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十大猛将第十位:神力书生卢象升

史上十大猛将第十位:神力书生卢象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直爽侃历史 访问量:893 更新时间:2023/12/29 10:44:41

盘点史上十大猛将!猛将如猛虎,一出深山万兽惊。

谓猛将?天生神力,以一敌百,一骑当千,斩敌将于万军之中,摧强虏于锋锐之际,方可称为猛将。

卢象升,一介人,正牌进士。担任大明知府期间,政声卓著。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文官,却不知他天生神力,平时练武所用的大刀重达一百五十斤。

崇祯二年,皇太极亲自率军,从喜峰口突入长城,在京城附近烧杀抢掠。各地勤军畏虏如虎,逗留不敢前。卢象升率领大明府招募的千民壮,毫无畏惧的直扑京师,单骑突阵,连斩满清数十名白甲军,一战成名。从此开始了他明末救火队员的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他率领以大明府民壮扩编而成的天雄军,南征北战,破流寇,败清虏。天雄军是唯一不惧与清虏野战争胜的精兵。

他,最擅千里奇袭,曾以三百精兵奔袭勋阳,打崩十几万流寇。

崇祯十一年,清酋多尔衮率军再次入关。崇祯帝命令卢象升节制全国兵马抵抗清虏。然而,大学士杨嗣昌和监军太监高起潜百般阻挠,以致卢象升只能率领不到三千天雄军,前去阻挡多尔衮的数万铁骑。

最后在巨鹿贾庄一带,被围七日,不屈战死。

那一天,是崇祯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卢象升战死的时候,高起潜率数万大明最精锐的关宁铁骑就在距贾庄不到四十里的鸡泽,却不发一兵一卒救援。

卢象升的参谋杨廷麟跪在高起潜面前求救,却被乱棍打出。

更可恶的是,事后杨嗣昌与高起潜还百般刁难卢象升的葬礼,以致死后八十天,卢象升的尸体才得以收敛。卢象升可以说是上天特意派下来挽救明朝的天选之人。

明末重文轻武,卢象升就以文人之身兼居岳武穆之神勇无敌。

然而,这样一个善战的奇才,还是未能人尽其才,最终毁于崇祯帝的用人不明与杨嗣昌高起潜的合伙陷害上。

离奇的是,卢象升死时年仅三十九岁,正好与千古奇冤的岳武穆死时同龄。

卢象升死后不到六年,明亡,崇祯皇帝也吊死在景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

标签: 卢象升

更多文章

  • 明末冤案:悍将卢象升被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卢象升

    明末的一大冤案,那就是悍将卢象升被阉人与阴相害死。话说,明末还是有几位名将的,他们的悍勇让满清鞑子都为之头疼,卢象升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主战派,卢象升及其天雄军,是明末敢战、善战的为数不多的队伍之一,多数明军即便人数占优,仍然是见到清军便望风而逃。但正因为能干,威望太高,令大学士杨嗣昌、总监军太监高起

  • 卢象升不早死,是否能力挽狂澜,救明朝于灭亡危局中?

    历史人物编辑:久伴成隐标签:卢象升

    虽说朝代的更替,为历史发展之趋势,但明君的励精图治和忠臣的忠心报国势必会使朝代兴盛不衰。明末崇祯时期,虽然不是昌盛时代,但亦有忠心报国之将。本文今天所说人物是明末的卢象升,如果他没有遭人算计,英年早逝,明朝也不至于如此匆忙的结束。清朝散文家方苞曾说:明之亡,始于孙高阳之退休,成于卢忠烈之死败。可见卢

  • 明朝科学家徐光启,发明火炮,反倒帮助清朝入关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徐光启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进入了工业时代,出现了蒸汽机这样的设备。从此开始,世界各国开始大力的发展工业生产,不可否认的是,工业革命的出现让世界各国走向了强大,同时也加速了各个方面的发展。我国古代史中,明朝无疑是走在了历朝历代的前面。这时候的明朝出现了一位厉害的科学家,他叫做徐光启。熟悉明朝

  • 中国古代科学史上杰出人物徐光启的历史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徐光启

    前言徐光启(1562年-1633年),字德明,号显亲,安徽肥西人,明代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地理学家和科学家。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方面。他曾担任过南京光禄寺丞、吏部尚书等职务。一、徐光启的生平经历徐光启出生在安徽肥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儒学教师,家中藏书甚多。他从小聪明

  • 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难道只是因为迷信?李时珍已经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李时珍

    从原始社会,到人类的自给自足,再到如今的现代化时代,人类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对于美食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是在众多食物中,黄鼠狼的肉是吃不得的。那么,为什么黄鼠狼不能吃呢?是因为迷信吗?还是有别的原因呢?实际上,李时珍早已经给出了答案。今天,就让我们来一同探究这其中的奥秘。李时珍五仙崇拜的传说黄鼠狼,

  • 原李连杰:我的偶像是李时珍,演员不辛苦,因为赚钱!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看世界标签:李时珍

    演员和施工人员是谁?西谷李诚儒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这个话题。思考:建筑工人的辛苦,是因为8小时工作制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演戏是很辛苦的工作,因为它需要体力和脑力,而且你还忙着转换角色,所以不要认为演戏是一件舒服的工作。工作。偶像上官不乐意卖,说自己九个月没有收入。此前,18名一线演员抱怨行业惨淡,总收入

  • “黄鼠狼”为何不能吃?并非只是因为迷信,李时珍早就给出解释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李时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除了那些闪耀着耀眼光辉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充满着奇绝的想象力和神秘色彩的民俗文化。它们同样丰富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甚至更加贴近我们日常生活,除了更加具有烟火气之外,也更加能够体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面貌与智慧。它们早已在千百年的发展之中,影

  • 浅论:李时珍生平以及本草纲目对后世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高国庆标签:李时珍

    文案 |名锤青史编辑 | 名锤青史前言李时珍是我们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他的《本草纲目》对我们医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是中医药领域中的新的经典之一。而李时珍所处的那个时代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背景,他的家庭、成长经历以及文化环境,都为他成为后来的明末清初知名学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时珍的家

  • 古代想出书太难了,药圣李时珍为此抱憾终生

    历史人物编辑:养宠小秘籍标签:李时珍

    《本草纲目》这本书想必大家都熟悉,上至专家认可推崇,下至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们也人手一一本儿,美名其曰“养生”,但是你知道吗?《本草纲目》这本书当年难产,差点儿就出版不了了。为了完成《本草纲目》,李时珍可谓是穷其一生的精力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参阅800多部古典医书,最后在60岁时完成了这部医学著作。然而写

  • 李时珍是如何知道众多中草药的功效的?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李时珍

    事实上很多东西开始的时候人们都不知道的功效,往往是经过人的尝试,然后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自然也就知道了一些东西的功效。就应了鲁迅的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只不过走的人的多了,自然就有了路。 李时珍所在的时代还是明朝,当时医疗和科学技术都比较落后,所以李时珍对于很多他所不知道的中草药的功效,也只能够通