亏空太大,花销太大,国库入不敷出!

而这亏空的主力就是工部和吏部,不过由后来会议进程来看,貌似主要是工部在亏钱,吏部不过因为也是严世蕃管理,所以本着扩大打击面积的准则而被清流给连代打击的!

都是穷惹的祸

这次会议和以往不同的是加了二个新人参与会议。

就是清流的高拱张居正,因此可以看出,嘉靖其实对亏空巨大是有想法的,对严党的势力过大也有了防备,于是他开始扶持清流,保持势力平衡!

而这个信号的给出,就让清流们产生了错觉,那就是嘉靖也许是支持他们的,正因为这种错觉让他们再后来会议中才有了吵架的底气!

会议在嘉靖帝一声玉磬声后正式开始,这是嘉靖的信号。

一听铜磬声,吕芳那有不明白的道理,作为皇帝代言人,他做了会议主旨发言!

“还是老规矩,内阁把去年各项开支按各部和两京一十三省的实际用度报上来,哪些该结,哪些不该结,今天都得有个说法。今年有哪几宗大的开支,各部提出来,户部综算一下,内阁拟了票,我们能批红的就把红给批了。阁老,您说呢?”

这吕公公就是会说话,将会议主题说出来之后,还不忘问一句严嵩以示尊重。

发言完毕加个问,就是最好的姿态,特别是对比地位高的人,更是如此。

面对吕公公的善意,严嵩也是很拿捏的主,做了主旨发言。

无外乎总结去年概况,然后表示下各种困难,最后又吧皇帝陛下抬出来夸夸。

说皇帝陛下英明领导和大家实心用事。

最后不留痕迹的提了一下周云逸事件,然后给皇帝陛下戴个高帽子,这雪都是皇帝陛下的功劳。

这话说得是,高,高,高!

实在是太高明了,总结去年状况是告诉大家这亏空是有理由的。

天灾战祸多和腐败无关。

表示困难的同时给自己团队后续发挥找到基础,最后说大家都辛苦是团结群众,大家都是好样的,没有你们同心协力这就要出大问题。

然后又奉承下皇帝陛下,这是将功劳给主子。

之后又不露声色的说收周云逸事件,这是点到为止。

顺带给清流上眼药,目的不过是暗指清流拿亏空说事,就是不“实心用事”。

就差没说,这事情就是你们指使的了!

之后点到为止,将话题转给徐阶,让他把票拟交给司礼监批红。

面对严嵩如此高明的话术,徐阶也不是吃素的,徐阶说话有个特点就是”绵里藏针“他也话中有话的说,严世蕃昨天才把票拟拿过来,搞的自己和高拱通宵加班。

目的除了说这事情办的糟糕之外,还说“不敢”签字,不是故意为难而是时间太短,有些事不清楚!

这二个大佬在心照不宣之中就过了一招,最后其实是平分秋色!

那么谁才是战斗的主力,于地位而论吵架当然不该他们出场,而是从小跟班开始。

这也是学问啊,因为大佬开始吵架这事就没有了回转的余地。

打手出击,老大在后

于是拳手出击,这两个人就是严世蕃和高拱。

虽然两个人都是脾气火爆的人,说话都很直接,东扯西拉,吵了一大堆,就差骂娘了!

这在御前就是失仪啊,眼看如此严嵩当然要出面啊,因为他是会议主持者,可是出面不能太不懂规矩。

于是他喝住了严世蕃。

严嵩:吵架不可收拾,先阻止自己人

这就是会议规则之一,制止争论要先骂自己人。

在骂了自己人之后,嘉靖那怒火终于也下去了,就是开始正题呗!

在高拱的汇报之下,去年国库收入4500万两,预算3900万两,实际支出5300万两,亏空800万两,这笔账算下来就是亏空20%,而这亏空全部是工部和吏部的亏空。

斗争矛头直接的很,全部都是指向管这二个部门的严世蕃。

然后就是各个部门一项一项的核实亏空的源头,在徐阶示意下兵部张居正发言了。

张居正是个聪明人,打人之前,先告状。

说自己的预算表早在腊月二十七就给了内阁,最后去户部才知道。

凭空多出三百万两,造军舰,这个事情兵部不知道。

潜台词就是这个锅我不背!

这是典型的保全自己,又打击了敌人啊,张居正这手厉害了!

可是严世蕃的反击也很直接,一下子就打倒了皇帝陛下哪里,说是船给皇帝用了,重点是宫里也知道。

这就是借力打力啊,宫里用了,你张居正难道要追究陛下的责任?

于是吕公公开始打圆场,表明核实一下之后,就让兵部认账!

祸不及皇帝,这是底线

这偏驾拉的太明显了,然后就见嘉靖磬响声出现,意思是,大家别吵架了,这个事情就这么办!

这第一回合,严党完胜!

但是事情就这样完了吗?

当然没有,随后高拱出击,攻击工部亏空,修河堤亏空250万两;修大殿,亏空400万两。

小阁老也不是善于之辈,于是又拿宫里做挡箭牌,修河堤账目是河道衙门管理的。

你认为他们贪污吗?修大殿是给皇帝修的,你认为皇帝乱花钱吗?

这高拱的口不择言,让嘉靖生气了,因为想起了周云逸啊,巨大亏空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陛下太奢侈了,这就让嘉靖难堪啊!

然后小阁老又不失时机的落井下石说:

我就知道,你们算来算去就会算到皇上头上!

这下高肃卿终于害怕了,马上认怂,还怼回一句

“你要杀人,动手就是,用不着这样欲加之罪”。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就要重新找节奏啊!

于是大佬徐阶出马,也是先阻止自己人:

“这是公议,谁也没给你加罪,皇上更没给你加罪。户部提出疑问,工部能说清楚就行,何罪之有?小阁老,照例结算的账单和预算的单子不合,户部可以提出,用不着生气。”

徐阶这话说得漂亮,即把局面搬回来,又给高拱免罪。

还给高拱工作的正当性做了说明。最后和稀泥将主题从“把帐算在皇上头上”扳回到预算本身有问题上面,最后还不忘讽刺严世蕃生气是肚量太小了!

所谓连消带打,不过如此,徐阶真领导人才啊!

然后就是作为中间人的吕公公和稀泥,左右安抚一下,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可是一直这样吵架,也没办法解决问题啊!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问题,就要看下一期

大明王朝六:吵架不是目的,找到解决办法才是关键!

标签: 徐阶

更多文章

  • 自古亲眷最难管!明朝徐阶张居正也难逃魔掌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徐阶

    作为中国人,最讲的就是伦理,具体些说就是“父慈子孝”,父亲和儿子要相亲相爱。在儒家经典中,更是把父子的关系等同于君臣一样的大义。《论语·颜渊》篇中,孔子就提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父子关系上升到了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富强的层面,可见其重要性。孝道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确实应该限制在“合法”的

  • 嘉靖评价“徐阶小人,永不叙用”,为何自食其言任用他内阁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徐阶

    在明嘉靖时期,严嵩和陆炳相互勾结,导致内阁首辅夏言的处境日益危机。终于,因为“河套之议”的持续发酵,嘉靖皇帝彻底不再信任夏言,不仅罢黜了他的首辅之职,还下旨处斩,使其成为第一个被处死的大明首辅。据《明史演义》记载:复套之议,曾铣创之于先,夏言赞之于后,固筹边之胜算也。世宗初从铣议,后入嵩言,杀道济而

  • 大明王朝的功勋首辅徐阶因为教子无方而在晚年蒙羞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徐阶

    在嘉靖帝的庇护下,严嵩担任首辅二十年并长期把持朝政。不过,随着越来越老迈,八十多岁的严嵩已经难以继续胜任首辅的工作,对于嘉靖的很多旨意也难以完全领会。于是,以徐阶为首的一批后进阁臣在内阁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职责,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历练,迅速的成长起来。而且,徐阶也在积极效仿前任的首辅们,比如夏言、顾鼎

  • 徐阶才学出众,声誉颇佳,为何却选择依附权臣严嵩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徐阶

    严嵩是明朝中期权臣,他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明史》更是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朝中正义之士,皆对严嵩深恶痛绝,但大家又不敢站出来反对他。一些官职低微,或是摇摆不定的大臣,便选择依附严嵩,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礼部尚书徐阶,是嘉靖二年的探花出身。他曾经跟随王阳明交游于

  • 徐阶的隐忍有多可怕?1件事可见端倪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徐阶

    徐阶少年时就才华横溢,文采出众,年纪轻轻高中进士,少年得志。为官之初,也心怀天下,除暴安良,志存高远。但经历一系列官场打击后,尤其是恩师夏言被严嵩设计陷害后,就开始变得隐忍寡言,唯唯诺诺,不敢出头。尤其是身为次辅大臣,本身也位高权重,但是他对身为首辅的严嵩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非但当时天下人瞧不起他,

  • 接替严嵩的徐阶也不是善茬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徐阶

    1522年,徐阶同学参加明朝公务员考试,本来应该得第一名,结果在《申论》的阐述中,观点或许新颖,引起两位阅卷老师的矛盾,最后均了个第三名,被授以翰林院编修的职务。当时,大明的天下,虽然是在嘉靖时期,但由于嘉靖同志忙,忙着炼丹,忙着修道,忙着祈天,忙着敬地。所以说,明朝的事儿,基本上是由内阁大学士张璁

  • 周钧韬 |​ 徐阶的谢世,为“万历说”敲响了丧钟(上)

    历史人物编辑:金学界公众号标签:徐阶

    第一节 “万历说”的十二条主要论据统统不能成立《金瓶梅》成书年代“万历说”由郑振铎、吴晗先生提出,赵景深、魏子云等大家力倡,几十年来信奉者甚多,已成定论,影响可谓大矣。1987年笔者提出了《金瓶梅》成书年代“隆庆说”,其上限不过嘉靖四十年,下限不过万历十一年。“隆庆说”提出,实际上已彻底.否定了“万

  • 徐阶:一直身处黑暗的人,心能否始终保持光明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徐阶

    01徐阶,作为明嘉靖时期的最后一任首辅 ,他在历史上最大的功绩就是扳倒了大奸臣严嵩,计杀其子严世蕃。在他45年的为官生涯中,有差不多15年的时间都在严嵩的排挤与打压中侥幸图存。他总是摆出一副做小伏低的姿态,以柔克刚地徐徐展布他的策略,他也不介意在非常之时采取非常之法,他像一个在黑暗中蛰伏的忍者,一个

  • 严嵩和徐阶同是贪官,后世评价为何会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徐阶

    严嵩与徐阶都是大贪官,但为何严嵩是遗臭万年,而徐阶却是青史留名。这事情在进入看来简单,就是最后徐阶赢了,就贪污而言,徐阶比严嵩还要贪。严嵩被称为明朝第一奸相,官居首辅二十余年,被人骂为奸臣的原因就是把持朝政、残害忠良、大肆敛财,相反的,徐阶无论在朝堂和民间乃至史书名声极好,但他贪污的财富却是严嵩数倍

  • 严嵩死前长叹,都是徐阶害我,徐阶:没有严嵩就没有我的今天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徐阶

    1566年大奸臣严嵩被贬为庶民后最终死于墓舍,死前仰天长叹说:都是徐阶害了我才有现在下场。徐阶听说后说,如果没有严嵩,哪有我的今天?徐阶虽然斗垮了严嵩,但对严嵩也有一定感恩戴德之情。如果不是岩嵩这个完美的踏脚石,徐阶怎么可能一步一步走向首辅位置,执掌如此庞大的帝国。徐阶是夏言的门下,从严嵩害死夏言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